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教學對學生之學習成效探討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課程教學對學生之學習成效探討

本研究利用「不等的前側-後測對照組設計」之準實驗研究法,運用第 一階段發放中部大學生能源教育通識課程調查及能源素養問卷分析,統計分 析結果彙整給予課程小組討論編製之課程,由台中教育大學林明瑞教授及白 子易教授共同開設「節能減碳教育課程」實施教學試驗一學期(101 年 2 月 14 日~101 年 6 月 12 日),對照組為選修「自然、科技與社會」通識課之 53 位學生。在進行教學前後對於實驗組及對照組學生均實施前、後測,並於教 學過程中,本研究也於實驗組進行上課錄影、學生訪談、回饋等資料蒐集,

以探討學習成效。

課程試驗之前後針對兩組學生施予前測問卷填答,本研究針對問卷分析 結果別以能源認知(知識及瞭解程度),能源態度、能源行為等四個量表之量 化資料,再輔以研究者蒐集之資料進行討論學生的學習成效;以下就結果討 論如下:

一、 學生背景概況分析

在實施對象背景變項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描述性統計方式,就問卷調查 所得 24 份有效問卷的個人背景變項分布情形進行說明如下:基本資料分佈

(一)性別

本研究填答樣本中,實驗組男性共 10 人,佔 41.7%;女性 14 人,

佔 58.3%;對照組男性共 21 人,佔 39.6%;女性 32 人,佔 60.4%。。

樣本調查結果顯示,兩組修課者皆以女性居多。

(二)年級

實驗組修課者中,一年級的學生有 3 位,佔 12.5%;二年級的學生有 7 位,佔 29.2%;三年級的學生有 3 位,佔 12.5%;四年級的學生有 8 位,

佔 33.3%;研究所的學生有 3 位,佔 12.5%。從資料顯示,實驗組修課者 者以四年級學生居多,其次為二年級。對照組則以二年級學生 46 位,佔 86.8

%為最多。

(三)院系別

實驗組中選課之學生中,教育學院有 5 位,佔 20.8%;社會人文學院 2 位,佔 8.3%;理學院的共有 17 位,佔 70.9%。對照組以社會人文學院 31 位,佔 58.5%居多;其次是理學院有 12 位,佔 22.6%;教育學院有 10 位,

佔 18.9%。從資料顯示,實驗組修課者以理學院居多,而對照組修課者以 社會人文學系居多。

(四)環境或能源相關系所

實驗組中,為環境或能源相關系所有 3 位,佔 12.5%;非環境或能源 相關系所有 21 位,佔 87.5%。兩組學生修課者皆以非環境或能源相關系所 居多。

(五) 環境或能源相關修課經驗

環境或能源相關修課設定為三年內,實驗組中,未曾修過者為 13 位,

佔 54.2 %;修過一門課者為 4 位,佔 16.7%;修過二至三門課者為 7 位,

佔 29.3%;無人修過四門課以上。對照組未曾修過者有 49 位,佔 92.5%;

修過一門課者為 4 位,佔 7.5%;無人選修兩門課以上。資料顯示兩組學生 皆以未修過環境或能源相關課程居大多數。

(六)參加環境或能源相關社團及研習活動經驗

(八)選修節能減碳課程因素

選修節能減碳課程因素情形如表 4-13,從資料分析顯示:「能源議題熱 門」受到學生關注且成為學生選課排名最大因素,佔 56.5%,此結果與本研 究所調查中部大學生之問卷分析結果相符(參閱本章第一節);其次為「對這 門課程內容有興趣」,佔 47.8%;勾選百分比最低的為「對以後就學有幫助」, 佔總勾選人數 8.7%;及勾選「其他」只有 1 位,選課原因為「系上教師推 薦」。

表 4-13 實驗組選修節能減碳課程之因素分析(複選題)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排序

目前能源議題很熱門 13 56.5 1

對這門課程內容有興趣 11 47.8 2

可以幫助解決生活周遭問題 8 34.8 3

好朋友選這門課 5 21.7 4

有機會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5 21.7 5

對以後就業有幫助 3 13.0 6

對以後就學有幫助 2 8.7 7

其他 1 4.3 8

二、 探討教學對學生的前後測問卷調查結果之差異情形

研究者透過實驗組及對照組前後測問卷資料進行分析評估,對照組學生 前後施測時間分別為 101 年 2 月 13 日及 6 月 4 日,共 53 份樣本數。實驗組 學生前後施測時間分別為 101 年 2 月 14 日及 6 月 5 日,共 24 份樣本數。

「能源知識」是以選擇題(21 題)方式設計,每題有 4 個選項,答對者給予 1 分,答錯給予 0 分。「能源瞭解程度」(21 題)、「能源態度」(10 題)、「能 源行為認同」(18 題)、「能源行為頻率」(18 題)則以李克特五點量表方式 設計,每題分數給予 1~5 分。

統計結果會依永續能源素養(知識、瞭解程度、態度、行為)整體分數及 各面向討論,共分5小節分別描述之。第一部分以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前測問

卷,分析兩組學生在實驗介入前各能源素養的差異情況;第二部分以成對樣 本t檢定,分析兩組學生在教學前後各能源素養間及各面向的得分是否有顯 著差異;第三部分以前測作為基準,對後測整體能源素養分數進行共變數分 析,了解排除因前測分數之差異所造成的影響後,兩組學生的教學前後,永 續能源素養等4個量表的得分是否有顯著差異,另外再輔以學生之回饋及訪 談資料來綜合分析學生在知識、瞭解程度、態度、行為等素養是否有提升。

(一)兩組學生永續能源素養的前測資料分析

本研究在實驗課程介入前,分析兩組學生之前測結果,以了解在實驗介 入前,兩組學生在永續能源素養之平均值是否有顯著差異,永續能源素養共 有4個項目,分別為「知識」、「概念瞭解程度」、「態度」、「行為發生 頻率」,以下會先以面向之體平均值進行分析比較。

為了解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學生在實驗課程介入前,「永續能源知識」、

「永續能源瞭解程度」、「永續能源態度」及「永續能源行為發生頻率」等 四個量表是否有顯著差異,以獨立t檢定分析兩組學生前測在各量表平均值 之差異性。

分析結果如表4-14,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永續能源知識」(p=.100)、「永 續能源態度」(p=.572)、「永續能源行為發生頻率」(p=.077)等三個面項無 顯著差異;而在「永續概念了解程度」(p=.000***<.001)兩組學生的平均 值是有顯著差異,這有可能是因實驗組大部分學生為理學院(70.9%) 高於 對照組大部分為教育學院(22.6%),前者學習較多科學概念,因此有可能自 認在能源概念上是比較了解,且對能源行為認同度較高;另外也有可能是實 驗組有45.8%的學生修習過環境或能源相關課程,遠高於對照組(7.5%)。

就實驗教學前,對照組學生之「能源知識答對率」、「能源瞭解程度」、

「能源態度」及「能源行為」之平均值分別為0.609、2.97、3.73、3.32;

而實驗組則分別為0.609、3.47、3.95、3.68,此調查結果與本章第二節所

度為3.14、能源態度為3.91、能源行為為3.56)。

測之平均值就呈現提升的現象。

實驗組「永續能源態度」前測每題平均數為 3.95,後測平均數為 4.10,

p =.000***<.001 且達顯著差異)。而對照組前測每題平均數為 3.73,後測 平均數為 3.79,p =.190>.05,未達顯著差異。

在「永續能源行為頻率」面項上,實驗組前測平均數為 3.68,後測平 均數為 3.79,p =.061>.05,顯示實驗組「能源行為頻率」的前後測成績 並無顯著差異。對照組前測題平均數為 3.32,後測題平均數為 3.39, p =.100

>.05,顯示對照組的前、後測平均數並無顯著差異。

表 4-15 兩組學生「永續能源素養」成對 t 檢定表(n實驗=24,n對照=53)

構面(題數) 組別 前測 後測

t 顯著性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能源知識(21) 實驗組 .714 .202 .820 .165 -2.977 .007**

對照組 .609 .203 .640 .206 -1.524 .143 能源瞭解程度(21) 實驗組 3.47 .433 3.83 .320 -5.53 .000***

對照組 2.97 .309 3.29 .281 -11.16 .000***

能源態度(28) 實驗組 3.95 .309 4.10 .359 -4.02 .000***

對照組 3.73 .394 3.79 .257 -1.511 .142 能源行為(18) 實驗組 3.68 .566 3.79 .511 -2.005 .061 對照組 3.32 .619 3.39 .478 -1.742 .100

註:**p<.01;***p<.001

(三)兩組學生「永續能源素養」的後測共變數分析

為了更正確瞭解兩組學生進步的差異,排除學生的前測分數差異對實驗 教學成效的影響,本研究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量,後測分數為依變項,組別(實 驗組與對照組)為自變項,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ONE WAY ANCOVA),以求 得兩組大學生在教學前後的進步差異程度。以下就依各面向分析結果敘述 之。

1.各面向前測平均數回歸係數同質性檢定

平均數進行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如表 4-16),其結果顯示前測分數與

並且達顯著差異(F=4.31,p=.045<.05),這表示說實驗教學能有效提升大 學生的「能源知識」。此與林士傑(2010)、 顧佩玲(2011)及賴貞嫻(2009)

3.兩組學生「永續能源瞭解程度」共變數分析

另外從「能源瞭解程度」的共變數分析表 4-18 中,後測成績調整後,

對照組每題平均數為 3.436,實驗組則為 3.693,實驗組後測平均值高於對 照組,而且有達到顯著差異(F=7.07,p=.000***<.001)。

表 4-18 兩組學生「永續能源概念瞭解程度」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表

組別 前測 後測 調整後 後測平均

平均數差 異(I-J)

標準

誤 F檢定 顯著性 實驗組 (I) 3.47 3.83 3.693a

.258 .068 7.07 .000***

對照組 (J) 2.97 3.29 3.436a

a:使用估計出現在模式的共變量: 每題前測 = 3.221,註:***p<.001 表4-19為各面向之成對樣本t檢定結果,5個面向之後測平均值均比前測 進步,不過只有「節能減碳方式」及「再生能源、低碳原理及產品運用」兩 個面向達到顯著差異。

表 4-19 實驗組永續能源「瞭解程度」 各面向成對樣本 t 檢定

變項 前測平均數 後測平均數 t 顯著性

能源與環境 3.68 3.90 -3.73 .064

能源政策 3.45 3.80 -2.56 .208

節能減碳方式 3.32 3.87 -3.73 .001**

再生、低汙染能源基本原理及運用 3.38 3.85 -3.38 .003**

永續環境之能源教育 3.59 3.77 -.847 .406 總平均 3.47 3.83 -5.53 .000***

註:**p<.01、***p<.001

研究者從學生的訪談資料中,研究於課後時間(101年6月12日)訪談13 位學生,資料編碼以訪-日期(年月日)-學生編號(s1)表示,如「訪

1010612s1」,代表101年6月12日訪談s1學生之引用資料。大學生在學習此 永續能源課程前之對永續環境能源及與生活中的節能減碳並不太熟悉,而學

(5/13)學生提到對「節能減碳方式」,如節電設施、碳排放量、能源概念等 在上完課後有更深的瞭解及認識。就以上資料分析顯示,實驗教學介入有提 升大學生對永續能源的瞭解程度。

 我覺得上完課後,增加對能源的概念,也了解正確的節能減碳方式。(訪1010612s9)

 我對節能方式與技術這方面知識有更多的了解了(訪1010612s12)

 我發現平時沒有注意到的任何產品,竟然從前處理到最後都有碳排放量(訪1010612s6)

 上完這門課,讓我了解到不要浪費電源(訪1010612s5)

我現在知道如何看電表、如何選擇省電設施、保養電器,較省電方法(訪 1010612s11)

4.兩組學生「永續能源態度」共變數分析

從「永續能源態度」後測的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20),在排除前測分 數的影響後,實驗組後測每題平均數經調整後為 4.02,高於於對照組.14 分,且達顯著差異(F=2.701, p=.010),也就是說實驗教學對學生的「能 源態度」有顯著提升。

表 4-20 兩組學生「永續能源態度」共變數分析檢定表(n實驗=24,n對照=53)

組別 前測 後測 調整後

組別 前測 後測 調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