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同人誌創作活動發展現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臺灣同人誌創作活動發展現況

同人誌(どうじんし,doujinshi),此一名詞原是指由共同嗜好的人一起創 作出來的文藝著作或是刊物雜誌。也就是說,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將各自發表的 文藝著作集結成冊並在同好之間流通,均可稱為「同人誌」。這名詞源自於日本,

中文取其日文的漢字「同人」來用。如今這名詞泛指這類把已經出版的漫畫、遊 戲、電影和小說……等創作,截取其中的片段透過自己的想法重新詮釋的創作。

這些創作有些是對原作不滿意因而截取該片段再創作的,也有的是透過某些片段 而激發出這片段背後可能發展的方向而去創作。而與這類似的創作在歐美則有耽 美小說迷(slash fan)族群,這群迷會將電影如星際大戰、魔戒……這類電影加 以改寫,而這類小說又偏向同性愛為主,因此稱為「耽美」又可稱作「BL(Boys Love)」(McLelland, 2010)。這些內容題材後來也都廣為同人誌所吸收,使得能 創作的類型與內容越加多元。同人誌創作的媒材也不局限在漫畫上,舉凡畫集、

小說、電玩、音樂和紙牌遊戲……等,均有相關的創作品產出。加上一些周邊印 製,如馬克杯、貼紙、杯墊、小卡、悠遊卡、T-shirt、書包和購物袋……等,商 品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給(陳箐繡,2005)。因此現在的同人誌基本上都與 ACG 產業息息相關,當然也有影藝相關的內容因為繪製成漫畫,故多少與 ACG 有些 關連。

同人誌活動源於日本,1975 年所發起,由米澤嘉博創立的 Comic Market 活 動,從那時開始直到今天一直都是日本同人活動的龍頭。每年都在日本東京有名 巨蛋所舉行,是日本與世界最大的同人誌販售會活動(陳仲偉,2004)。剛開始 的 Comic Market 是每年的春、夏、冬均舉辦一天,直到 1980 年代時的 C18 後開 始試辦兩天的活動,直到今日的 Comic Market 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一律都舉 辦三天。也因為具有將進 40 年歷史的活動,許多漫畫家都曾投身於同人誌的世 界,如:《哆啦 a 夢》的作者藤子不二雄、與日本漫畫最高榮耀的「手塚賞」名 列的「赤塚賞」的搞笑漫畫家赤塚不二夫、《假面騎士》的作者石森章太郎……

21

等人,都曾參與過同人誌的製作。也有人是從同人誌中被挖掘出道的漫畫家,如:

《庫洛魔法使》的作者 CLAMP(李佩珊,2010)。因此同人誌在日本不僅是與 同好分享、磨練技法的地方,也是踏上職業漫畫家或是小說家的一條道路,許多 日本的編輯會在同人誌活動裡擺設攤位,讓想投入職業領域的漫畫家來應試,也 有的編輯則會到攤位上去尋找有能力的同人誌漫畫家,勸說對方進入職業。因此 日本的同人誌販售會和商業出版之間有相當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也正是二次創作 在日本同人誌中被認可的主要原因。

臺灣的同人活動最早可以推到 1996 年的「秋日派對」,當時並沒有固定的主 辦單位,活動場地也多在咖啡屋舉辦。到了 1997 年,捷比漫畫便利屋取得日本 S.E 泰諾株式會社的授權,以「Comic World 台灣」(即之後的 Comic World in Taiwan)為名舉辦了規模較大型的同人活動,從此開始吸引了許多團體跟進,其 中也包含了 2003 年加入的 Fancy Frontier(即之後的開拓動漫祭),日後這兩個 主辦單位就是臺灣同人活動的兩大龍頭(李佩珊,2010)。然而在舉辦這些同人 活動之前,臺灣同人創作是伴隨著漫畫專賣店而養成的風氣。以這些漫畫店為據 點,同人社團開始擺放同人誌寄賣,並且在店內放置心得筆記本來進行交流活 動。許多的同人誌創作者都是從這邊受到影響,進而從讀者的角色踏進了創作的 領域。在「秋日派對」這場活動之前也有許多比較小或是因為內容混雜而不太能 算是同人誌販售會的同人活動,但也小有規模。以 1995 年時第一場在台北松山 外貿展覽館舉辦的活動,就有 30 多個社團參加,而且同一地點在這一年內就辦 了三次。也正因為有了前面的經驗,才有「秋日派對」之後具備更大規模的活動

(張秀敏,2005)。

如今臺灣的同人誌活動以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omic World in Taiwan,簡稱 CWT)和開拓動漫祭則有 Fancy Frontier(簡稱 FF)及 Petit Fancy(簡稱 PF)兩 場活動為代表,這兩家主辦單位最為著名。其次還有 GJ 同人場(Grand Journey)

以及 WS 同人場(Wing Stage)兩個規模比較小的同人場較具代表性。以活動規 模來看 CWT 與 FF 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其中 CWT 更被認定是女性向作品的主

22

場而 FF 則是男性向作品的主場,至於何謂男、女性向,其差別是男性向以針對 男性閱讀客群為主的創作;女性向則是針對女性閱讀客群為主。PF、GJ 與 WS 的同人活動雖然沒有這兩場活動的規模大,但都是地域性代表。PF 是台北為主 的同人活動場次,GJ 是台中活動的代表而 WS 則是高雄為主。

臺灣與日本同樣在早期的同人誌創作中,創作者的創作動機並不是為了經濟 利益的回饋,而是為了個人興趣或嗜好,期待自己的作品能被欣賞或認同,並且 結交同好來彼此觀摩、討論創作上的技巧以及精神層面的回饋(陳箐繡,2005)。

發展到中期時同人誌成為了進入商業出版的跳板,許多創作者以期待被出版社相 中為動機,進入同人誌活動中進行創作。也有一部份的人開始以經營同人誌為自 己的志業,將同人誌活動做為一種職業創作來看待。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同人 誌創作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與漫畫製作書的推出,激發了創作人潮大量出現的現 象,同人誌與同人活動因為其產生的商機逐漸開始重視,裡面的創作開始會隨著 當期熱門的內容來做為創作的主題,同好會活動已經轉型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商業 市場(張秀敏,2005)。這種熱門風潮使得會場內的同人誌創作異同性相當高,

所有的內容都與當期熱門作品為主。也因此有些將同人誌市場認真看做商業市場 的創作者,便會開始分析當期作品中哪一個題材是最熱門,哪一個是次熱門。並 且將自己的能力與社團的知名度做出考量,才會決定要選擇熱門題材加入主要的 經營戰場還是要選擇避開。同人誌創作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的單純,而是一個更 為複雜的活動。

拋開創作者進行創作的層面,同樣身為早期動漫畫文化愛好者的人當中,以 舉辦大型同人誌販售會為目的也大有人在。不少人以人氣特別高的主題來開設專 門的同人誌創作販售會,這種活動被稱為 Only 場,顧名思義就是只販售單一主 題內容的活動。再加上經營已久的大活動主辦單位開始想要向外發展,近年來各 個主辦單位開始嘗試著在其他地方舉辦同人活動,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CWT 就在台中舉辦了 CWTT 以及高雄舉辦了 CWTK,T 跟 K 分別就是台中(Taichung)

與高雄(Kaohsiung)英文開頭的縮寫。開拓動漫祭也在高雄舉辦了 FFK,並於

23

2012 年在台中及桃園都舉辦了動漫力同人活動。GJ 也在台南加開了 GJN2 的同 人活動,試圖打進南部的市場。雖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家同人活動的主辦單 位都陸續將觸角往其他縣市伸去,但是目前的代表性還沒有太大的變動。這樣的 結果對於同人誌創作者而言,能賣的地方與場次也就相對的變多了。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