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

黃光雄、楊龍立(2005:80)指出,課程發展與設計之範圍,大體來說 至少包含:課程目標、課程選擇、課程組織、課程實施、課程評鑑等五個 理論和實務。但因本研究旨在建構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及課程 發展評鑑指標,故本節僅就:(1)課程發展的基本概念;(2)課程設計模式;

(3)課程評鑑等三方面的理論基礎,進行探討。

壹、課程發展的基本概念 ㄧ、課程發展的程序

課程發展為一動態歷程,課程學者在進行相關的研究,皆會將課程發 展的步驟或流程,區分為幾個階段。茲列舉數位課程發展學者之看法,如 下:

(一)黃光雄等(2005:90)將課程發展與設計之流程,分為:目標、選擇、

組織、實施(教學)及評鑑的設計等步驟。

(二)鄭湧涇(2006:8)指出,一般課程發展研究的流程,是一個循環的系 統,首先是課程、教材、教學策略、學習活動等的研發,接著進行 教學實驗,最後則是就課程實施成效加以評估,如圖2- 4。

圖2-4 一般課程發展研究的流程 資料來源:鄭湧涇(2006:8)。

(三)李大偉、王昭明(1997:189)指出,技職課程發展的過程,可區分為:

(1)課程設計階段–包括資料蒐集、分析與評估,確立課程目標與內 涵;(2)課程編製階段–主要是發展教材、教學媒體;(3)課程實施階 段–新課程的實驗(試用)、檢討及修正(黃炳煌,1988);(4)課程評鑑 階段–進行內外部課程評鑑,評鑑的項目如:教學目標、課程架構、

教材內容、教學設計、試用師生滿意度調查等。

(四)洪振方(2006:86)指出,科學課程發展是一個連續性的歷程,可分為:

規劃、需求評量、工作範圍的判定、調整或撰寫課程、現場試驗、

實施與評鑑等階段,其中規劃階段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設定了後續 工作將遵循的焦點和方向,且明白指出學校對於新課程所抱持的哲 學。

(五)翁上錦、楊泯榕(2002)指出,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至少 應具備規劃、設計、實施與評鑑四大階段才算完整,該模式之架構 以及各階段的具體工作項目與流程,如圖2-5。

圖2-5 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資料來源:翁上錦等(2002)。

(六)簡楚瑛(2009:98-99)認為,如果學校有能力要發展一套全新的課 程,則可依圖2-6 之模式進行,但那既耗時、耗力,可能也未必可 以發展出一套統整性、周延性、銜接性的課程,通常以校為本的 課程是在一個已發展成熟之框架裡去做調整較為適合。

圖2-6 校本課程發展程序 資料來源:簡楚瑛(2009:99)。

二、課程發展的特性

簡楚瑛(2009:60-64)認為,不論課程發展人員的喜好、觀點或哲學取 向為何,在發展課程的過程中都需要導引的原則,這些指引原則也因而型 塑出課程發展及其過程的特性,如下:

(一)課程發展是不可避免且必須的。

(二)課程是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與社會的變化而逐漸改變。

(三)課程發展是系統化的。

(四)課程發展涉及的面向是全面而廣泛的。

(五)課程發展是從現有的課程出發,在脈絡中發展。

(六)課程發展是一項合作性的團體活動,需要眾人的參與,也唯有所有 參與者產生改變時,課程才可能有所改變。

(七)由上往下與由下往上兩個推動課程的策略都是必須的。

(八)課程發展依循的是相關且合理的教育原理。

(九)課程發展基本上是選擇與決定的過程。

(十)課程發展需要豐富的資源支持,包括經費、材料、時間、專門知識。

(十一)課程發展是一項充滿挑戰的旅程,而不是已羅列細節的藍圖。

(十二)教學與行政領導者在課程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三、課程發展的策略

課程發展與改革的過程涉及了課程、組織和人員的改變,以及價值信 念、人力資源的整合(張嘉育,2002)。另外,徐超聖、李明芸(2005:129) 指出,校長在學校中扮演了領航者的角色,人們常說「有怎樣的校長,就 有怎樣的學校」,此具體說明了校長的影響力與重要性;邱惜玄也認為:「卓 越的教育,奠基於優質的課程;優質的課程,繫乎有效能的領導;課程領 導,是提升學校教育品質之關鍵。」(引自蕭錫錡、楊豪森、黃天助,2007:

53),故課程領導亦是影響課程發展品質的因素之一。以下就上述面向,列 舉一些國內學者對課程發展策略的看法如下:

(一)學校課程發展的策略

洪振方(2006:86)認為,學校進行課程發展工作,需要學校部分人員 的高度熱忱、對歷程中某些重要階段的經費支持、嚴守課程發展的系統過

程,方可於動態的課程發展中,感應學生的需求和敏察教室中的現實情 況;並在合理的時間內評鑑課程,可提供回饋予歷程中的修正階段。而有 效的課程發展策略必須雙管齊下,同時改變課程觀念和改變人力,其策略 如下(洪振方,2006:63):

1.課程發展需要一個系統化的工作順序,包括從目的到工具等全部課程 要件。

2.課程發展在策略上應創造一些生產性的工作條件。

3.有效的課程發展需加入大量的訓練。

4.改變永遠涉及人和情緒的因素。

5.因為課程發展是非常複雜的,在不同的工作階段上,需要各種能力做 不同的組合。

6.管理課程發展需有圓熟的領導能力。

(二)新興課程融入學校課程之策略

黃政傑(1995:577-558)則指出,因大眾對新興課程領域尚屬模糊,和 學校已經存在的課程相比較,其受到校內成員的支持與經費的補助相當有 限,故新興課程領域要進入學校,尚須不斷從事研究、宣傳及說服等工作,

且新課程往往都採取分散的方式,融入現行課程內容中,由現有科目的任 課教師實施教學。

(三)課程領導之策略

張嘉育(1999:63)認為,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中,校長推動是 左右學校本位課程營運的關鍵人物,但有的研究證實了此一觀點,有的則 又不表贊同。若持正向的角度觀之,則Hannay 等人(1991;引自張嘉育,

1999:63)的研究指出,校長在進行學校課程領導時,必須留心技術、人際、

教育、象徵、文化等四大層面。「技術面」是指校長必須充實管理協調領 導上的知能;「人際面」是必須具備人際關係能力;「教育面」是必須能診

斷教育問題;「象徵面」是必須建立學校的價值信念;「文化面」是必須建 立組織的認同。此四項攸關校長課程領導的成敗。

蕭錫錡等(2007:53,63)在「面對課程變革高職校長課程領導困境之 研究」中指出,國內過去缺乏課程變革的成功經驗,致使課程變革的推動 過程中阻力多於助力,其中高職校長面對的課程領導困境,為:(1)領導者 個人:時間不足、難以統籌運用學校資源;(2)學校教師:接受度尚未成熟、

參與的能力不足、參與的意願不高;(3)學校環境:硬體設備不足、教學空 間不足、缺乏激勵因子與獎勵制度;(4)家長與社區:現存價值觀難以改變、

缺乏家長與社區等資源的奧援;(5)教育政策與制度:教育政策與課程本身 即有問題、教育主管機關下撥經費不足、升學考試制度的影響與牽制、人 力組織法規缺乏彈性、缺乏評鑑與回饋機制。而潘慧玲、楊錦心、張嘉育、

王如哲、張樹倫、黃文振(2004)在「高職學校層級課程領導之研究」中 提出,為充分發揮課程領導的功能,下列幾個可行策略可供參考:

(一)楷模與示範策略:亦即以身作則扮演火車頭的角色,關心學校課程 的優缺點,以及教師同仁對課程的意見,作學校同仁的表率。

(二)善用多元領導類型:目前學術界所發展出的領導型態相當多,領導 者宜因時因地發揮不同的領導行為與型態。

(三)訴諸道德上的目的:協助成員體認課程改革的重要,激發對教育工 作的使命感。

(四)爭取關鍵及標的人士(或團體)的支持:尋找學校的意見領袖,爭 取關鍵人員以及課程發展的標的人員的認同與支持。

(五)建立學習組織與文化:引導學校成員學習型組織,建立互信、尊重、

和諧的組織文化。

貳、課程設計模式的理論基礎

一、課程設計模式的定義

模式(model)是綜合資料及現象的簡化表示,有助於他人之理解(Zais, 1976);是行動指引的基本形式(Oliva, 2005:126);可能是實際狀況的描述,

也可能是理想狀況的指引,不論是那一種,它都具有推廣、促銷的意味(黃 政傑,1995:144)。模式(model)可由模型的概念來理解,是指真實運作之 縮影,由模式中反映出真實運作的重要精神、理念、程序、步驟、結構等 性質(黃光雄等,2005:47);「模式」作為參考案例或執行策略,視場合其 解釋和用法雖稍有不一,然其作為將理論化為行動時之始動工具,確有相 當的參考引用價值(張世宗,2004:81)。

迄今為止,課程學者所提出的課程設計模式很多,每一學者使用的名 詞不一,有稱為課程計畫模式者,有稱為課程設計或課程發展模式者,更 有稱為課程理論模式者(黃政傑,1995:145);但蔡清田(2005a:111)認為,

為了強調課程設計的精確性,皆可以「課程設計模式」(curriculum design model)一詞統稱。簡言之,課程設計模式就是說明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

是按什麼樣的程序設計的,在這些程序中考量哪些因素,如何做判斷選擇 等,這樣的過程可以藉由文字描述後,再用簡單的流程圖加以描述(葉興 華,2002:31)

二、課程設計模式的主要類型

黃光雄、蔡清田(2007:75)指出,「課程設計模式」大致可分為:(1)

「目標模式」─偏向於工業心理學的影響,美國課程學者泰勒(Ralph. W.

Tyler)發展出來的課程設計模式,即是此模式的典型代表;(2)「歷程模式」

─受教育哲學與認知心理學的影響,此模式的典範,如英國課程學者史登 豪斯(Lawrence Stenhouse)在「人文課程方案」(The 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以及美國教育心理學者布魯姆(Jerome Bruner)於「人的研究」(Man :

A Course of Study)中所規劃的課程設計模式;(3)情境模式─又稱情境分析 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是包括多門專門學科的社會文化分析,起初由史克 北(Malcolm Skilbcck)設計,後來由勞頓(Denis Lawton)加以發展(黃光雄 等,2005:62)。

目前絕大多數的課程設計模式,都是依據泰勒的「目標模式」之精神,

加以補充,或修訂而成(黃光雄等,2007:111)。其在 1949 年發表之「課 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提出引導學校設計新課程的四個思考問 題,即:(1)學校應達成哪些教育目標?(2)要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達成教

加以補充,或修訂而成(黃光雄等,2007:111)。其在 1949 年發表之「課 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提出引導學校設計新課程的四個思考問 題,即:(1)學校應達成哪些教育目標?(2)要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達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