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教學應用

第一節 現行教材檢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教學應用

筆者根據研究結果與分析,試圖從教學應用的角度出發,嘗試設計相關的教 學內容。第一節為現行教材檢視,分析了《新版實用視聽華語》、《遠東生活華語》、

《說話得體》及《什麼時候說什麼話》此四類教材中出現的相關拒絕內容,並分 析其拒絕語境和策略。第二節為教學啟示與應用,透過教學內容的設計提供相關 的教學建議。第三節為小結。

第一節 現行教材檢視

本節將分析綜合教材—《新版實用視聽華語》、《遠東生活華語》與學習輔助 教材—《說話得體》、《什麼時候說什麼話》等四類教材,分析教材中關於拒絕言 語行為的內容語境以及相關的拒絕策略、學習內容。

一、《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內容檢視

(一)編輯要旨與教材類型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全教材共五冊,教材理念融入了美國大學委員會宣布 的 AP(Advance Placement)華語測驗計畫,即以五大目標:1.溝通(Communication),

2.文化(Culture),3.多元(Connection),4.辨思(Comparisons),5.實用

(Communities)編寫學習內容。教材內容從日常生活出發,涉及了實際生活用語、

校園活動、日常生活話題等,第四冊開始則介紹了中華文化之特質與風俗習慣,

包含了社會、歷史、地理、人情世故等學習主題。每冊教材所包括的內容大致有:

1.課文、對話;2.生字、生詞及用法;3.語法要點及句型練習;4.課室活動;5.

短文;6.註釋等六個部份。

此教材為綜合型教材,強調學習者聽、說、讀、寫的學習,取材生活化,學 習主題多元,與《遠東生活華語》俱為學習人數最多的教材。

(二)拒絕言語行為學習內容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拒絕策略出現頻率的計算是將各拒絕策略出現數除以總拒絕策略的使用次數。根 據上表統計,可發現最常出現的拒絕策略為「阻礙因素」、「慣用語」和「感謝」。 最常出現的拒絕形式為:〔直接說不〕+〔阻礙因素〕。此外,因為在拒絕類型中 類型中「恭維」的比例很高,而其常對應的拒絕策略為使用慣用語,例如下頁的 例子:

建國:叔叔,偉立的中文講得很好吧?

叔叔:嗯,好極了,聽起來跟我們差不多了!

偉立:哪裡,哪裡,您太誇獎了!聽建國說,您這次是來開會的。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四冊,第九課課文,頁 220)

「哪裡,哪裡。」為華人社會中面對他人讚美時常會使用的慣用語,此句在恭維 語境中出現的比例也非常高。

二、《遠東生活華語》內容檢視

(一)編輯要旨與教材類型

《遠東生活華語》全教材共三冊,每冊共十二課,每課的內容包括本課學習 目標(包括生詞與語法要點)、課文、生詞、注釋、文法、聽力練習、綜合練習、

實用語料等。教材宗旨在前言中提到:

本教材是以真實生活語料為主,讓學生學習有意義的華語文,在聽、說、讀、寫 四項語文能力上,都能達到與人溝通的目的。因此在語音、語法、語意與語用上,

均考慮到學生語言習得的因素,加強認知能力的練習,以期達到以華語文為第二 語言學習的目的。

由此可知此教材為一綜合型教材,強調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學習並進,

教材中也融入了語用學習內容。本教材也強調是以真實語料為主,讓學生能學習 真實的華語文內容,進而達到與人溝通的目的,因此,本書中有關拒絕語料的內 容,也值得學生加以學習,並可作為爾後教材內容延伸編寫的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上圖,可以發現本教材中出現的拒絕策略有十三類,其中最常出現的拒絕策 略主要是「阻礙因素」,「直接說不」的直接拒絕策略次之。此外,最常出現的拒 絕形式有以下兩類:

一、〔直接說不〕+〔阻礙因素〕。例如:

王:這些山茶花很漂亮。我們買一些回去吧。

李:唉呀,不行。我先生對花過敏。我不能買回去。

(《遠東生活華語》,第二冊,第十七課文法練習,頁 279)

二、僅出現阻礙因素。例如:

王:我最喜歡喝啤酒了。再給我一罐。

李:你別再喝酒了,要不然你的肚子會越來越大。

(《遠東生活華語》,第二冊,第十七課文法練習,頁 279)

由於教材編寫時,除非是新的學習詞彙,否則內容是以學生已學過的詞彙做 為優先考量,才不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並造成對內容理解的困難。此外,由於 大部分的拒絕內容出現在文法練習中,考量到以練習語法點為主要目的,故編寫 時更會避免出現新的詞彙,因此才造成拒絕策略的集中使用,如「不行」、「不必」

等直接拒絕詞彙,是學生初學時就已習得的詞彙,故選用此類詞彙編寫內容更不 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說話得體》內容檢視

(一)編輯要旨與教材類型

《說話得體》是為美國高中中文三、四年級或大學程度 AP 中文課學生設計 的聽說教材,目的是強化口語表達的訓練。全書共分 8 個單元 16 課,以 16 個語 言功能主題銜接了 64 個場景,包含了問候、告別、介紹、推薦、詢問、要求、拒 絕、接受、告誡、建議、許諾、致歉、同情、安慰、恭維、抱怨,皆為日常生活 中常遇到的語言情境。編寫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以交際任務為基

根據了「外語學習五個階段準則」的前四個準則所編排,同時也體現了 Vygosky 有關學習的「近側發展區間」理論(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 ZPD)。

(二)拒絕言語行為學習內容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在街上 拒絕窩藏來歷不明的包 在兩位朋友之間 7 在教室裡 拒絕考試作弊 在兩位同學之間 8 在美國華人家庭 拒絕學中文 在父母與子女之間 9 在旅館 拒絕提供服務 在旅館老闆與顧客之間 10 在警察局 拒絕回答任何問題 在警察與犯罪嫌疑人之間 分析本教材內容,歸納出值得學習應用的三點:

1. 提供常用句供學生參考:除了課文情境中出現的生詞外,在課文最初及提供了 學生相關語境會用到的句子,學生可實際應用在具體語境中,增加練習機會。

2. 課文情境多元,注重拒絕言語行為中社會距離、情境的影響因素:課文提供了 四類拒絕語境,每則語境開始前也對人物關係和情境做說明,讓學生有意識地 瞭解到其中的不同。

3. 「小品表演」的部分,提供了十類拒絕語境,語境說明包含了「對話地點、時 間」、「對話情景」、「對話者之間的關係」,學生可從中自由選擇做練習,也可 與同學角色扮演,模擬在真實情境中的拒絕言語行為。

除了上述三點,教材中也略有美中不足之處。例如教學內容不夠深入,語境 和社會地位之間拒絕策略的適當性必須靠教師從旁輔助說明,學生若自行學習可 能很難體會。對於有些拒絕策略可以做深入的說明,例如移情策略可以釋出善意,

有效地緩解雙方面子的威脅程度,此類型的策略這就很值得學生深入學習。此外,

有些慣用語,例如「哪裡,哪裡。」也是面對恭維時常使用的策略,這部分也可 多作文化意涵的解說。

四、《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內容檢視

(一)編輯要旨與教材類型

《什麼時候說什麼話》最初是為哈佛北京書院一對一的單班對話課而設計編 寫的。此教材涉及了語言教材和教材編寫中常被忽視的重要課題—言語行為。編 輯者認為學生如果不會或不能在特定的環境中說該說的話(或不說不該說的話), 那麼不但無法交際,可能還會產生負面的後果,因此「語用」是此書重要的編寫 內容。本書力圖創造出一種「以言語行為為綱,同時兼取情景導入」的方法,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望為語用教學帶來突破。

本書共 16 課,每課包含一個言語行為主題,依序為問候、感謝、道歉、邀請、

請求、答應許諾、拒絕、詢問、贊同、否定否認、讚賞表揚、不滿、批評、安慰、

說服勸說和猜測等。

(二)拒絕言語行為學習內容分析

「拒絕」編於本教材第七課,課文內容包含了四個拒絕情景供學生參考學習,

各情景非以對話方式呈現,僅有一語境說明,語境說明後有相應的回答參考,四 類情景內容整理如第 93 頁表六-4。

本教材同樣包含了許多拒絕情境內容,學習者可依不同情境提供的回應句子 來學習相關的內容。但教材的編排上有幾點可討論之處:

1. 編輯要旨指出本書涉及了「言語行為」此一重要的教學課題,但在內容上似乎 沒有突出此部份的教學重點。

2. 教學內容略顯貧乏,僅安排四個拒絕語境的說明與相應可以學習的句子,並無 其他說明或練習。

3. 同上點,除了學習內容略顯貧乏外,也缺乏針對學生輸出練習的部份,無法有 效驗收學生的學習狀況。

4. 情景非以對話方式呈現,僅以一句描述性的話語帶過。相關拒絕語境資訊的缺 乏,使學習者無法具體地學習並且比較不同語境間拒絕言語行為運用的差異。

五、討論

分析各類教材結果可知,現行普遍採用的綜合型系列教材中並無關於「拒絕」

此單一主題的教學內容,許多拒絕內容出現的地方皆散布於課文、生詞例句和語 法練習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由於內容並未被突顯,教師也很容易忽略之中值 得教學的交際現象與策略。基於語用交際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拒絕」此一主題卻 實有必要被單獨提出、重點教學。總結以上教材分析結果,建議相關教學內容的 編寫重點如下面幾點:

1. 以真實生活中的情景帶入教學,以對話方式呈現內容,並對語境有詳細的輔助 說明,如交際人的社會距離、場合、事件類型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教師可嘗試從常用的拒絕策略與拒絕形式教學,讓學生具體地認識不同語境間 拒絕策略的差別,並在自我運用時也能有較深的認識。

3. 強調輸入與輸出並重,編寫學生練習內容。因為言語行為強調語用,即是真實 語言的運用,因此學生能得體地實施拒絕言語行為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

4. 教師應對相關學習內容有一定的瞭解。因教師對內容認識的多寡也牽涉到教學 過程與學習成效,因此教材編寫上除了以學生為出發點外,也應該在課本或是 教師手冊中增補讓教師能深入瞭解的提示與說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情景三:

拒絕別人的詢問

拒絕別人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