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識字之錯誤類型分析

個體之學習為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歷程(Solso,1995),而在閱讀過程中,系統性 錯誤將造成對後續學習不利的影響(Mercer,1992),透過學習歷程的錯誤分析可幫助了 解學生學習困難處,針對困難處發展教學策略以減少對學習不利影響。要了解中文字可 能之錯誤類型須先對中文字彙的特性加以了解,以下先對中文字彙之特性探討,接著再 針對識字錯誤類型分析。

一、中文字彙之特性

許慎曾解釋從中文字的結構來看,字型可分為獨體字及合體字,但獨體字少而合體 字多(引自黃沛榮,1996),且合體字具有組合性文字的特性,由不同筆劃、偏旁、部件 所組成,有一定的構字規則及書寫筆畫(萬雲英,1991)。中文字用以書寫,也是有意義 的單位,又包括形、音、義三部分,關係密切,以下再綜合多位學者意見歸納出下面中 文字彙之特性:

(一)形聲字居多

占中文字彙達80%,因此中文字也被稱為「義音文字」(程祥徽、田小琳,1992;

萬雲英,1991),形聲字由形符和聲符組成,形符是一個大的義類, 而聲符為字音。例 如:「清」字,「水」部是形,「青」是聲;「依」字,左邊「人」部是形,右邊「衣」

是聲。由於聲旁有表音的作用,因此辨認文字時,常被當成重要的解讀線索,一般人常 說的「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的現象(林宜蓁,2007)。

(二)一字一音節

中文字具有一字一音節的特性,讀一音代表一字,不像英文字具有單音節、複音節、

三音節,且中文字較單純,不受時態、性別、數量的限制,不必因此轉換或改變字型結 構。屬於方塊字,字型簡短,筆劃長短安排相宜,易於知覺統整性,以詞序或前後文表 達語法或語意關係,較為單純統一,因此中文字經千年在閱讀上都較不會有問題,不像 西方文字經多年後若非專人則無法了解其意義,也因此中文書籍較容易流傳。

28

(三)形音義關係密切

中文字包括字形、字音、字義三個部分,關係密切,以形聲字來說,通常以形旁表 示其字義,形旁為其部首,例如「水」部首的字,常與液體類有關(裘錫圭,1995;鄭 昭民,1991),其聲旁也具有表音的成分,如,如「情」、「晴」、「清」、「請」字 都發與「青」相似的音,有些聲符也具有表義的作用,而形成「形聲會義」字,如「淺」、

「錢」、「殘」、「賤」字中的聲旁「戔」都兼有「小」的意義(裘錫圭,1995)。但中 文字形在表音或表義上並非絕對,以形聲字為例,其形旁大都只表達模糊的意義,其聲 旁表音率也只達到39%(程祥徽、田小琳,1992)

(四)一定的組字規則

中文有一定的組字規則,其組成單位包括含筆畫、部件、偏旁、部首,有些部件 通常在文字結構中有固定位置,如「艸」、「竹」、「宀」通常置於文字的上方;「扌」、

「辶」、「忄」等部首皆位於文字的左側,且應用六書作為造字原理,偏旁大部分有一 定的涵義,若能掌握中文的組字規則,則對於增加識字數量有幫助。

(五)同音字多,且具四聲變化以表義

中文字具有許多同音字,例如:變、便、辨,雖然同音卻具有不同意義。有些字 音雖然相同,但因四聲變化不同而具有不同意義,例如:柯、殼、可、課。中文字在發展 過程中已日益避免同音字及多音字分化的狀況。(萬雲英,1991)

(六)由圖畫發展而來

中文字以象形為主,即由圖畫發展而來,為了能使字型畫成其物,所以在組合中,

就出現不同形體變化的字。而在筆畫的組織上,有簡單三、兩筆和複雜的二十幾筆字,

因此在藝術的表現上,容易產生節奏、變化、疏密、開闔等的藝術感和剛勁、挺拔、飄 逸等不同字體。(羅秋昭,2000)。

(七)可組合大量語詞

只要識得若干字,便能組合更多詞語,國小畢業需習得三千字,但卻可讀懂報紙,

表示三千字可組合成數萬個詞語。例如「筆」字可以組成鉛筆、蠟筆、彩色筆、水彩 筆……,因此大量的詞組是中文的特色(羅秋昭,2000)。

29

30

31

32

33

以上研究在了解研究對象在識字方面的錯誤類型,在此發現一般學童、閱讀障礙、

書寫困難、識字困難、智能障礙或弱視學生在辨識字形方面為其主要困難,再來是字音 的部分,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時應將形、音、義教學並重。而本研究在識字教學時,將 字形拆解成部件,並利用字帶字的方式教學,增加識字效率,再加上口訣,讓研究對象 可熟悉字形及字音,利用造詞了解字義。本研究評量項目包括「看字讀音」、「聽音選 字」,分別在基線期、處理期、保留期實施評量,了解學生的錯誤類型並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