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討教學效能的內涵,有助於教師瞭解影響其有效教學的重要層面及 相關因素,並可作為發展評鑑教師教學效能的工具之參考。

Rosenshine(1986)在「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explicit teaching」

一文中指出,一為有效教師教學的特徵有以下九項:

1.單元開始時能簡短說明目標。

2.單元開始時,能複習以前所學內容,並說明學習的必要條件。

3.按部就班呈現教材,並使學生能逐步練習。

4.給予學生清楚、詳細的教學和解釋。

5.提供所有學生自動練習機會。

6.提出許多問題提供學生回答,俾考查學生瞭解學習內容情形,可從學 生的學習過程中獲得一些反應。

7.最初練習時要能引導學生。

8.提供學生有系統的回饋和矯正。

9.不斷地練習直到所有學生都能獨立和有信心。

單文經(1995)在「有效教學的知識基礎」中,提出教學四因素:提示、

參與、改正回饋、增強的教學效果大小,指出教學的行為模式應強調教學 提示的品質、學習者的主動參與以及激發學生繼續努力的增強,進行有效 的教學。

李俊湖(1992)將有效教學歸納為計劃策略、教學策略、評鑑活動及 管理活動四個層面,並詳加界定每個層面的內涵:

1.計劃策略:包括熟悉教材、統整學科、清楚教學目標、瞭解學生特質 及教學設計彈性有變化。

2.教學策略:包括增加學生學習參與、教學過程流暢有效率、教學富結 構及邏輯性、教學內容經適切轉化及重視個別差異。

3.評鑑活動:包括即時回饋、增強、評量、教學反省、練習、複習及提 供後設認知策略。

4.管理活動:包括教師期望、學習氣氛、預期問題即時處理、督導學生 進步及教室管理。

Moneys(1992)在「教學效能的特性」(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中指出,良好的教師教學效能包括:1.有效的教導教材的知識;2.有效 的師生溝通;3.良好的教材組織能力;4.激勵學習動機的能力;5.和藹可 親的態度;6.教室管理的技巧。

從教學行為分析有效教學,著重於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其教學行為應 具備的特徵,或探討哪些行為標準可作為評鑑有效教學的依據,不僅評鑑 的標準客觀,同時也引導教師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

張碧娟(1999)則將有效教學行為的內涵歸納為以下五個層面:

1.教學計劃準備:教師會根據學生差異,擬定教學計劃,精熟教材,事 前做好教學安排。

2.系統呈現教材:教師教學時會說明單元目標,層次分明的呈現教材,

提供學生練習機會,彈性調整教學。

3.多元教學策略:教師教學時會引起動機,集中學生注意力,運用不同 的教學媒體或方法,掌握發問技巧。

4.善用教學評量:教師會適度評量學生學習成效,立即回饋,給予合理 期待,獎勵學習進步。

5.良好學習氣氛:教師會維持和諧師生關係,掌握教室管理,以積極的 態度鼓勵學生。

林進材(2000)認為有效能的教師在教學階段,其表現出的教學行為 應包括:1.確立教學目標;2.熟悉教學內容;3.善用教學策略;4.澄清迷 思概念,指教師在教學前,針對學習者易形成的迷思概念,先加以澄清,

以減少迷思概念對學習者的影響,增進學習成效;5.掌握學生特質;6.教 導反省策略,指教師教導學生認知反省策略,並提供學生精熟教學內容的

各種機會;7.指導有效學習,指有效的學習應兼重高、低層次的目標;8.

重視學習表現;9.定期追蹤回饋,指教師透過各種評鑑,瞭解學習者對教 學內容的理解程度;10.反省思考教學,是教師教學成長的主要核心。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研究者將教師教學效能的內涵歸納為以 下五個層面:

1.教學規劃

教師在教學前能清楚教學目標,熟悉教材內容,使教學流程、活 動在妥善的安排下,能循序流暢的進行,並能視學生的特質與差異,

彈性的調整教學活動。

2.教學策略

教師在教學開始時,能運用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並引導學 生瞭解學習目標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則能有效的運用時間,清楚、有 系統的呈現新教材,並能靈活變化教學技巧及適當的選用教學媒體,

以維持學生的專注,增進其學習成效。

3.教學氣氛

教師與學生之間能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互動,並能有效實施獎懲原 則,減少學生偏差的行為,鼓勵正向行為,以營造和諧、積極的學習 環境。

4.教學評鑑

教師能適度運用多元的評量方式,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並給予 學生合理的期待及適當的回饋,以促進其學習的成就感。另一方面,

教師亦藉評量的過程與結果,瞭解學生學習錯誤與不足的情形,作為 反省、調整自己教學的依據。

5.教學研究

教師能夠依據教學目標及教學計畫,主動探索研究、專業成長進 修、運用資源創新教學方法,並深入研究相關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