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外活動的理論與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課外活動的理論與發展

學生事務人員通常採用學生發展理論(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作為其 推動工作的導引(黃玉,1999;張雪梅,1996),根據 Rodgers(1990)的觀點,

學生發展就是當學生在高等教育註冊入學後,學校協助其成長、進步及增加能 力的作法。本節將論述課外活動的理論與發展,分為四部分敘述,第一部分為 校園經驗的內涵與分類,綜合國內外學者對校園經驗的內涵予以分類說明;第 二 部 分 為 大 學 生 校 園 參 與 理 論 , 依 序 介 紹 Astin 學 生 投 入 理 論 (Student Involvement Theory)、Kolb 經驗學習理論(Experiential Learing Theory)以及 Tinto 交互影響理論(Interactionalist Theory);第三部分為課外活動的意義與發展;最 後為本節小結。有關本節內容,詳述如下。

校園經驗泛指學生在校園中,接觸到的人、事、物而產生的經驗。Pace

(1984)將校園經驗區分為物理環境及學習機會,物理環境包括教室、圖書 館、實驗室、體育館及視聽中心等;學習機會包括教授的接觸、參與學生組織 或社團活動及同儕互動。Astin(1993)則將校園經驗分為:課業投入、師生互 動、同儕互動及個人處境因素,例如:工讀、看電視、通車及住宿等。其後 Astin 又指出,學生與教師及同儕互動討論,對其學習發展與成就有顯著正向 影響;大學校園經驗可提昇學生的知識與就業能力,對於其價值觀、態度、抱

負、信念及行為皆有正向的影響。

國內學者對校園經驗的論述,首見林義男(1990)的觀點,其將學生參與 區分為學術性參與及社會性參與,學術性參與包括課程參與、學術性之師生互 動及圖書館經驗;社會性參與又稱非課業參與,包括社團參與、同儕互動、社 會性師生互動及運動娛樂。而劉若蘭、楊昌裕(2009)在探討學生個人經驗、

校園經驗及能力發展的關係時,將校園經驗分為:同儕關係、師生互動、社團 參與及課業投入。蔡志賢(2012)亦綜合國內外學者觀點,將大學校園參與經 驗區分為學術投入及人際投入兩項,學術投入包括:課程學習、學術活動及師 生互動;人際投入則包括:學生社團、校園活動、同儕互動及校園環境。隨後 丁正芬(2016)將校園經驗的內涵分為學術經驗與人際經驗,學術經驗包含課 程學習及圖書館使用;人際經驗則為師生互動、同儕互動及參與學生組織。將 國內外學者對於校園經驗之內涵彙整如表 2-1。

表 2-1 國內外學者校園經驗之內涵一覽表 國內外學者校園經驗之內涵一覽表

學者 年代 內涵

Pace 1984

1.物理環境:教室、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及視聽中心 2.學習機會:與教授的接觸、參與學生組織或社團活動及 同儕互動

林義男 1990

1.課餘學習品質(程度) 2.與教師非正式來往 3..社團參與程度 4.使用圖書館的層次或品質 5.同儕交往

Astin 1993 1.課業學習 2.師生互動 3.同儕互動 4.學生個人處境因素 劉若蘭、

楊昌裕 2009 1.同儕關係 2.師生互動 3.社團參與 4.課業投入 蔡志賢 2012 1.學術投入:課程學習、學術活動及師生互動

2.人際投入:學生社團、校園活動、同儕互動及校園環境 丁正芬 2016 1.學術經驗:課程學習及圖書館使用

2.人際經驗:師生互動、同儕互動及參與學生組織

蔡志賢(2012),大學校園經驗分為學術投入與人際投入,其七項內涵歸

納為學術投入:課程學習、學術活動及師生互動;人際投入:同儕互動、校園

Astin 學生投入理論(Student Involvement Theory)

Astin 學生投入理論的提出,主要是源自於他對大學生退學原因的長期研 究(Astin, 1975),他觀察在大學環境中,何種因素會影響學生留在校園完成學 業?哪些因素是增加學生願意投入校園的正向因素?因此,Astin 於 1977 年調 查二十萬個學生在不同型態投入的作用,這些型態包括居住處所、榮譽方案、

大學生的研究參與、兄弟會和姊妹會的參與、學業的投入、學生和教授的互動 及學生政府的投入等,這個調查結果顯示:校園的投入可以增強學生的能力、

自尊、藝術與興趣、自主性及享樂主義,並成為其他學者作為引用資料的重要 來 源 。 基 於 此 Astin 於 1984 年 提 出 學 生 投 入 理 論 (Student Involvement Theory),此理論意指學生對於其學術經驗所投注的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總量 (Astin, 1984),亦即一位高度投入校園的學生,會投注適宜的精神在學業的學 習,會規劃時間參加校園的學生社團組織,或是與教授、學生互動。

Astin(1984)提出投入理論(Theory of Involvement),主張學生學習效果和校 園投入成正比,該理論有以下五個基本前提:

(一)投入是對不同目標所投入的生理和心理能量,此目標可能是普遍廣泛的

(如學生學習經驗)或是特定性的(如準備考試)。

(二)投入是一種連續性的概念,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目標,會產生相異的投 入程度;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時間,也會產生相異的投入程度。

(三)投入可從質與量兩面向分析,質可從學生投入的品質來檢測,量可從學 生投入的時間等來檢測。

(四)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與其在質與量的投入比例有關。

(五)教育政策或實務工作的效能,與其是否能促進學生投入有關。

簡而言之,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會受到其校園投入的品質和時間影響,校園

投入愈多,學習與發展效果愈好,而教育政策和實務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促進學 生投入。

Kolb 經驗學習理論(Experiential Learing Theory)

Kolb(1984)把「學習」解釋為「經驗轉化成知識的過程」,包括四階段的循 環(four-stage cycle),循環關係如圖 2-2,說明如下:

(一)具體經驗(Concrete Experience ,CE):讓學習者完全投入一種新的體驗,

為情感面向。

(二)觀察反思(Reflective Observation, RO):學習者在停下的時候對已經歷的 體驗加以觀察反省,為觀察面向。

(三)抽象摡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AC):學習者必須達到能理解所 觀察的內容的程度並且吸收它們使之成為合乎邏輯的概念,為思考面向。

(四)行動經驗(Active Experimentation, AE):學習者要驗證這些概念並將它們 運用到制定策略及解決問題,為行動面向。

圖 2-2 Kolb 經驗學習循環圖 資料來源:Kolb(1984)

另根據多數學者一致指出,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師、學務人員及各院系職 具體經驗(Concrete

Experience ,CE)

觀察反思

(Reflective Observation, RO)

行動經驗

(Active Experimentation, AE)

抽象摡念化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AC)

員、教務人員等與學生接觸最頻繁,可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應協同合作全 力配合,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校園,鼓勵學生投入各項有益的學習經驗 中,使經驗多樣化及深入化,以促進學生得到豐碩的學習成果(黃玉,2000;

張雪梅,1999;Astin, 1993;Chickering & Gamson, 1991)。

Tinto 交互影響理論(Interactionalist Theory)

Tinto(1975)提出大學生決定是否中途輟學的交互影響理論(Interactionalist Theory) , 將 學 生 與 大 學 的 交 互 作 用 情 形 分 為 「 學 術 系 統 」 (Academic Integration)與「社交系統」(Social Integration)兩類,「學術系統」所指的是個 人自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結果,例如學業成就、個人認知發展、對學術規範的認 同感以及個人和環境的交流;「社交系統」則是非正式團體、課外活動、學生 與教職員的互動情況,而學生在學術系統與社交系統的交互影響與互動品質愈 高,其愈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反之,如學生在學術系統與社交系統的交互影 響與互動品質愈低,其輟學的機會增加。

Tinto(1993)於 1993 年時略為修改其 1975 年所提出之理論架構,並且建 立了大學生輟學長期追蹤模式,其內容包括:一、入學前的個人特質,如家庭 背景、技術能力及生活經驗等,這些特質會直接影響學生輟學的抉擇,以及入 學及畢業目標的承諾,而這些承諾又會影響學生整合的程度(劉若蘭、黃玉,

2005);二、學術及人際系統影響學生先前的承諾,而產生新的承諾;三、學 生在大學中學術整合(Academic Integration)及人際整合(Social Integration)的程 度,成為他投入校園學術及人際活動的結果;四、學生的意圖及對個人目標、

學校承諾改變的程度,受到他所經歷到的學術及人際系統所影響;五、前述因 素間互動的結果促成學生決定持續學習或輟學。

課外學活動的意義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0)所編撰「大專課外活動工作手冊」指出,學生 活動是屬於課程的一部分,由學生自願參加與從事,並由學校負責督導,其目 的在透過學生自發、自立、自治的精神,養成自立與社會性、參與團體及與人 合作的態度,並透過實踐活動發展個性與群性,可見當時已將學生活動定義為 課程,學校扮演著監督指導的角色。近年來。由於經驗教育的觀點不斷被應 用,因高等教育政策不當所造成的「學用落差」不斷地被檢討,在學生事務工 作人員大聲疾呼下,課外活動才逐漸被重視。然,根據林至善(2000)觀點,

各校應開放社團課程,讓社團活動的學習經驗成為大學生整體學習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因為全人教育重視潛能開發,非智能教育發展及課堂學習,而社團活 動正提供此方面的最佳試驗場所,至此,課外活動從「興趣」進入「課程」,

確定其為大學生學習的一環。此外梁朝雲、陳新霖(2011)認為學生社團、宿 舍生活與校園環境與課外活動息息相關,都具有潛在課程的整體性、依附性、

愉悅性及易接受性的特色,而且是以間接的、情意的及提供一種可能性的方式 提供學生學習。

由蔡志賢(2012)在其「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 究」博士論文提出課外學習一詞,定義為本科系專業知識以外的學習,其內涵 包含正式課程中的潛在課程及非正式課程,舉凡校園環境的形塑、社團活動的 經營、學生自治的自律、宿舍教育的營造及其他活動的參與等,學生經由投入 而獲得成長者謂之課外學習。

在意義上,課外學習有幾個重要面向,一、學生利用正式課程以外的時間 參與;二、學校不授予學分;三、依學生自己意願參加或從事;四、學生從參 與的過程中發展興趣與培養能力;五、增加學生整體性的求學經驗(蔡志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