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角色知覺的意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角色知覺的意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角色知覺(role perception)係指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對某種角色的理解(張春興,

2010),個體對於自身角色的認識會對其行為、思想等方面產生影響。本節將針對角色 知覺的意涵與相關理論、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進行分析及探討,並依序論述如下:

一、角色知覺的意涵

「角色」一詞最早源自於戲劇上的應用,是指演員在舞台上所扮演的人物,而該 字彙在通俗的意義上多應用於社會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郭為藩,1988)。郭丁熒(1998)

將角色界定為在社會情境裡角色扮演者與其他角色夥伴互動過程中,角色會受到自身 特定的身分、地位,而被期望及其實際表現的行為或特質。張春興(2010)從社會心 理學角度指出,角色的兩個意義,(一)角色是在社會的團體中被賦予的身分與此身分 所發揮的功能;(二)個人角色具有一定的行為組型,社會上的的每個角色都都具有某 些期待性的行為特徵。

陳奎熹(2003)指出一般而言,角色包含下述的之概念,(一)角色係指個體擔任 某一特定職位的一套「期待」和「規範」,期待是預期角色可能的表現行為,規範則是 該角色應該如何表現;(二)每個人經常同時扮演多種不同的角色,且每個角色之間彼 此牽引;(三)在社會制度下的團體,對承擔的某一角色之個人具有一定的角色期望,

每個人也有對自己的期望;(四)每個人對於履行角色的方法、行為並不相同,角色的 改變會影響其態度、行為與社會關係;(五)角色可分為「歸屬的」角色與「成就的」

角色,前者之角色是一出生就具決定性,而後者與個人能力與表現相關。Parsons(1961)

認為角色是在制度規範之下所參與社會互動的一種過程,會與特定而具體的夥伴建立 一種交互關係,即為人的一種結構化(引自葉千芷,2009,頁 16)。Zanden(1993)

從團體中之結構面來分析個體的地位與角色,他認為地位是個體在團體中的位置,屬 靜態的結構層面;而角色是用來界定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行為,屬於動態的行為層 面(引自黃文三,2003)。黃振恭(2008)以三個層面來界定角色的意涵,分別是角色 是社會上與他人的互補、互動之關係、角色是某種身分或職位的行為規範、角色也具 有他人的期望。

總而言之,「角色」是社會情境之下,個體在人與人的互動過程中,表現出自己與 他人所期望的行為與特質,而每個個體同持存在多種角色,而對不同角色的認知會促 使個體產生不同的行為。

「知覺」係指個體運用感官接受到環境中的刺激後產生感覺,將這些收集到的訊 息經由大腦進行統整並重新選擇與組織之後而產生的主觀解釋的歷程,知覺屬於一種 心理作用(張春興,2010)。黃士嘉(2010)認為知覺是藉由生理的器官覺察環境中的 事物訊息,在經由心理的選擇、反省、統整與組織後對外在環境做出獨特的反應與解 釋的歷程。郭丁熒(1998)認為知覺將感覺資料進行判斷、反省、統整、選擇與組織 等心理活動歷程之後所產生個人的、有意義的想法或經驗。

Bruner 於西元 1973 年在《超越所獲資訊》(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一書中 將知覺做三方面的界定:(一)知覺不是一種獨立且絕對的過程,它必須結合其他的心 理歷程的運作。知覺不僅是由原始刺激物來決定的產物,也是體驗的、動機的,以及 個人與社會等因素的共同產物;(二)知覺基本上與概念的形成,以及其他高級心理歷 程式同質性的。因為知覺與概念活動是連貫的,知覺被視為個體依據感覺訊息,來建 構其感知世界所必要的推理過程;(三)知覺、概念形成和推理不是被動的,它會主動 選擇訊息,並形成知覺假設,以構成知覺過程的一部分(黃振恭,2008)。

由上述的論點得知,「知覺」是藉由生理器官去覺察周遭的環境,進而將蒐集到的 刺激與訊息在大腦中進行反省、整合、選擇、組織等複雜的心理歷程後,對環境做出 獨特的反應與解釋的歷程。

角色知覺(role perception)為角色與知覺的複合詞,角色知覺即是個體對於某一 特定角色的知覺(葉千芷,2009);係指個人對某一角色從社會的角度去考量對於該角 色的期望及觀察角色中的其他人的實際行為與特質,經由內省、判斷、統整、選擇及 組織等心理活動力成後,所建構出來的認知或應表現的行為,是對角色的主觀想法(吳 明堂、鍾明翰,2011;郭丁熒,1998)。郭為藩(1988)認為角色知覺係指角色行使者 對於此角色的主觀認知,是角色本身對他人期望的認知與個人行使角色任務時的主觀 想法,與自我觀念是相關的。張春興在《張氏心理辭典》中說明角色知覺包含三個層 面的認知,分別是(一)對自我角色的認知,即為個體對自我角色的覺察;(二)對他 人角色的認知,是個體對他人角色的覺察及(三)對角色期待的認知,可視為他人對 自我角色的覺知。

郭為藩(1988)指出奧爾波特把角色知覺稱之為「角色構想」(role-conception),

意指個人對被託付角色的想法。他將角色剖析成四個層次,包含角色期待、角色構想、

角色接受與角色踐行。他認為個人對行使角色時所知覺的狀態與程度,並不一定與社 會文化的客觀要求相符合;而角色知覺是行為的參考架構,角色能否扮演成功,在於 扮演色對角色的了解與體認程度相關。

綜上所述,「角色知覺」係指個體在思考自己與社會對角色期望所扮演的行為與特 質之後,經由內省、判斷、統整、選擇及組織的心理歷程,而後所產生的主觀想法。

二、角色知覺相關理論

角色知覺理論的發展大致可分為鉅觀與微觀兩個層面,鉅觀的角色理論重視社會 系統、組織結構對個體角色的影響;微觀的角色理論是以個人角色社會化歷程、人際 互動來分析。以下就結構功能論、衝突與批判論、符號互動論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結構功能論

結構功能論又稱之為和諧理論,盛行於 1950 及 1960 年代。此學派認為社會是一 種體系,從社會整合、穩定和諧的觀點來看社會秩序運作的情況(陳奎憙,1998)。

結構功能論提出理論的學者始於 R. Linton,而由 T. Parsons 建立起一套正式的體系架 構。在 Linton 的理論中,角色來自於社會型態之中,是當個人被社會分派到某一地位,

開始與此一地位和其他地位產生關聯,當他完成構成此角色的權力與義務時,就是在 扮演這個角色(郭丁熒,1995)。

Parsons 是最具影響力的結構功能論者,他對社會體系的分析,說明角色是社會制 度賦予個人行為的期望,個人善盡其角色義務,制度的功能就能充分發揮,社會因此 穩定發展(陳奎熹,2003)。他將社會分成三個系統,即「文化的系統」、「社會的 系統」、「人格的系統」,社會是由文化、社會的結構及個人所組成,這三個系統之 間有一種「控制層級」,係指文化系統控制社會系統,社會系統控制著人格系統(吳 曲輝等譯,1992)。

就結構功能論的觀點,教師角色知覺是指教師在社會體系之中接受社會對教師的 規範與期望,並了解自己在體系中的身分和地位,並習得與該地位結構有關的社會期 望與規範,並表現出適當的的行為與特質(黃士嘉,2010;陳明謙,2008)。教保員 角色知覺上,會有符合社會期望的感受,在幼兒園中各盡義務,以維持幼兒園整體運 作的和諧促使社會結構發揮與發展。

(二)衝突理論

衝突論在社會學的起源很早,但這種衝突學派的方法論在教育社會學研究中,一 直未能引起學者的興趣與注意(郭丁熒,1995)。衝突論在社會學衝突理論從與結構 功能論相反,其從對立衝突、變遷、強制的角度來分析社會秩序的問題。衝突理論認 為社會結構中團體之間因支配者與從屬者之間的利益及目標差異產生衝突,這些利益

衝突所引發的權力鬥爭會導致社會產生不斷的變遷,而在鬥爭與變遷的過程中,取得 優勢地位的團體,必會採取強制的手段迫使其他團體與之合作,因而控制整個社會情 境(陳奎熹,2003)。

吳曲輝等譯(1992)指出,從衝突論探討社會角色者以Dahrendorf為代表,而Coser 的衝突功能論則常被引用以說明衝突論之角色社會化歷程的論述依據。Dahrendorf認 為社會基本上是一種不均衡權力分配的組合團體。而社會裡的基本單位則是一種依賴 權力關係所分配的「強制性合作團體」,此團體由擁有支配權的「積極支配角色」與 受支配的「消極支配角色」所組成,兩者不平均的權力分配是社會衝突的主要原因;

且衝突是可辯證的,一種衝突的解決隨之產生一套新的對抗利益,而制度化模式中不 可避免的衝突辯證結果所造成的社會變遷是社會體系中普遍特徵。

Coser的衝突功能論是從不同角色來輔助功能論的不足,其認為衝突是一種過程,

在一定條件下具有維護社會某種重要部分的功能。此學派認為衝突的起因有二:一為 社會結構的不平衡性,因此社會中各組成部分間之相互關係往往是不協調的;二為不 同社會階層(通常區分為統治與被統治兩階層)對於其利益、社會資源分配和整個社 會結構之不同態度,因此,當被統治階層對於社會資源分配的公平性產生質疑時,這 些社會成員因未能發洩不滿情緒而導致「自我」喪失感愈強,將造成愈嚴重的衝突(高 宣揚,1998)。

就衝突理論的觀點,教師角色知覺是一辯證的歷程,在此歷程中有衝突與對立的 存在。且教師的角色發展歷程具有辯證性,而其影響的因素涵蓋了歷史文化中的性別、

就衝突理論的觀點,教師角色知覺是一辯證的歷程,在此歷程中有衝突與對立的 存在。且教師的角色發展歷程具有辯證性,而其影響的因素涵蓋了歷史文化中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