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財政地方分權理論與相關文獻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財政地方分權理論與相關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文獻回顧

如前所述,本研究所欲探討的課題,主要是要瞭解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地方財政分權對各省市地區的金融發展產生何種影響,在探究該問題之 前,有必要針對現有與此課題有關的文獻加以回顧。因此,在本章的文 獻回顧中,第一節將回顧論述財政地方分權理論的基礎與演進。其次,

在第二節將延伸探討本研究的主要重點,即金融發展理論的相關文獻。

最後,將於本章第三節綜合上述二部份進行本章小結。本研究企圖在相 關的理論框架下,能藉由嚴謹的實證方法,找出中國財政地方分權與金 融發展間之關聯性。

第一節、財政地方分權理論與相關文獻

不論是已開發國家或是開發中國家,財政分權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幾乎所有世界上的國家政府體制,都有分級或分層的設計。而各種政府 間財政關係的分配,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集權與分權展開。有關地方財政 分權的歷史由來已久,如 1776 年美國建國之初的聯邦制度,即為典型的 分權體制。上級中央政府透過對下級地方政府合理的權力配置,促進整 體經濟發展的效率,以達到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財政分權係指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稅收權力和支出責任範 圍,並允許其自主決定預算支出規模與結構,使處於基層的地方政府能 自由選擇其所需要的政策類型,使政府充份發揮其管理的機能。自 90 年 代開始,有關財政分權的理論不僅在發達國家得到普遍的重視,許多發 展中國家也將財政分權視為打破中央計劃束縛,走上自我持續增長道路 的重要手段。7以中國為例,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即以「減稅讓利」的

7 20 世紀末,世界各國逐一開始進行財政分權化的改革,如中國大陸的分稅制改革,

以及拉丁美洲地區的分權化等。

下,8建構出地方政府模型,認為人口流動性(population mobility)與地 方政府之間提供公共服務的競爭,將能確保當地社區和地方政府之間偏 好的媒合,人們將選擇遷移到能滿足其最大偏好的地區。如此,各地區 之間的競爭將使資源達到有效配置,實現柏瑞圖最適(Pareto optimal),

進而達到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此即所謂的「以足投票」(foot voting)理 論。

10 以此為基礎,Musgrave(1983)提出具體的多層級政府分稅制原則,成為現今政府 稅收劃分的基本思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Oates(1972)在比較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提供公共財的效率之後,

提出 ”Oates’ Decentralization Theorem”,說明財政分權將有效提高經濟效 率。由於資訊取得上的優勢,地方政府相對於中央政府更能迅速地為人 民提供公共服務。在財政的考量上,忽略地方與中央在地理上的差異,

若政府目標在於提供對地方較具敏感性的公共服務和政策上,如基礎建 設及教育等,地方決策往往都較中央來得有效。11

在財政分權的基礎理論逐漸發展、奠定之後,學者們開始探討財政地 方分權在一國經濟成長中扮演的角色為何。Oates(1993)假設保持其他 狀況不變下,相較於中央集權,財政分權的政府系統在公共財的提供下 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並且帶動了更快速的經濟成長。而財政分權相對 中央集權的優勢,Bahl and Linn(1992)及 Bird(1993)說明財政分權或 中央政府下放財政權力到地方政府,通常被視為公共部門提高行政效率 的改革方案的一部分,以提高地方政府之間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的競爭,

並刺激經濟成長。在實證方面,Akai and Sakata(2002)使用 1988 年至 1996 年美國各州的資料,進行普通最小平方估計法的分析,以避開實證 對象經濟高度成長的期間,並採取同一國家內的資料以去除文化或歷史 的差異。其結果顯示,財政地方分權對經濟成長有正的貢獻。

然而,並非所有文獻都支持財政分權將能為經濟成長帶來正面影響的 論點。Davoodi and Zou(1998)也針對 46 個國家,涵蓋 1970 年至 1989 年的追蹤資料進行實證分析,試圖找出財政分權與經濟成長之間的關聯 性。Davoodi and Zou(1998)說明,雖然已開發國家之平均財政分權程 度與經濟成長都較開發中國家為高,但並不能說明兩者之間有正向的關 係。其實證結果發現,在已開發中國家,財政地方分權化程度對經濟成

11 ”Oates’ Decentralization Theorem” 遵循在地方居民得以在地區間自由遷徙的假設,

意即該理論是建立在 Tiebout「以足投票」的前提之下而產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長並無顯著的影響,而在開發中國家則呈現負向的關係。12而 Zhang and Zou(1998)利用中國大陸 1980 年至 1992 年共 28 個省份的財政資料,

對中央以及地方的資源配置與地方經濟成長之間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

發現財政地方分權化程度越高,地方的經濟成長率卻越低,兩者之間呈 現負向的影響。

12 對於發展中國家呈現負面效果的實證結果,Davoodi and Zou(1998)提出四點解釋:

(1)政府支出的構成,沒有區分是否對經濟成長有利的資本支出,或較無影響一般性 流動支出;(2)在不同層級的政府間,稅收分配的錯誤可能產生緩慢的經濟成長;(3)

發展中國家地方政府的決策往往還是會受到中央政府的箝制,因此無法發揮財政分權 化的最大特色──效率利得;(4)地方政府面對地方居民的需求及偏好,可能無法面面 俱到。

於 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以及 Shaw(1973)等先趨的貢 獻,使得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相關研究慢慢為眾人所注目。Goldsmith

(1969)著重金融發展與投資效率之間的關係,並為金融發展理論建立 了基本的分析架構,提出「金融相互關聯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FIR)作為金融發展的量化指標,成為金融發展領域的濫觴。McKinnon

(1973)及 Shaw(1973)則重視增加儲蓄和投資的金融自由化,並驗證 了金融抑制對經濟成長會產生負面的影響(Gregorio and Guidotti, 1995)。

13

在金融發展相關理論建立之後,學者們開始著手於實證方面的分析。

其中,King and Levine(1993)開啟了金融發展領域的相關研究,尋求建 立涵蓋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一般金融理論。其在 Goldsmith(1969)

13 McKinnon(1973)和 Shaw(1973),因為受到在東南亞成功案例的影響,因此著重 金融自由化在增加儲蓄和投資所扮演的角色。

14 King and Levine(1993)分別使用(1)金融機構貸款餘額與 GDP 之比值、(2)貨 幣存款銀行國內資產與其和中央銀行國內資產總合之比值、(3)非金融私人部門借貸 與國內信貸總額之比值(不包含銀行信貸)、(4)非金融私人部門產出總額與 GDP 之 比值,做為衡量金融發展之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