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視覺動作統整能力

視覺動作統整能力與日常生活及學校活動表現息息相關,本節將 統整文獻對於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的定義與重要性,並介紹常用視覺動 作統整能力評量工具,及討論特殊需求學生常見視覺動作統整問題。

一、視覺動作統整的定義與重要性

視 覺 動 作 統 整 能 力 可 定 義 為 協 調 視 知 覺 與 動 作 技 巧 的 能 力

(Beery, 1997),可說是視覺刺激與對應行動間相互協調之個別動作 技巧(Kramer & Hinojosa, 2010/2011);Williams(1983)將視覺動 作統整能力定義為眼和手能協調併用,表現出有效、精確和適合動作 型態的能力,常被稱作手眼協調能力;Schneck (2005)解釋視覺動 作統整能力為:整合接收到的文字或形狀之視覺影像,做出適當動作 反應的能力。視覺動作統整能力可以是指視知覺與手指-手部動作間

29

協調良好的程度(劉鴻香、陸莉,1997);陳全壽(1997)認為視覺 動作統整是視覺神經傳導的生理反射,快速反應在手部的能力。綜上 定義可知,視覺動作統整能力泛指視覺與手部動作間協調程度,藉此 產生適當視覺動作技巧,進而讓學生成功參與各項學業與遊戲活動。

視覺動作統整能力與各項職能活動密切相關,如日常生活中的吃 飯、盥洗、個人衛生等,整個過程中多包含伸手取物、提取物品、雙 側協調等目標動作,相關動作均須藉由視覺的引導來完成(Exner, 2005)。對學齡階段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職能為學業與遊戲,其中 遊戲包含如拼圖、堆疊積木、電腦操作、使用筷子、穿衣、穿脫鞋襪、

使用剪刀裁剪、球類活動等;於學業上,諸如抄寫能力、操作性實驗、

繪畫等,均需要有良好的視覺動作統整能力才能獲得最適性的學習效 果及生活表現。研究中發現,國小學生於一天當中大約花了 50%學校 的時間從事紙筆活動(McHale & Cermak, 1992)。由此可知,書寫能 力是影響其學校功能活動表現之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然而,此能力也 常是身心障礙學生表現較為不理想的領域。相關研究指出,視覺動作 統整能力可用來預測學生寫字品質、速度和可讀性,且寫字品質也將 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表現(Cornhill & Case-Smith, 1996; Hellinckx, Roeyers, & Waelvelde, 2013; Roberts, Siever, & Mair, 2010; Shen, Lee,

30

& Chen, 2012; Tseng & Chow, 2000)。Mao(1995)指出,視覺動作發 展不佳的學生,可預期其學業表現將較不理想。林千惠(2000)之研 究結果也顯示,對於有書寫問題的學生,其視覺動作統整能力與寫字 速度間具有顯著正相關。由此可知,視覺動作統整在寫字中扮演重要 角色(Case-Smith, 2002; Case-Smith, Holland, & Bishop, 2011; Tseng,

1993b),寫字已被證實為具高度視覺動作統整能力需求的活動。

除書寫外,視覺動作統整能力對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現也具有相當 的影響力。洪清一(1999)指出,視覺動作統整能力在生活自理技能,

如穿脫鞋子、穿脫衣服、飲食和使用文具等表現上是不可或缺的。大 部分國小學生需學會如何在學校環境中獨立執行各項功能性活動,如 吃東西、喝水、穿脫衣物、如廁、盥洗等活動,若視覺動作統整能力 不理想,則可能導致學生在獨力完成上述相關工作時產生障礙,在執 行時可能也需要他人協助才得以完成,而這也可能將影響學生之自尊 心和自信心(Neistadt & Crepeau, 1998; Shepher, 2005; Trombly, 1995)。

綜合上述可知,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的優劣可能顯著影響了學生在 學校中各項功能表現,臨床教師若能了解並考量學生視覺動作統整能 力,同時多元整合相關專業人員(如職能治療師)建議,於教學實踐 或課程安排上將更能符合學生特質及需求。

31

二、視覺動作統整能力常用評量工具

視覺動作統整能力於日常生活及學校活動表現上,佔有重要的影 響地位。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常見的視覺動作統整問題常見表現於閱 讀、書寫、數學運算、使用文具、自我照顧技巧、清潔衛生和遊戲等 方面上,也可能影響學生之學業表現(Brow & Unsword, 2009; Josman, Abdallah, & Engel-Yeger, 2006; Simons & Probst, 2009)。以下內容中將 說明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的常用評估方式。

目前所發展出之標準化視覺動作統整能力評量,常見的工具包含 拜 瑞 - 布 坦 尼 卡 視 覺 動 作 統 整 發 展 測 驗 ( The Beery-Buktenica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簡稱 VMI)、視覺動 作能力廣域評量(Wide Range Assessment of Visual Motor Abilities,簡 稱,WRAVMA)、視覺動作技巧測驗-修正版(Test of Visual Motor Skills,簡稱 TVMS)、視覺分析技巧測驗(Test of Visual Analysis Skills,簡稱 TVAS)(Kramer & Hinojosa, 2010/2011)等。表 2-1 將 上述常用視覺動作統整能力評量工具之主編者、適用年齡、測驗項 目、施測時間、信度及效度等予以列表整理之。

於所列標準化測驗工具中,目前僅拜瑞-布坦尼卡視覺動作統整 發展測驗譯有中文版,為劉鴻香及陸莉於 1997 年修訂自美國兒童發

32

展與治療心理學者 Beery 於 1996 年編製的拜瑞-布坦尼卡視覺動作統 整發展測驗(The Beery-Buktenica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第四版,由心理出版社出版。此測驗最早由 Beery 於 1967 年所發展,測驗內容強調統整性並具有發展順序性,且不受文化限 制。測驗主要功能為鑑定在統整或協調視知覺與動作能力有明顯困難 的個案;測驗內容包含主測驗及兩項補充測驗:視知覺補充測驗及動 作協調補充測驗。主測驗含簡式題本及全式題本,前者適用於三歲至 六歲,後者適用於三歲至成人。施測方式以團體或個別施測皆可,施 測時間約為 10-20 分鐘,施測時受測對象採坐姿,以慣用手執行紙筆 抄畫 27 個有難易順序的幾何圖形,以進行視覺與動作統整能力評 量;補充測驗則分別就視知覺或動作協調能力進行評量。本研究所使 用的中文版已建有臺灣常模(劉鴻香、陸莉,1997);測驗之折半信 度、評分者間信度以及重測信度介於 0.48-0.99 間,相關均顯著;以

「兒童班達測驗」為效標之同時效度為-0.65;以「魏氏兒童智力量表」

為效標,與非語文智商之相關係數 0.35-0.47,皆達顯著水準。此評量 工具除了具有好信效度外,在文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因此,本研 究採用此測驗工具進行研究對象之視覺動作統整能力評量。

33

表 2-1

常用視覺動作統整評量工具

評量工具 年齡 測驗項目 施測時間 信度、效度

拜瑞-布坦尼卡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第五版

(Beery-Buktenica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5th Edition, Beery VMI)(Beery, Buktenica, & Beery, 2004)

2-18 歲

抄畫、描點、

圖形配對

10-20 分

重測信度:.89 施測者間信度:.89

視覺動作能力廣域評量

(Wide Range Assessment of Visual Motor

Abilities, WRAVMA)(Adams & Sheslow, 1995)

3-17 歲

畫圖、配對、

插棒

15 -30 分

重測信度:.86

內部一致性:1.00- .92

視覺動作技巧測驗-修正版

(Test of Visual Motor Skills, TVMS) (Gardner, 1995)

2-13 歲

圖形臨摹

20-30 分

跨年齡信度係數:.86

同時效度:.23- .48

視覺分析技巧測驗

(Test of Visual Analysis Skills, TVAS) (Rosner, 1983)

5-10 歲

臨摹簡單與複

雜幾何圖形

10-15 分

效度:.97- .83

34

三、身心障礙學生常見視覺動作統整問題

於日常生活功能執行表現上,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為顯著之影響因 子之一。然身心障礙學生常見因視覺動作統整能力問題,影響其生活 自理、遊戲和學業等表現。根據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之統計資料,

於九十七學年度到一百零一學年度間國小階段各類身心障礙學生之 障別及人數比例以智能障礙及學習障礙佔大多數(圖 2-5)。

以一百零一學年度國小階段統計資料為例,人數最多之類別為智 能障礙(共 11,954 人,約佔總身心障礙學生之 27.99%)、其次為學習 障礙(共 11,365 人,約佔總身心障礙學生之 26.61%)、第三則為自閉 症(共 5,072 人,約佔總身心障礙學生之 11.87%)。而屏東縣於九十 七學年度至一百零一學年度國小階段身心障礙學生之障別及人數比 例分布如圖 2-6 所示,所佔比例最多之類別同為智能障礙及學習障 礙。以一百零一學年為例,屏東縣智能障礙總約佔總身心障礙學生之 37.84%,學習障礙則約佔總身心障礙學生之 31.31%。

由上述可知,智能障礙、學習障礙、自閉症此三類型學生,無論 於台灣全區或屏東縣,均占了六成以上。由於各類身心障礙學生呈現 之特質及各項能力表現不一,且差異程度極大,以下僅就所占比例較 高之幾類特殊需求學生,進行視覺動作統整能力之文獻回顧及統整。

35

36

對身心障礙學生而言,於生活自理上常見的困難包括穿脫衣服褲 子、穿脫鞋襪、刷牙和吃飯等;於遊戲表現上,常見的則是玩拼圖、

玩沙堆、幫洋娃娃穿脫衣服、拼湊積木和玩電腦遊戲上等問題,在學 業上常見的則為書寫問題(Bara & Gentaz, 2011; Exner, 2005; Fish, Murray, & Bundy, 1991; Fletcher, 1997; Lust & Donica, 2011; Tomchek

& Schneck, 2006)。文獻中提到,動作表現笨拙之學習障礙兒童在拜 瑞-布坦尼卡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得分為 72.46(21.96),明顯低於 無動作表現笨拙之學習障礙兒童測驗得分 81.56(24.7),顯示學習障 礙 兒 童 動 作 表 現 不 佳 與 視 覺 動 作 統 整 能 力 間 存 有 相 當 之 關 係

(O'Brien, Cermak, & Murra , 1988)。 Su, Huang, & Wuan (2012)使 用拜瑞-布坦尼卡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研究結果也顯示,學習障礙 學生組 VMI 平均得分為 68.3,非學習障礙學生組 VMI 平均得分則為 74.1,非學習障礙學生得分顯著高於學習障礙學生。相關研究中也指 出,抄寫困難兒童在視覺動作統整測驗表現上,其 VMI 整體得分顯 著低於抄寫正常兒童(吳玉珍,2004)。Emam & Kazem (2014)對 有閱讀障礙和沒有閱讀障礙的學生進行視覺動作統整能力評量來做 研究,結果顯示有閱讀障礙學生的 VMI 平均得分明顯較低。Bonifacci

(2004)研究使用三種評估工具評量 144 發展協調障礙學生和學障學

37

生,使用之工具包括 K-BIT(Kaufman Brief Intelligence)、DTVP

(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and Perceptual Ability)和 TGMD(Test of Gross-Motor Development),結果顯示視 覺動作統整能力和粗大動作表現間有顯著相關性。侯宗賢(2007)使 用自行開發設計的視覺動作統整技能學習電腦遊戲對 3 名輕度智障 學童進行為期 10 天共 200 次的訓練,結果顯示智能障礙學童在經過

(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and Perceptual Ability)和 TGMD(Test of Gross-Motor Development),結果顯示視 覺動作統整能力和粗大動作表現間有顯著相關性。侯宗賢(2007)使 用自行開發設計的視覺動作統整技能學習電腦遊戲對 3 名輕度智障 學童進行為期 10 天共 200 次的訓練,結果顯示智能障礙學童在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