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省政府改組與中央體制的重建

第三章 擴權與遷臺:臺灣省與中央的遷臺整備

第二節 臺灣省政府改組與中央體制的重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第二節 臺灣省政府改組與中央體制的重建

陳誠作為中央遷臺後第一任行政院長,面對中華民國實際統治領土大幅縮 減,中央與臺灣省政府統治領域高度重疊的情況,陳誠有兩大問題必須解決。首 先,重新界定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有鑑於政府遷臺前對臺灣省政府的各項授權,

如何在有效收回中央權力的同時找到與臺灣省政府之間的合作模式,維持中央政 府在臺順利運作,成為當務之急。其次,整頓中央各級單位組織規模,盡快恢復 各級單位正常運作。透過這兩個問題的討論,釐清中央與臺灣省之間互相牽制與 妥協的過程,了解中央遷臺後對臺灣省政府的影響。

一、吳國楨接任省主席

(一) 臺灣省政府改組

蔣介石下野後,國民黨仍然面臨嚴峻的戰爭局勢,而美國的支持一直都是國 民黨賴以為繼的後盾,然而1949 年 8 月美國發表《中國關係白皮書》無疑是給 了國民黨沉重的一擊。為了重振國民黨的國際形象,挽救戰爭的頹勢,蔣介石對 臺灣的人事安排不得不對美國妥協,以吳國楨取代陳誠接任臺灣省主席。因此吳 國楨並不是蔣介石屬意的省主席人選,而是基於美國壓力而妥協的結果,在此狀 況下,臺灣省政府掌握的權力則成為中央統治的威脅,吳國楨擔任省主席成為中 央與臺灣省政府衝突白熱化的開始。

1949 年吳國楨卸下上海市長職務後,隨即前往臺灣並於 6 月任職於蔣介石 的決策核心─總裁辦公室,擔任第二組組長。由於吳國楨具有豐富的美國背景,

加上美國對於其任上海市長的作為表示肯定,因此吳國楨其中一項任務就是探詢 美國對華決策的動向與意向。641949 年 11 月 6 日蔣介石指示國防部常務次長鄭 介民前往美國,向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 Leighton Stuart)表達政府願接受美

64 歐世華,〈吳國楨與臺灣政局(1949-1954)〉,頁 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方任何建議以換取美國的援助與支持,交涉中司徒雷登提出由吳國楨任臺灣省主 席的建議。這項建議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司徒雷登是美國駐華大使,具有美國官方 身分,他的發言一定程度代表美國對華政策的意向,此次的交談將這項人事調動 的爭議搬上檯面。65吳國楨也在11 月 12 日向美國駐臺北總領事麥克唐納(John J. Macdonald)表達自己願意擔任省主席的意願,事實上,吳國楨在臺灣幾個月 的時間,在和美國交涉的過程中,對於美國的援臺條件表現高度的關心,並認定 美國的援助條件就是陳誠必須卸任省主席的態度來看,都顯示了他對爭取臺灣省 主席的企圖心。661949 年 11 月 17 日美國海軍中將白吉爾(Oscar C. Badger)及 中華民國國防部次長鄭介民的會談是促成這項人事變動的重要關鍵。白吉爾認為

「……陳誠將軍之行政已經失敗,吳國楨先生在渝市及滬市之成就甚佳,美方認 為彼為主持臺政之理想人選」,67會談結束後,鄭介民將白吉爾的意見呈報蔣介 石,為臺灣的局勢投下一顆震撼彈,陳誠認為美國在此次會談所提的協助與條件 可信度有待商榷,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提出先由吳國楨出任臺灣省秘書長代理 臺灣省政府事務,以此換取美國支持。68

從美國、蔣介石、陳誠與吳國楨對臺灣人士安排的重視,臺灣的地位不言而 喻,吳國楨認為蔣介石復行事視前的中央政府已無實際權力,臺灣省政府成為主 要的決策與執行單位,691949 年 12 月 7 日吳國楨告訴麥克唐納,他向國民黨政 府提出了四項出任臺灣省主席的條件,包括建立民主政府、自由選擇人事、控制 在臺灣的中央及省政機構以及參加所有的軍事會議。70就吳國楨提出的條件而 言,不難發現吳國楨欲掌握與陳誠任省主席時同樣層級的決策權力。

不過事情並非吳國楨所想的如此順利。12 月 13 日吳國楨告訴美國領事艾嘉

65 歐世華,〈吳國楨與臺灣政局(1949-1954)〉,頁 34、60。

66 歐世華,〈吳國楨與臺灣政局(1949-1954)〉,頁 53、60。

67 歐世華,〈吳國楨與臺灣政局(1949-1954)〉,頁 61。

68 薛月順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上)》,頁 87。

69 裴斐(Peffer, N)、韋慕庭(Wilbur,C.M.)訪問整理,吳修垣譯,《從上海市長到"臺灣省主席":1946

~1953 年 : 吳國楨口述回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105),頁 79。

70 王景弘,《1949 大流亡:美國外交檔案密錄》(臺北:玉山社,2011),頁 3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德,蔣介石給他一個月時間爭取美援,若成功才會給他所要求的全部權力,而艾 嘉德表示臺灣必須做出改革才能獲得美國援助,71當天晚上經過一場會議爭執 後,蔣介石終於決定任命吳國楨為主席。72因此時任主席之位的陳誠雖無放棄職 位的意願,但礙於現實,辭職是早晚的事,他去電蔣介石表示:「……為個人關 係,極願辭;為外交關係,只有辭。鈞座所謂冒險,職意只好忍辱……」,73 在 這樣的氛圍之下,吳國楨出任省主席一事已成定局。1949 年 12 月 15 日中央非 常委員會通過省政府改組案,行政院立即改組省政府,任命吳國楨為主席。7412 月30 在董顯光來電告訴蔣介石:

……今訪白吉爾將軍彼告知……(四)彼詢問吳國楨是否有權行使職權,台 民是否能參加台行政,台民是否擁護政府及中央政府,……一一說明鈞座 已授權吳孫二氏全權,並強調及時予我軍援之重要性……。75

這顯示蔣介石利用吳國楨爭取美援的意圖相當明顯,在美國的壓力下,給了吳國 楨相當的權力,但吳國楨畢竟是美國用來牽制他的人選,因此蔣介石對吳國楨存 有相當的戒心,從吳國楨兼任保安司令或許可看出端倪,對於保安司令部吳國楨 並無實質權力,這顯示蔣介石對吳國楨有所防備,吳國楨在自傳寫到:

……總裁很高興讓我兼任,只要我保證將部隊的行政管理權完全交給副司 令彭孟緝將軍,我還應當將私章交給彭將軍,由他以我的名義執行司令的 所有職責,當然如果我想了解情況,他會向我報告。但另一方面蔣又指示 我不要以任何形式干涉彭將軍。76

雖然吳國楨認為蔣介石必須對大陸的失敗負起主要責任,但他相信此次慘敗

71 陳進金,〈蔣介石遷台初期的人事佈局─以省主席的遞嬗為中心〉,《遷台初期的蔣中正》(臺北:

中正紀念堂,2011),頁 130。

72 王景弘,《1949 大流亡:美國外交檔案密錄》,頁 310。

73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下)》,頁 740-741。

74 秦孝儀,《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七下冊》(臺北:出版者不詳,1978),頁 502。

75 〈對美關係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90103-00002-197。

76 吳國楨,《夜來臨:吳國楨見證的國共鬥爭》(香港:中文大學,2009),頁 2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已經給蔣介石慘痛的教訓,也認為其來台後應該會有所轉變,77因此仍對蔣介石 抱持樂觀的態度。吳國楨上任後提出了4 項施政方針,第一、徹底反共,密切配 合軍事;第二、努力向民主途徑邁進;第三、推行民生主義,為人民謀福利;第 四、實施地方自治發揚法治精神,大量起用臺灣人,78以上除了第一點之外,其 餘基本上都與蔣介石的統治方針背道而馳,此時吳國楨對蔣介石來說,是爭取美 援的條件,是美國指定的人選,亦是監視他的眼線,他在日記表示:「臺灣省政 府改組,雖經一番曲折,終告完成,惟吳國楨言行皆依賴美國為唯一救亡之道,

每念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之句,實不勝憂惶也」。79

自《中國關係白皮書》發表以來,美國態度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在這樣的局 勢下,擁有美國支持是保障臺灣的一大強心劑,因此積極爭取美援是重要的外交 政策。但另一方面蔣介石也深知「自立自強」的重要,因此雖然遵從美國建議撤 換省主席,但對於吳國楨並非如此信任。從吳國楨接掌臺灣省政府的過程可以明 顯發現蔣介石對吳國楨的不信任,而這樣的疑慮將直接反映在中央極力限制臺灣 省政府的權力,而吳國楨也展現掌握臺灣省各項重要權力的企圖,這兩點則成為 中央政府與臺灣省政府之間爭奪權力的重要原因。

(二) 吳國楨的組閣風波

吳國楨上任的首件大事就是組織新內閣,也是他改革行動的第一步,但在就 任前即面臨部分人士的質疑。其一,省參議會對於吳國楨接替陳誠之事心存疑慮,

且在行政院通過陳誠請辭的前兩天,陳誠對於臺灣地方自治已有具體的承諾,表 示希望能在1950 年春天實施,所以面對這樣的人事變動,臺灣省參議會憂心新 任主席是否能完成施行地方自治。80其二,新內閣的人事名單(圖3-2)觸怒了臺 灣省參議會。儘管吳國楨在此次的改組起用不少臺籍人士,5 個廳的廳長中除了

77 吳國楨,《夜來臨:吳國楨見證的國共鬥爭》,頁 262。

78 高淑媛,〈吳三連與臺灣光復初期政治發展(1945-1954)〉(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3),頁 77

79 秦孝儀,《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七下冊》,頁 509。

80 謝漢儒,《關鍵年代的歷史見證:臺灣省參議會與我》(臺北:唐山,1998),頁 88-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任顯群與陳雪屏之外,其餘均為臺灣人,23 名的省政府委員中,臺灣人占 17 位。

吳國楨認為新的內閣是名副其實的純民意政府,81但其沒有考慮到臺灣內部的政 治派系問題,為此引起不少反對聲浪,尤以黃朝琴為首的臺灣省參議會最為激烈,

出現「反政府才能出頭天」的聲音,指責吳國楨任用蔣渭川與彭德是對臺灣人的 侮辱,甚至以「休會」的方式表達不滿,82這樣的舉動驚動當時尚未復位的蔣介 石,其日記即寫到:

與雪艇談臺省糾紛處理方針,辭修矜持,國楨惱怒,臺人兩派各走極端,

尤其是在外交不利,情勢急迫之際,臺人乘機要脅,趁火打劫,要求臺省 主席由臺人任之等事,令人痛心。83

說明此次的事件,與臺灣的派系鬥爭有密切關係,吳國楨在日後回憶也說蔣渭川

說明此次的事件,與臺灣的派系鬥爭有密切關係,吳國楨在日後回憶也說蔣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