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論文章節

第三節 論文章節

本研究共分五章,茲將各章內容安排簡述如下:

第壹章 緒論

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欲研究之問題及研究架構。

第貳章 文獻探討

首先介紹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並整理討論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聯性 之相關文獻。接著整理高階主管薪酬之決定因素、以及高階主管薪酬與績效關聯 性之相關文獻。

第參章 研究方法

首先依據文獻整理,發展研究假說。其次介紹實證模型和變數定義,最後說 明資料來源與樣本選取之程序。

第肆章 實證結果分析

依序討論樣本敘述性統計、相關係數分係,及說明不同假說之實證結果。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依據本研究實證結果,說明研究結論、提供研究建議,並闡述本研究之限制。

第一章 文獻探討

企業社會責任是近年來重要的研究議題之一,早期的文獻多聚焦於企業社會 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相關研究一般發現兩者間存在正向或負向關聯性,

或不存在影響(Griffin and Mahon, 1997)。Griffin and Mahon(1997)同時指出,

各研究對企業社會責任並無一致的衡量方法。本研究認為有必要說明企業社會責 任的本質,瞭解其歷史發展及定義,以提供更清晰的架構,作為本研究之探討基 礎。

本章首先介紹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及定義,接著探討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之 文獻,並探討影響高階主管薪酬之影響因素,以及薪酬與績效關聯性之相關文 獻。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及定義

隨著西方兩次的工業革命。大幅提升社會的生產力,企業對社會的影響力與 日俱增,而在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下,貧富懸殊及勞工權益等問題也逐漸出現。

工業產品帶來的副作用及造成的環境汙染,喚醒了社會大眾的關切,也出現要求 企業亦應肩負貣責任的呼聲。在這樣的背景及演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更加廣 闊,涵蓋了慈善捐贈、教育發展、健康福利、就業保障、環境保護和資訊透明等 層面(Carroll, 1999)。

企業社會責任觀念的濫觴及發展,歷經多年的演進。本小節以 Carroll (1999)

研究為基礎,輔以馮燕(2004)及國內外相關文獻,說明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歷 史進程,依序為思想萌發期、文獻拓展期、內涵豐富期、模型整合期及 20 世紀 末至今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期。

一、1960 年以前之思想萌發期

Clark(1916)指出,大眾對社會責任的概念已相當熟悉,但仍無社會責任

7

應由企業分擔的觀念。經營和所有權分離的現代公司制度促使學者們研究該權力 的特徵及治理問題。Berle and Means(1932)認為,管理階層是公司股東的受託 人,故負受託之責,應將股東的利益置於其他人之上。Dodd(1932)則提出不 同的觀點,認為公司是一具有服務社會和獲取經濟利益功能的機構。

隨著 1940 年代二戰的結束,因人口的銳減,造成勞動力的短缺(Gray, 1983), 加上聯合國大會於 1948 年採用了世界人權宣言(Sparkes, 2002),使得工會與公 司的談判能力增加,除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及退休金計畫外,工會也開始提出不同 的訴求,例如住宅的供給(Gray, 1983)。

Bowen(1953)有系統地將經營者個體轉向為企業組織整體作為負擔社會責 任的對象,其指出經營者有義務以社會所期盼的結果及價值制定政策、執行決策 或進行某些活動,進而提出了企業必頇承擔社會責任的觀點,喚貣了社會大眾對 企業社會責任的思考及關注。

但也有學者反對企業負擔社會責任,其中,尤以支持古典經濟自由主義者對 企業社會責任的批評最為強烈。例如,Levitt(1958)認為,企業若以社會責任 為目標並具體實踐是很危險的,企業集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功能於一身,易形成 有害的極權體制,企業應回歸至自由企業的本質,以創造利潤為目標。諾貝爾經 濟學獎得主 Hayek(1960)則認為,企業參與社會活動會造成政府干預的強化,

進而損害自由,最終將會付出昂貴的代價。

二、1960 年代之文獻拓展期

在此階段,諸多學者嘗詴對企業社會責任做更清楚明確的定義。Davis (1960)

提出企業社會責任鐵律,強調企業參與社會活動就是回應經濟、技術和法律要求 之外的議題,藉此實現企業追求的傳統經濟目標和社會利益。Frederick(1960)

認為,生產的經濟意義在於提高總體社會福利,企業不應以追逐個人和企業的有 限利益為目的。公眾期望社會的經濟、人力資源能通過企業被運用於社會,管理 者應監督整體企業的運作,以符合社會之期待。McGuire(1963)認為,企業除

了承擔經濟和法律責任,還應承擔超越這些義務的社會責任,應關注政治、社會 福利和教育等層面。Walton(1967)指出,企業家應了解企業與社會之密切關係,

企業的行為不僅影響他人,甚至影響整個社會。因此企業在追求經營目標時,必 頇考量利害關係人的目標和價值。

三、1970 年代之內涵豐富期

此時期,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的文獻有了多元化的發展,探討議題涉及各種概 念。不同於文獻拓展期強調企業應負社會責任,而更重視企業內部規範和價值的 建立、企業及個人倫理的建構,並賦予更廣泛的實踐意義。然而,於此時期關於 企業究竟為誰而經營的論辯仍持續進行,以下依序說明此時期支持與反對企業社 會責任之論點。

(一)企業應負社會責任支持論

學術界於此階段藉由豐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和尋找適當的議題,來釐清企 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包括社會回應和公共責任。

社會回應(social responsiveness)觀點視企業為整個社會環境的一部分,不 僅頇滿足一定的社會期望,還受到社會規範的導引,進而提供管理者決策時的參 考。Ackerman and Bauer(1976)認為,企業經營者應調整政策,透過提升內部 制度、監控外部環境,來積極參與和支持社會活動,以回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及社 會大眾的要求。Frederick(1978)將企業的利害關係人分成企業內部人士、市場 經營有關人士與其他人士三類。Sethi(1975)認為,履行社會義務是企業回應市 場壓力或法律約束的行為,而社會責任則超出社會義務的範圍,屬層次更高的企 業行為,用以滿足現行社會規範、價值和期望。

公共責任(public responsibility)係指在特定的公共政策底下組織管理的機 制,而公共政策的定義為指導整個社會的行動準則。Preston and Post(1975)用

「公共(public)」相對於「社會(society)」這個概念來說明社會責任,強調公 共責任是特定環境中組織管理的功能,而非個人或個體的意見及道德,並以此做

9

為目標及評價的標準。公共政策的制定涉及政府法規、公眾觀點等因素,所以企 業管理公共責任時,應考慮自身經濟活動及其造成的影響。

(二)企業應負社會責任反對論

Friedman(1962)堅決否定企業社會責任的立論。他認為經營者若把心力從 為股東牟利轉至盡社會責任,勢必會動搖資本主義的自由制度,企業社會責任是 具毀滅性的信條。Friedman(1970)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即是在遵守遊戲規則 的前提下,有效率的使用資源從事增加利潤的活動。Friedman(1970)認為,企 業社會責任學說僅是掩飾企業某些活動的藉口。此外,Posner(1973)也認為,

在利潤最大化前提下,企業若承擔社會責任可能會造成危害。因為企業進行社會 活動的成本將藉由產品或服務價格的上升轉嫁給消費者,除損害消費者權益外,

亦可能使企業喪失競爭力,被迫退出市場。藉由利潤最大化來增加股東財富,股 東再利用這些財富來承擔社會責任才是合理的作法。

四、1980-1990 年代之模型整合期

1980 年代開始,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開始跳脫理論的框架,將許多 定義整合成可以解釋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模型,以便推廣及實踐。其中,最為著 名的包括 Wartick and Cochran(1985)及 Wood(1991)的企業社會績效模型、

Carroll(1991)的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模型,以及 Schwartz and Carroll(2003)

企業社會責任三維模型(three-domain model of CSR)。此外,Martin(2002)將 企業社會責任分成四個區域,作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時,用以解決社會問題或減 緩對社會造成的衝擊的參考。

利害關係人理論(the stakeholder theory)於此時期開始發展,Freeman(1984)

認為,利害關係人係指任何能夠影響企業營運目標實現與否的組織或個人。不同 以往的研究關注社會回應、特定議題或公共責任(Sethi, 1975;Preston and Post, 1975),利害關係人理論除了打破股東利益至上的傳統觀點外,明確指出履行企 業社會責任時,所頇管理的標的及責任。

五、20 世紀末至今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期

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的觀點日益受到重視,部分學者提以盡到出企業社會責任 作為競爭策略的概念。有別於以往回應社會的模式,這些學者主張,企業應跳脫 處理利害關係人間的緊張關係,而提升到與社會相依共存,共創及共享價值的層 次(Porter , 2006, 2011)。Reinhardt(1998)指出,如果企業可以有效阻止競爭者 模仿其營運策略,那麼參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策略就會帶來超額報酬。Baron(2001)

亦提出,許多企業參與社會活動是出於自身利益動機,以獲得報酬。

此外,外部的評等機構及永續性指數,也成為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一股力量。

例如,由 KLD Research & Analytics, Inc 提供的 Domini 400 Social Index,針對社 會、環境和公司治理三個層面衡量及提供評等,並自 2003 年始,將評等對象擴 展到羅素 1000 指數和美國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 3000 名的公司。公司必頇符合具 廣泛的產業代表性及能夠界定出具強烈企業社會責任性質的兩個目標,才會被列 入評等對象。永續性指數以美國道瓊永續性群組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group indexes; 以下簡稱 DJSI)最為知名。1999 年道瓊與位於瑞士蘇黎世的永續 資產管理公司(SAM)合作,正式宣佈成立第一個永續道瓊性群組指數,以道

例如,由 KLD Research & Analytics, Inc 提供的 Domini 400 Social Index,針對社 會、環境和公司治理三個層面衡量及提供評等,並自 2003 年始,將評等對象擴 展到羅素 1000 指數和美國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 3000 名的公司。公司必頇符合具 廣泛的產業代表性及能夠界定出具強烈企業社會責任性質的兩個目標,才會被列 入評等對象。永續性指數以美國道瓊永續性群組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group indexes; 以下簡稱 DJSI)最為知名。1999 年道瓊與位於瑞士蘇黎世的永續 資產管理公司(SAM)合作,正式宣佈成立第一個永續道瓊性群組指數,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