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夏比耶‧蒙撒瓦卻 (Xavier Montsalvatge, 1912-2002)

第一節 蒙撒瓦卻之生平介紹

1912 年 3 月 11 日,夏比耶‧蒙撒瓦卻 (Xavier Montsalvatge i Bassols, 1912-2002, 以 下簡稱蒙撒瓦卻)出生於奧羅特 (Olot)10 ,是西班牙自治區加泰隆尼亞赫羅納省 (Girona) 的一個市鎮。11 家族從事銀行業,由祖父法蘭切斯‧蒙撒瓦卻 (Francesc Montsalvatge i Fossas, 1853-1917)開創,父親法蘭切斯‧夏比耶‧蒙撒瓦卻 (Francesc Xavier Montsalvatge i Iglesias, 1881-1921)繼承家業時正逢美西戰爭,使西班牙金融業蕭條,間接影響加泰隆 尼亞的經濟,銀行業逐漸瓦解。面臨工作壓力下,父親移情繪畫、木工及寫作,也喜好

12 今為巴塞隆納高等音樂院 (Conservatori Superior de Barcelona)。

13 為巴塞隆納當地最重要的交響樂團,由大提琴家卡爾薩斯 (Pau Casals i Defilló, 1876-1973)於 1920 年間成立,時常發表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將歐洲、俄國等地的新興音樂注入巴塞隆納。

14 由義大利女醫生蒙特梭利 (Maria Montsorri, 1870-1952)創辦,該學校注重兒童的獨立性,並重

12

1930 年間,由狄亞格列夫 (Sergei Pavlovich Diaghilev, 1872-1929)所率領的俄羅斯芭 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de Monte Carlo)曾三次造訪巴塞隆納,而斯特拉溫斯基 (Igor

合唱團 (Orféo Català),同時也是加泰隆尼亞音樂雜誌 (Revista Musical Catalana)的創辦人。

16 法蘭切斯‧柯斯塔為當代出名的加泰隆尼亞籍小提琴家,曾至世界各地演出,1922 年開始擔任巴 塞隆納音樂院的專任小提琴教師。

17 多德拉是加泰隆尼亞籍作曲家及指揮家,1944 年於加泰隆尼亞音樂廳 (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 創立巴塞隆納交響樂團 (Barcelona Symphony Orchestra),是巴塞隆納音樂文化的重要領導者。

18 浩梅‧巴依沙為加泰隆尼亞籍音樂家,出生於巴塞隆納,曾隨莫雷拉學習,在西班牙內戰時期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被迫流亡於阿根廷及西班牙交界。曾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立交響樂團 (Buenos Aires Municipal Orchestra)的指揮,並撰寫作曲家法雅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的傳記,被譽 為「我們的作曲家」(El nostre Compositor)。

19 包括卡爾‧韋伯 (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的《魔彈射手》 (Der Freischütz, 1821)、莫札 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魔笛》(Die Zauberflöte, 1791)與穆梭斯基 (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的《霍望奇納》 (Kovanshchina, 1886)等。

20 此次巡演包括斯特拉溫斯基的《彼特羅希卡》 (Petrushka, 1910-1911)、米堯 (Darius Milhaud, 1892-1976)的《藍色列車》 (Le Train Bleu, 1924)及法雅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的《三角帽》 (El sombrero de tres picos, 1919);除此之外,他們也在巡迴中演出傳統芭蕾舞劇,如:柴科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的舞劇。

13 man I love, 1927)作為劇中配樂,當中爵士及古典音樂的巧妙結合成功地引起蒙撒瓦卻的

注意,種下他對愛好爵士音樂的種子。除此之外,他亦曾多次造訪劇院欣賞當代戲劇作 品,多方面的觸角也使他日後的創作更豐富多彩。

1931 年社會局勢改變,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的竄起加速激發文化復興,也使音樂蓬勃 發展。當時是蒙撒瓦卻第一次接觸到荀貝格 (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的作品;此 種聲音色彩雖帶來獨特的新奇感受,不過卻沒有在他內心引起太大的影響及回應。但法 利 (Salvador Dalí, 1904-1989)共同創作。

22 米堯所屬的法國六人組 (Le six)提倡之「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ism Music),與西班牙當時風 行的「諾森諦斯梅運動」 (Noucentisme)所倡導之理念恰巧符合,因此深得蒙撒瓦卻的喜愛與認同。

23 Roger Evans, Xavier Montsalvatge: A Musical Life on Eventful Times (Hillsdale, NY: Pendragon Press, 2012), 27.

14

曲》(Tres Impromptus, 1933)獲得拉貝爾作曲大賽 (Concurso de Composición Concepción

Rabell i Cibils)首獎,並獲得獎學金五百西班牙幣。經由這次比賽他開始拓展人脈,結交 多位傑出音樂家,並運用豐厚的獎金首度前往巴黎。隔年他又以作品《布雷斯卡組曲》

(Suite Burlesca, 1935)獲得貝德列爾作曲大賽 (Premi Felip Pedrell)的首獎。1934 年的巴黎 之旅被他稱為「朝聖之旅」,蒙撒瓦卻不僅至巴黎音樂院 (Conservatoire de Paris)、巴黎 高等音樂師範學院 (l'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參訪,也到夏特萊劇院 (Théâtre

du Châtlet)欣賞歌劇;最令他興奮地是在巴黎購得當代音樂家的樂譜24 ,在他仔細閱讀、

分析後,這些作曲家的音樂風格和語法也將於他日後的作品中一一顯現。

1936 年春天,國際現代音樂節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在巴塞 隆納舉辦;二十四歲的蒙撒瓦卻也參與盛會,當時他已從巴塞隆納音樂學院畢業,毛遂

24 蒙撒瓦卻在巴黎購回的曲譜有:薩悌 (Erik Satie, 1866-1925)的《金諾佩第斯》 (Gymnopédies, 1888)、

《格諾辛納斯》(Gnossiennes, 1889-1897),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的《給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 曲》 (Sonate pour violon et piano, 1923-1927)以及米堯的鋼琴作品《巴西的回憶》 (Saudades do Brazil, 1920-1921)和浦朗克 (Francis Poulenc, 1899-1963)之鋼琴小品《無窮動》 (Mouvements Perpétuels, 1938)。

25 包括阿班‧貝爾格 (Alban Berg, 1885-1935)、伊貝爾 (Jazques Ibert, 1890-1962)、盧賽爾 (Albert Roussel, 1869-1937)、布瑞頓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15

大批人民爭相逃亡至鄰國避難。為了逃避徵兵,蒙撒瓦卻逃亡至法國邊界,隨後又與好 友伊格納西‧奧古斯提 (Ignasi Agustí, 1913-1974)和荷瑟夫‧維傑斯 (Josep Vegés,

1910-2001)逃亡至佛朗哥的大本營布哥斯 (Burgos) ,投靠國民軍暫時避難所。在布哥斯,

三人暗中開辦《命運》 (Destino) 週報,表達加泰隆尼亞人在布哥斯的內心之聲,內容 包括加泰隆尼亞的文學、美術、音樂等傳統文化之評論與介紹。蒙撒瓦卻當時主要擔任 行政工作,直至 1939 年戰爭結束之後才著手寫作音樂評論。戰爭期間,蒙撒瓦卻仍繼 續結交對音樂志同道合之士,如:曼紐埃‧布蘭卡福特 (Manuel Blancafort, 1897-1987)、

蒙波 (Frederic Mompou, 1893-1987)26 、黑拉德 (Roberto Gerhard, 1896-1970)。這些音樂 家皆具強烈的反華格納音樂主義 (Anti-Wagnerism),蒙撒瓦卻原本就不喜歡濃厚、戲劇 張力強大的音樂,此時遇到同好備感親切,得到激勵,於是一群人各自發展音樂風格,

和當時喜愛華格納的加泰隆尼亞多數音樂家大相逕庭。同一時間,他意外結交精通加泰 隆尼亞五孔笛 (flabiol)演奏家,也由此認識風行美國的鄉村舞蹈-蘇格蘭鄉村舞蹈

(Scottish Country Dance)及古巴的阿巴奈拉舞蹈 (Habanera)等;這些具有民族特性的音樂 深得蒙撒瓦卻的喜好,他利用這些音樂作為靈感基礎,於戰爭結束後兩年創作鋼琴曲《三 首嬉遊曲》 (Tres divertimentos,1941)。此時,他意識到自己喜愛運用不同文化的音樂且 融合加泰隆尼亞當地的民謠,以舞蹈般律動節奏及民歌式風格寫作,讓聽眾覺得耳目一 新卻又不失去原曲的韻味,使他的音樂更加多元豐富。

26 蒙波 (Federico Mompou, 1893-1987)二十世紀西班牙作曲家,早期留學於法國,其音樂作品都是 一些鋼琴小品 (Piano miniatures),樂曲是稀疏、織度簡約,和聲中所產生的泛音常讓人感到意味深長,

音樂風格具官能性以及精神性的特質。其音樂寫作手法兼具西班牙和法國兩地的音樂特色。

16

西班牙內戰結束後不久即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World War II, 1939-1945),同年蒙撒瓦 卻進入馬修學院 (Acadèmia Marshall)27 任教,於 1947 年離職。在這段期間,他積極地 請教院內教授鋼琴演奏的技法,並經常聆賞院內音樂會藉此認識 1920-1930 年代鋼琴家 喜好的演奏技法,用以培養自己對鍵盤樂器的知識內涵。鋼琴家瑪麗亞‧卡納斯 (Maria

Canals, 1913-2002)非常欣賞蒙撒瓦卻,將他引薦給同事里卡多‧比涅斯 (Ricardo Viñes, 1875-1943, 以下簡稱比涅斯)28 。比涅斯對於巴黎當代作曲家如拉威爾、薩悌、賽維拉 克 (Déodat de Sévérac, 1872-1921)29 等人的音樂相當熟稔,也常將這些音樂家的特色、

創作手法和蒙撒瓦卻一起討論、分析,使得原本就對法國音樂懷有好感的他更加確定自 己的寫作風格。

1943 年,蒙撒瓦卻結識舞蹈家姐妹珍妮‧亞歷山大 (Jeanette Alexander)與伊馮娜‧

亞歷山大 (Yvonne Alexander),對藝術有熱情的三人很快地成為密友,蒙撒瓦卻對於芭 蕾的知識和編制也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為了開拓音樂和舞蹈的發展,蒙撒瓦卻策畫舉辦 一場芭蕾之夜,由他擔任音樂創作和經紀人,兩姐妹及所屬舞團負責編舞演出;此次發 表獲得空前的成功,引起廣大迴響。1940-1950 年間,他寫了 19 齣芭蕾舞劇音樂,大多

27 為鋼琴家馬修 (Frank Marshall, 1883-1959)於 1920 年創辦,他是作曲家葛拉納多斯 (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的學生,此學院以專門教授鋼琴為主。在馬修過世之後由其弟子拉蘿佳 (Alicia de Larrocha, 1923-2009)接續管理,將學院名稱改為葛拉納多斯-馬修學院 (Acadèmia Granados-Marshall)。

28 比涅斯出生於加泰隆尼亞的萊里達 (Lleida),為鋼琴家及作曲家,法國作曲家浦朗克為其學生。

比涅斯畢業於巴黎音樂院,十分推崇拉威爾、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薩悌、賽維拉克 (Déodat de Sévérac, 1872-1921)、法雅及阿爾貝尼士的音樂,並將這些作品帶回加泰隆尼亞。除此之外,他也十分 提攜後輩音樂家如:蒙波、曼紐埃‧布蘭卡福特,將他們的音樂介紹給巴黎社會。

29 賽維拉克出生於法國的魯西永 (Rousillion),為作曲家。(魯西永在歷史上曾為加泰隆尼亞的一部 分,1659 年割讓給法國,加泰隆尼亞語在當時還是有在使用)賽維拉克在創作上喜用法語與加泰隆尼亞 語兩種語言作為歌詞,創作了為數不少的歌曲及合唱曲。

17

為高貝-亞歷山大舞團 (Goubé-Alexander company)30 所創作,較著名的有:《愛戀之死》

(La muerte enamorada, 1943)、《曼弗雷德》 (Manfred, 1945)和《愛蓮娜的金星》 (La Venus de Elna, 1946)。1945 年,蒙撒瓦卻與十八歲的艾蓮娜‧貝瑞茲 (Elena Pérez de Olaguer

Fernández, 1929-?)相識,當時的她為高貝-亞歷山大舞蹈學院的學生,蒙撒瓦卻由於常 曲》 (Cinco Canciones Negras, 1945)將蒙撒瓦卻的事業推向高峰。這組套曲並非一氣呵 成,也不是一開始就構思完成;當時巴塞隆納知名女高音梅爾賽‧普拉塔達 (Mercè Plantada, 1892-1976)計畫開場獨唱會,委託蒙撒瓦卻創作歌曲〈黑人小男孩的搖籃曲〉

(Canción de Cuna para dormie a un negrito, 1945),沒想到獨唱會結束後大受聽眾好評,

他因此受到鼓勵繼而完成一組歌曲。

1948 年,利賽奧大劇院 (Gran Teatre del Liceu)為慶祝百年,委託多德拉、蒙撒瓦卻 及蘇里納奇三位作曲家創作歌劇;這對蒙撒瓦卻來說是一個全新、前所未有的挑戰,他

30 前述伊馮娜‧亞歷山大嫁给蒙特卡羅芭蕾舞團 (Ballets de Monte Carlo)的首席舞者保羅‧高貝 (Paul Goubé, 1912-1979),兩人聯名創辦高貝-亞歷山大舞團。

31 蘇里納奇出生於巴塞隆納,畢業於巴塞隆納音樂院,師從莫雷拉。畢業後前往德國深造,跟隨理 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學習作曲,1951 年前往美國發展,成功地以芭蕾音樂打開名氣,

也於 1959 年成為美國公民。代表作是與舞蹈家瑪莎‧葛蘭姆 (Martha Graham, 1894-1991)合作的三齣舞 劇:《待戰花園》 (Embattled Garden, 1958)、《上帝的雜技演員》 (Acrobats of God, 1960)、《貓頭鷹和小貓》

(The Owl and the Pussycat, 1978)。

18

在家中閉關三個月,不眠不休地創作,終於在該年九月完成歌劇《穿著靴子的貓》 (El gato con botas, 1948)。這齣歌劇是根據法國文學家夏爾‧佩羅 (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

的原著為基底32 ,在上演之後大受好評;聲勢遠超過另兩位作曲家。該年他亦與好友至 布拉瓦海岸 (Costa Brava)33 採集具有民俗風格、市井小民間口耳相傳的歌謠,他們將這 些民謠集結收錄,出版《阿巴奈拉舞曲集》 (Album de habaneras, 1948)。

在《五首黑人歌曲》及《穿著靴子的貓》獲得空前的成功後,隔年蒙撒瓦卻又以《地 中海交響曲》 (Simfonia mediterrània, 1949)榮獲市立高等音樂學院 (Conservatori Superior Municipal de Música)最高作曲獎。1951 年,他完成《印度四重奏》 (Cuarteto Indiano, 1951),

此曲主要以西印度群島 (West Indies)地區,包括巴哈馬群島 (Bahamas)、安地列斯群島 (Antilles)等地的民俗音樂作為靈感譜曲,當中也有與《五首黑人歌曲》相互呼應的素材,

並且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蒙撒瓦卻以上的成就為他帶來名聲與財富,因此二度拜訪巴黎,

進行文化與藝術、音樂的探索交流。

進行文化與藝術、音樂的探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