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英語歌曲的教學歷程

本節主要是說明英語歌曲的教學歷程,教學時程自民國 103 年 9 月到民國 103 年 12 月,研究期程為十二週,每週兩節課,進行兩階段的行動研究循環,

實施教學的英語歌曲共五首。而本行動研究分為兩個循環,教學過程中藉由多元 的學習活動,以期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字彙能力,並能產生正向的英語學習態度。

以下將詳述行動研究兩循環的教學歷程。

壹、第一循環之英語歌曲教學歷程

第一循環自 2014 年 9 月 9 日至 2014 年 10 月 14 日,為期五週,共實施兩首 歌曲十堂課的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者於每節課後進行省思並檢討修正教學,

以求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以下將詳細說明第一首英語歌曲「Count on Me」與 第二首英語歌曲「Top of the World」的教學實施歷程與檢討反省。

一、英語歌曲「Count on Me」的教學歷程

研究者將第一首英語歌曲「Count on Me」的教學流程呈現如下:

(一)教學者先播放一段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影音片段

在進行英語歌曲教學的一開始,先播放一段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影片,其目的

48

是為了要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一開始,教學者先播放一段臺灣的電視歌唱 比賽節目的片段讓學生欣賞,影片內容為一位參賽者演唱英語歌曲「Count On Me」

通過選秀節目比賽的過程。教學者也在影片播放結束前,請學生預測這一位參賽 者是否能順利通過比賽。

引起動機的影片很不錯,成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回饋 1030916-F02)

老師:現在請同學猜猜看,這一位參賽者是否能順利通過比賽呢?

(課錄影 1030916)

(二)教學者播放原版英語歌曲的 Music Video

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接下來播放原版英語歌曲的 Music Video,也就 是學生要學習的歌曲版本,教學者第一次先不播放有字幕的 MV,主要的目的是 讓學生先仔細聽英文的歌詞內容,第二次再播放有字幕的 MV。教材選取的部分,

要注意播放的 MV 最好能有圖片或動畫解釋單字或歌詞意義,讓學生能初步了 解單字或歌詞的意思。

(三)學生進行歌詞填空聽力練習活動

教學者將學生以前學過的英文單字或是較簡單的單字挖空製做成英語歌曲 學習單,播放一次音樂,讓學生進行歌詞填空的聽力練習活動,教學者同時也能 藉由此活動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

(四)教學者進行單字教學與歌詞講解

聽力練習活動結束後,教學者將「Count On Me」這首英語歌曲要學習的單 字及課程教材以 PPT 教學簡報的方式呈現,並在單字講解的部分加入圖片說明,

同時也融入動畫設計於教學簡報 PPT 中。而在單字動詞的部分,像是「sing」、

「fall asleep」、「cry」等動態的單字,除了以圖片呈現之外,教學者也以 TPR 教學(Total Physical Response),讓學生能確實了解字彙的意義。教學者每教完

49

一小段歌詞之後,並運用教學簡報中的多媒體播放功能,讓學生同步一起歌唱這 一小段的歌詞。確定學生已學會這一小段的歌詞之後,才繼續進行下一階段的教 學。

(五)學生進行單字練習活動

單字教學結束之後,學生進行單字練習活動,包括「單字比手畫腳練習」與

「百萬小學堂」。教學者將學生分組進行單字比手畫腳練習,先請一位同學上台 運用肢體動作表演出一個單字,台下的學生則進行搶答,念出正確的英語單字才 可得分。最後,教學者運用百萬小學堂電腦軟體,製作出 10 道英語單字練習題 目,讓學生將本首歌曲所學的單字做統整練習,學生若每一道單字的題目都正確 的話,可獲得獎金的累積,成為百萬富翁,若是遇到不會的題目也可向隊友 call out 求救。

(六)教學者介紹歌曲的文化背景

教學者向學生介紹「Count on Me」這首英語歌曲的歌曲小檔案,除了介紹 歌曲背景也向學生介紹葛萊美音樂獎的緣由,帶領學生認識外國流行歌曲的文化,

此外,並請學生小組討論這首英語歌曲的主題與意義。

(七)學生進行統整活動-分享「My Best Friend」

因為「Count on Me」這首英語歌曲的主題是「友情」,因此教學者設計「My Best Friend」的分享活動,也就是請學生上台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好朋友,一剛開 始學生需要教學者的逐步引導,才能流暢的以英語表達,不過後來學生漸入佳境,

也踴躍的上台分享自己的好朋友。最後統整教學的部分,是請學生寫學習單複習 所學的內容。

二、英語歌曲「Count on Me」的檢討反省

教學者於每節課後進行省思,期能修正英語歌曲教學上的問題,提升自己專 業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希望學生能經由英語歌曲的學習,提升英語字彙能力,並

50

對英語產生正向的學習態度。茲將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與解決過程及省思檢 討於下:

(一)學生無法流暢的唸誦出歌曲中的長句子

學生學習完單字並跟著教學者反覆練習之後,輪到學生念誦時卻發現學生遇 到歌曲中較長的句子「What we are called to help our friends in need」,大部分的 學生無法流暢的唸誦,停頓不念或以模糊聲音帶過。教學者於是將長句子分三小 段「What we are called to」、「help our friends」、「in need」,逐步引導學生進行 練習,學生經過多次的斷句練習後較能流暢的念誦長句子。

一整句我不太會念,句子比較長的話,很難念。 (訪 1030916-S09)

雖然單字會念,但是一整句有點難,要想一下才會念出來。(訪 1030916-S17)

感覺學生對於較長的句子,較難流暢的唸出,雖然練習過多次,但學生看到 長句子還是會無法第一時間反應並流暢的唸出。因此當下使用斷句練習的策 略,將長的句子分段,帶領學生一小段一小段唸出。 (誌 1030916)

當學生遇到念長句子的困難,教師能善用句子的分段教學,將長句子分成小 句子,引導學生進行多次練習,讓學生能流暢念誦句子。

(回饋 1030916-F01)

(二)單字講解時間長,學生專注度不夠

教學者在講解單字會花比較長的時間讓學生了解單字的意義與學習的重點,

連續講解完三個單字後,發現學生有精神不集中的現象,教室內外人員的走動與 進出也影響學生學習。

早自修時間學生剛打掃完準備開始上課,但是上課 7 分鐘後,發現某些學生 教單字時較不專心,廚房阿姨早上送牛奶進來教室時學生也會分心。

(誌 1030919)

51

講解單字時,教學者主要以口頭向學生講解單字,應考量學生的學習安排多 元的感官刺激課程,讓學生同時在學習單上做筆記,或是每教完三個單字就進行 單字的動態練習活動,讓學生不要有空閒時間發呆或分心。

下次教學時,鼓勵學生做筆記,或者直接設計填空的學習單,讓學生能同時 記錄每個單字的重點,教完單字後並進行單字小遊戲,以減少學生精神不集 中的狀況。 (誌 1030919)

(三)放慢教學步調

經過這兩週的教學,教學者發現教學步調應該放慢,教學速度有點太快了,

導致學生有時無法跟上,最好能逐字逐句帶領學生學習,確認學生真的理解歌詞 的意涵,或是針對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在課後做額外練習。

感覺自己要調整教學步調,因為學生在念句子時有時會出現疑惑的表情,應 放慢教學速度。 (誌 1030923)

學生的英語程度不一,大部分學生能很快進入狀況,但仍有幾位學生無法跟 上教學進度,建議教師可在課後提供額外練習。 (回饋 1030923-F01)

(四)善用班級經營以提升教學效能

本行動研究於早自修時間上課,但學生由於剛打掃完所以心情較浮躁,但有 時為了顧及教學進度,有時無法一一點名不專心的學生。有時因為學生打掃工作 未完成,導致早自修時間上課時間遲到,拖延到全體學生的上課時間。因此教學 者體認到要建立班規並且做好班級經營來提升教學效能,班規的部分教學者建立 集點卡制度,鼓勵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並踴躍發言,認真上課或舉手發言的 學生可加分集點,學習單寫得認真的學生也可以得到點數,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採用獎勵制度之後,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有改善,變得比較專心而且也會開口跟著

52

念句子。之前不敢舉手發言的學生也在第三節課時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也讓教學 者了解到老師要及時並隨時鼓勵學生發言,增強孩子學習英文的自信心,這樣學 生才能在英語歌曲快樂的情境中學習,創造愉快的英語學習經驗。

學生的學習漸入佳境,集點制度也發揮教學效用,與前幾次上課相比,學生 變得很認真。 (回饋 1030926-F01)

(五)善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

在進行英語歌曲教學時可善用電腦或其他多媒體設備,像是教學簡報 PPT 或是電腦歌曲動畫來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正向態度。教學 者發現學生特別喜愛有視覺效果的 Music Video,尤其是卡通動畫結合歌曲。所 以之後的教學也特別找了卡拉 OK 版本的英語歌曲讓學生練習唱,配合動畫的播 放,學生更加專注於歌詞的意義和內容。而本首英語歌曲「Count on Me」的教 學活動中有設計「百萬小學堂」的單字互動練習,教學過程中學生也樂於其中,

給予許多正向回饋。

S09:老師,下次還可以再玩這個嗎?我想要繼續累積獎金,我下次會把單 字念熟,這樣我就不用 call out 求救了。

S13:我趁他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又把單字練習一次,我現在已經都記住了。

(課錄影 1030926)

播放卡通動畫的歌曲時,學生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不同版本的英語歌曲 讓覺得他們覺得很有新鮮感,更專注於教師的教學。 (回饋 1030923-F02)

(六)歌曲教學的教材與教學方式要能適合學生

(六)歌曲教學的教材與教學方式要能適合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