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教學反思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教學反思

本研究之執行,乃遵守研究倫理之原則,研究對象皆經由「告知後同 意」步驟,始進入研究程序。在課程進行中,帶領者盡力維護每位成員相 同的權益;於資料分析時,有關成員們的陳述雖已用代號表示發言家長,

但涉及個人隱私部分,仍基於保密原則不予呈現;在研究結束後,致贈禮 物表達對家長們的感謝。在執行完本研究所設計之課程,研究者針對家長 特性、課程設計、團體課程帶領技巧及合作學校的回饋等面向進行反思。

110

壹、家長特性

成長團體課程的性質重視團體動力的運作,因此需關注成員特性及其 參與狀況,方能使團體發展至任務運作階段、達成課程目標。以下就本成 長團體課程的成員特性及參與狀況做說明:

一、學習能力:參與本次團體課程的家長,教育程度頗高,對於帶領 者所傳達的課程理論概念,大多能吸收理解並加以運用;但同時也有家長 呈現不同的學習速度,是帶領者亦需關切之處。此外,夫妻一同參與的家 長中,有人多次強調兩人共同學習的效用,使帶領者擔心此行為是否會為 單親或單獨參與的家長帶來壓力?雖經說明「個人」的學習成長亦可成為 家中穩定的力量、帶動配偶與子女的改變,家長們的感受仍需觀察、關切。

二、分享需求:家長們因著長期處於親子困境當中,遇見狀況類似的同 伴,便容易滔滔不絕地分享,在述說與聆聽中間獲得支持,使被理解的需 要得到滿足,但此舉同時也容易延誤課程的進行,使帶領者體認到需要多 加強練習較不擅長的「阻止」技巧。

三、解決問題:林家興(2008)提到,親職教育在預防親子問題的發揮 可分為三個等級,本次團體課程設計的層次,是以次級預防的內容為主,

包括瞭解子女的能力、自我覺察的能力、情緒自我控制的能力、良好溝通 的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等。然而本研究中超過二分之一的家長所呈現的 親子問題,已屬於三級預防的課程,除了前述次級預防的內容外,還需要 個別化的服務,例如心理諮商及特殊教育服務。

因著家長們主動要求,帶領者於課程進行之外,也透過面談、電話及 網路等方式,提供家長們相關資訊及協談。有家長經帶領者評估需要專業 諮商服務,因此提供轉介訊息,但家長卻持保留態度;一如大多數國人,

111

認為「有問題」的人才需要諮商,這仍是有待建立的觀念。同時帶領者也 陪同家長出席特殊親職講座,並鼓勵其參與支持團體,以獲得更適切的資 源與幫助。

家長們深沉的親子問題,考驗著帶領者諮商輔導的能力。在實施高中 生父母的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時,面對較嚴重的親子狀況,帶領者若具 備輔導諮商能力較能因應。

貳、課程設計

在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的歷程中,帶領者體認到課程內容的豐富與進行 時間的有限,是課程規劃的難題;在多元的教學方式中,發現網路社團的 功用是一大收穫;此外也對課程設計的挑戰及觀察者的功能有所省思。

一、課程時間的規劃:最初研究者與合作學校之輔導主任商談團體課程 的總時數時,考量到家長們不易承諾參與長時間的團體課程,故以 6 次課 程每次兩小時為安排原則。然而研究者的課程設計乃結合了多元的理論與 觀點,內涵都相當豐富,要在每一次兩小時的課程中,清楚教導重點概念 並讓家長有分享演練的時間,真是一大挑戰;在幾次團體超時、家長們不 介意課程時間延長的情況下,研究者遂將每週課程改為以 3 小時進行規畫,

使「課程教學」與「團體分享」之間的張力稍微減輕,同時也看見了家長 們對團體課程的認同與投入。

二、課程進行的方式:研究者除了以講述法進行教學外,還運用多樣的 方式與媒材促進家長進行學習,例如小組及大團體討論、角色扮演、體驗 遊戲、短片、短劇、簡報、學習單、回家作業、禮物、茶點、網路社團等,

其中網路社團所發揮的訊息傳達、情感交流及問題討論功能,為課程的學 習帶來許多助益,是在設計之初未料想到的部分,此為成長團體課程的帶 領者於課程規劃時可善用的工具。

112

三、課程設計的挑戰:課程設計中,要達成「信任」內涵的目標是較困 難的部分。信任的意涵包括親子間的相互瞭解與尊重(羅國英,1986),

以及父母能信任子女的外在表現(黃春枝,1986),前者可透過認識子女 的發展階段來達成,後者則需要父母給予子女足夠的愛,等待子女行為的 成熟方有可能實現,教導父母為團體課程中可執行的部分,但子女的成熟 則不易在短時間內看見果效。

父母能夠提出增進孩子的安全感與信任感的做法,但同時對孩子能否 被信任有所質疑。

「小孩對我們有安全感及信任感,是大人對他們沒有信任感。他知道你會 對他好,你也不會放棄他……」(M010321R)

四、觀察者的功能

本研究之觀察者為合作學校之輔導主任,因其對家長狀況的熟識,

能適時提供成員的資訊給帶領者,使帶領者能及時回應家長的需求、提供 適切的協助。當熟識成員狀況的老師或主任願意成為成長團體課程的觀察 員,會為帶領者及團體帶來相當大的助益。

叁、團體課程帶領技巧

帶領者在課程教學方法及團體帶領技巧上,都需再學習與精進。

一、教學方法:在以講述法說明「人際風格類型」及「冰山理論」時,

有家長表示所學習的內容「好深奧」;使帶領者思考,說明此類屬於心理 學專業知識的內涵時,需要以更簡單淺顯的字眼與方法,讓家長們在有限 時間內能更清楚明白、掌握其內涵。

二、帶領技巧:當帶領者評估團體凝聚力已穩定,家長們的信任感已建 立,為使家長們能「正視」自己的「盲點」,帶領者用了許多「面質」技

113

巧,雖然能幫助大多數成員有所覺察,但也有家長迴避問題。使帶領者省 思自己是否操之過急?「改變」的時間與契機,仍須尊重家長的抉擇。

肆、合作學校的回饋

在親職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合作單位在參與家長的招募、場地的安排、

各項行政事務的支援等方面,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就研究者的角度,相當感謝合作學校提供機會讓研究得以順利進行,

從輔導主任的回饋中,也使研究者體認到學校對專業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 程的需求與重視;研究者看見自己不僅是機會的接收者,也是重要資源的 提供者,藉此研究促成親師更多的合作機會(張宗義,2007;游淨如,2011), 對研究者而言,是莫大的肯定與鼓勵。

同時與合作學校接洽時,和負責人員的互動方式、對學校行政作業的 理解與體諒,亦為須注意的事項,也是研究能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