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我概念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自我概念是人格結構的重要核心,西元前四、五世紀時,蘇格拉 底等西方著名哲人,就開始對「自我」產生探討,自我概念是個人對 自我的想法。自我概念積極與否,對個體人格發展及待人接物等處事 之道將有深遠影響,由於自我概念對於人類來說有其重要性,故本節 的自我概念理論,先從自我概念的定義及內涵做闡述,再說明其形成 發展,最後探討影響自我概念發展的因素及相關研究。

壹、自我概念的定義

二十世紀以來,學者在分析有關自我概念時,大多從探討「自我」

開始(郭為藩,1996)。不同角度解讀,「自我」也會有不同的說法,

歷年來有關自我概念的意義論點,國內外學者有許多闡述,分述如下。

美 國 心 理 學 之 父William James, 在 1890年的《心理學原理》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一書,提出自我與自我覺察(consciousness of self)的概念,他是近代研究「自我心理學」的先驅,他認為自我包 括「被認知的客體」(self as known)與「認知的主體」(self as knower)

兩部分。「被認知的客體」涵蓋所有一切可為個體擁有的全部東西,

是經驗與意識的客體,又可稱為「經驗的自我」(empirical self)。而

「認知的主體」則是個體所能經驗、知覺、想像、選擇、記憶及計畫 的主體,也就是個人經過認知、思考、感受的主體,是決定個人行動 與適應外界環境的心理歷程,又可稱為「純粹的自我」(pure ego) 。

William James的觀點,將自我概念定義為自我的客體,對自己所 知覺的影像,包括自我評價過程,進而感受到自尊或自我接納。不同 於William James較偏重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忽略個體與社會和人際間 的 互 動 可 能 對 自 我 造 成 的 影 響 , 心 理 社 會 發 展 論 (The 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的建立者Erikson,認為自我是個體出生後與

社會環境互動所形成,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得到滿足,

但又受限於社會規範,因此在社會適應上容易產生心理困難,也就是 發展危機(張春興,1996)。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Freud,認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

超我(superego)」所組成。自我是個體在出生後經由學習而獲得,其 出現主要來自於個體必需去面對及處理外在現實世界與本我之間所存 在的衝突,它是有意識且理智的,雖然如此,仍無法脫離本我而獨自 存在,自我的主要功能為符合現實環境調節本我之原始需要,及抑制 不能為超我所接受之衝動,遵循「現實原則」,所講求的是效果而不 管經驗是否真實存在。Freud的自我與William James的「認知的主體」

意義相近。當一個人的自我能順利且平衡的作出決定,並能達到本我 與超我的要求時,便能順利通過危機,但若自我協調不佳,就會使個 體產生焦慮,如同Erikson所提之發展危機,因此為免除焦慮,個體會 透過自我防衛機轉,使自我免於痛苦。人本心理學家Rogers在1961年曾 利用現象學的觀點來說明自我概念,他認為自我概念是指主體我(I)

與客體我(Me)特質的知覺,加上主體我和客體我對於和外界關係的 知覺,及這些知覺的所賦予的附加價值,共同形成有組織、具協調性 的概念(洪若和,1995)。Rogers強調影響、塑造個體的經驗世界,會 影響個體的形成,研究者認為此觀念類似於William James所說的「被 認知的客體」。Rogers的定義在心理學上,是一般公認對於自我概念最 完整的詮釋(引自張春興,1996,p. 400- 401)。

自我觀念或自我建構,可視為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綜合的看法。在此看法 中,既包括個人對自己能力、性格以及與人、與事、與物之關係等諸多 方面;也包括個人從目標與理想的追求中所獲成敗經驗,以及對自己所 做的正負評價。(Rogers, 1951, p. 136)

他對自我概念提出四個基本主張,分別有:1.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 結果,2.可合併別人的價值觀,3.具有穩定性,4.是成熟和學習的結果。

從Rogers這段話可知,自我概念是由許多彼此相關聯的成分組成,包含 個體對自己心理特徵、身體特徵(美醜強弱)及行為表現(自覺及與 他人相比較之下的優劣)的積極或消極評價(張春興,1996)。

社 會 心 理 學 家Cooley 在 1902 年 提 出 「 鏡 中 自 我 」 ( looking glass-self),他認為個體對自我的看法,透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為依據,

亦即自我概念是個體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想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 象,同時也想像他人對該形象的看法,個體依據他人的回應反觀自己 行為,形成對自我的看法與評價,所產生諸如:自卑、驕傲、羞愧等 情緒(洪若和,1995;鄭冠仁,2008)。

透過此觀點可知,個體的自我概念並非自發性的形成,而是被動 性的產生,容易受到他人影響而有所改變。Mead在1934年提出「概括 他人」(generalized other)觀點,將自我視為客體,研究者發現Mead 和Cooley都將自我概念的焦點放在外在環境決定,不過Mead更進一步 區分不同環境,可能使個體自我概念有所不同。他認為自我概念是來 自個體以他人對自己的反應而形成,不同的社會環境,個體分屬不同 的社群,扮演的角色不同,他人對自己的反應態度也不同,故形成不 同的自我概念,諸如:家庭自我、社會自我等。簡單來說,他認為自 我是個體在不同環境下透過與他人互動,去發現他人對自己的反應態 度而有所覺知,進而產生自我概念(趙曉美,2001)。

國內學者對於自我概念的定義和國外學者一樣說法各異,楊國樞

(1974)將自我概念定義為個人心中對自己的印象,它包括個體對自 身存在的覺知,以及對個人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 評價。該定義以個體對自己的看法詮釋,是自發性也是一種對自我各

方面的評估。黃德祥(1994)也認為自我概念係指個人對自己的理念、

情感與態度之總和,亦即個人試圖解釋自己以建立基模,以便組織自 己的印象、情感、態度,簡單來說就是個人對自己的整體看法。

不同於楊國樞、黃德祥對自我概念只著眼於個體的覺知定義,盧 欽銘(1979)增加了與外界關係的互動,認為自我概念是個人本身,

及對本身與外界關係之看法或印象。陳李綢(1983)更進一步將自我 概念視為個體與社會交互作用形成的結果,包括對自我態度、意見和 價值判斷,將影響其行為方式。洪若和(1995)將自我概念定義為一 種概念性的心理結構,是指個人對自身及環境的主觀想法與態度,且 主要受到過去經驗與重要他人之影響,形成人格的核心概念,彰顯個 體的獨特性。郭為藩(1996)也認為自我概念是指一個人對其自我的 形象,以及有關人格特質所持有的整合性知覺與態度,其形成與發展 是人際關係長期交互影響後的結果。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自我概念的定義可以歸納出以下三點:

一、自我概念是個體在和周遭的環境互動下所產生,也就是個體常會 透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形成對自我的看法。

二、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身及環境主觀的看法與態度,也就是對自己 各種層面的整體綜合看法,可能包含:身體、能力、動機、行為、

慾望、家庭、學校、社會價值等各種角度看自己所形成之態度。

三、自我概念是以內在表徵方式加以系統組織的自我基模,當個體在 顯示出對自我與外在事物的態度後,將此態度以基模的方式組 織,形成對自我的認定,之後再隨著與外在環境的互動調整。

是以本研究對自我概念的定義是指個體在與所有周遭環境的人、

事、物交互作用後,所形成對自我的觀點、認知與整體評價,它會隨 著個體不斷成長發展以及所接觸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貳、自我概念的內涵

探討自我概念的內涵包含許多層面,國內、外學者分析角度不同,

對自我概念的內涵也各有不同探討,以下將重要的理論加以說明。

William James認為自我概念包括三個構成要素(翁淑容,2006;

鄭冠仁,2008)。分別有1.物質我(material me):指個體在追求慾望 滿足時,對自己身體、衣著、家庭、財物等有形外在事物的自豪或自 卑心理。2.社會我(social me):指個體在社會團體中所扮演各種角色 的綜合知覺與認定,或親戚、同儕友伴的認可與尊重讚美等,屬於與 他人人際互動而來。3.精神我(spiritual me):指個體內在思想與感受 等主觀認知,屬於心理性的自我,包括心理傾向、思想、感受和行動 的意識。Symonds(1951)認為自我概念包含四部份:1.知覺的自我:

對自己生物性和生理方面的意識。2.概念的自我:對自己善惡的想法,

屬於對自我的價值判斷。3.價值與興趣的自我:由對自我善與惡的判別 而產生看重或厭惡自己的情感。4.活動系統的自我:根據對自我價值判 斷而產生之吹噓自我或辯護的行為。因此他認為自我概念是個體經驗 中最為真實的,且個體依據知覺、想像而評斷其世界結構,並有所作 為(引自賈馥茗,1999,p180)。

賈馥茗(1999)認為在Symonds之後討論自我概念的學者很多,但 其內涵總括,主要有三部份:1.生理的:軀體(身高、體重,及兩者的 比例和軀幹與四肢的比例)和外表(面貌)為主,可依外在工具得知。

2.心理的:以能力(含有智力也就是聰明程度及各項才能)和個性(性 格與愛好)為主。3.社會的:來自外在環境,在社會中建立,透過為公 眾所認可的模式,個體用來參照自己。除此之外,還有社會活動能力,

也就是和他人交往共處中,能把握情境,應用「以己度人」之方式了 解別人,與人適當相處,有時可能須放棄一部份自我的堅持和愛好,

以求適應。此生理、心理、社會三者間有不可分割之關聯性。

郭為藩(1996)分別從自我組成分析及動態、性質、形式的角度

郭為藩(1996)分別從自我組成分析及動態、性質、形式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