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之內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之內涵

比較教育是一應用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來研究國際教育問題之領域(王 如哲,1999),亦有學者指出比較教育是指進行各國家或地區中的教育現象 與教育問題的比較研究,以發現它們的相似點和差異點,並藉由這種知識探 討的歷程,以加深理解他國及我國的教育與文化,進而尋求對國際和平與人 類福祉有所貢獻的學問(楊思偉、沈珊珊,2000)。

身處於 21 世紀的現代社會,教育問題有如經濟、政治等問題,成為一 全球性、相互影響之議題。故欲解決教育問題,已經不是在國內,而必須利 用全球的視野、他國可借鏡之處,來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在了解教育制度時,比較教育飾演之角色即為重要,不僅學習其他國家 之制度,同時並對我國的教育制度與發展產生批判性的瞭解,深入認識教育 制度的脈絡與特徵。比較研究通常係指跨越國家或區域層次,針對某一特定 教育制度或問題的參照比較,以瞭解其異同得失(王如哲,1999)。

壹、比較教育的演進

比較教育的演進,依觀念與方法的不同將比較教育發展分為四個時期:

分別為:萌芽期、教育借用期、歷史-文化分析時期、社會科學解釋時期。

一、 萌芽期

早期對「外國教育」的研究始於各式的國際互動,如:旅行者至外國造 訪、民族或國家間的貿易往來、宗教宣傳與戰爭。直至 18 世紀,開始有「比 較」的研究出現,這類研究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將今昔教育作一比 較,以判定孰優孰劣;另一種是對各國教育制度的描述性分析,並企圖作比 較。

二、 教育借用期

自十九世紀初至十九世紀末。主要代表人物為朱利安(Antonie Jullien)

其主張教育為奠基於事實與觀察的科學(洪雯柔,2000),其目標在於推引出

教育制度的真實法則與決定性規律,因而教育可轉而成為一門期乎是有事實 根據的科學(positive science) (楊思偉、沈珊珊,2000)。

此一時期其他代表人物有法國公共教育部長谷森(Victor Cousin),美國 公共教育之父曼恩(Horce Mann)與巴納德((Henny Barnard)與英國比較教育 先驅阿諾德(Matthew Arnold) 與凱伊(Joseph Key)等人,他們皆以外國教育制 度的考察結果作為本國教育制度的改進的參考,因此往往將外國的教育制度 直接移植借用(洪雯柔,民 89);也因考察本身大多走馬看花,所以提出來的 報告書,也是屬於表象和敘事型為多,無法深入探討政治、經濟、社會等層 面相關的問題(楊思偉、沈珊珊,2000)。

三、 歷史-文化分析時期

自二十世紀初期至中葉時期,比較教育的研究,逐漸重視探討教育制度 背後因素(楊思偉、沈珊珊,2000)。因欲真正瞭解一國之教育制度,分析其 背後影響因素為絕對必要的。此研究先驅者為倡教育現象之歷史—文化脈絡 的動態分析的薩德勒(Michael Ernest Sadler),其主張不能把教育視為孤立的 機構來研究,必須重視教育的文化背景,探究決定教育的各種因素。

此一時期其他代表人物有強調歷史原因與傳統的美國學者康德

(Isaac Kandel),抱持因素決定論的英國學者韓斯(Nicholas Hans)與進行動力 因素分析的德國學者史耐德(Friedrich Schneider)。

此時期,主張比較教育的目的應著重分析形塑教育制度的動力與因素,

且經由對教育與社會動態關係的瞭解以探討最適合本國的教育改革(洪雯 柔,2000)。

四、 社會科學解釋時期

自 1950 年代末、至 1977 年以前。此時期的特色主要在於引進社會科學 的各種方法於比較教育研究中,使得比較教育研究,脫離以往歷史及哲的

43

本時期貝瑞岱(G. Bereday)提出比較教育的四個階段,霍姆斯(Brain Holmes)提出批判二元論與問題中心法,英國學者金恩(Edmund King)提出 教育研究法,諾亞(Harold J. Noah)與艾克斯坦(Max A. Eckstein)提出假設 驗證法等。

洪雯柔(2002)指出在這個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本土(localization)同興 且辨證的年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等面向中,種種改變相繼 出現,於此脈絡中,教育現象與比較教育研究全球化亦隨之改變。全球化的 脈絡下,各國出現了許多教育趨勢上的雷同,但是這些共同趨勢仍會因本土 的情境而有所修正,形成一種全球本土化的教育面貌。此為比較教育研究的 新課題。

比較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脈絡中,因資訊與傳播科技的發達,使得資 料的搜尋更加便利且範圍更加廣闊,由各國網站上可直接獲得各國官方所提 供之詳細文件資料,使得跨國比較的研究更加便利,並不一定需仰賴研究者 自身透過跨國資料的取得或親自至研究國家作調查。

貳、 貝瑞岱比較教育之內涵

比較教育學家貝瑞岱(G. Z. F. Bereday)為二十世紀中葉後之學者,其 主張比較教育的對象是「學校」,而由於教育的事實必須根植於會情境中,

因此必須將學校置於其所發展的情境脈絡中來探討,此為比較教育中特有的 研究主題(洪雯柔,2000)。於比較教育研究上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其提出的比 較教育研究方法—描述、解釋、並列與比較四階段,廣受學界運用,其以來 進行比較教育研究。

貝瑞岱建構比較教育研究方法可分為兩方向分析: 1.模式的建構:貝 瑞岱從比較教育文獻中分析出「區域研究」與「比較研究」兩種類型;2.研 究步驟的劃分:貝瑞岱將以往學者所提出的「描述」、「解釋」與「並列」

依照邏輯一貫性與實際研究進行的步驟,將之融入區域研究與比較教育必須

具備的「比較」階段(洪雯柔,2000)。區域研究係以單一國家或地區為研究 中心主題,但多國教育資料若僅是逐一做描述或解釋,也可視為區域研究。

其研究可分為兩大步驟:描述階段(descriptive phase)與解釋階段(explanatory phase),描述階段主要為教育資料的搜集,而解釋階段則為運用其他社會科 學的方法對正式教育的資料進行分析。比較研究乃是同時對多國家或地區的 教育現象進行研究,其研究步驟可分為兩大步驟:並列階段(juxtaposition) 與比較階段(comparison),並列階段主要為將不同國家的資料進行初步的對 比,以建立比較點,比較階段則是對教育所作的跨國界同時分析。以下針對 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描述、解釋、並列與比較四階段分別說明:

一、 描述(descriptive phase)

描述階段的主要目的在於把教育事實客觀詳盡地描述(楊思偉、沈珊 珊,2000)。依研究的一般目的對教育資料的編目,在蒐集資料之前,則須 先進行分類的工作,列出所需搜尋資料的面向,以避免在蒐集過程中有所遺 漏,也利於資料的系統收錄與分析,之後才進行資料的收錄以及分類編目(洪 雯柔,2000),同時擅用各種整理方式,如:地圖標示、圖表標示或文章描 述的方法,予以客觀的記述(楊思偉、沈珊珊,2000)。貝瑞岱將研究資料的 來源分為:第一手資料、第二手資料與輔助資料。第一手資料是政府機關正 式的報告書、會議紀錄、手冊等,無進行任何分析、解釋或意見之資料。第 二手資料為論文集、文選、二手的質性報告書、摘要等。最後的輔助資料為 與教育無直接相關或無顯著相關,但是教育有某種程度的關聯的資料,如:

書籍、文學作品、劇本或一般讀物。

二、 解釋(explanatory phase)

解釋階段乃是客觀描述各國比較研究的對象後,根據社會科學的觀點或 人文科學的觀點並就其相關性加以充分檢討、檢驗,以解釋所述教育事實的

45

的教育事實與社會各方面對照檢討,以分析此教育事實所蘊含之多元的意義 (楊思偉、沈珊珊,2000)。

教育現象根植於社會脈絡之中,因此,若欲對教育現象有全面性的而非 片段性的評析與理解,必然要探究教育與社會關係,解釋階段釐清了教育與 社會的關係,也呈現了較完整的教育風貌(洪雯柔,2000)。

三、 並列(juxtaposition)

並列階段乃是將各國資料進行初步配置,將前兩階段描述與解釋過的教 育事實,按若干範疇加以分類整理,以資能作比較之用。亦即先設定範疇或 項目,把各國教育事實分別抽出要點歸入其中,加以並列說明的作業(楊思 偉、沈珊珊,2000)。可運用雙欄的連貫式列表來併列各國的資料,如:圖 表式(或垂直式)並列或是文字式(或水平式)並列,將資料加以系統性條理分 明的整理,以尋求一統的概念與假設(洪雯柔,2000)。後續比較階段則接續 並列階段所建構之比較點,比較各國之異同與檢驗假設。

四、 比較(comparison)

比較階段在於對多個國家,將其教育事實同時處理,連續交互檢討 比較,推論所引導出的假設,是否符合教育事實,以證明得自並列階段的假 設(楊思偉、沈珊珊,2000; 洪雯柔,2000)。比較不在呈現教育資料,而是 透過排序的歷程更加凸顯教育事實(洪雯柔,2000)。比較可分為兩個層級,

其一為問題取向,乃針對兩國或多國的某些問題做比較探討,是一種片段式 的研究;其二為全面取向或全面性分析,主要就兩國或多國的全面相干性做 比較,是一種教育全景的呈現(洪雯柔,2000)。

以上四階段,使比較研究方法本身,其過程或步驟明確化,並使比較研 究的功能,指向假設的論證。貝瑞岱的比較教育研究方法融合了Jullien

、實證主義、Mill、社會科學等強調科學研究的影響,以及Hans、Kandel與 Ulich等著墨人文主義與歷史文化分析方法的影響,在科學精神的基調下呈 顯出兼融人文主義與社會科學、質化與量化研究的特色(洪雯柔,2000)。茲

將貝瑞岱比較教育四步驟圖示,如圖2-4-1。

圖 2-4-1 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四步驟

資料來源:“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洪雯柔,2000,台北:揚智文化,122。

辨別異同 教育資料

I 描述

甲 國 乙 國

II 解釋

IIII 並

教育資料的評估解釋 釋

同時比較 IIV 解釋 甲

國 乙 國

歷史的 政治的 經濟的 社會的 歷史的 政治的 經濟的 社會的

可比較的標準

比較分析的假設

乙 國

假設

甲國 乙國

結 論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