•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臨床路徑評估指標

一、病患健康照護品質指標

1988 年 Lohr 指出健康照護的療效測量方式有很多種方式,可 以將療效分為五個 D,包括死亡(Death)、疾病(Disease)、殘障

(Disability)、不舒適(Discomfort)及不滿意(Dissatisfaction)。

其中死亡率指標是重要的健康照護指標,容易測量且經常被使用,

但隨著人類文明智識的進展,健康照護的目的不在只是免於死亡或 是治癒疾病,而加入了更多層面的考量。

1946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健康的定義為生理、心理和 社會安寧美好的狀態,而不僅是疾病的免除。於 1978 年在 Alma-Alta 召開基層健康照護(Primary Health Care)會議亦指出對於病人醫療 照護之目的不僅為延長生命而且是改進生活之品質,達到有效之生 活(McDermott, 1981)和保有功能與安寧狀態(preserving function and well-being)(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1988),而且對於以 病人的觀點來偵測醫療照護結果品質的重要性亦有一致的認同

(Ware & Sherbourne, 1992),故以病人之觀點來評估身體功能、心 理功能和社會生活及整體健康等層面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

除了病人,一個有效醫療照護的介入對於主要的醫療照護者和醫療

提供者也會有相當程度壓力的減輕,對於評估成效亦是一個重要指 標。

病人滿意度在醫療服務的重要性為病人滿意度可提供醫院管理 者或醫療政策制訂者瞭解自己和病人對於醫療照護品質認知間的差 異和缺失,作為服務品質改善的參考,所以成為測量醫療照護的重 要指標。在 1963 年 Stoeckle 等人倡言以病人滿意度資料來計畫與組 織設備,並作為設置醫學教育及公共衛生計畫優先順序的參考。

Vuori(1987)曾指出「病人滿意度是決定醫療品質的屬性之一,沒 有它就沒有好的照顧服務。基於醫學倫理、民主價值、消費者權利 的考慮,都必須將病人感受列入品質評估中。」Donabedian 亦認為 病人滿意度可用來評估醫療照護的品質,因此病人滿意度測量可用 以評估醫療照護的品質,病人滿意度在健康及醫療服務研究(HSRS)

上,是一極重要的指標。

Donabedian 於 1988 年指出醫療照護品質是「在同時衡量照護過 程中的各種利益與損失後,期望病人能獲得的最大福利。」尋求品 質往往是從最簡單、最完整的醫療組合開始,即醫師對某特定病患 的疾病所作的處置。處置的方式為技術與人際互動兩大範圍。

綜合上述文獻,建立缺血性腦中風臨床路徑病患照護評量指標 除了一般臨床路徑指標,如平均住院日、醫療費用外,更應擴展到

其他層面。1910 年 Dr. Ernest Codman 提出 end results 的觀念,用病 人的醫療結果來檢討與改善診斷治療方法,所以本研究選擇以健康

(生理、心理、社會)結果的觀點來評估路徑對病患的真實成效,

及治療過程中的人際互動(主要照護者、醫療提供者),以便尋求 最佳的醫療組合。

二、成本指標

在評估醫療成本指標部分,臨床路徑之成本評估以醫療成本和 社會成本評估來說明。醫療成本主要說明病患醫療之直接成本包 括,醫療總費用、檢驗費、藥費、復健費用等。

腦中風病患常有各種不同程度的失能和殘障,造成病人家庭和 社會的負擔,病患因疾病而影響到主要照護者的社會功能,稱之主 要照顧者負擔,包括財務負擔、社會負擔、生理負擔和心理負擔,

而此負擔將導致主要照護者減少其社會功能,造成的社會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