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葛利菲斯鋼琴作品《三首音畫》與《幻想曲集》之分析及詮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葛利菲斯鋼琴作品《三首音畫》與《幻想曲集》之分析及詮釋"

Copied!
1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葛利菲斯鋼琴作品《三首音畫》與《幻想曲集》 之分析及詮釋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ree Tone-Pictures and Fantasy Pieces for piano by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碩士論文 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音樂專業師資教育組. 研究生:張嘉筑 撰 指導教授:陳曉雰 博士 中華民國一○三年三月.  .

(2)  .

(3) 謝. 誌. 本論文能夠順利完成,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曉雰博士。老師在鋼琴演奏 技巧及論文撰寫上,給予學生許多的指導與建議,提供我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與 培養我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瞭解到做學問須以嚴謹態度來面對;生活上遇到 問題,老師也會熱情地提供意見讓我做參考,使我從中得到一些省思。 感謝兩位論文口試委員林季穎博士和賈元元博士,在口試及演講音樂會的過 程中給予學生寶貴的意見以及對論文內容細心的指導,使得本論文能夠更趨於完 善,在此表達誠摯的感謝。 感謝系上老師們不吝惜的指導與關心,讓我對指揮、樂曲分析、音樂史、歌 唱技巧、伴奏與編曲等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 感謝實踐國小的同事和長官,體貼我的忙碌,在求學階段時常給予我許多的 幫忙,讓我可以在工作之餘,有時間可以到師大念書。在實踐這大家庭中,同仁 之間的情誼如同家人般的溫暖,謝謝你們用愛幫助我成長。 感謝撰寫論文時,幫忙英文翻譯的孟娟、卉儒、怡妏、秀媛,一起努力的研 究所同學筱蕓、滋懌、珮綺、詩聿、悅楓…,因為有你們,研究所的日子才會如 此的多采多姿。 最後感謝父母親、哥哥、大嫂、妹妹和家人對我無條件的支持與鼓勵,才能 成就今天的我,完成碩士學位。也要感謝男朋友在研究所期間給我的關懷與陪伴, 讓我能夠持續進步。希望未來的日子能有你們繼續的陪伴與支持,讓我的生命更 美麗。謹以此篇論文,獻給我最摯愛的父母。 張嘉筑 2014 年 3 月於謹識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

(4)  .

(5) 摘. 要. 查爾斯‧湯姆林森‧葛利菲斯(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1884-1920)是美國二 十世紀初深受文學影響的作曲家與鋼琴家,在其短短三十五年的生命中,創作受 法國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影響極深,被後人譽為「美國印象主義作曲家」。威 特基(Paul Wittke)曾說: 「葛利菲斯不是一位被大家刻意遺忘的作曲家,但他肯定是 被忽略的一位。」 本文擬就葛利菲斯兩組鋼琴作品—《三首音畫》(Three Tone-Pictures)和《幻想 曲集》(Fantasy Pieces)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進行探討。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 部分介紹葛利菲斯的生平與創作風格,第二部分藉由蒐集的文獻資料,探究《三 首音畫》與《幻想曲集》的創作背景,第三部分分析樂曲的創作手法,進而提出 筆者個人之樂曲詮釋與練習方法的建議。希望藉由本研究使筆者於演奏葛利菲斯 這兩組作品時能更加掌握演奏的技巧與風格。. 關鍵字:葛利菲斯、三首音畫、幻想曲集、印象主義、鋼琴. i.

(6) ii.

(7) Abstract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1884-1920) influenced by early 20th literary is an outstanding American composer and pianist. In his thirty-five-year life, French Impressionism affected his compositions deeply. And he is reputed as “American Impressionist composer” by descendants. Paul Wittke said: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is not a forgotten composer but he is certainly a neglected one.”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the music analysis and the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of two Griffes’ piano works— “Three Tone-Pictures” and “Fantasy Piece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Griffes’ life and his style of compositions. The second part investigates the composing background of “Three Tone-Pictures” and “Fantasy Pieces” by study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The final part analyzes music composing techniques and then proposes the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usic and suggestions for practice.. Through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master the skills and style when playing these two Griffes’ works.. Key words: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Three Tone-Pictures, Fantasy Pieces, Impressionism, Piano. iii.

(8) iv.

(9)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二章. 葛利菲斯之生平簡介與音樂創作風格 ..........................................................5. 第一節. 葛利菲斯之生平簡介 ..................................................................................5. 第二節. 葛利菲斯音樂創作風格與代表作品 ........................................................ 17. 第三章. 葛利菲斯《三首音畫》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41. 第一節. 《三首音畫》之創作背景 ........................................................................ 46. 第二節. 〈夜晚的湖〉(The Lake at Evening) ......................................................... 53. 第三節. 〈夢之谷〉(The Vale of Dreams) .............................................................. 61. 第四節. 〈夜風〉(The Night Winds) ....................................................................... 70. 第四章. 葛利菲斯《幻想曲集》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83. 第一節. 《幻想曲集》之創作背景 ........................................................................ 84. 第二節. 〈船歌〉(Barcarolle) ................................................................................. 88. 第三節. 〈夜曲〉(Notturno) ................................................................................. 109. 第四節. 〈詼諧曲〉(Scherzo) ............................................................................... 125. 第五章. 結論 .............................................................................................................. 147. 參考文獻 ...................................................................................................................... 151 附錄一. 葛利菲斯作品年表 ...................................................................................... 157. 附錄二. 葛利菲斯引用的詩文與翻譯 ...................................................................... 167. v.

(10)  .  . vi.

(11) 表目錄. 【表一】葛利菲斯〈夜晚的湖〉曲式結構表 ............................................................ 54 【表二】葛利菲斯〈夢之谷〉曲式結構表 ................................................................ 61 【表三】葛利菲斯〈夜風〉曲式結構表 .................................................................... 70 【表四】葛利菲斯〈船歌〉曲式結構表 .................................................................... 89 【表五】葛利菲斯〈夜曲〉曲式結構表 .................................................................. 110 【表六】葛利菲斯〈詼諧曲〉曲式結構表 .............................................................. 125. vii.

(12) viii.

(13) 譜例目錄. 【譜例 2-2-1】〈沿著一個祕密的森林小路〉,第 1-5 小節 ....................................... 20 【譜例 2-2-2】〈最後,我把你緊緊抱在懷裡〉,第 1-5 小節 ................................... 22 【譜例 2-2-3】〈夜晚的湖〉 ,第 1-11 小節.................................................................. 24 【譜例 2-2-4】〈夢之谷〉 ,第 1-8 小節 ....................................................................... 25 【譜例 2-2-5】〈夜風〉 ,第 1-3 小節 ........................................................................... 25 【譜例 2-2-6】〈白孔雀〉 ,第 1-12 小節 ..................................................................... 27 【譜例 2-2-7】〈黃昏〉 ,第 1-12 小節 ......................................................................... 28 【譜例 2-2-8】〈亞葵包娜的噴泉〉,第 1-6 小節 ....................................................... 29 【譜例 2-2-9】〈雲〉 ,第 1-7 小節 ............................................................................... 30 【譜例 2-2-10】〈花園〉 ,第 1-10 小節 ....................................................................... 32 【譜例 2-2-11】〈早晨的印象〉,第 1-8 小節.............................................................. 33 【譜例 2-2-12】〈梭菲採花〉 ,第 1-14 小節 ............................................................... 36 【譜例 2-2-13】《鋼琴奏鳴曲》 ,第 1-4 小節 ............................................................. 39 【譜例 3-1-1】二式六全音音階 ................................................................................... 43 【譜例 3-1-2】四種和弦 ............................................................................................... 43 【譜例 3-2-1】〈夜晚的湖〉,第 1-23 小節 ................................................................. 55 【譜例 3-2-2】〈夜晚的湖〉,第 24-45 小節 ............................................................... 57 【譜例 3-2-3】〈夜晚的湖〉,第 46-67 小節 ............................................................... 58 ix.

(14) 【譜例 3-3-1】〈夢之谷〉 ,第 1-16 小節 ..................................................................... 62 【譜例 3-3-2】〈夢之谷〉 ,第 17-32 小節 ................................................................... 64 【譜例 3-3-3】〈夢之谷〉 ,第 33-46 小節 ................................................................... 65 【譜例 3-3-4】〈夢之谷〉 ,第 47-60 小節 ................................................................... 67 【譜例 3-4-1】〈夜風〉 ,第 1-7 小節 ........................................................................... 72 【譜例 3-4-2】〈夜風〉 ,第 8-13 小節 ......................................................................... 73 【譜例 3-4-3】〈夜風〉 ,第 14-18 小節 ....................................................................... 75 【譜例 3-4-4】〈夜風〉 ,第 19-25 小節 ....................................................................... 76 【譜例 3-4-5】〈夜風〉 ,第 26-34 小節 ....................................................................... 77 【譜例 3-4-6】〈夜風〉 ,第 35-43 小節 ....................................................................... 79 【譜例 4-2-1】〈船歌〉 ,第 1-16 小節 ......................................................................... 91 【譜例 4-2-2】〈船歌〉 ,第 17-28 小節 ....................................................................... 92 【譜例 4-2-3】〈船歌〉 ,第 29-50 小節 ....................................................................... 93 【譜例 4-2-4】〈船歌〉 ,第 51-66 小節 ....................................................................... 94 【譜例 4-2-5】〈船歌〉 ,第 67-78 小節 ....................................................................... 96 【譜例 4-2-6】〈船歌〉 ,第 79-89 小節 ....................................................................... 97 【譜例 4-2-7】〈船歌〉 ,第 90-105 小節 ..................................................................... 98 【譜例 4-2-8】〈船歌〉 ,第 106-123 小節 ................................................................. 100 【譜例 4-2-9】〈船歌〉 ,第 124-137 小節 ................................................................. 101. x.

(15) 【譜例 4-2-10】〈船歌〉 ,第 138-149 小節 ............................................................... 102 【譜例 4-2-11】〈船歌〉,第 150-165 小節................................................................ 103 【譜例 4-2-12】〈船歌〉 ,第 166-179 小節 ............................................................... 104 【譜例 4-3-1】〈夜曲〉 ,第 1-16 小節 ........................................................................111 【譜例 4-3-2】〈夜曲〉 ,第 17-35 小節 ..................................................................... 112 【譜例 4-3-3】〈夜曲〉 ,第 36-51 小節 ..................................................................... 113 【譜例 4-3-4】〈夜曲〉 ,第 52-67 小節 ..................................................................... 114 【譜例 4-3-5】〈夜曲〉 ,第 68-79 小節 ..................................................................... 115 【譜例 4-3-6】〈夜曲〉 ,第 80-98 小節 ..................................................................... 117 【譜例 4-3-7】〈夜曲〉 ,第 99-112 小節.................................................................... 118 【譜例 4-3-8】〈夜曲〉 ,第 113-129 小節.................................................................. 119 【譜例 4-3-9】〈夜曲〉 ,第 130-140 小節 ................................................................. 120 【譜例 4-3-10】〈夜曲〉 ,第 141-153 小節 ............................................................... 121 【譜例 4-4-1】〈詼諧曲〉 ,第 1-26 小節 ................................................................... 127 【譜例 4-4-2】〈詼諧曲〉 ,第 27-45 小節 ................................................................. 128 【譜例 4-4-3】〈詼諧曲〉 ,第 46-68 小節 ................................................................. 129 【譜例 4-4-4】〈詼諧曲〉 ,第 69-93 小節 ................................................................. 131 【譜例 4-4-5】〈詼諧曲〉 ,第 94-125 小節 ............................................................... 132 【譜例 4-4-6】〈詼諧曲〉 ,第 126-159 小節 ............................................................. 133. xi.

(16) 【譜例 4-4-7】〈詼諧曲〉 ,第 160-183 小節 ............................................................. 135 【譜例 4-4-8】〈詼諧曲〉 ,第 184-207 小節 ............................................................. 136 【譜例 4-4-9】〈詼諧曲〉 ,第 208-235 小節 ............................................................. 138 【譜例 4-4-10】〈詼諧曲〉 ,第 236-259 小節 ........................................................... 139 【譜例 4-4-11】〈詼諧曲〉,第 260-281 小節............................................................ 140 【譜例 4-4-12】〈詼諧曲〉 ,第 282-300 小節 ........................................................... 141. xii.

(17) 第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節. 研究動 動機與目的 的. 「生命不 不在乎長短 短,而在乎 內容。」有 有些人的生 生命內容極佳 佳,在僅有 有的時光 創 創造出豐富 富的一切, 查爾斯‧湯 湯姆林森 ‧葛利菲斯 斯(Charles T Tomlinson Griffes, 18884-1920)即 即是其中的一位。葛利 利菲斯是美 美國二十世紀 紀初深受文 文學影響的作 作曲家、 鋼 鋼琴家與畫家 家,本應在 在美國音樂 樂界享有名望 望,但卻未 未能如願,上 上帝只給予 予他短短 三 三十五年的生 生命,留下 下了許多美 美麗的鋼琴作 作品。這些 些作品以詩為 為底,畫為 為輔,每 一 一首都充滿了 了色彩與獨 獨特的魅力 ,深受法國 國印象主義 義的影響,被 被後人譽為 為「美國 印 印象主義作曲 曲家」。 葛利菲斯 斯在艾邁拉 拉(Elmira)孩 孩童時期,受 受到鋼琴教 教師的影響 ,以及柏林 林留學期 間 間,接觸到華 華格納(Ricchard Wagnner, 1813-18 883)、理查 查‧史特勞斯 斯(Richard Strauss, 18864-1949)的 的音樂,因此其作品深 深受德國浪 浪漫主義的影 影響。然而 而,大約 1911 年開 始 , 受 到 德 布 西 (Clau ude Achillee Debussy,, 1862-1918) 與 拉 威 爾 (Mauricee Ravel, 18875-1937)的 的影響,葛利 利菲斯拋棄 棄德國浪漫主義風格,開始採用印 印象主義和 和東方音 樂 樂的創作手法 法。葛利菲 菲斯本身擁 擁有深厚的文 文學素養,擅長以多采 采的音色變 變化、豐 富 富的和聲音響 響與節奏轉 轉換等音樂 樂手法來營造 造氣氛,烘 烘托出文學家 家所欲描寫 寫之詩詞 意 意境,並搭配 配使用全音 音音階、五 五聲音階、七 七聲音階、平行和弦 ,創作出異 異國的浪 漫 漫情調及神祕 祕的聲音。他 他的鋼琴作 作品五《三首 首音畫》(Th hree Tone-P Pictures, 191 10-1912) 和 和作品六《幻 幻想曲集》(Fantasy P Pieces, 1912 2-1915)都可 可見印象主義 義與東方音 音樂的痕 跡 跡,為葛利菲 菲斯鋼琴作 作品中經典 典曲目之一。在印象主 主義中,一般 般人最常聽 聽見的是 法 法國德布西與 與拉威爾, ,但卻忽略 略美國也有位 位印象主義 義作曲家—葛 葛利菲斯,威特基. 1.

(18) (Paul Wittke)在鋼琴樂譜的序言中說: 「葛利菲斯不是一位被大家刻意遺忘的作曲家, 但他肯定是被忽略的一位。」1 因此激發筆者想要研究其作品,選定他最擅長的印 象主義作品之中同一年(1915)所出版的兩組作品,《三首音畫》和《幻想曲集》作 為論文題目。 筆者擬藉由國內外的書籍、期刊、論文、音樂辭典及樂譜等相關文獻資料, 對葛利菲斯的生平背景、求學經歷、音樂創作風格、代表作品、音樂特色及《三 首音畫》、《幻想曲集》之樂曲分析,據之進行樂曲詮釋及探討,以期能進一步瞭 解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樂曲意涵及創作理念,加深自己對這兩組作品的瞭解,於演 奏時能結合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想像,忠於作曲家的原意為前提,進而傳達出樂 曲的內在意義,充分表達其音樂精神與價值,同時筆者希望藉由此論文的研究, 讓更多人認識並重視這位美國印象主義作曲家。.                                                         1.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Schirmer’s Library of Musical Classics: Griffes Piano Album, Vol. 1990 (New York: Schirmer, 1993), Preface. 2.

(19)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本論文以葛利菲斯鋼琴作品《三首音畫》和《幻想曲集》之樂曲分析與演奏 詮釋作為主要研究範圍。內文分成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 的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從作曲家的生平、音樂創作風格與代表作品著手, 建立演奏此曲的先備知識。第三、四章為鋼琴作品《三首音畫》、《幻想曲集》創 作背景介紹、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先介紹各樂曲的創作背景,並分析各樂曲之 曲式結構、調性與和聲進行、旋律與節奏發展,最後闡述各樂曲的詮釋與演奏技 法。第五章為結論,筆者簡單的歸納與整理,比較這兩組作品在旋律、和聲、結 構上相異與相同之處,並總結這整篇論文的內容,闡述寫作過程中的感想與心得。 在研究方法上,筆者依照蒐集資料、樂曲分析與個人詮釋三階段來進行研究。 在資料蒐集方面,先透過中外書籍、學術論文與網路搜尋的方式,蒐集與此論文 相關的資料,再加以詳細分類、歸納並整理。在樂曲分析上,筆者先理解作曲家 於每一首樂曲前所描述的詩文,其含意與內容,接著進行曲式結構的分析與樂曲 的基本認識,再根據其和聲、旋律、節奏等方面做詳細的研究探討。在演奏詮釋 上,經由對作曲家的認識,樂曲創作背景的瞭解,以及樂曲分析的結果,為筆者 詮釋本曲的理論依據,並於文中對於演奏或練習時須注意的事項作建議與說明, 包括觸鍵、音色、彈法及踏板的使用等,使整首作品的演奏詮釋除了能有作曲家 創作理念之外,更能融合筆者的風格。. 3.

(20) 4.

(21) 第二章 葛利菲斯之生平簡介與音樂創作風格 第一節. 葛利菲斯之生平簡介. 葛利菲斯的名字在西洋音樂史中如流星般一閃即逝,卻發出璀璨光芒。本應 在美國音樂界享有名望,但卻未能如願,其較具特色的作品多為富印象主義的手 法所創作,被後人譽為「美國印象主義作曲家」 ,亦採用日本與美國印第安主題與 東方音階。筆者根據《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中對於葛利菲斯的生平介紹,將其分為三個時期:(一)艾邁拉 孩童時期(1884-1903)、(二)柏林留學時期(1903-1907)、(三)紐約時期(1907-1920)。. (一) 艾邁拉孩童時期(1884-1903) 葛利菲斯於 1884 年 9 月 17 日出生在美國紐約艾邁拉市一個典型中產階級的 家庭,父親維柏‧葛利菲斯(Wilbur Griffes)是位商人,和母親克拉拉‧湯姆林森(Clara Tomlinson)都喜歡寫作和音樂,當然孩子們也受到他們的影響。家中有五個小孩, 都學習音樂,葛利菲斯排行老三。2 除了音樂之外,葛利菲斯從小就特別喜歡閱讀 有關旅遊的書籍,他喜歡幻想像是東方這樣遙遠的地方,另外,他也喜歡閱讀詩 集,有一段時間,美國詩人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3 是他的最愛,長 大後,這些傾向在他的音樂作品中開花、發展。                                                         2. 葛利菲斯家中有五個孩子,分別是:Katharine Clara(1874)、Florence Beatrice(1880)、 Charles Griffes(1884)、Alice Marguerite(1886)、Arthur Raynes(1892)。 3. 美國作家、詩人、編者與文學評論家。愛倫‧坡命運坎坷,他的一生大多在與命運 搏鬥的逆境中度過。愛倫‧坡是革命將軍的後嗣,流浪戲子的遺孤,西點軍校的高材生, 但命運卻把他造就成一位使美國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愛倫‧坡的寫作生涯從寫詩開始, 但他對美國文學的極大貢獻是在他的短篇小說,一生中寫了七十篇,其中享譽文壇的約有 二十篇。愛倫‧坡的短篇小說大體可分為兩類:恐怖小說和推理(偵探)小說。 5.

(22) 體育運動方面,葛利菲斯在就讀艾邁拉公立學校期間喜歡打網球。個性上, 葛利菲斯是位敏感、謙虛、害羞但誠懇的人,有時嚴肅,有時幽默。他不是一位 不管三七二十一能夠接受所有人的爽朗型男孩,僅有幾個親密朋友,但友誼都很 長久。興趣方面相當廣泛,包括攝影、水彩、銅版畫和素描。他喜歡戲劇院,而 且對色彩、顏色相當著迷,看到馬戲團或遊行會非常的興奮。美國作家與音樂評 論家勞倫斯‧吉爾曼(Lawrence Gilman, 1878-1939)曾評論:「葛利菲斯是位講究的 工匠,嚴謹的藝術家。」4 十歲時,葛利菲斯由姊姊凱瑟琳(Katharine)啟蒙鋼琴。5 此時,他也開始創作 歌曲與鋼琴曲,並在艾邁拉發表。1899 年,葛利菲斯轉往他的第二位鋼琴教師— 一位成就出眾的鋼琴家布洛頓教授(Mary Selena Broughton, 1862-1922)6 學習鋼琴, 布洛頓教授曾在德國受過訓練,同時也是姐姐在艾邁拉大學的鋼琴指導教授。布 洛頓除了教授鋼琴之外,也擔任葛利菲斯的導師,如同他的母親般,矯正其言行 舉止,鼓勵他拓展文學及藝術方面的興趣,指導他穿衣的風格和說話的藝術,並 教導他和聲與對位,對他個人的音樂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1898 年,葛利菲斯最 早的作品《降 B 大調六段變奏曲》(Six Variations in B-flat Major),就是獻給這位布 洛頓教授,雖然不是成熟的作品,但卻展現出游刃有餘掌握變奏曲形式和相當多 精心設計的音型和節奏。1899-1900 年創作的《四首前奏曲》(Four Preludes)同樣 獻給布洛頓教授,《四首前奏曲》也同時表現出對蕭邦的尊敬。 當葛利菲斯閱讀浪漫詩歌和散文時,他創作的作品就會反映浪漫派的風格。                                                         4. Katherine Little Bakeless, Story-lives of American Composers (New York: Frederick A. Stokes Company, 1941), 195. 5. 姊姊凱瑟琳(Katharine)在當時不僅是一位鋼琴家也是一位鋼琴老師,就讀於艾邁拉 大學。 6. 布 洛 頓 教 授 曾 經 在 德 國 給 李 斯 特 的 學 生 和 華 格 納 的 密 友 的 克 林 特 沃 特 (Karl Klindworth, 1830-1936) 指導。 6.

(23) 在高中時期,葛利菲斯的鋼琴演奏技巧越來越好,畢業的同時,布洛頓鼓勵他到 柏林追求演奏家的夢想。1903 年 5 月 21 日,葛利菲斯在艾邁拉大學的禮拜堂舉辦 一個行前的募款音樂會,籌措前往歐洲的資金。7 音樂會中除了演奏鋼琴之外,還 首次發表他在 1901 年所創作的聲樂歌曲《若我的詩有翅膀》(Si mes vers avaient des ailes)和《在我的里拉琴,其他時間》(Sur ma lyre l’autre fois)。葛利菲斯收到三個 地方報紙的好評,也消除了父母對於音樂是否能作為一種能獲得溫飽的職業。當 天音樂會之後,艾邁拉電報(Elimra Telegram)這樣寫著:. 「他那異於常人的記憶力,以及能夠創造出如此生動作品的能力是很少 人能望其項背的。更驚人的事實,他只是個艾邁拉公立學校的畢業生。 這位擁有此兩項才能的年輕人,必定會踏上成功的音樂家之路。」8. 在艾邁拉大學禮拜堂的音樂會,引起如此熱烈的迴響,也為葛利菲斯音樂之 路揭開了序幕。葛利菲斯為了更進一步的研究,同其他美國和加拿大的學生一樣, 每季都有大批學生蜂擁到德國學習音樂,葛利菲斯也步上這樣的旅程。. (二) 柏林留學時期(1903-1907) 十九世紀進入二十世紀初,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的葛利菲斯家庭經濟並不是 很好,沒有足夠的金錢可以支付出國留學的費用。葛利菲斯的爸爸只是一家男裝 店職員,負責裁縫襯衫,並沒有多餘的錢,而且家裡有五個小孩要撫養。家人在 得知葛利菲斯要出國留學的當下,試著說服他可以找其他比較賺錢的職業,音樂 當興趣即可。然而,經過多次的討論,布洛頓教授支持葛利菲斯成為一位音樂家,                                                         7. 艾邁拉每日公報和自由出版社,1903 年 5 月 22 日。. 8. Elmira Telgram(Elmira), 24 May 1903. 7.

(24) 她不僅口頭上支持且提供葛利菲斯在金錢上的幫助。在布落頓教授慷慨解囊之下, 葛利菲斯被送到德國學習,在柏林的四年求學過程中,布洛頓教授經常透過書信 的往返給予意見與支持。 1903 年 8 月 13 日,剩一個月即將滿十九歲的葛利菲斯,搭上輪船,在布洛頓 教授鼓勵與資助下離開家鄉美國,來到一個文化繁華且多元,擁有超過兩百萬人 口,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中心之一的柏林學習,直到 1907 年。當葛利菲斯來到柏林,布洛頓教授因暑假已經在那等他,幫他安排住在 市區,並帶他參觀博物館、音樂廳,甚至動物園,熟悉附近環境。葛利菲斯在 1903 年 9 月 1 日的日記中記下一個重要的經驗: 「非常奇特的是—孔雀是純白色的。」 9. 毫無疑問,這將成為他往後著名鋼琴曲的靈感。對葛利菲斯來說這是一個改變—. 成為一位歐洲的美國人,並在德國柏林的斯特恩音樂學院(Stern Conservatory)學習 音樂,準備成為一位鋼琴演奏家。葛利菲斯首先要克服的問題是語言,他不會說 德語,但經過學習,他很快瞭解德語的規則。此時歐洲的音樂正值浪漫時期,他 沉浸在其中。住在德國的四年期間,讓葛利菲斯充分掌握德國音樂與文化的氛圍, 也因此創作了許多德文歌曲。 在斯特恩音樂學院期間,他先後向耶德利茲卡(Ernst Jedliczka, 1855-1904)10 和 加爾斯頓(Gottfried Galston, 1879-1950)11 學習鋼琴,隨洛耶凡格(Max Loewengard,.                                                         9. Edward Maisel, Charles T. Griffes: The Life of an American Composer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4), 36. 10. 耶 德 利 茲 卡 為 烏 克 蘭 著 名 鋼 琴 家 , 曾 當 安 東 ‧ 魯 賓 斯 坦 (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尼古拉‧魯賓斯坦(Nikolay Rubinstein, 1835-1881)與克林特沃特的學生,承襲 德、俄音樂流派。1897-1904 任教於斯特恩學院。 11. 加爾斯頓為雷協悌茲基(Theodor Leschetizky, 1830-1915)的學生。 8.

(25) 1860-1915)12 和克拉特(Wilhelm Klatte, 1870-1930)學習理論和對位法,向魯弗爾 ( Philippe Rüfer, 1844-1919)學習作曲。在柏林,葛利菲斯見識到許多優秀的鋼琴家, 他們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和舞台魅力,相較於自己卻顯得平凡無奇,能發揮的空 間較有限,打擊想成為鋼琴演奏家的信心。13 在斯特恩音樂學院學習的第一年結 束前,葛利菲斯被選為在特殊的學生音樂會上演出,地點在貝多芬廳 (Beethoven-Saal),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這是一個幾乎是前所未有的榮譽,布洛 頓教授也出席這場盛會。. 「從昨天起,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已經太激動了,因為我剛了解到, 昨日上午我演奏…在一個音樂會的結束…我應該感到非常受寵若驚…一 般必須是特別有才華的學生才能在第一年開音樂會。」14. 葛 利 菲 斯 是 11 位 舉 辦 音 樂 會 中 唯 一 的 美 國 人 , 他 演 奏 貝 多 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c 小調主題與三十二段變奏曲》(Thirty-Two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in C Minor),他和布洛頓對這次的演出感到相當滿意。 葛利菲斯留學期間剛好歐洲正風行華格納的音樂,他雖然喜歡華格納的音樂, 但並沒有跟著流行。1905 年 6 月 22 日,葛利菲斯第一次在柏林的公開場合演奏他 創作的《F 小調奏鳴曲》(Sonata in F Minor)。葛利菲斯一開始到德國的目標是想成 為一位鋼琴演奏家,但經過在德國的這段時間,他發現自己對於作曲的天份及熱                                                         12. 洛耶凡格是一位成熟且擁有豐富經驗的大學教授,曾經在維斯巴登音樂學院 (Wiesbaden Conservatory) 教 授 理 論 作 曲 一 年 , 在 柏 林 克 林 特 沃 特 ‧ 夏 溫 卡 音 樂 學 院 (Klindworth Scharwenka Conservatory)六年(1891-1897),斯特恩音樂學院(Stern Conservatory) 七年(1897-1904),最後在漢堡音樂學院(Hamburg Conservatory)。他有過幾年實際指揮樂團 的工作,是一位受到音樂評論家注意,且擁有良好聲譽的作曲家。 13. 葛利菲斯在柏林的這段時間,寫了將近 200 多封的信,目前大多數現存於林肯中心, 紐約公共圖書館的音樂部,少部分收藏在紐約艾邁拉大學圖書館。這裡是 1903 年 9 月 9 日寫給媽媽的信內容。 14. 1905 年 6 月 13 日寫給媽媽的信。 9.

(26) 愛,因而改變了自己的方向,轉而想成為一位作曲家,這讓布洛頓教授有些失望。 雖然葛利菲斯學習和閱讀其他外語,但他知道德文是最好的,於是用五首德文詩 創作曲子,而這《五首德文歌曲》(Five German Songs)是他第一次由席爾默音樂出 版社(Gustav Schirmer, Inc.)15 為其所出版的作品,1909 年出版時已經 25 歲,且回 到美國。 1905 年 9 月 4 日 , 葛 利 菲 斯 離 開 音 樂 院 , 私 下 與 胡 伯 定 克 (Engelbert Humperdinck, 1854-1921)16 更進一步的學習作曲,第一堂課在 1905 年 10 月 27 日, 持續大約半年,1906 年 4 月結束。同時他繼續和加爾斯頓教授學習鋼琴,直到 1907 年 7 月。他一邊學習,一邊打工,教授鋼琴與和聲,並經常到處演奏或幫別人伴 奏以賺取學費。雖然父親於 1905 年 11 月 10 日過世,但他的家人決定葛利菲斯應 該留在德國,於是,葛利菲斯在隔年 1906 年 6 月底才短暫返回艾邁拉,8 月底回 到柏林。 除了學習之外,葛利菲斯也以音樂人身分出席各種音樂的場合,接觸到許多 不同的音樂,例如: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胡果‧沃爾夫(Hugo Wolf, 1860-1903)、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德布西、拉威爾的音樂, 這些豐富的音樂經驗,內化為葛利菲斯創作的養分,並影響他的創作風格。在一 次與布洛頓的書信中,17 他提到沃爾夫的作品非常優美,在往後葛利菲斯的聲樂                                                         15. 美國的音樂出版社。1866 年由古斯塔夫‧席爾默(Gustav Schirmer, 1829-1893)所創 立。先後曾出版 T. Griffes, E. Granados, E. Bloch, Schoenberg, Barber, Menotti, Bernstein 與 C. Ives 等人的作品,以及《古典音樂全集》 、 《歌劇腳本全集》 、 《彌撒曲集》 、 《美國民謠曲 集》 、 《白克音樂家人名辭典》(Bak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usicians)等出版品。1915 年起開始發行的《音樂季刊》(The Musical Quarterly),1898 年起由牛津大學出版部承接出 版。 16. 胡伯定克為德國最著名的作曲家,其最重要的作品為歌劇《韓賽爾與葛雷泰》 (Hänsel und Gretel),他是華格納的追隨者。 17.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Letter to Miss Broughten, January 4, 1904. 10.

(27) 作品中,對於藝術歌曲中歌詞的設計、和聲配置與獨創性,或多或少都受到沃爾 夫的影響。 在柏林求學的四年期間,葛利菲斯不僅鋼琴演奏技巧精進,並多次出席公眾 場合擔任鋼琴伴奏與獨奏,他也在那擔任了一些教學,賺取微薄生活費,在創作 上,除了有《五首德文歌曲》之外,還有一首管弦樂作品《幻想交響曲》(Symphonische Phantasie)。. (三) 紐約時期(1907-1920) 1907 年 7 月,葛利菲斯回到美國,他必須找一份工作,因為僅靠作曲並無法 維持生活。同年 9 月,他找到了一份工作,擔任紐約塔里鎮(Tarrytown)18 著名的 哈克里中學(Hackley School)男童合唱團指揮與鋼琴教師,直到 1920 年逝世。 閒暇時間,葛利菲斯研究當時被稱作現代音樂的作品,例如:法國和俄國的 音樂,而且繼續創作音樂。他喜歡將自己所有的時間花在研究和創作樂曲,並不 喜歡教學,認為教學是一件令人厭煩的事,但為了生活,他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收 入。葛利菲斯這樣寫著: 「哦!為什麼這麼厭煩又疲倦!」19 他也經常向他的妹妹 瑪格莉特(Alice Marguerite)說:「我不是那種願意餓死在閣樓的藝術家。」20 他希 望最終能在紐約擁有自己的工作室,但這個夢想從未實現。 在週三和週六沒課的時間,葛利菲斯會搭乘短途的火車到曼哈頓(Manhattan),                                                         18. 在曼哈頓北方 25 英里的地方。. 19. Michael Lewin,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Compete Piano Works, Vol. 1. Naxos 8.559023. 20. Donna K. Anderson, "Griffes, Charles T.."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February 15, 2014, http://0-www.oxfordmusiconline.com.opac.lib.ntnu.edu.tw/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1177 0. 11.

(28) 在那裡他經常光顧博物館和音樂廳,以及流行的男同性戀聚會場所—拉法葉浴場 (Lafayette Baths)。葛利菲斯不停的到曼哈頓旅行,這帶給他創作的靈感。他遇見 許多新潮主義的歐洲人和聽到像是德布西、拉威爾、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 1872-1915)、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米堯(Darius Milhaud, 1892-1974)、 普羅科菲夫(Sergey Prokofiev, 1891-1953)和瓦列茲(Edgard Varèse, 1883-1965)的新 的樂曲。他也注意美國作曲家,奧恩斯坦(Leo Ornstein, 1893-2002)、勒弗列(Charles Martin Loeffler, 1861-1935) 和法維爾(Arthur Farwell, 1872-1952)的作品。葛利菲斯 仍繼續學習,接觸各式各樣的人,同時也表現在他的音樂上,隨著當時音樂潮流 作變化。葛利菲斯這樣孜孜不倦,刻苦鑽研,提升他的音樂品質,使其作品受到 大家的喜愛,也為自己賺進不少錢財。 在 1918 年的某一天,葛利菲斯因為在哈克里中學教受鋼琴的需要,必須準備 一些適合初學者的鋼琴小品,於是走進席爾默音樂書店。在音樂書店中花了一些 時間看完目錄後,葛利菲斯抱怨他找不到任何適合他學生的曲子。書店的人建議 他: 「如果找不到喜歡的,為何不自己寫一些給初學者練習的曲子?」葛利菲斯聽 了,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於是創作了許多給初學者的曲子。席爾默公司看了非常 喜歡,於是決定代為出版,葛利菲斯欣喜雀躍能有這樣的榮幸。1918 年 4 月和 5 月,葛利菲斯將全部小品賣給席爾默公司,共獲利 290 美元,相當於 1994 年時的 2700 美元。小品包含《六首短曲》(Six Short Pieces), 《六首愛國歌曲》(Six Patriotic Songs)和《六首號角響起小品》(Six Bugle-Call Pieces),它們都在同一年出版。然 而,由於某些原因,也許是因為葛利菲斯被評論家視為創作嚴肅作品的「現代」 作曲家,避免造成偏見,葛利菲斯堅持在出版時使用筆名—阿瑟‧湯姆林森(Arthur. 12.

(29) Tomlinson),他甚至吩咐家人不要告訴任何人—他就是阿瑟‧湯姆林森。 在 1918-1919 年間,葛利菲斯又創作了兩組給小朋友的小品,《六首熟悉的歌 曲》(Six Familiar Songs), 《六首給高音譜號的小品》(Six Pieces for Treble Clef),這 兩組作品在 1919 年 6 月賣給了席爾默公司,獲利 110 美元,相當於 1994 年時的 900 美元,並在 1920 年葛利菲斯逝世那年出版。 根據葛利菲斯的妹妹—瑪格麗特表示,席爾默公司送了一些阿瑟‧湯姆林森 的作品給之前在艾邁拉的鋼琴老師—布洛頓教授。布洛頓教授不認識這筆名,也 不喜歡這作品,而將樂譜送回席爾默公司。之後,她告訴葛利菲斯這件事情,葛 利菲斯「哄堂大笑」 ,但並未告訴布洛頓教授他就是阿瑟‧湯姆林森,也沒有告訴 她為什麼他「哄堂大笑」 。布洛頓教授也沒搞清楚為什麼查爾斯一直笑得這麼開心, 直到葛利菲斯逝世後,她去拜訪葛利菲斯的母親和瑪格麗特,才知其所以然。人 們不禁要問,怎麼會有人錯過「阿瑟‧湯姆林森」和「葛利菲斯」的連結。湯姆 林森是母親娘家的姓,也是葛利菲斯中間的名,而阿瑟是弟弟的名字。雖然有這 樣的小插曲,葛利菲斯給初學者的小品是一部迷人且受歡迎的作品。21 葛利菲斯喜愛令人興奮與充滿新鮮活力的紐約,那是他重要的音樂生活和精 神生活的地方。他多次前往紐約出席無數的音樂會、芭蕾、歌劇和戲劇表演。他 的腦海總是接收新的經驗和新的想法。在塔里鎮住了一段時間後,葛利菲斯開始 想家,因其二十出頭就被流放在外。 在任教於塔里鎮十三年中,葛利菲斯寫下他記憶中的作品介紹。一組由四首 曲子構成給鋼琴的《羅馬素描》(Roman Sketches, 1915-1916),最喜歡其中的〈白 孔雀〉(The White Peacock, 1915)。葛利菲斯也寫了芭蕾作品,像是《克里德溫的石                                                         21.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Pieces for Children, ED-3918 (New York: G. Schirmer, 1995), 2. 13.

(30) 墓》(The Kairn of Koridwen, 1916),這由鄰里劇場(Neighborhood Playhouse)22 於紐 約演出,以舞劇(dance drama)方式呈現。 《少女》(Sho-jo)是在敘述關於古老日本舞 蹈的傳說,以啞劇(pantomime)方式呈現,於 1917 年在美國紐澤西州(New Jersey) 的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首演,此作品受到熱烈的歡迎,隨即在紐約、波士頓巡迴 演出。此外,受到東方的吸引,葛利菲斯於 1917 年創作了聲樂曲《五首古代中國 與日本的詩》(Five Poems of Ancient China and Japan),都以五聲音階和六聲音階寫 成。 葛利菲斯喜歡實驗,不僅在音階,也喜歡在形式上作嘗試,例如他的《鋼琴 奏鳴曲》(Piano Sonata),是用自己創造的音階寫成。這首《鋼琴奏鳴曲》非常難 彈,但葛利菲斯是一位很好的鋼琴家,能夠完美地將它呈現。1918 年 2 月 12 日在 紐約的麥克杜威俱樂部(MacDowell Club)由葛利菲斯親自首演。 《給長笛與管弦樂團的詩篇》(Poem for Flute and Orchestra)於 1918 年完成, 在葛利菲斯聆賞紐約交響樂團長笛首席巴瑞爾(Georges Barrere, 1876-1944)優雅的 演奏之後,深受感動,因此決定譜寫一首作品獻給他。 《給長笛與管弦樂團的詩篇》 原本的編制是長笛管弦樂團,屬於交響詩形式的幻想風格小品。如同其他的印象 派作曲家,葛利菲斯喜歡描寫和大自然有關的景象,如田園、水、日落,即使他 終其一生都住在都市當中,仍然對以作品表達自然的景色情有獨鍾,因此這首《給 長笛與管弦樂團的詩篇》帶有濃濃的田園風味,有時運用平行九、十一和弦掛留 不解決,彷彿國畫般留白,又如詩一般簡潔。這首曲子為寫給長笛家巴瑞爾,並 由他與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於 1919 年 11 月 16 日首演,指揮為達姆羅斯赫(Walter                                                         22. 鄰里劇場是由慈善家愛麗絲艾‧李維森(Alice Lewisohn, 1883-1972)和艾雷內‧李維 森(Irene Lewisohn, 1886-1944)姊妹倆於 1915 年所創立,用以培訓兒童和青少年戲劇與舞 蹈。1928 年,他們創辦了鄰里劇場戲劇學校(The Neighborhood Playhouse School of the Theatre)。 14.

(31) Damrosch, 1862-1950),獲得巨大的掌聲。 管絃樂《忽必烈汗的歡樂宮》(The Pleasure Dome of Kubla Khan, 1917)於 1919 年 11 月 28 日由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y Orchestra)首演,由蒙托(Pierre Monteux, 1875-1964)指揮,同樣獲得相當高的評價,葛利菲斯因此聲名大噪,舉世 矚目,而且進一步被委任創作樂曲。對每位作曲家來說,能夠有榮幸受邀作曲, 這是莫大的光榮與肯定。巴開爾力斯(Katherine Little Bakeless)曾說: 「鼓勵是一種 鞭策,能夠讓作曲家創造更多的作品,而不是讓作曲家感到疑惑,當他創作樂曲 時,是否有人會在意去聽他的音樂。」23 葛利菲斯擁有令人愉快的幽默感,喜歡將朋友以音樂或藝術造詣來區分,但 他的晚年並不快樂,因為有太多不喜歡的工作在他的生活中,而且需要花很多的 時間在教學上,加上他身體狀況不是很好,需要去看醫生。當成功朝著他來時, 他卻於 1920 年 4 月 8 日因肺炎逝世紐約,享年 35 歲。當時他正在為鄰里劇場根 據懷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的文本創作節慶戲劇《拯救世界》(Salut au Monde),但最後葛利菲斯並沒有完成就過世,由 Edmond Rickett 代為完成,並於 1922 年 4 月 2 日首演。後人為了懷念葛利菲斯對音樂的貢獻,於 1964 年 11 月在 艾邁拉大學舉行葛利菲斯八十歲誕辰紀念日。 「他的英年早逝…是 泰勒先生(Deems Taylor, 1885-1966)24 寫道關於葛利菲斯: 國家音樂界的重大損失。」並認為葛利菲斯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音樂家, 「他的音 樂象徵美國產生了世界級的作曲家。」25 葛利菲斯全部的作品不超過 40 首,包括.                                                         23. Bakeless, 199.. 24. 美國作曲家和評論家。他於 1895 年開始學習鋼琴,並於 1906 年獲得紐約大學學士. 學位。 25. Bakeless, 199.  15.

(32) 合唱曲《這些應該的事》(These Things Shall Be),以及三首聲樂曲《驕傲伊恩之哀 悼》(The Lament of Ian the Proud)、 《你那看著我的深邃眼神》(Thy Dark Eyes to Mine)、 《夜晚的玫瑰》(The Rose of the Night)是逝世前最重要、最有聲望的作品。葛利菲 斯用印地安的主題寫了一首弦樂四重奏,但他不認為這樣的理由使它成為美國的 作品。在歐洲的音樂會上能聽見葛利菲斯的作品,而人們對他的認識僅止於他是 位美國人,但經過時間的考驗,會了解到他是位值得大家推崇且尊敬的作曲家。 整體觀之,葛利菲斯是一位深受文學與大自然影響的作曲家。美國樂評薩金 特(Winthrop Sargean, 1903-1986)曾指出:「查爾斯‧湯姆林森‧葛利菲斯寫了一些 美國有史以來最美麗的音樂。」26 現今也有越來越多的評論家與音樂學者,認為 葛利菲斯的作品是二十世紀最優秀的創作,可惜的是,正要發光發熱,正有更多 的音樂語言與音樂形式產出,世人正期待他更多的作品時,葛利菲斯卻英年早逝。.                                                         26.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Collected Works for Piano, Denver Oldham(piano) (New World Records 80310-2, 1997, CD), 1. 16.

(33) 第二節. 葛利菲斯音樂創作風格與代表作品. 葛利菲斯的音樂創作風格隨著環境、時代背景、接觸的人事物而有所改變。 1898 年,葛利菲斯開始創作鋼琴曲,作品包含短的,蕭邦式小品,例如:《降 B 大調六段變奏曲》、《四首前奏曲》 、《馬厝卡舞曲》(Mazurka, 1898-1900)。在柏林 留學四年期間,受到華格納、理查‧史特勞斯、胡伯定克等德國浪漫主義的影響, 同時,在音樂交流這樣頻繁的歐洲,除了德國浪漫主義之外,葛利菲斯也接觸到 許多不同的音樂。返回美國後不久,葛利菲斯開始創作印象主義風格的作品,樂 曲中採用日本旋律、東方音階與美國印第安主題。 從其作品上來看,葛利菲斯的音樂反映出折衷主義(eclecticism),因為他先是 呈現浪漫主義的風格,接著走向印象主義,然後找到適宜的創作材料來源,例如 東方的音樂以及詩人費歐納‧馬克里歐德(Fiona MacLeod)的詩歌等素材,接著創 作印第安主題的弦樂四重奏,這代表著美國本土印第安人的音樂,最後轉化為更 加抽象的實驗時期,達到絕對音樂的境界,表現出一個鮮明、近似無調性的不諧 和風格。值得探討的是,嚴格來說葛利菲斯自德國學成歸國,展開的創作生涯只 有十三年(1907-1920),儘管呈現折衷主義的思想,葛利菲斯仍然保有自己的音樂 風格,而且當時他是第一位打破德法傳統音樂風格且找到自己出路的美國作曲家, 主宰著美國的音樂世界。葛利菲斯吸收周圍最好的音樂創作養分,用自己的力量 融會貫通,呈現出的創作風格與作品,代表他是位真正具獨創性的天才作曲家。 葛利菲斯的作品包含舞台音樂、管絃樂、室內樂、聲樂曲、套曲、合唱曲、 鋼琴獨奏曲和雙鋼琴曲等。許多管弦樂曲來自鋼琴作品改編,且成為音樂會上主 要的曲目之一,包含《忽必烈汗的歡樂宮》、《給長笛與管弦樂團的詩篇》和《白 孔雀》(The White Peacock, 1915)都是,有關於葛利菲斯作品年表請參閱附錄一。 17.

(34) 筆者根據《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 、文獻資料和影音資料中對於葛利菲 斯作品特色的介紹,將其音樂創作風格分為三個時期:(一)德國傳統浪漫主義時期 (1903-1911)、(二)法國印象主義與東方風格時期(1911-1917)、(三)抽象實驗時期 (1917-1920)。 雖然葛利菲斯的音樂經常被分為三個時期,但重要的是這只是一般簡單的分 類,不意味著他的創作就只侷限在這個框架中。舉例來說,《B 小調狂想曲》 (Rhapsody in B Minor, 1914)創作於葛利菲斯印象主義階段,但顯露出早期浪漫主義 的織度和風格。雖然它使用一些五聲音階,但卻較接近布拉姆斯而不是德布西的 風格。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另一首作品—《亡者頌》(De Profundis, 1915)。《亡者 頌》是葛利菲斯表達對華格納稱頌的作品,27 若以創作年代來分,此作品應該被 歸類為印象主義,但與《B 小調狂想曲》相同,兩者在音樂的語法上皆較屬於早期 德國浪漫主義,強調張力效果與半音變化,而非印象主義所強調的氣氛營造與色 彩變化。因此,音樂創作風格的分類是就作品所呈現出來的創作手法做界定,以 下說明僅舉出重要且具代表性的作品,至於在印象主義時期創作類似浪漫主義的 作品,筆者在此不做討論。. (一) 德國傳統浪漫主義時期(1903-1911) 葛利菲斯於 1884 年出生,音樂界正在哀悼華格納的逝世。同時段中,1883 年 華格納正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因心肌梗塞病逝於威尼斯的溫德拉敏宮中。當時, 布拉姆斯仍然活著,還有十幾年在維也納的生活;理查‧史特勞斯二十多歲,開 始在德國享有聲譽;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是一位十歲的兒童,同                                                         27. Maisel, 175. 18.

(35) 樣在維也納;史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僅僅兩歲,在俄羅斯;德 布西是位剛獲得法國羅馬大獎的二十二歲年輕男人;斯克里亞賓則是位在俄羅斯 的十二歲青年,已經決定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在以上這些音樂家主宰的年代, 葛利菲斯從小受到薰陶,沉浸在多元化的音樂世界中。 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初期,美國樂壇猶如歐洲的音樂殖民地,作曲家不僅 紛紛模仿歐洲主流音樂的風格,更千里迢迢橫渡大西洋,赴歐洲拜師學習,葛利 菲斯也不例外。葛利菲斯鋼琴啟蒙來自姊姊凱瑟琳,姊姊的老師也是後來葛利菲 斯的老師—曾在德國受過訓練的布洛頓教授,加上 1903 年葛利菲斯前往德國留學, 因此早期創作風格深受浪漫主義的影響。 以德文歌詞所創作的聲樂曲是這時期的代表作品。當時歐洲正風行華格納音 樂,華格納音樂作品特色為調性音樂、結構龐大、和聲厚重、充滿變化音、強烈 節奏感,且力量和情感鋪陳的恰到好處。愛與恨,熱情與嫉妒,在樂曲中都有強 烈的表現,音樂中透露鮮明的性格,純正的氣氛和戲劇性的效果,使葛利菲斯在 這樣的音樂環境下,創作風格多少受其影響,例如 1909 年第一次由席爾默音樂出 版社出版的《五首德文歌曲》,其總共有五首,第一首〈一動也不動的在池塘裡〉 (Auf dem Teich, dem Regungslosen),第二首〈沿著一個祕密的森林小路〉(Auf geheimem Waldespfade),第三首〈夜晚躺在不熟悉的道路上〉(Nacht liegt auf den fremden Wegen),第四首〈夢中的海〉(Der träumende See),第五首〈過往的傷痛〉 (Wohl lag ich einst in Gram und Schmerz)。其中第二首選用尼古拉斯‧雷瑙(Nikolaus Lenau, 1802-1850)的德文詩,英文版本為查普曼(Henry Grafton Chapman, 1860-1913) 所翻譯。強烈敏感的文字和情感,搭配著罕見的旋律和適當的技巧,伴奏的渲染 及有活力的節奏脈動,是個具張力且抒情的作品(見譜例 2-2-1)。. 19.

(36) 【 【譜例 2-2-11】〈沿著一 一個祕密的森 森林小路〉 ,第 1-5 小節 小. 28.  .   此時期的 的音樂特色 色在德國傳 傳統浪漫主義 義的影響下 下,呈現在調 調性規範的 的體系, 具 具豐富的旋律 律性線條、 、平衡對稱 稱的樂句與節 節奏,以及 及具張力效果 果的變化半 半音等和 聲 聲音響,作品 品主要為德 德文詩詞的藝 藝術歌曲。 《四首德 德文歌曲》(Four Germ man Songs)創作於 190 03 到 1907 年間,可能 能是葛利 菲 菲斯還在柏林 林求學,或 或是 1907 年 年他剛回到美 美國時所作 作,這四首的 的手稿都沒 沒有標示 創 創作日期,也 也沒有在葛 葛利菲斯現 現存的信件或 或日記中特 特別提及。不 不過,葛利 利菲斯在                                                         28. Bernaard Underhill Taylor, SSongs by 22 2 American ns: A Colle lection of Songs S by Ouutstanding Composers C (N New York: G G. Schirmer, 1960), 74. 20.

(37) 德國求學期間寫的許多信件和明信片,清楚表明在這段期間他創作許多歌曲。信 件和明信片也說明葛利菲斯寫了很多作品獻給朋友—裘爾(Emil Joël),當作生日禮 物、聖誕禮物和其他場合所用。1905 年 12 月 27 日裘爾寫信給葛利菲斯的母親: 「葛 利菲斯送給我兩首歌曲和一首弦樂團的詼諧曲。」29 葛利菲斯為了裘爾寫了許多 歌曲,而這些歌曲可能創作於 1907 年之後,他們的曲風是屬於早期德國浪漫主義, 且創作時間可能延伸至 1910 之後,因葛利菲斯創作的最後一首德文歌曲在 1912 年。30 《四首德文歌曲》分別為第一首〈他被安葬在十字路口〉(Am Kreuzweg wird begraben),第二首〈風〉(An den Wind),第三首〈風平浪靜的海面〉(Meeres Stille), 第四首〈最後,我把你緊緊抱在懷裡〉(So halt' ich endlich dich umfangen)。其中第 四首採用蓋貝爾(Emanuel Geibel, 1815-1884)的愛情詩所寫,音樂特色為和聲保守, 顯然是受到布拉姆斯與理查‧史特勞斯的影響,但其強烈敏感的文字與心情、優 美的旋律、充滿個人情感的表現、強烈的主觀性、有活力的節奏,並且搭配適當 的伴奏,厚重的和聲色彩,足以知悉其充滿德國浪漫色彩風格(見譜例 2-2-2)。.                                                         29. 明信片在紐約林肯中心公共圖書館音樂部。. 30. 出自於樂譜前的序,為研究葛利菲斯的知名學者 Donna K. Anderson 所撰寫。 21.

(38) 【 【譜例 2-2-22】〈最後,我把你緊緊 緊抱在懷裡 裡〉,第 1-5 小節. 31.  .   除了《五 五首德文歌 歌曲》、《四 首德文歌曲 曲》之外,葛利菲斯還 還有許多德 德文藝術 歌 歌曲。鋼琴曲 曲方面有《 《F 小調奏鳴 鳴曲》(Sonata in F Minor, M 1904))、《降 D 大調奏鳴 大 曲 曲》(Sonata in D-flat Major, M 1911))。管弦樂曲 曲《序曲》(Overture, 1905)、 《幻 幻想交響 曲 曲》(Symphoonische Pha antasie, 19007)32 ,都呈 呈現早期德 德國傳統浪漫 漫主義的風 風格。.                                                         31. Charlees Tomlinson n Griffes, Fouur Impressio ons, Edited by Donna K. A Anderson (N New York: C..F. Peters, 19970), append dix. 32. 於 19110 年改編給 給雙鋼琴。 22.

(39) (二). 法國印象主義與東方風格時期(1911-1917). 大約 1911 年起,葛利菲斯因為受到法國作曲家德布西與拉威爾的影響,拋棄 德國浪漫主義厚重的和聲和織體風格,轉向色彩豐富多變的印象主義,直到 1917 年。葛利菲斯會有這樣的轉變,是有一次聽到甘茲(Rudolph Ganz, 1877-1972)33 演 奏拉威爾《水之嬉戲》(Jeux d’eau, 1901)而得到靈感,進一步開啟他對印象主義音 樂的喜好。此後,他以德布西與拉威爾為學習的對象,再加上一些新的寫作手法 與音響效果,發展出自己的獨特音樂風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葛利菲斯即使只 是個小孩子,但他對顏色有特殊的喜好,甚至可以在特定的調連結特殊的顏色, 如同斯克里亞賓看顏色光譜,文獻記載:「葛利菲斯認為降 E 大調是黃色或金色; C 大調是閃閃發亮的白光,在調性中是最明亮的。」34 葛利菲斯此時期曲風充滿高度著色和自由曲式,普遍反映許多印象派音樂的 元素。樂曲開頭具有描述性標題和圖片,部分甚至引用詩人的詩來闡述意境,屬 「標題音樂」(program music)35 。素材多取自大自然,典型的標題包含:〈夜晚的 湖〉(The Lake at Evening)、 〈夢之谷〉(The Vale of Dreams)、 〈夜風〉(The Night Winds)、 〈雲〉(Clouds)等,雖然仍在特定的調性領域,但加入大量不和協音。此外,印象 派的情緒是建立在平行和弦、全音音階、五聲音階、增三和弦、七、九、十一和 弦、固定反覆的頑固音型和異國素材等充滿印象主義的創作手法。                                                         33. 瑞士鋼琴家、作曲家與指揮家。. 34. Maisel, 11.. 35. 「標題音樂」和單純聲音美感的「絕對音樂」(absolute music)二者形成對照。「絕 對音樂」是客觀的,純粹在表現聲響組合的美感,沒有描述的意圖,但「標題音樂」則描 繪景物、人、事、情感,是相當個人化、主觀的音樂作品,為了描述的意圖,作曲家應用 描寫式的旋律或節奏,甚至是模仿真實聲音的擬音效果,來具體表示出樂曲內容的音樂。 因此,「標題音樂」除了有標題外,作曲者通常會附上說明樂曲內容的文字,好讓聆賞者 可以清楚地知道作曲者的創作意圖。「標題音樂」曲種包含標題交響曲、交響詩、標題音 樂的序曲、特性作品、音畫(tone painting)等。標題交響曲與交響詩不同,屬於多樂章形式。 23.

(40) 此時期代 代表作品有 有鋼琴曲《三 三首音畫》 、 《幻想曲集 集》 、 《羅馬素 素描》 。聲樂 樂曲《音 的 的意象》(Tone-Images, 1912-19144)、 《二首輪 輪旋曲》(Tw wo Rondels, 1914)、 《四 四首印象 曲 曲集》(Fourr Impression ns, 1912-19916)、《三首 首詩》(Threee Poems, 1 916),以及 及管弦樂 曲 曲《忽必烈汗 汗的歡樂宮 宮》。 鋼琴曲《三首音畫 畫》、《幻想 想曲集》、《羅 羅馬素描》皆採用描述 述性的標題 題和引用 詩 詩或散文的文 文本,然而,許多的文 文本和標題常 常常在作品 品完成之後才 才被選擇和 和搭配, 《 《三首音畫》 》 、 《幻想曲 曲集》即是。 《三首音畫 畫》為葛利菲 菲斯從「德國 國浪漫主義 義風格」 過 過渡到「印象 象主義風格 格」的第一部 部作品,於 於 1915 年出 出版。這組作 作品共有三 三首,第 一 一首〈夜晚的 的湖〉,第二首〈夢之 之谷〉,第三 三首〈夜風 風〉皆有標題 題,且葛利 利菲斯都 有 有引用詩文,筆者將在 在下一節作介 介紹。 【 【譜例 2-2-33】〈夜晚的 的湖〉,第 1 -11 小節.   24.

(41) 【 【譜例 2-2-44】〈夢之谷 谷〉,第 1-8 小節.  . ,第 1-3 小 【 【譜例 2-2-55】〈夜風〉 小節.   25.

(42) 《羅馬素描》創作於 1915-1916 年,並在 1917 年出版。它是由四首小品所構 成,每一首作品同樣都有標題,第一首〈白孔雀〉 ,第二首〈黃昏〉(Nightfall, 1916), 第三首〈亞葵包娜的噴泉〉(The Fountain of the Acqua Paola, 1916),第四首〈雲〉。 標題的來源皆引用自蘇格蘭詩人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 1855-1905)的詩,此外, 除標題外,更在每一首樂曲前,引用威廉‧夏普詩集《羅馬嘆息》(Sospiri di Roma, 1891)中的詩來做序言,藉此將音樂表現得更加傳神。 《羅馬嘆息》主要以寫景、描 寫大自然的風貌為主,較少心理層面的情感抒發。 第一首〈白孔雀〉創作於 1915 年 5 月 30 日到 6 月 8 日期間,1917 年出版成 為《羅馬素描》的一部分,並於 1919 年改編為管弦樂的版本。創作這首曲子的構 想,是源自 1903 年葛利菲斯在柏林到動物園參觀。日記中他記錄:「非常奇特的 是—孔雀是純白色的。」36 這樣鮮明的印象存留在葛利菲斯的腦海中,直到 1915 年他開始創作。葛利菲斯從神秘的蘇格蘭凱爾特詩人威廉‧夏普所作《羅馬嘆息》 中同樣標題的詩得到靈感,因此將詩寫在樂曲的開頭。 〈白孔雀〉這首詩是在說明 一個熱帶輝煌的美麗花園,充滿了絢麗的色彩,異國的白孔雀慢慢左右移動。音 樂似乎喚起了花園許多的色彩,以及呈現出孔雀奇特的模樣。葛利菲斯精確地將 孔雀開屏所展現的自豪與光輝,以及牠昂首闊步的姿態,藉由特殊的和聲語法, 例如全音音階、法國增六和弦、半音音階以及多變的節奏與拍子,表現的淋漓盡 致(見譜例 2-2-6)。.                                                         36. Maisel, 36. 26.

(43) 【 【譜例 2-2-66】〈白孔雀 雀〉,第 1-122 小節. 37.  .                                                             37. Griffess, Schirmer’ss Library, 533. 27.

(44) 第二首〈黃昏〉創 創作於 19166 年,描寫 寫的是充滿晦 晦暗與蕭條 條氣氛的落日 日景象。 葛 葛利菲斯使用 用切分音音 音型與和聲 聲,以及低沉 沉的持續音 音,營造具朦 朦朧色彩的 的聲響, 傳 傳達此曲所要 要表達的意 意境(見譜例 例 2-2-7)。. 【 【譜例 2-2-77】〈黃昏〉 ,第 1-12 小 小節. 38.                                                         38. Ibid., 60. 6 28.

(45) 第三首〈亞葵包娜 娜的噴泉〉創 創作於 1916 年,其和 和聲語法的使 使用,是這 這四首小 品 品中最傳統,性質類似 似拉威爾《水 水之嬉戲》和李斯特《艾斯特莊 莊的噴泉》((Les jeux d’eau à la Villla d’Este, 1870-1877) 1 水之音樂。此 此曲以左手奏 奏出主旋律 律,再配 所呈現水 上 上右手分解和 和弦式的琶 琶音音型, 成功地捕捉 捉到那在陽 陽光照耀之下 下,閃爍耀 耀眼光芒 的 的泡沫與水花 花(見譜例 2-2-8)。 2. 【 【譜例 2-2-88】〈亞葵包 包娜的噴泉 〉,第 1-6 小節 小. 39.                                                         39. Ibid., 68. 6 29.

(46) 第四首〈雲〉 〈 創作於 於 1916 年, ,和聲與調性 性的使用是 是這組作品中 中最大膽的 的一首。 葛 葛利菲斯成功 功的使用複 複調性(polyttonality)的手 手法,企圖 圖表現雲那詭 詭譎多變以 以及飄忽 不 不定的特色((見譜例 2-2 2-9)。. 【 【譜例 2-2-99】〈雲〉,第 第 1-7 小節 節. 40.  .                                                               40. Ibid., 77. 7 30.

(47) 聲樂曲《夜歌》(Nachtlied, 1912)是蓋貝爾八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葛利菲斯把 它配上音樂。不似 1903 到 1911 年所寫的德國藝術歌曲,葛利菲斯在手稿上註記 為 1912 年。這首歌曲可能代表葛利菲斯「德國時期」的結束,在此之後他開始創 作沒有德國浪漫主義風格的作品,沉浸在印象主義、絕對音樂、無調性、半音、 合成音階,以及旋律和和聲取材自日本和爪哇等國家,甚至使用美國原住民的音 階及和聲。這首歌曲是獻給他的布洛頓教授,因為她對葛利菲斯的生活影響很大, 敦促他到德國柏林念書,金錢資助並支持他的音樂教育。沒有布洛頓教授葛利菲 斯無法成為一位這麼優秀的作曲家。 聲樂曲《四首印象曲集》是葛利菲斯印象主義風格的作品之一,創作於 1912-1916 年,共有四首,第一首〈花園〉(Le Jardin, 1915),第二首〈早晨的印象〉 (Impression du matin, 1915),第三首〈海〉(La Mer, 1912, 新版 1916),第四首〈黎 明〉(Le reveillon, 1914)。葛利菲斯除了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之外,最著 迷的便是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的詩, 《四首印象曲集》就是採用他的四 首詩作敘述。王爾德的詩雖然標題是法語,但文本卻是英語。這幾首樂曲手稿都 還存在,表示葛利菲斯對其的重視。在日記中,葛利菲斯常常提到這些曲子,首 次提到是在 1912 年 10 月 29 日,並於 1916 年 1 月 16 日將這四首歌曲集合成套, 並認為在修訂後已可以出版。3 月 4 日令人失望的是當他送去給出版商時竟被退件, 葛利菲斯只得再做修正。 《四首印象曲集》是創作的聲樂曲中最成功而且好聽的曲 子,雖然葛利菲斯是一位鋼琴家,但他深深瞭解人聲的特殊能力和限制,優美的 旋律以及準確的音樂敘述透露葛利菲斯的作品給人強烈的感受,且不易忘懷。 《四 首印象曲集》不僅反映了他的藝術面,也顯現出葛利菲斯罕見的將文字和音樂融 合的靈敏度。. 31.

(48) 【 【譜例 2-2-110】〈花園〉,第 1-10 小節. 41.  .                                                         41. Charlees Tomlinson n Griffes, Fouur Impressio ons, Edited by Donna K. A nderson (N New York: C..F. Peters, 19970), 3. 32.

(49) 【 【譜例 2-2-111】〈早晨的 的印象〉,第 第 1-8 小節 節. 42.  .                                                         42. Ibid., 7. 7 33.

(50) 聲樂曲《三首詩》創作於 1916 年,但 1918 年才出版,顯現更多的實驗語言, 結合許多的不和協音,在自由的調性內,為極不和諧、音色朦朧、實驗性的風格, 包括第一首〈在桃金娘的樹蔭下〉(In a Myrtle Shade),第二首〈威基基〉(Waikiki), 第三首〈幻影〉(Phantoms)。 1916 年葛利菲斯開始接觸東方風格(Orientalism)的音樂,葛利菲斯認識創立銀 泰芭蕾舞團(Ballet-Intime)和前俄羅斯芭蕾舞團團員的波姆(Adolf Bolm, 1884-1951)。 透過波姆,葛利菲斯認識伊藤道郎(Michio Ito, 1892-1961)43 ,一位日本啞劇演員和 舞者,也是波姆舞團的成員,之後出現在葛利菲斯許多的作品中。1917 年波姆介 紹高特希爾(Eva Gauthier, 1885-1985)給葛利菲斯認識,她是一位在東方待過數年後 來到紐約的女高音,高特希爾給葛利菲斯許多日本的旋律,葛利菲斯將它應用在 舞台音樂《少女》,這是一齣單幕的日本啞劇,為了波姆的銀泰芭蕾舞團所創作, 由伊藤道郎主演,是在敘述關於古老日本舞蹈的傳說,完成於 1917 年,並於同年 八月首演於美國紐澤西州(New Jersey)的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有一篇優秀的文 章標題為: 「民謠音樂在芭蕾銀泰。」44 葛利菲斯實現了運用東方效果在舞台音樂 《少女》中,透過使用四分之一音調(quarter-tones)的和聲,細膩的配器,和弱音器 的使用製造弦樂模糊的音色背景,就像日本版畫的空洞空間。 在認識高特希爾與伊藤道郎之前,葛利菲斯就已著迷東方的事物。1903 到 1907 年間從柏林寫回家的家書中,可以發現他一輩子對東方文化的興趣,且在葛利菲                                                         43. 日本舞者。出生於東京,家世良好,使他有機會到歐洲學習藝術,因此對尼金斯基 (Vaslav Fomich Nijinsky, 1899-1950)和鄧肯(Isadora Duncan, 1877-1927)的舞蹈留下深刻的 印象。1912 至 1914 年,他在德國隨達克羅茲(Emile Jaques-Dalcroze, 1865-1950)學習,後 至倫敦繼續學習。1916 至 1929 年他待在紐約,1929 年到 1942 年則在洛杉磯,經常到處 巡演。二次大戰後回到東京,以自己在西方世界多年的經驗與學習,融合東方日本歌舞型 態和能劇的精神、特質,發展出非常獨特的舞蹈形式。 44.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Works by 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 Phyllis Bryn-Julson (soprano), Sherrill Milnes (baritone), Olivia Stapp(mezzo soprano), and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Seiji Ozawa (New World Records 80273, 1976, CD), 6.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由三位選手共同集體創作一套事先公開且具創新功能之機械(電)作品,工

由三位選手共同集體創作一套事先公開且具創新功能之機械

《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討.

This essay primarily discusses Xufa’s opening commentary in the Annotated Commentary on Mahāsthāmaprāpta’s Perfect Understanding through Mindfulness of the Buddha, which states

課程詮釋與學習評估 (修訂)

Client: Angular 、 Cordova Server: Node.js(Express) 資料庫: MySQL. 套件管理: Node Package

( tongjiao). This represents the earliest stratum of Diamond Sutra comme ntary.. 2)Explanation of the Diamond Sutra (Jin'gangjing jieyi) and Secret Oral T eachings on theDiamond

電視畫面信息豐富,不同人在解讀相同的視覺 畫面時,都有各自關注的地方,同時需要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