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訪談資料之分析

本節根據訪談結果進行資料分析,就學前教師參與融合教育之經驗與看法、

學前教師參與融合教育所面臨的困難及所需之協助作 一 探 討 。 一、學前教師實施融合教育之經驗與想法

(一)教師對融合教育的看法

少數的受訪教師對於融合教育維持正面的看法,且認為融合教育對一般學生 的影響正面大於負面,涵蓋了認知、情意、技能各方面;但相反的,多數的受訪 教師則抱持著比較保留的看法。

「讓學生真實的了解到,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人,要彼此互相尊重包容,同時讓 孩子知道自己身體健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孩子因此變得比較能同理、也比較 樂於幫助別人。」(訪 A971103),

「小朋友平常的相處互動,就是為活生生的教學,有許多情意的教學目標,在真 實的情境下,不用教就達到了。」(訪 B971205)。

「從社會適應的層面來看,他未來終究要進入社會、跟社會接觸啊!如果從小就 被隔離,那一輩子幾乎就沒希望了!」(訪 E971215)

「如果是輕度的小孩,我認為比較適合融合在班級中,撇開他的障礙來講,也許 他可以有很好的成就,或者是他有某方面的發展,可是因為他這個障礙,我們把 他隔離起來,就會變成減少他學習發展的機會呀!如果今天他有障礙可是我們還 是把他放在這個社會裡面,給他一些機會,說不定他有蠻大的成就。」

「我覺得融合的過程對身障的孩子來說,在未來出社會或許會有幫助,比較能夠 適應群體,但是在學習效果方面就真的很有限,如果你問我贊不贊成融合,我會 持比較保留的看法。」(訪 F971222)

「雖然孩子之間有互動,但依據我的經驗,其實並不會很多,孩子其實是很直接 的,就像當你跟他說了好幾遍遊戲規則,他都聽不懂,或是他沒辦法配合時,一、

二次之後,小朋友也不會想和他玩。他本來可以更好的,就是因為你覺得說他在 普通班會比較有互動,結果你疏忽到他除了互動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像是 自信心的建立、自尊的建立。互動要尋求良性的,不是說只是讓他互動互動。」(訪 D971120)

「 只要談到融合就是『無奈』,每次只要看到他被晾在那邊,在那裡發呆,就覺得 很心酸,有時候也會覺得對他很內疚,把他忽略掉;可是我還有 29 個學生要教,

要怎麼辦?所以,政府如果要推融合教育的話,配套一定要做好,不是什麼都沒 就緒,急就章的就把孩子丟到一般幼稚園來就叫做融合,而應該是要有計畫性、

循序漸進的,否則根本不能落實嘛!」 (訪 C971128)

「 像私立的有招生的壓力,園長就曾經收過啊,結果那個孩子一直攻擊別人,到 最後只好委婉的請家長轉到別間學校,園長就說啦,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收 了他,反而讓其他的學生跑了,你叫我如何經營下去。所以說融合教育要在私立 的實施是不太容易。」 (訪 B971205)

由上述可知,有些老師對於融合教育抱持著正面的看法,認為融合教育對一 般學生的影響正面大於負面,涵蓋了認知、情意、技能各方面;同時站在教育均 等的原則下,應該讓每學生皆有就學的權利,但有些老師則認為,政府對於融合 教育的相關配套措施不足,讓融合教育的美意大打折扣。

(二)受教權的爭論

日前一則電視新聞報導:「一位過動症學生因不斷出現攻擊性行為,班上同學 幾乎無一倖免,園方基於其他同學的安全考量,希望此生轉學」。消息一出,對於 園長的處理方式引發教育當局、專家學者和特教團體的一陣撻伐。當身心障礙學 生出現嚴重的干擾行為時,是該繼續保障身障生的受教權,還是應該有所限制呢?

受訪教師在受教權的議題上也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這是國家已定的法令政策,又不能拒絕;身障生有他的受教權,不能剝奪他」(訪 F971222)

「每個人ㄧ生下來就應該平等,有受教育的權利,不能因為他生病了就拒絕他,

否則哪有公平正義可言。」(訪 A971103)

「雖然身障生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ㄧ般學生也應有不被干擾、不被傷害的權利 啊!就算有學生被傷害,也只能告訴他,因為他是身障生,他生病了,不能控制 自己,他不是故意的!」(訪 E971215)

「 當大家都在高喊身障生的受教權時,有誰去關心到其他孩子的權利?應該是每 個人都有適度的權利和義務才對,而這些權利應該是在不妨礙其他人的前提下,

否則,這樣公平嗎?曾經就有家長告訴我,換作是你的孩子每天被打,每天來學 校就要活在莫名的恐懼中,擔心被攻擊,你的心裡會怎樣?」 (訪 F971222)

由上述可知,有些老師會從「有教無類」的觀點來看,認為有條件的教育權 觀點並不符合教育機會均等原則,但實際在教學現場的案例,卻讓有些學前教師 對於保障身障學生受教權產生矛盾與掙扎。

二、學前實施融合教育教師所面臨的困難

在參與融合教育的過程中,幾乎所有老師都曾面臨強弱不同的困難,其中包 含本身特教專業知能的不足、教學上的困擾、增加工作壓力與負擔、缺乏家長的 參與與配合及專業團隊的不足等,這樣的問題一直持續不斷的困擾著學前教師,

同時也突顯出融合教育許多待解決的問題。

(一)本身特教專業知能的不足

在融合教育的過程中,老師無不希望將身心障礙的學生帶好,更希望在注意 到個別化的需求之外也能兼顧到班上其他一般學生的學習。但是受訪老師也坦承 在本身專業能力的不足下很難達到。

「以前早期是唸幼師科,根本沒有特殊教育這門課,所以很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能,

是這幾年開始收特殊幼兒,才接觸到的,一直覺得壓力很大,反正就是盡自己的 能力。」(訪 B971205)

「每次都是等到學校要交 IEP 計劃時,才開始在寫,坦白說,到現在我連 IEP 都

不太會寫,每次也都是剪剪貼貼完成的。」(訪 C971128)

「障礙類別就分成那麼多種,雖然之前在學校有修過特教概論 2 學分,可是真正 面對班上不同的特殊幼兒時,還是會覺得理論和實務真的差蠻多的,所學根本派 不上用場。」(訪 E971215)

「每次有特教研習都會去參加,但都覺得學得很皮毛;相關研習都只是半天或一 天的課程,覺得所學很有限,希望能對於某一個障礙類別來開設一系列的課程,

讓老師進修」(訪 D971120)

由上述可知,學前教師所面臨的困境有:

1.因未受過類似專業訓練,自覺專業能力不足,無法採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去解 決現場發生的困境。

2.只接觸過概論式的課程,由於身障類別相當多種,在教學現場很難判斷與應 用之。

(二)教學上的困擾

教師皆認同在課程的安排上應依照身心障礙學生作一些調整,但是又要兼顧 到其他學生的學習。此時,老師很容易面臨到教學上的困擾。

「我也很想一對一的坐在旁邊教他,可是真的沒時間,因為那其他的學生怎麼辦?

明明也知道應該要給他特別的輔導及指導,但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訪 A971103)

「像班上同時有二名身心障礙的學生,老師哪有什麼協同教學,幾乎都是一人教 學、一人保育」(訪 D971120)

「當你依照他的能力設計課程時,家長又要求盡量和其他的同學學一樣的東西,

這樣不是很矛盾嗎?」(訪 C971128)

「像我班上只有一位老師,如果學生大小便在褲子時,我除了要馬上幫他處理之 外,還要擔心其他學生的安全,因為也沒有多餘的人力可以幫你的忙」(訪 E971215)

「家長一直跟我反應,老師,他看不見,你這樣的教學方式(觀察實物),你叫我

孩子怎麼學?」「像出學習單也是一項負擔,像全盲的孩子又看不到,要怎麼出?

可是我也不會點字,又沒有巡迴輔導教師來指導他,真的不知該怎麼辦?」(訪 F971222)

由上述可知,融合教育的過程中對於教學現場的教師所造成的困擾有:時間 有限、人力不足、家長需求不同,窮於應付及學生狀況不同,教師無法全面照顧 等。

(三)增加工作壓力與負擔

班級中有身心障礙的學童,許多老師坦承面臨到很大的壓力及增加許多工作 負擔。

「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壓力都很大;很壓抑、都不太敢發脾氣,怕被冠上沒愛 心」(訪 A971103)

「變得很容易煩躁、很容易發脾氣」、「每天都會擔心不知道會有什麼突發狀況發 生,萬一有人受傷了,家長不知道又要來抱怨什麼?」(訪 C971128)

「像公幼,我們除了要帶班還要兼行政工作,負擔已經很大了,再加上班上特殊 生每天層出不窮的問題,說真的,壓力大到每天都睡不好。」(訪 F971222)

「每年招生時都會收到公文,明令不得拒收身心障礙學生,所以有可能一班不只 一位特殊幼兒,學校也會認為幼稚園一班已經有二位老師足夠應付了,其實負擔 真的很大,不是外人可以了解的。」(訪 E971215)

工作壓力大主要來源包括家長的抱怨、特殊兒童的安全問題含身兼行政工作 負擔較重等。

(三)缺乏家長的參與與配合

家長將孩子送入學校教育體系後,往往就視學校要對其孩子的教育負全部的 責任,缺乏配合的意願。

「一直跟家長談孩子在學校的情形,但家長就是不願正視孩子的問題也會隱瞞事 實,像小朋友來讀這裡之前已經換過五間學校,但家長都說以前的老師都說他沒

問題,或許怕老師排斥他,將他貼標籤吧!」(訪 A971103)

「以前的老師都說家長可以不用陪讀,為什麼現在卻要家長陪?我就是因為要上 班,才將小孩送來幼稚園,如果還要家長陪,那我何必送來學校?」(訪 E971215)

「以前的老師都說家長可以不用陪讀,為什麼現在卻要家長陪?我就是因為要上 班,才將小孩送來幼稚園,如果還要家長陪,那我何必送來學校?」(訪 E9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