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蘭嶼人的漂流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蘭嶼青年在 1970 年代大量來台工作,與跟蘭嶼社會快速變遷以及日本統治 時期和國民政府對蘭嶼的政策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本章將從蘭嶼人的漂流,在當 地的歷史脈絡中,得知島上人口流失主因,以及青壯年人口在台灣生活的現象,

再來,台灣青年返鄉浪潮與政策中,促使返鄉的關鍵為何,進而探究蘭青返鄉動 向關鍵;最後,由反核運動來看島上居民抗爭帶來的影響,及青年凝聚共識的方 式。

第一節 蘭嶼人的漂流

壹、 離開蘭嶼

1960 年代初期,漁業與農業仍是島內居民的主業,男性大多從事與海直接 相關的生產,學習捕魚、造船、建屋等基本的文化知識與技術;女性則是在母親 的教導下,在水芋田工作,或從事海邊礁岸的採集工作。6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 經濟朝向出口導向,勞力密集製造業急需大量勞動力投入(傅仰止,2001),蘭嶼 人在這個時代,開始轉向都市謀生。1960 年代之後,各種外力進入與政策影響,

蘭嶼對外開放,整個傳統社會與文化結構在短時間之內,歷經前所未有巨大的變 動,島上人口外流,達悟族青壯世代開始大規模遷移台灣,在台灣從事加工產業 或其他勞力密集產業。70 年代開放觀光,外來資本的進入,使得達悟族原有傳 統自給自己的生活,在貨幣經濟衝擊下,逐漸改變,觀光與外來資本,同樣也造 就了少數的達悟族人,在當地有工作賺錢的機會。但是由達悟族人當時並沒有管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蘭嶼島上受到各種外力的衝擊,改變傳統生計模式,以及缺乏適當的就業機會,

因此加速青壯世代外移到臺灣 (蔡友月,2007)。

從教育層面來看,教育成就是提升少數族群,並且促使他們向上流動的重要 管道。然而達悟青壯人口遷移台灣世代、步入現代化競爭社會謀生之前,教育條 件所能賦予他們的準備能力相對缺乏。黃玉娟(2004)提到由於蘭嶼地處離島,以 台灣相對位置來講是屬於邊緣的邊緣,在島上所產生的教育問題也很容易「邊緣 化」與「少數化」而不受重視。周建志(2009)指出蘭青在國中畢業即必須跨海到 台灣求學,這是非常重要的「特色」,因此在學校「本位課程」中,應該不只是 發展「一校一特色」,此物質文化層面的口號。而是根據蘭青在台灣日常生活所 可能面臨的問題與狀況,針對其真正需要或其面臨的實境,設計出屬於蘭與學生 特有或真正需求的學校本位課程,例如多元文化、族群關係等融入課程。

貳、 開放觀光

一、蘭嶼的生態旅遊

蘭嶼鄉在以往國家發展定位上被定位為「台灣東海岸海域觀光旅遊帶的重要 景點」、「自然保育與文化保存並重的深度自然文化島嶼」、「台灣獨一的永續海洋 文化之原住民家園」以及「原住民部落文化產業與社區發展的地區」,從上述都 可以知道蘭嶼本身之生態環境與文化風俗的特殊性。於 2005 年蘭嶼鄉海岸遊憩 整體規劃中明確將蘭嶼定位為「生態旅遊之島」 (周建志,2009)。

島上推行的觀光模式不外乎就是浮潛、潛水、潮間帶導覽以及夜間觀察,這 類型的生態旅遊似乎在其他島嶼都非城盛行,而蘭嶼獨一無二的地下屋導覽,是 在台灣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還有美麗神聖的大天池、禱告山、乳頭山、秘境景點,

都是遊客爭相踏點之處,因此觀光旺季總會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旅遊; 學者 Michael(2001)認為推動生態旅遊時,當地能力自我建構是必需的。在經由完善的 生態旅遊規劃後,可以引導觀光客深入瞭解地方文化,進而提供相對利益給當地 觀光產業。生態旅遊需以經濟目標為誘因,當在地居民獲得合理利潤使其生活品 質安定後,進而更能保育當地特殊環境及文化(王鑫,2002;洪振超,2002)。宋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瑞、薛怡珍(2004)認為生態旅遊除達到環境、社會、經濟三個面向為目標外,因 生態旅遊仍屬於觀光行為,故應包含觀光客體驗面向。近期,島上更開放了傳統 服體驗活動,藍天白雲下,穿上達悟族傳統丁字褲以及女性傳統服,拍出來的行 銷照片,更使旅人感到新鮮與新奇。

其他研究者亦針對生態旅遊產生的經濟回饋提出不同的見解,Martha(1999)認為 藉由生態旅遊可促使消費者的環境覺醒。Scheyvens(1999)提到如果地方社區對於 生態旅遊事業有著某種程度的掌控,並且能從生態旅遊活動分享到合適的利益,

那麼這樣的生態旅遊事業算是成功的,此外也提出社區賦權架構是為有助於分析 生態旅遊對於地方社區衝擊的適當機制。近年來隨著社區主義的發展,已有許多 國家積極提倡「以社區為主的生態旅遊」(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目標 即是希望地方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的發展和經營,有更多的主控權和參與機會,並 分享大部分的利益(李光中,2003)。Valentine(1993)主張藉由生態旅遊的洗禮後,

當地居民可成為對自然區域的使用者、保護者、與管理者。Michael(2001)認為生 態旅遊是種生態導向(ecologically-driven)而非經濟導向(economically-driven)的策 略,且本身具有豐富生態旅遊資源,並且必須能傳達資源所具意義給對生態場址 (eco-sites)的生態體驗(eco-experience)有興趣的現存觀光客;鄭先祐(2002):「生態 旅遊核心價值需包含精神與品質的提昇,即生態旅遊應取代以量取勝的觀光模式 轉化為注重質(精神)的提升。」;蕭振邦(2002)提出生態旅遊的特質是種「人內部 的活動」,觀光客經由體驗而瞭解到與自然是同質性的存在(林士彥、鄭健雄,

2004),故加強其教育和解說功能(宋瑞、薛怡珍,2004),更能引導觀光客與自然 融為一體(朱筱韻,1999),進而去尊重、珍惜整個世界。

二、島上的部落巡禮

隨著觀光客喜好前往較自然之地的觀光趨勢發展,具有豐富資源的原住民部落,

因而投入至觀光產業經營,並以其原住民文化作為吸引觀光客手段所形成的觀光產 業(Smith,1989;謝世忠,1994)。目前觀光客偏好前往較自然地的觀光發展,促

© 出的真實」(staged authenticity)。原住民文化與環境之間具有的意義與價值因而被 忽略,使文化展現淪為商品般的被消費(commoditization of ethnicity),更忽略掉 了在地的「主體性」(謝世忠,1994;汪志敏,2005)。

陳芬苓(2008)指出成功的原住民文化產業發展須盡可能包含飲食、節慶、手 工藝、表演藝術、自然環境及農產品等文化元素,方能達到提昇地區經濟水準的 目的外,更能達到族群文化承傳及文化再認同的最終目標。吳宗瓊(2002)認為 原住民部落利用慶典活動(special event) 來帶動部落觀光知名度,因慶典活動能 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觀光客, 除創造可觀的經濟收益,同時也可以達到地區行銷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居民亦認為目前的生態導覽不夠深入,除應提供環境教育外,更應該表達出雅美 傳統文化的意涵。

雖然現在島上民宿林立,但是卻沒有一間是合格民宿,生態導覽以及文化解 說員也因專業知識不同,解說的面向也大有不同,民宿搭配的生態解說員素質不 一,導致島上面臨削價競爭奪取客源,且島上已開放拼板舟體驗,拼板舟對蘭嶼 人來說是神聖的文化產物,以往拍照還得通過島民同意,或是禁止拍照,飛魚季 一過,灘頭上擺滿開放體驗的船隻,以及地下屋體驗,這文化的衝擊,在觀光開 放下界線已悄然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