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

為設計適合青少年之父母的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本節首先說明親 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的意義,接著探討青少年之父母對親職教育的需求,

再說明親職教育成長團體的相關研究與成效,最後則針對及親職教育成長 團體課程內容的理論基礎一一進行探究。

13

壹、「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簡介

一、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的意義

所謂成長團體,是通過成員間的相互作用,協助成員自我認識、自我 探索,從而自我接納和自我肯定,促進個人成長的團體(呂勝瑛,1988)。

Wadeson (1980) 提到,在團體中透過自我觀察和其他成員的回饋,成員能 體會他們的行為及對別人造成的影響,經歷改變並回饋給團體,促進積極 的人際互動關係,進而提升成員自尊。林家興(2007)認為,由於人是社 會的生物,個人多數時候都受到團體的影響,有效的親職教育課程通常會 用小團體方式實施(人數為 8 至 12 人),以增加父母的互動和支持。團體 提供人們在溫暖關懷的氣氛下學習及練習的機會,成員透過彼此討論、分 享,在相似的經驗中彼此回饋支持,進而促進覺察和改變,因此團體形式 非常適用於人際問題、生活適應及親職教育(許淨惠,2011)。

以成長團體的方式所進行的親職教育課程,即為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 程,包含結構式內容的學習與成員的互動討論及分享,預防個人或親子間 的困擾問題;團體成員有一定的同質性和目標,藉由學習、討論、演練等 方式,可以獲得比參與演講或閱讀書籍更深入的學習和體悟。父母在團體 中因為他人的支持、分享而有歸屬感和普同感,加上透過知識和技巧的學 習及彼此回饋增進自我覺察,在朝向共同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會更有改變 的動機與方向(許淨惠,2011)。

二、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的互動模式

以團體方式進行親職教育時,林家興(2007)提到可採用班級教學或 小團體研習。前者以傳統的課程方式進行教學,是一種由上而下 (top-down) 的模式,由專家主導、提供教養觀念與知識,課程進行較為單向,團體互

14

動較少;著重行為主義的觀點,對於父母態度的改變,成效不深(廖永靜,

2000)。Beck (1993) 認為,教育不是上對下的教學,而應以民主對話的方 式來進行,使教學者與學習者一起學習,從彼此的價值觀和生活經驗中受 益,教學者雖然懂得多,仍應避免過度支配學習過程。

廖永靜(2000)曾以團體動力的觀點進行親職教育方案的設計與執行,

發現「關係導向模式」的團體過程是親職教育的必要途徑,其特色有二:

(一)夥伴模式:帶領者不是高高在上、單向的資訊提供者,也不是扮 演優於父母的角色;由於成人不喜歡單向的傳遞、重視活動場所的氣氛與 感受,參加團體的成員並非只想學習知識,還包括社會、情緒需求,合作 式的夥伴關係能促進帶領者與父母的聯繫,以成員所表達的需求為核心,

將使團體的內容更有吸引力。

(二)增能模式:傳統親職教育團體由專家帶領主導,成員被認為具有 問題;但 Dunst 和 Trivette (1987) 提出增能 (empowerment) 概念,希望讓 家庭展現能力、相信每個人都有其優勢條件,遇到問題時必須自己去解決,

並可帶來改變;專家只是增進其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廖永靜(2000)認為,基於成人學習的特殊屬性,親職教育最好在團 體中實施,尤其是小團體,比較能夠建立人際友善關係,帶領者先要經營

「團體運作」 (group working) 階段,經營團體動力,建立溫暖友善的關 係,之後再進入「任務運作」 (task working) 階段,成員的學習與轉變才 較有可能發生。

三、成人學習的特性

黃富順(1989)提到,成人所具有的豐富經驗,是成人學習者的重要 特質之一,可成為學習的助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與其既有經驗相連 結,在教學方法上,應多採用成人經驗的方法,如團體討論、角色扮演、

15

模擬等方式。成人學習的目的在於問題的解決,問題解決應與學習者的經 驗、期望和潛在的資源相互一致,而非來自「專家」的敘述。

上述強調的重點,即是將成長團體的運作模式融入親職教育的課程當 中,為帶領親職教育團體課程時應注意的事項。本研究所規劃的課程,係 將親職教育班級教學的架構融入成長團體的模式之中,不同之處在於人數 的差異,本研究在課程活動設計上多採取團體討論的方式,使父母在容易 彼此熟識的小團體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技巧的演練,有較多的機會進行討 論及分享,協助父母對於自己的特質、情緒及親子關係有更多的覺察,以 增進正向的學習效果。

貳、青少年之父母對親職教育的需求

親職教育的規畫,首先須瞭解父母的問題與需求,才能設計出適合父 母的課程,滿足父母的期待。

林家興(2008)指出,親職教育需求評估的方法可分為社區資源調查、

社會指標分析、服務使用分析、社區問卷調查、團體方法等五種;在以往 有關青少年父母的親職教育需求所做之研究中,唯見以最常出現的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馮潔瑩(2002)針對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及桃 園縣四縣市中 21 所高級中學之 581 位學生父母進行研究,欲瞭解父母們 對親職教育的態度,發現多數父母對親職教育的認知與重視程度,大多抱 持著正面的態度,父母們對親職教育內容的需求以「瞭解青少年各階段的 心理發展及溝通技巧」為最高;賀力行與吳立偉(2010)針對完全中學父 母所做的親職教育需求調查,也是以「如何與青少年溝通」此一項目排行 最高。

李愛華(2003)則對高雄市國中學生父母進行親職教育需求調查,父 母最重視的主題依序是:指導子女培養危機處理及自我保護的能力、建立

16

子女良好讀書方法及時間管理的習慣、指導子女養成合宜守法行為、了解 子女升學資訊及「維繫良好親子關係」。處於不同學習階段的青少年之父 母,對親職教育的內容的重視程度或許有差異,但對於如何與孩子溝通、

增進親子關係的品質,則是共同的需求。

本研究在規劃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的主題時,對於需求的評估,參 考了合作學校輔導主任及家長們所提供的意見。輔導主任表示,在和父母 的互動中,發覺父母們常感困擾的問題為「如何與孩子溝通及化解衝突」; 主任整理該校家長們參與親職講座的回饋單發現,父母們期待能有更多學 習親子關係議題的機會,與過去的需求調查研究相符。本研究將以過去研 究調查結果與家長們所提供的意見,做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在之後課程設 計的論述中,有進一步的說明。

叁、親職教育團體的相關研究及成效

一、親職教育團體之相關研究

我國由政府所推行的親職教育方案並不少,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每年 皆舉辦許多親職教育活動,但以此做實徵研究發表報告的較為少見,實務 與研究的對話不易產生,需要更多的連結。

如第一章第二節所提及,過去 20 年中,國內針對青少年之父母所從 事的親職教育團體課程之相關研究有 5 篇(李孟真,2000;簡文英,2002;

邱獻輝、鄔佩麗,2004;蔡惠銘,2005;田美惠,2010),以下分別從課 程目的、課程的理論基礎、實施時間、實施時數、參與對象、參與人數、

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結果等方面一一說明這五篇研究的概況。

(一)課程目的:主要在提升親子關係與親子溝通品質、增進子女自尊、

改變父母的教養態度等。

17

(二)課程的理論基礎:有以單一諮商理論為內容所設計的團體課程,

例如:理情 U 型自尊模式、薩提爾模式;也有結合兩個諮商理論而設計的 團體課程內容,例如:家庭系統環繞模式、諮詢理論,或結合專業化的親 職教育課程為團體內容,例如:戈登模式、行為學派模式。

(三)研究方法:大部分的研究皆兼具量化與質性設計,量化設計中多 為準實驗設計,或採前實驗設計,選取適合主題之量表做為評量工具。質 性設計則以成員填寫的回饋表及訪談方式為資料蒐集的工具。

(四)實施的時間:大多在週間白天舉行、也有在週間晚上或利用週末 進行團體課程。

(五)實施的時數:為 16 小時至 24 小時不等。

(六)參與對象:主要為一般父母,也有專以單親父母為對象之團體課 程,參加者絕大多為母親,父親則為少數。

(七)參與人數:每一組人數為 10 人到 20 人不等。

(八)研究工具:大多以量化與質性工具並用,也有單純使用質性工具 來進行團體課程的評量。

(九)研究結果:在量化的部分,有少數達到研究假設的顯著水準;在 質的結果的部分,父母們均表示藉由親職團體課程的學習,對自己的情緒 管理有幫助,與子女的關係也有所改善。

二、成效評量

親職教育團體課程實施後,須對其成效有所評量,Powell & Cassidy (2007) 認為評量是檢視一個方案的效果、品質和價值,做為計劃改進的依 據。評量的內涵為何?林家興(2008)指出可從課程本身及父母的學習成 效來探討。

18

19

20

續表 2-2-1

質性工具 訪談

成員學習效果,共分為六 個主題:自我內在經驗的 覺察、運用自我來改善關 係、用心經營親子關係、

生活中應用溝通學習、親 職課程擴展自我認知、肯 定團體經驗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在表 2-2-1 所呈現的研究中,所有研究者在課程評量部分,均分別以訪 談或父母填寫回饋表的方式,瞭解父母對於課程的學習狀況、感受及建議。

在父母學習成效部分,李孟真(2000)、簡文英(2002)、邱獻輝與鄔佩麗(2004)、

在父母學習成效部分,李孟真(2000)、簡文英(2002)、邱獻輝與鄔佩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