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葛利菲斯《幻想曲集》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第二節 〈船歌〉(Barcarolle)

《幻想曲集》比《三首音畫》更富有調性,呈現更加燦爛、寬廣的作品。葛 利菲斯在 1915 年出版前才分別在樂曲前加上描述性文字,《幻想曲集》每首樂曲 都有清楚的高潮或頂點,旋律如同抒情詩般的特性,流暢且柔和。

「船歌」源自於義大利威尼斯,為船夫在划船時隨興哼唱的當地民歌。船歌 一般都是採用以 6/8 或 12/8 拍寫成,複拍子的節奏常應用以描寫流動的水,例如 貝多芬的第六號交響曲《田園》(Pastoral)第二樂章,而船夫撐船時,船槳的起落 通常會形成「落槳慢,起槳快」的節奏,這和複拍子的節奏不謀而合。

〈一〉 樂曲分析

〈船歌〉為 6/8 拍,中心調性為降 B 大調,不太過的小行板(Andantino, ma non troppo),曲式為 ABA 三段體,總共 179 小節。第 1-88 小節為樂段 A,第 88-115 小節為樂段 B,第 116-179 小節又回到樂段 A,但有些變化,筆者將之稱為樂段 A’。

在這首樂曲裡有五個特色,第一個特色是使用平行八度、三度、四度、五度音程。

第二個特色是長短節奏—四分音符加上八分音符,有時也會是短長節奏,筆者將 此種音符的組合稱為動機 I。第三個特色是附點級進音型節奏上行或下行,筆者將 之稱為動機 II。第四個特色是兩個級進音,反覆出現且做增值、減值變化,以營造 船歌風格的搖擺與輕快感,筆者將之稱為動機 III。第五個特色是波浪似的琶音貫 穿樂曲主要部份和結束。根據以上五個特色以及樂譜,可以發現葛利菲斯欲使用 各種反覆的伴奏型來表現水波與船的動盪。

【表四】葛利菲斯〈船歌〉曲式結構表

樂段 A B

主題 序奏 a b a c d

小節 1-8 9-28 29-50 51-66 67-88 88-115

中心調性 降 B 大調 降 G 大調 a 小調

樂段 A’

主題 a c b a

小節 116-133 133-149 150-165 166-179

中心調性 降 B 大調

(一)樂段 A

樂曲一開始中心調性在降 B 大調,第 1-8 小節為序奏,素材來自主題 a,總共 呈現兩次,一直環繞在 D 音上,使得調性模糊不確定。主題 a 節奏為動機 I 四分 音符加上八分音符,再加上動機 II 附點級進音型下行,旋律素材為全音階所組成。

第 3 小節平行三度音程來自〈夢之谷〉的素材,上行級進下行跳進。第四小節為 動機 III 兩個級進音反覆(見譜例 4-2-1)。第 9-18 小節低聲部為主題 a 第一次完整出 現,Bb-F 的出現加上 D 音確定了調性為降 B 大調,這次主題 a 一改先前的單音方 式,上聲部加豐富的入和弦,和弦為動機 II 附點級進音型節奏下行,但這裡改為 上行 (見譜例 4-2-1)。第 19-28 小節主題 a 第二次呈現,音域與第一次相同但在上 聲部,低聲部為分解和弦琶音音型(見譜例 4-2-2)。第 29-49 小節為主題 b 旋律,總 共呈現二次,內聲部使用動機 III 兩個級進音的伴奏,低聲部 Bb-F 一再確定調性為

降 B 大調。第 49-50 小節為過門,銜接主題 a 再現(見譜例 4-2-3)。第 51-58 小節為 主題 a 再現,但這裡一改先前的單音,使用和弦式的旋律線條,使整個音響更為 濃厚,低聲部仍為分解和弦琶音音型,環繞在 Bb音(見譜例 4-2-4)。第 59-66 小節 為過門,節奏為三對二,第 61 小節拍號由 6/8 拍轉為 3/8 拍,節奏為三對二、四 對二、四對三,第 63 小節拍號轉回 6/8 拍,相同分解和弦但音域跨越兩個八度(見 譜例 4-2-4)。

【譜例 4-2-11】〈船歌〉,第 1-16 小小節

【譜例 4-2-22】〈船歌〉,第 17-28小節

【譜例 4-2-33】〈船歌〉,第 29-50小節

【譜例 4-2-44】〈船歌〉,第 51-66小節

(二)樂段 B

樂段 B 中心調性從降 B 大調轉到降 G 大調。第 67-84 小節為主題 c,總共有 四個樂句,先是使用動機 I 短長節奏—八分音符加上四分音符加上動機 III 兩個級 進音,第 76 小節開始加入動機 II,但為上行節奏,低聲部為降 G 大調主和弦空心 五度分解(見譜例 4-2-5)。第 83 小節拍號由 6/8 拍轉為 5/8 拍,一小節後再轉回 6/8 拍,低聲部為半音階下行。第 84-87 小節為過門,總共有四個樂句,節奏為二對三,

環繞在 Gb音上的五聲音階(見譜例 4-2-6)。第 88-115 小節為主題 d 中心調性從降 G 大調轉到 a 小調,旋律部分使用動機 III 的素材但加上掛留使音質拉長,且加上持 續音(tenuto)的記號,強調切分音節奏的拉扯效果,低聲部為以 A 音為中心音的分 解和弦,葛利菲斯喜歡使用重複的手法,從樂譜上可發現,每一種類樂句都會出 現兩次,但並不一定會一模一樣(見譜例 4-2-7)。

 

【譜例 4-2-55】〈船歌〉,第 67-78小節

【譜例 4-2-66】〈船歌〉,第 79-89小節

【譜例 4-2-77】〈船歌〉,第 90-1055 小節

(三)樂段 A’

樂段 A’回到一開始的序奏,但主題 a 音域低二個八度,平行三度音程維持原 本音域。第 120-122 小節主題 a 較一開始低一個八度,動機 III 維持原本位置(見譜 例 4-2-8)。第 124-133 小節主題 a 再現,中心調性從 a 小調轉回到降 B 大調,旋律 素材為全音階,葛利菲斯以對位手法作變化,直到第 130 小節才回到原本的主旋 律配伴奏模式(見譜例 4-2-9)。第 133-149 小節為主題 c,總共四個樂句,低聲部為 Bb-F 的空心五度(見譜例 4-2-10)。第 146 小節低聲部一改分解方式而以平行八度呈 現,甚至第 149 小節為平行八度半音階下行。第 149 小節除了半音階之外,拍號 由 6/8 拍轉為 5/8 拍,一小節後再轉回 6/8 拍。第 150-165 小節為主題 b,以和弦的 方式呈現,總共四個樂句,低聲部一在強調調性音 Bb(見譜例 4-2-11)。第 166-179 小節為主題 a,高、低聲部皆以和弦方式呈現且為同一和弦,低聲部有降 B 大調主 和弦 Bb-F 的空心五度。第 174-177 小節為三對二、四對二、四對三節奏,拍號也 由 6/8 拍轉為 3/8 拍。第 178-179 小節拍號再轉回 6/8 拍,樂曲結束在降 B 大調空 心五度和弦(見譜例 4-2-12)。

【譜例 4-2-88】〈船歌〉,第 106-1223 小節

【譜例 4-2-99】〈船歌〉,第 124-1337 小節

【譜例 4-2-110】〈船歌〉,第 138-1149 小節

【譜例 4-2-111】〈船歌〉〉,第 150-1165 小節

 

【譜例 4-2-112】〈船歌〉,第 166-1179 小節

〈二〉 演奏詮釋

葛利菲斯於樂曲中介紹一個搖擺的 6/8 拍動機 I 和一個下降音型的動機 II,這 兩個動機從基本的音樂素材作許多種變化,分散的或轉化的,在結束時他們以充 滿活力的方式呈現。作品一開始波浪似的琶音,製造音樂的流動性,像是船在海 上搖曳蕩漾,琶音出現在樂曲主要部份和作品終了。

樂曲速度為不太快的小行板(Andantino, ma non troppo),中心調性在降 B 大調,

葛利菲斯標示歌唱的(cantando),以 mf 音量彈奏出序奏中的主題 a,像是船夫在划 船時隨興哼唱的民歌,五個 D 音要注意使用不同的觸鍵與音量,拍點的 D 音要能 清楚,第五個 D 音代表前面樂句的結束,也是下一樂句的第一音,因此下方加有 一個重音以帶出流動的平行三度音型,此外,還原 E 也可適時的強調,展現變化 音的特色。動機 II 附點級進音型節奏下行音量上要逐漸小聲。第 3 小節平行三度 要以圓滑方式奏出,可以先以兩個兩個一組做練習,以落腕的方式,從慢的再加 快,並注意這裡的音量為 pp,另外,也可以區塊的方式練習,確定落鍵速度以及 手掌力氣平均後,再按記譜方式彈奏,固定手掌、手腕平行移動、控制指頭落鍵 速度,即可製造出波光粼粼的效果,但仍要記得二大拍拍點的位置。第 8 小節須 注意速度逐漸變慢(見譜例 4-2-1)。

第 9-18 小節回到原速,樂譜變為三行,低聲部為主題 a 第一次完整呈現加上 Bb-F 空心五度音程以及主旋律的 D 音確定調性為降 B 大調,上聲部動機 II 附點級 進音型節奏上行,以和弦方式呈現,但須以圓滑方式奏出,與第 3 小節同樣練習 方式,兩個兩個一組先做落腕練習,再三個三個一組,如果音型往上即漸強,反 之往下就漸弱,一層一層的推或退,並注意樂句的開始與結束(見譜例 4-2-1)。主 題 a 在低聲部加上豐富的高音和弦後容易被掩蓋,因此須特別注意右手音量控制

在 p,練習時也可先將十六分音符拿掉,先彈奏第一、三小拍對上左手主題 a,有 了律動後再將附點後半拍的小音符補進,而 Bb-F 是後半拍進入,若未留意會彈成 正拍,使得搖擺的律動感消失,因此在上述右手和弦與左手主題對拍子時,也要 將 Bb-F 一起搭配進來,那麼就可以明確知道第二個 Bb-F 才是正拍。葛利菲斯在主 題 a 上做了運音法的變化,他將還原 E 設計為另一個樂句的開頭,目的在於強調 還原 E 為非調性音的獨特感。

第 19-28 小節為主題 a 第二次呈現,低聲部為波浪似的琶音音型,拍點的 Bb 須清楚奏出以確定拍子與調性,表情上一個樂句一個樂句以漸強漸弱的方式彈奏,

練習時可將十六分音符的正拍以八分音符的方式挑出來彈,會發現其實正拍都是 同音只是相差八度,可有不同層次的觸鍵安排(見譜例 4-2-2)。

第 29-50 小節為主題 b,上聲部為旋律(la melodia)總共二次,第二次音色較暗,

有幾個音轉為降,內聲部為動機 III 兩個級進音往上,表現船槳規律滑動的行進,

低聲部為 Bb-F 空心五度加上與內聲部相似的音型為伴奏(l’accompagnamento),注 意拍點的音須清楚以達到搖擺的律動及調性的確定,練習時可將左右手的內聲部 挑出來,清楚內聲部的運作後再加入圓潤且富歌唱性的右手高聲部;制音踏板的 使用以一個小節換一次(見譜例 4-2-3)。

第 51-66 小節為主題 a 再現,一改單音的旋律線條,改以和弦的方式呈現富熱 情地(con passione),和弦彈奏方式應注意小拇指的須貼鍵且稍用力,使旋律清楚聽 見,低聲部為類似蕭邦、拉赫曼尼諾夫波浪似的分解和弦,強調拍點的音,以增 強調性感和律動,音量為 f 逐漸漸強,上聲部急促的變化音和弦與低聲部十六分音 符伴奏,將樂曲推至第一次的高潮,但這高潮僅維持兩小節,就倏忽地回到 p 的 音量,以輕快活潑地(leggiero)呈現三連音過度樂句,此處的音量變化特別難表現,

因為每兩小節減弱一次,從 p 到 pp,再到 ppp,以非常寧靜的氛圍來為主題 c 準 備。練習三連音過度樂句時,須注意聽右手的旋律,注意三對二、四對二、四對 三節奏的轉換以及 3/8 拍與 6/8 拍拍號的轉換,樂曲走向為三次往上,三次往下,

最後漸慢速度,低聲部 Bb-Ab-Gb旋律線條往下接到下一個樂段(見譜例 4-2-4)。

樂段 B 開始中心調性轉到降 G 大調,安靜地(tranquillamente),音量在 ppp,

主題 c 以動機 I 和動機 III 所組成,為 2+2+1 個樂句,以手腕將每一個樂句圓滑奏 出,並注意音量地分配,低聲部保持空心五度的分解和弦,練習時先將二大拍的

主題 c 以動機 I 和動機 III 所組成,為 2+2+1 個樂句,以手腕將每一個樂句圓滑奏 出,並注意音量地分配,低聲部保持空心五度的分解和弦,練習時先將二大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