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表演藝術團體所面臨的困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表演藝術團體所面臨的困境

本節從94 年度「表演藝術行銷平台專案」發起的目的來探討,深入了解目 前國內表演藝術產業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大致如下:

一、表演藝術團體巡迴演出不易 案簡報powerpoint。

二、人員流動率高

表演藝術團體的行政人員往往有限,但表演藝術卻是勞力密集的產業,一場 精采的演出,須靠無數的人力才能成就。陳麗娟(1997)在《表演藝術團體的生 存與發展》一文中就表示,表演藝術人員流動的原因在於:薪水待遇低、行政事 務龐雜繁重工作辛苦、硬體與軟體的環境皆欠佳、缺乏遠景、工作缺少成就感等 五項因素。人員流動率高讓表演團體過往演出努力的成果很難累積下來,且經驗 傳承困難,大多數的團隊必須努力將演出成果書面化或電腦歸檔,使新進的人員 能夠快速上手。目前國內參與藝文工作者大部分都懷抱著一股熱情,並非為了賺 錢而來,因此要改善人事流動率高的問題,陳麗娟還提供幾個方向做思考:一、

了解員工的特性、個性、專長;二、為員工創造表現的機會,滿足個人的成就感;

三、提供進修的機會;四、透明化的管理;五、平時儲備團員與行政人員。

三、表演藝術觀眾的流失

吳靜吉(2001)在《觀眾從哪裡來?》的專欄指出,台灣表演藝術觀眾主要 以年輕人為主,大部分是女性,年輕人的消費行為最容易受經濟不景氣所影響,

也因此經濟不景氣必然影響表演藝術票房,因為在台灣欣賞表演並不是國民生活 風格中必要的活動,表演藝術觀眾的流失,原因在於許多觀眾沒有將表演化為生 活的一部分。所以要培養觀眾,首先要從藝術教育做起,當觀眾學會如何欣賞藝 術後,他們也會喜愛藝術、了解藝術,使觀賞表演藝術的人口不會隨年紀的增長 流失。

四、表演藝術場地的問題

演出需要場地,台灣好的表演場地缺乏,各地方的文化中心、演藝廳因為沒 有足夠的經費維護硬體設備、訓練專業人員,造成演出單位極大的負擔(于國華,

2005)。陳錦誠(2007 年 3 月 7 日)也提出,因為表演場地跟設備的不足,原本 場地的燈光音響設備並不能符合表演團隊的需求,且場地本身的燈光音響人員也

不能配合表演團隊,使的許多表演團體必須額外租借燈光音響符合演出的需求;

另一方面,因為表演團體多傾向各地較好的場地演出,好的場地除了設備較佳,

當然也會影響觀眾出席的意願,但這樣的結果造成演出檔期難求,表演團隊可能 無法在較好時段演出的窘況;此外台灣表演場地協助演出宣傳的工作大多只侷限 在演出場地張貼海報與放置宣傳單,較積極的宣傳活動仍需要表演團隊主動出 擊,若原本申請不到的演出場地後來因為遞補或其他因素申請成功,卻因此喪失 了宣傳的良機,當然對票房產生影響。這些因素都無形增加了表演團隊巡迴演出 的成本。

五、表演藝術團體資金不足

文建會所執行2004 年「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中,扶植團隊的資金來源 比例如下圖2-2,從圖中可看出,公部門補助為資金來源的最大宗,佔所有資金 來源的27.96%,卻仍不及團隊營運總經費的一半,這邊也可以發現表演藝術團 體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大部分的團體仰賴公部門資源的挹注,資 料也顯示票房只佔總收入的兩成,端靠演出票房維持團隊營運不太可能,也因此 籌措經費成為表演藝術團體的重要課題。

票房 21.80%

民間演出費 20.71%

公部門演出費 12.15%

公部門補助 27.96%

民間贊助 9.17%

其他收入 8.25%

圖2 - 2:2004 扶植團隊資金來源比例

資料來源:李文珊(2005)。表演藝術產業生態系統初探(101 頁)。

六、表演藝術補助上的問題

從表演藝術團體資金不足來看公部門補助上的問題,于國華(2005)就認為:

表演藝術團體對於本身的的產品-創作與演出,所投入的資源往往大於市場購買 的能力。針對這樣的特性,造成政府慣用的方式,就是不斷對創作與演出提供補 助,但事實上,整個表演藝術產業鍊的資源始終不足,許多環節因陋就簡的運作,

只會不斷增加上端創作者與演出單位的成本與工作負擔,如果公部門對於上端的 資源沒有持續的增加,停擺的不只是創作與演出,而是整個產業系統的運作失 靈。國藝會也關注到相同的問題,雖然每年在產品上投入經費,效益卻持續遞減

(陳錦誠,2007 年 3 月 7 日),南方朔(2002)更指出在「分配邏輯」當道下,

大家只著重「藝術資源」分配的問題,忽略了藝術「創造問題」,使得台灣對藝 術資金的挹注,似乎是一種「投入驅動的成長」(Input-Driven Growth),而不是

「生產力驅動的成長」(Productivity-Driven Growth),一旦藝文投入隨經濟惡化、

歲入減少而被刪減,立即哀鴻遍野。綜合上述所提出表演藝術所面臨的困境來 看,要健全的不只是補助資金來源,包括場地、行政、教學…等各個支援表演藝 術產業的所有環節都應該要有所加強,才能讓表演藝術團體永續經營。

為解決表演藝術團體發展上的問題,八○年代已有不少表演藝術團體與研究 者提出解決之道,當中行銷的概念與藝術行政的體系最為重視。Kotler(1998)

指出:「假如善加利用行銷措施而能容納人數、種類均更多的觀眾,那麼藝術團 體的體質健全與長久性之展望必然可期。」(P.40)因此受過良好訓練、經驗十 足的經理人位居要職,對表演藝術組織的發展必然有加分的效果,在表演藝術 中,不管是觀眾發展或是專業的募款都必須要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這裡突顯出培 養專業藝術管理者的必要性,因為藝術管理的事業是「藝術」,所管理的對象是

「藝術家」,所得收入無法從單一來源獲取,且往往也無法支付其成本開支,所 以藝術管理所發展出來的內容當然有別於一般商業或行政管理(朱乃利,1995)。

現今國內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因為行政工作不得不放棄創作,應該讓藝術家回歸創

作本身,讓專業的管理者處理藝術行政與行銷上的問題,如此才能讓表演藝術市 場蓬勃永續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