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統計分析

一、資料收集

資料之收集分為病患資料、主要照護者、醫療提供者三方面收 集。醫療資源耗用資料以個案醫院業務室提供資料為準,包括病人 基本資料、醫療(總)費用、藥費、檢驗費、復健費,及平均住院 日數(LOS)。美國國家衛生院中風量表、生活功能獨立執行量表、

巴氏量表、雷氏修正量表之評估由訓練完成之專科護理師及總住院 醫師進行評估。參與評估病患神經狀態之住院醫師及專科護理師,

先以美國中風協會之中風量表錄影帶多次學習評估,針對評量有變 異的項目於開會討論以取得共識,確保評量人員之一致性。中國人 健康量表及憂鬱程度、短表-36、滿意度問卷由訪員進行訪談,訪員 於訪談前進行一至二天之訓練,以求增加訪員之信度。良好的訪視 員品質應包括機智、仔細、敏銳、有禮貌、適應力強、一致性高、

誠實、堅忍持久及能忍受累人及枯燥等工作特性。訓練的內容包括 如何接觸受訪者以獲得訪視,如何問題目(包括題意、順序)及應 避免的行為(如打斷受訪者的回答、不同意受訪者的看法及皺眉 等)。進行訪視員的模擬訪視,訓練訪員者應給予訪員評論步驟的 正確性與錯誤。

二、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資料分析的準則採用意圖治療分析( intention to treat ),意即結 果的分析完全根據病人隨機分派的組別(臨床路徑組與常規照護組)

來分析,不論病人是否完全接受隨機分配組別所提供的照護。

資料收集經譯碼後以 Microsoft Excel 2000 建檔、使用 SAS8.0 套裝軟體進行除錯檢查和統計分析,詳細分析方法如下所述:

(一) 描述性統計

以個案數、百分比、平均值及標準差、最大值與最小值呈現自 變項(有無實施臨床路徑)、依變項(病患指標、主要照護者指標、

醫療提供者指標)及控制變項(病患基本特性、疾病嚴重度)之資 料分佈情況。

(二) 推論性統計

1.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 t-test):探討年齡、平均住院天數、

醫療費用、滿意度等連續性變項在兩組間是否具有統計上的顯著差 異。

2.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及費雪適當性檢定(Fisher’s exact test):

探討臨床路徑組及常規照護組間的籍貫、職業、教育程度等類別變

項的分佈關連性是否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3.複回歸(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調整病患基準狀態後,路徑 組與常規照護組之成效差異。

第四章 研 究 結 果

本章依據研究的設計和測量變項,將研究結果分為五節呈現。

第一節描述兩組病患的基本特質分佈與起始點疾病嚴重度,包括性 別、年齡、籍貫、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業、主要照護者、有無 居住腦中風病房、生活習慣、有無合併慢性疾病、曾因腦中風的住 院次數及和疾病嚴重度。第二節說明臨床路徑與常規照護在治療與 處置上的差異。第三節說明醫療資源耗用之影響,包括平均住院日 數與醫療費用。第四節說明臨床路徑醫療結果評估指標與滿意度情 形。第五節說明臨床路徑對主要照護者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