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自閉症的分類

從醫學角度來看,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APA)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五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5),自閉症涵蓋在「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簡稱ASD) 中,其中還包括亞斯伯格症 (Asperger’s Disorder)、其他未註明的廣泛性發展 障礙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簡稱PDD-NOS)、兒童 期崩解障礙 (Chil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也就是說現在以ASD統稱上述這些症狀 程度由輕微到嚴重的自閉症族群,並依其需協助的程度分為三個等級 (兒童青少年精神 疾病工作小組,2011)。自閉症者無論在症狀、智力、情緒或行為方面都有很大的個別 差異,就智力功能而言,自閉症的智力範圍分布極廣,由智力顯著低下到資優皆有。個 別智力測驗結果在70以上者,即智力在接近正常或正常以上範圍,此部分一般稱為高功 能自閉症 (張正芬,2004)。從教育角度來看,依據我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 辦法」十二條,自閉症的鑑定基準參考DSM-5的診斷標準,指出需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 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 著困難者,且無亞型分類,教育需求所鑑定的自閉症差別只在於安置的教育環境,一為 身心障礙分散式資源班,二為集中式特殊教育班,三為特殊教育學校,身心障礙分散式 資源班學生安置普通班,部分時間或全部時間在普通班學習,學校應依據學生需求提供 教學資源及支援服務;安置於集中式特教班及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先決條件為課業學習 及社會適應明顯落後於一般同儕,且有智力低下的情況,安置於集中式特教班之學生大

部分或全部時間在集中式特教班學習,特殊教育學校之學生則接受全時制的特殊教育服 務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教科,2017)。

二、自閉症的行為特徵

DSM-5將「自閉症類群障礙」(ASD) 的主要症狀從三大特徵改為兩大特徵,即將 原本的社交互動缺損與溝通缺損歸為同一類,而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本身仍為另一大類 之特徵 (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工作小組,2011)。DSM-5所定列出之特徵與世界衛生組織 (WHO) 所主編的「國際疾病分類手冊」第十版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簡稱ICD-10),對於自閉症有以下幾點共同描述:第一,社交溝通及社會互動上的缺損;

第二,固定的興趣及重複的行為,另外在診斷過程中,會同時考量上述兩項症狀是否在 個人早期發展階段出現。從教育方面來看,我國教育部 (2013) 所訂定之「身心障礙及 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十二條對於自閉症學生鑑定基準如下:第一,顯著社會互動 及溝通困難;第二,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無論從醫學或教育觀點出發,

可以發現自閉症之共同特徵有兩點,第一為社會互動之困難,第二為固定有限之行為或 興趣。自閉症者不論在症狀、智力、情緒或行為方面個別異質性差異大,所以會與上述 自閉症兩大特徵撞出不同的火花,因此一直以來為自閉症相關研究之主要探討主題。以 下透過自閉症兩大特徵為分類,整理國內相關研究來作探討,自閉症亦有其他合併症 狀,雖然不列入於診斷症況,然因出現率高,所以一併列出作探討。

(一) 社交溝通及社會互動上的障礙

在溝通部分,賴銘次 (2000) 整理出下列幾項症狀,自閉症至少表現一項以下 症狀:1.語言發展遲延或沒有溝通的模式;2.即使有足夠語句,在會話時仍然不知 如何開頭或維持同一話題;3.重複別人所說的話或刻板式地重複所聽、所聞之話語,

或代名詞混淆;4.音量、音調、頻率或語句段落上怪異;5.沒有想像性的活動。張 正芬 (2004) 指出,高功能或中高功能者在進小學時已具有口語表達能力,但語言 能力的好壞差異相當大,有的仍停留在仿說、單字階段,有的可以說短句、簡單會 話,有的更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滔滔不絕,但仍有不知如何開始話題、自說自話、

使用他人無法理解之特定語言等問題,語言理解方面,對具體、直接的語言較易理

解,抽象的、假設的、幽默的語言則有困難。

社會互動能力包含數種面向,如:共同注意力 (joint attention)、社會定向 (social orienting)、模仿性的遊戲 (pretend play) 等,自閉症兒童即使上了小學,仍缺乏將 焦點追隨他人所指認的物件的能力,在社會定向方面可能對親疏遠近等社交規範並 無所感,模仿性遊戲表現部分則可能以較單調乃至重複性的方式來玩玩具 (王南凱 等,2013)。賴銘次 (2000) 指出自閉症至少會表現二項以下症狀:1.沒有非語言溝 通的模式,即於人際互動時,面無表情、眼睛不會注視對方等;2.交友能力弱;3.

不能與他人共享快樂、興趣或成就感;4.無法與他人形成同理心。張正芬 (2004) 指 出高功能自閉症通常屬於Wing (1988) 分類的被動型與主動怪異型,且以後者居 多,被動型特徵是對週遭環境感興趣,但基本上還是相當被動,需要他人督引導與 協助才可能出現社會互動,主動怪異型特徵是明顯出現想與人互動的興趣與動機,

具主動性,但常伴隨與年齡不符的怪異表現,如不停的發問或重複某些話語,此外,

在體貼、競爭、合作、欣賞、同理他人及與人分享喜、怒、哀、樂的情緒等方面的 發展也都明顯落後同儕。

林亭宇、姜忠信、郭乃文與黃朝慶 (2004) 針對唐氏症、自閉症、普拉德-威利 症、早產兒及頑固型癲癇兒童的早期非語言溝通能力發展,提出綜合性的整理,認 為自閉症出現在相互注意協調能力的缺陷。林迺超 (2002) 研究中,將12名有主動 口語溝通能力的自閉症兒童以詞彙理解能力70分為基準區分為高低能力兩組,

兩組在相互注意協調能力與表達情緒的功能上出現差異,高能力組好於低能力組。

(二) 固定有限之行為或興趣

自閉症常表現出固定而有限的行為模式及狹窄的興趣,他們常對特別的、非功 能的常規或儀式有異常的堅持,如東西要怎麼擺放、時間到一定要做什麼事、上學 的路要怎麼走等,超有變化能就無法適應,有的會堅持恢復原狀,有的可能會焦躁 不安,有的學生會有刻板而重複的動作,在興趣方面,有明顯窄化缺乏變化的現象,

且容易長時間沉迷於其中而不易被轉移與擴展 (張正芬,2004)。賴銘次 (2000) 也 指出自閉症也有可能會著迷於某物體之部分,如玩水龍頭、嗅聞香水味、扭絞橡皮

筋等特殊行為。

(三) 常見之合併症狀

吳佑佑 (2004) 整理出幾項常見合併出現的症狀或診斷:1.注意力缺失過動 症;2.強迫性精神官能症;3.不自主抽動或土雷症;4.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特定 懼怕症;5.情感性精神疾病;6.精神分裂症。藍瑋琛 (2010) 指出注意力缺陷是自閉 症常見的不適應行為。如同學習障礙和ADHD兒童一樣,自閉症兒童也有注意力的 問題,然而自閉症兒童卻又對自己有興趣的刺激十分專注,甚至固執 (宋維村,

2000)。要引起自閉症兒童去看和注意要教導的事物十分困難,即使能注意,其注 意的時間也極短暫 (孟瑛如、簡吟文,2014)。因此缺乏相互注意協調能力及固執的 注意力不只會影響其學習,也導致他們和他人的互動出現困難。自閉症兒童缺乏同 時注意到不同刺激的能力,即「分散」注意的能力,因此對環繞他們的刺激關閉起 自己,而將注意力集中於少量事物上 (蔡仔堂,2006)。對於自閉症的孩子來說,當 他們同時受到外界多元的刺激時,他們就更不能有效地把注意力從一件事順利地轉 移到另一件事上 (熊絮茸,2007)。黃金源 (2004) 認為自閉症兒童主要的注意力缺 陷是在三個向度出現困難:

1.聚焦性注意力:自閉症兒童有聚焦的能力,但卻常常注意一些不相干或不重 要的刺激,又稱為選擇性的注意力缺陷。

2.分離性注意力:自閉症兒童常專注於某一件事物,而忽略其他的目標。

3.轉移性注意力:自閉症兒童經常固著於某一刺激或活動,無法快速地從注視 一個東西轉移到另一個東西,或從一個訊息管道轉移到另一個管道。

有些自閉症可能因感官知覺的過度敏感而對噪音、天氣、氣味、材質等產生過 度的排斥或喜愛,或因上課中無法參與或過動而離座走動,另外也有可能因挫折而 有自我刺激或攻擊行為,此外,有些自閉症有所謂的「零碎天賦」,也就是有良好 的記憶力、數字計算能力或音感等 (張正芬,2004)。

綜合上述文獻探討,除了自閉症兩大特徵外,自閉症常見之合併特徵因其特殊性及 嚴重性,對於個體成長及生活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也是值得作為研究探討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