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華德福教育

研究者透過訪談瞭解到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教育理念深受華德福教育之 影響,因而希望能夠透過文獻探討過程更加明白華德福教育意涵,讓研究者 在分析研究結果時能夠更確實。以下將介紹華德福教育源起與發展、教育理 念以及辦學理念。

壹、 華德福教育源起與發展

二十世紀之初,歐洲興起一股「新教育運動」風潮,其中是以對抗與改 革傳統公立學校為訴求,追求民主自由教育及個性發展為理想。歷經一個世 紀的變遷與發展,「新教育運動」已經在思想理論以及教育實踐上發展成數個 流派,而其中華德福學校教育學(Waldorfschulpädagogik)即是歐洲大陸改革 教育思潮的五大代表方向之一。

華德福學校的起源在德國,1919 年魯道夫‧史代納 (Ruldof Steriner) 應 德國一位工業家 Emil Molt 之邀請,在 Stuttgart 所創辦之學校,這是第一所從 一年級貫穿到十三年級(包含幼稚園的 0 年級)的自由華德福學校(Freie Waldorf schle)(陳惠邦,2003),而在當時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即是屬 於一種突破學校傳統形式與教育內容的型態(張淑芳,2005)。這所學校原本是 Emil Molt 為華德福(Waldorf)工廠員工子弟所建立的學校,因此稱之為華德福 學校,而後來亦成為全世界 600 多所華德福學校之母。Steiner 建立這所學校 是以「人智學」(Anthroposophy)為中心設計課程,目的在引導孩子成為身、

心、靈完全自由的人,瞭解人的真正精神來幫助個體激發潛能,在成長過程 中獲得滿足的喜悅;而學校的經營方式則採用「三元社會秩序」(Threefold Social Order)的概念。

華德福教育是一項社會性改革運動,這個教育體系獲得聯合國教育科學 文化委員會(UNESCO)的重視,在 1994 年於瑞士日內瓦舉辦的 44 屆國際 教育年會中,特別展出發展已有近 83 年的世界性華德福特展(余振民譯,

1997;柯勝文譯,2002),可見華德福教育已在國際間受到重視。而在 2000 年,全球已經有 877 所中小學、1706 所幼稚園、549 所智殘障社區及治療研 究中心(Gobel & Heuser,2001),以及 60 所師資培訓學院,且其遍佈全球五大 洲,50 多個國家,是僅次於天主教會之外最大的私立學校體系(余振民譯,

1997;Fucke,1997)。而在世界各地所創之華德福學校,其共同基本理念有二:

第一是依據 Steiner「人智學」對人的研究,依據身體(body)、心靈(soul)

以及精神(spirit)三方面的結合,發展出適合孩子本質學習的華德福學校特 有課程;第二個是依據 Steriner 提出的「三元社會秩序說」發展出華德福學校 的特有組織與學校運作功能模式,此兩者均植基於對人類發展本質的整全瞭 解(張淑芳,2005)。

在世界各地的華德福學校發展中,亦會因各國國家接受程度不同而產生 一些差異性策略。例如:在英國華德福學校為爭取自由與獨立,不願意在課 程上向教育部妥協,因此得不到政府補助,純粹靠社會力量來支持辦學。現 在,英國有著世界上最好的華德福教師培訓學院,並且可在普通大學裡取得 華德福教師資格;菲律賓則是亞洲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的後起之秀,民間團 體力量強大,政府亦接受 Steiner 所提出的三元社會秩序理論,並在國內施政 中實踐此理論。目前在菲國,不但有華德福學校和華德福教師培訓班,還有 自然活力農耕農場和人智學醫療機構等(黃曉星,2002)。在美國、南美洲、

非洲、澳洲、印度、泰國、日本等等地區亦有各國所發展之華德福學校以及 師資培訓所。

台灣在 1997 年一群留學英國的學生被邀請到宜蘭市的一所私立幼稚 園,並將此幼稚園轉型為華德福幼兒園,不久又在幼兒園基礎上建立了華德 福學校(黃曉星,2002)。而之後台北、台中和屏東等地也有實踐華德福教育 理念之幼稚園及小學陸續成立,且台灣各地亦有「人智學」讀書會或研習會 的活動陸續舉行,也有不少學者以及教育大學學生利用進修或寒、暑假時間

前往德國華德福學校進行參觀與學習活動。但是在師資上,由於台灣的人智 學和華德福教育發展太快,導致師資嚴重缺乏,因而採取一邊辦學一邊從國 外聘請專業人士來培訓在職教師的方法作為變通方式(黃曉星,2002)。

貳、 華德福教育的教育理念

華德福教育的理念,其內容可從哲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三方面加以 說明,以下將說明之。

一、華德福教育的哲學基礎──「人智學」

Rudolf Steiner(1861-1925)為奧地利科學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亦為華 德福學校之創始人。Steiner 融合了東方神秘宗教以及西方基督教思想,而獨 創出被他稱為人智學的哲學派別(張淑芳,2005)。

Steiner 認為,人可以發展更高的心靈能力,因此他的研究目標致力於引 導人認識自己的本質。他的教育哲學是以人類學、發展心理學以及生理學為 基礎而創立的「人智學」,也就是以人為出發點,以兒童為主,並注重其全面 發展。且其主張「教育即藝術」(education as an art)、和「教育透過藝術」

(education through art)等觀點,幫助兒童和青少年「發展自我」及「完成自我」

(余若君譯,2000)。

Steiner 針對人的意識發展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 探究精神領域,並創立了特別的「精神科學」(Spiritual Science),稱為人智 學。

人智學探討的是人的智慧,人類以及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研究人智學 的目的是培養完全開放的胸襟,既不盲從也不隨意拒絕的人。當人的內心有 所需求時,這種知識和智慧就會湧現,並可以依照內心世界需求加以調整,

直到獲得與精神世界的共鳴(黃曉星,2002)。而華德福學校則是一種實現人 智學理念的教育機構,其教育目的在於引導孩子成為一個身、心、靈完全自 由的人。

Steiner 認為大約從 1413 年開始,人類的意志已經發展到了「第五個文化 紀元」(The Fifth Epoch)。而在這「第五個文化紀元」裡,個體的意識已經覺 醒,每一個人都可以獨立的發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並且有能力的通過自己的 修為,而達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因此,人的精神自由和獨立,便成為了精神 發展的首要條件。這種自由與獨立超越了個人情感、血緣、地緣、政治、文 化以及宗教信仰的影響和限制,而精神自由與獨立,是必須通過適當教育以 及自我改造而得,華德福教育體系即是建立在人智學理論基礎之上(張淑芳,

2005;黃曉星,2002;鄧麗君、廖玉儀譯,1998;Steiner, 2001)。

根據人智學對人的研究中顯示,人的存在不單單是以物質形式存在,其 中尚包括了精神以及非物質的形式,而人的精神是來自於精神世界,透過軀 體形式展現精神的真面貌(黃曉星,2002;Steiner, 1995)。人智學對人的解 釋是:人是身體、心靈、精神三方面的結合,此三方面的結合即是人的本質(張 淑芳,2005)。而其中,人的身體、心靈以及精神三元是各司其職,但又互相 配合運作產生關連及影響的,如表 2-3「人智學對人的三元組成觀點」所示。

表 2-3 人智學對人的三元組成觀點

身體 心靈 精神

頭(大腦):神經/感覺系統 思考(thinking) 意識:清醒

心(胸部):韻律節奏/心肺系統 感受 (feeling) 半意識:夢幻

手(四肢):新陳代謝/四肢系統 意志 (willing) 無意識:睡眠 資料來源:引自張淑芳(2005:17)。

教育主要的功能即是心靈能力的培養。一個健全的人,其三種心靈的功 能:意志、感受與思考會一起運作。而人與世界的聯繫即是發生在意志、感 受與思考這三方面的心靈反映上,保持這三個方面的平衡發展即是華德福教 學方法的基礎以及華德福教師的重要任務(柯勝文譯,2002;張淑芳,2005;

黃曉星,2002)。以下將分別介紹意志、感受與思考。

(一)、意志(willing)

意志存在於人的本能,是不必思考的反應。而意志活動與新陳代謝以及 四肢系統有關連。教育是透過兒童的意志,滲透到兒童處於無意識的「睡眠」

狀態意識當中,不斷地重覆良好的行為、動作和習慣,最終達到無意識的行 為、動作和習慣,而形成了直覺反映就是意志(黃曉星,2002)。因此,教育 要透過身體的活動和藝術的學習,鍛鍊兒童堅定而持續的意志力,培養兒童具 有良善習慣、積極主動以及勇於行動的能力(張淑芳,2005)。

(二)、感受(feeling)

感受來自於意志的直覺反應,介於思考和意志之間。感受是與心肺系統及 韻律節奏相關連。因此,在有節奏的重複之下,迎合意志的發展以喚醒感受。

人的成長過程和自身的結構是一個動態平衡,這個動態平衡和自然界的結構一 脈相通(黃曉星,2002)。因此,華德福教育的課程設計相當重視「節奏」,並 根據人的動態平衡與宇宙的動態平衡之間和諧發展來設計。例如:學校中為一 年中每個時節慶典及儀式的重視。但是,有一些東西必須於重複的過程中,帶 來一些新意,讓孩子產生感受,才不會讓孩子感覺到厭煩。而教育過程中,首 要任務即是時時激發兒童學習的意願以及正向的情感,讓兒童對人、事和物 產生美好的感受。

(三)、思考(thinking)

思考並不單單指涉大腦神經系統的活動,而是心靈深處對生活印象的判 斷和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以及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兒童在七歲以前的思考 是一種圖像式思考,所以兒童的世界如童話般美好;七歲至青春期的年齡階 段,智力則扮演一種協調的角色,主要是總結感覺活動和體驗。正因如此,

華德福教育在兒童青春期之前的作法,是讓兒童用「心靈」直接的接觸和體 驗生活。

綜上所述,可以瞭解,華德福教育根據人智學的理念,希望可以培育兒 童以及青少年完成「自我發展」以及「自我完成」的可能性。當然,其中必 須配合兒童身體、心靈以及精神的健全發展。即是讓兒童從小培養,擁有自 由、獨立且自主的身體以及具有良善習慣的意志、豐富美好的感受和可以理

綜上所述,可以瞭解,華德福教育根據人智學的理念,希望可以培育兒 童以及青少年完成「自我發展」以及「自我完成」的可能性。當然,其中必 須配合兒童身體、心靈以及精神的健全發展。即是讓兒童從小培養,擁有自 由、獨立且自主的身體以及具有良善習慣的意志、豐富美好的感受和可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