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英語歌曲教學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探討英語歌曲教學提升國小學童英語字彙能力與英語學習態度 之行動研究,研究者蒐集國內、外相關理論及實證研究等文獻資料,加以分析、

探討,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及發展研究工具的參考。全章分為四節:第一節 為英語歌曲教學之探討;第二節為英語字彙能力之探討;第三節為英語學習態度 之探討;第四節為英語歌曲教學對英語字彙能力與英語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茲 分述如下:

第一節 英語歌曲教學之探討

本節將闡述英語歌曲教學的意義與重要性,探討英語歌曲應用於教學上之助 益,期望藉由相關的英語歌曲教學文獻之探討來設計出適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模式,

並提供研究者作為設計課程及修正改進教學之理論基礎。

壹、英語歌曲教學的意義

根據 Gardner(1999)的多元智能理論,人類的八項智能分別為:語文、空 間、邏輯數學、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者智能等智能,每個人 都有八種不同的潛能。李淑敏(2011)也認為以音樂智能發展出來的英語教學活 動包括英文歌曲改編歌詞、聽歌填寫歌詞、節奏韻文及分組合唱或韻文念唱等,

因此,歌曲教學正是啟發學生音樂智能的方式之一。

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定程度的重複練習,但如何讓學習者不斷地練習而不生厭 倦,對英語教師來說是一大挑戰,而充滿悅耳曲調、節奏清楚且具有押韻的歌曲 和童謠最適合讓兒童練習說話和吟唱(張湘君,2000)。英語歌曲正是學習英語 的好教材,透過歌詞和旋律,學生可以在具有上下文(contextual)和有意義

8

(meaningful)的情境下學習文法或詞彙(吳貞瑩,1998)。李志潔(2006)也認 為英語歌曲和童謠具有輕鬆、重複、押韻的特質,很適合用來引導學生學習英語。

Campbell 和 Dickinson (1999) 認為音樂可以讓課堂學習更活潑,唱歌讓學生 記住重要的訊息。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國內外學者均認同英語歌曲配合音樂來學 習內容,使英語的學習變得更容易。

以歷史淵源來分析,歌曲和童謠是英語系國家初學語言者的共同經驗,也是 兒童和文學的第一類接觸,可以學到押韻、節奏和古語,並傳遞珍貴的文化知識

(史嘉琳,1999)。而各國歷代的兒童啟蒙教材大多以歌曲和童謠寫成,主要是 因為其諧韻易讀、孩子願意跟讀的特性(張湘君,2000)。

莊坤良(1999)將歌曲和童謠依其性質和內容,分為以下六種不同的類型:

(一)數目歌謠:有關數目的歌謠,藉由押韻與節奏學會數字。(二)催眠曲:

曲調緩慢、學生容易跟上節奏。(三)帶動唱:帶有動作的歌謠,結合歌唱、遊 戲與肢體舞蹈。(四)滑稽歌謠:內容較不合乎現實生活,但充滿想像和趣味。(五)

連鎖歌:歌詞中有不斷重複的單字、句型和旋律。(六)繞口令:藉由舌頭打結 來訓練語音敏感度。一般來說,大部分的英語歌曲屬於第五種類型,也就是連鎖 歌曲,其特性為歌詞中有不斷重複出現的字彙、句型和旋律。

雖然歌曲和童謠可區分為不同的類型,但總結來說,強烈的押韻、清楚的語 調和不斷重複的句型是它的特性。陳淳麗(1999)也認為歌曲和童謠是學習英語 的好方法,既可練習發音、語調、節奏,又能在歡樂的歌聲中,學會單字和句型,

並且帶動上課的氣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貳、英語歌曲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歌曲能讓學生在反覆吟唱下習得英語字彙和文法句型,在享受音樂旋律 的同時,也能學習語言。文世豪(2009)認為英語流行歌曲是一項功能多元的英

9

語教學工具,因為它兼具音樂性、娛樂性與文化性。李淑敏(2011)也指出英語 歌曲教學可以提供學生學習刺激,符合心理特質與語言學習的需求。且因英語流 行歌曲具有音樂性與律動性,特別能使學生熟悉英語之音韻節奏,並建議老師正 確運用與歌曲相關的教學活動,來進行發音、句型、文化理解等方面的教學,引 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成效。

英語歌曲也很常被用來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在劉得旺(2002)的研究結論 指出,EFL 的教師認為很難克服聽力技巧提昇的問題,但是歌曲可以協助聽力技 巧的培養與進步,因為英語歌曲有多元化的內容。由於多元的主題與不同的難度,

讓學生樂於主動接觸,英文歌曲可結合學生的認知與情意層面,並學習正確的語 音規則,進而達到真實的語言練習。Richards(1969)也指出歌曲有助於其英語 學習的字彙、發音、結構以及句型,並使兒童樂在其中。

兒童的歌曲童謠學習經驗對語言的學習很重要,英國牛津大學 Bryant、

Bradley、Maclean 和 Crossland(1989)的研究中發現,兒童時期的歌曲童謠經驗 和未來的學習表現有密切的關係,經常吟唱歌曲童謠可以提升兒童對語音結構、

排列、變化的敏感度(Phonological Awareness)。熟悉語音技巧能幫助兒童有效 學習拼字,進而影響之後的閱讀能力,因此歌曲和童謠的學習值得英語教師的重 視(莊坤良,1999)。張湘君(2003)認為歌曲童謠是指兒童時期可吟唱、唸誦 的韻文文學,可幫助幼兒練習發音、學習說話、陶冶性情。

針對歌曲和童謠教學的功能,國內研究「英語歌謠創意教學」的專家張湘君

(2000)做了以下的歸納︰(一)簡單易學,提升孩子語言學習的自信。(二)

增進孩子捕捉英語語感的能力,使其能以優美、流利的語調說出自然的英語。(三)

可訓練孩子以簡單英語表達自我的能力。(四)可增進孩子對英美文化的瞭解。(五)

歌謠能提升孩子對生命感受的敏銳度。(六)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開展其想像力。

(七)提供孩子們幽默有趣的故事,可引發孩子學習英語的動機。

10

Cullinan(1989)以兒童文學的角度來分析,歌曲能讓孩童的口、耳熟悉英 語的音樂性。由以上學者的研究和資料中可得知,藉由歌曲的方式讓學生沉浸於 英語的世界,結合文字和音樂,不僅易於記憶更可以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語感。此 外,學習者也能透過歌曲學習到語言之重音、韻律、音調和音節長度等語言特質。

最重要的是歌曲教學提供了一個有變化的學習活動,這也是語言學習教室中學生 最需要的。英語歌曲提供學生一個極佳的模仿情境,藉由開口跟著模仿歌唱,讓 學生能訓練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

以文化內涵來看,透過學習英語歌曲,學生以輕鬆的方式知覺英語的音韻調,

同時還能增進本國與英美國家文化異同的認知。莊坤良(1999)認為由歌謠、圖 畫書和兒童故事所構成的兒童文學作品,是最能結合語言、思想與文化的模範文 本(authentic document),它能開啟每位兒童語言習得、文化啟蒙與延續。Cross

(1995)歸納歌曲和童謠有其重要性是因為它提供了文化的真實語言學習材料,

進而能引發學生學習語言的動機。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訂的英語課 程教學目標,包括了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的認識,透過英語歌曲學習,

學生可體驗並認識英美文化。正因為英語歌曲的主題多元,包含節慶、冒險、友 誼、勵志等豐富的題材,適合作為跨文化的教學題材,能讓學習者多方面的接觸 英美文化。

以情意層面來看,英語歌曲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降低學生對陌生語言的 排斥。根據 Krashen(1983)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情意濾網假設(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學生正向的情緒狀態與低焦慮的學習環境,能增進良好的學習效果。

讓學生在英語歌曲的快樂情境中學習,降低外語學習的恐懼感,產生學習的樂趣 和信心,進而提升其學習效能(McDonald, 1984)。

綜合以上的研究及文獻資料可得知,英語歌曲教學對各方面的學習均有正面 的效益,除了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經驗,還能兼顧學習者的情意層面。以台灣的

11

英語學習環境而言,EFL 的台灣學生通常走出教室外之後,較少有機會開口練習 英語,英語歌曲的學習則提供孩子一個可在日常生活中吟唱的教材,讓學童在下 課後能開口唱英文。世界各國的 EFL 教師也建議運用英語歌曲教學,提升並激 發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