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變數假設與預期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變數假設與預期結果

如前所述,中國各省市地區財政分權的程度、每人國內生產總值、各 省市之財政收支壓力以及各省市國外直接投資總額等,都可能是影響地 區金融發展的重要客觀因素。以下將針對各項變數,詳加說明其對於各 省市地區金融發展程度的影響。

關於財政分權指標,本文採用財政收入自主性來衡量財政地方分權程 度。以自收自留用的財政收入占總財政收入(即自收自留用之財政收入 與中央對地方移轉支付數額之總和)之比例,作為本研究財政分權之變 數(𝐹𝐷)。在政治集權和財政分權的制度設計之下,中國地方政府面對財 政的壓力,遂逐漸產生相互競爭的結果。財政分權對中國區域金融發展 顯著的影響之一,是地方政府對區域金融自主性的干預。沈坤榮和張璟

(2007)的研究顯示,在財政分權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會導 致其對金融機構干預程度的增加,以從中獲取額外資金的使用權力,進 而對地方金融發展及成長績效產生負面的影響。故本研究預期財政分權 變數(𝐹𝐷)的影響為負向。此外,為了觀察模型中地方財政分權化與地 區金融發展之間的非線性關係,本研究模型將加入財政分權變數之平方 項(𝐹𝐷𝑆𝑄),其預期影響為正向。

如前所述,財政地方分權的程度將會影響地方政府對區域金融發展的 干預。馮濤等人(2007)認為,由於中央政府的財政移轉制度未臻完善,

地方政府面臨財政收支缺口的壓力,地方政府將尋找其他替代管道作為 財政來源,金融機構便成為資金替代來源的主要標的。因此,為了觀察 地方政府收支平衡對地方金融發展所造成的影響,本研究將使用各地財 政支出與財政收入的比例作為指標,是為地方政府財政收支平衡變數

(𝐹𝐵),預期影響為負向。

融發展程度對一國經濟成長有正面關係的看法。Demetriades and Hussein

(1996)利用 16 個國家的樣本資料,證明金融改革對於金融深化的過程 有所幫助,且金融產業是經濟成長的過程中的領先部門;Gregorio and Guidotti(1995)的實證結果則顯示在跨國的樣本中,金融發展對經濟長 金融發展產生正向的影響。Hermes and Lensink(2003)在其實證研究的 結果中,說明金融體系的發展,在促進國外投資與經濟成長兩者之間的 關係有著正向影響。而 Omran and Bolbol(2003)以銀行作為主要金融結 構的阿拉伯國家地區進行實證分析,亦得出相似的結論,其認為若在給 定成長門檻下,國外直接投資與金融的互動將對經濟的成長有良好的影 響。

Huybens and Smith(1998)與 Hung(2003)指出,通貨膨脹會藉由 對金融市場發展的影響,進而干擾經濟體系。48其中,Huybens and Smith

47 另一方面,Gregorio and Guidotti(1995)發現在拉丁美洲,金融發展對經濟長期成 長有負向的影響;其認為該現象是在缺乏監管機制的環境下金融自由化的結果。

48 Huybens and Smith(1999)與 Hung(2003)認為,在低通膨的狀態下,金融發展與 經濟成長之間的正向關係較易成立。Hung(2003)發現在高通膨下,金融體系的持續 發展將不利於經濟的成長;反之,若在低通膨的背景下持續發展金融,則有助於經濟 成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99)更強調,通貨膨脹將加劇信用限額的現象,造成金融機構放款 減少。因此,本研究將各省市每年之消費者物價指數作為通貨膨脹變數,

置於實證模型中,且預期影響為負。

最後,在貿易水準與教育變數方面,Huang and Temple(2005)的研 究發現,在高所得國家中,外部貿易與金融發展兩者往往被聯想在一起。

此外,在以銀行體系為主的高所得國家中,貿易將會促進其金融發展,

在低所得國家則否。據此,本研究以中國各省市進出口總額與當期 GDP 之比值衡量該地區之貿易水準,預期影響為正。49而周業安、陳姝(2007)

利用 1997 年至 2004 年中國 31 個省市的追蹤資料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地 方的教育水準會影響金融市場的參與程度;透過提高地方的教育水準,

將有助於促進地方的金融發展,說明教育對地方金融發展存在一定的影 響力。本研究將以各省市文盲人口佔 15 歲以上人口之比例,作為衡量教 育水準之指標,且對金融發展有負向的影響。

以下,本研究整理上述各項實證變數的說明,及其對中國地方金融發 展的預期影響於表 6。

49 根據 IMF 的資料,中國 2011 年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 5414 美元,世界排名 89,

屬於中上水準。若以各省市之數據來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越 5000 美元的省市有 18 個,亦同屬世界中上水準,故本研究視中國為中高所得水準國家,並預期貿易水準對 地方金融發展影響為正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6、實證變數說明與預測

變數 變數說明 預期影響

方向 𝐹𝐼𝑁 𝑖.𝑡 各地區每年金融發展程度(金融機構存、

貸款餘額與 GDP 之比值)

𝐹𝐼𝑁 𝑖.𝑡 各地區每年金融發展程度(金融機構貸款 餘額與 GDP 之比值)

𝐹𝐷𝑖,𝑡 各地區每年地方財政分權指標(單位:%) − 𝐹𝐷𝑆𝑄𝑖.𝑡 𝐹𝐷𝑖,𝑡 之平方項 +

𝐹𝐵𝑖,𝑡 各地區每年之財政收支平衡(地方財政支

出與財政收入之比值) −

𝑃𝐺𝐷𝑃𝑖,𝑡−1 各地區每年每人國內生產總值(單位:人

民幣元) +

𝐹𝐷𝐼𝑖,𝑡−1 各地區每年國外直接投資總額(單位:人

民幣億元) +

𝐶𝑃𝐼𝑖,𝑡 各地區每年之通貨膨脹率(單位:%,上

年=100) −

𝑇𝑅𝐴𝐷 𝑖,𝑡 各地區每年之貿易水準(各省市進出口總

額與當期 GDP 之比值) +

𝐷𝑈𝑖,𝑡 各地區每年之教育水準(各省市文盲人口

佔 15 歲以上人口之比例,單位:%) −

資料來源:各年《中國統計年鑑》《中國財政年鑑》《中國金融年鑑》,以及 2010 年、2011 年各省市統計年鑑。

註:

1. 𝑃𝐺𝐷𝑃與國𝐹𝐷𝐼均為落後一期(上一年)的資料。

2. 𝑃𝐺𝐷𝑃、𝐹𝐷𝐼皆以 1995 年為基期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加以平減求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