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貿易衝突論」剖析

第四節 「貿易預期理論」的論證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地變成一種很昂貴的交往方式,因為戰爭將使兩國原有的經濟關係及交往斷 絕,因而造成兩國經濟及國力上均承受龐大的損失,此即喪失原有的關係所要付 出的「代價」,而此種代價約束著國家之間的交往,讓雙方都必重新現有的關係,

不願見到關係受破壞,此即所謂的互賴的另一個基本要件「限制」。

儘管彼此互賴的兩國,相互依賴的程度不一定對等,互賴理論認為國家間互 賴程度愈高,對其他國家的行為或發生的事件敏感度就愈高,因此國家因為擔心 必須付出龐大的成本與代價,均不願破壞現存的互賴關係,所以,互賴理論學者 強調各國應以「合作」代替「衝突」,以求取彼此最大的利益。

第四節 「貿易預期理論」的論證

自由主義主張「經貿互賴使貿易價值大過於戰爭」,現實主義主張「高度互 賴提高戰爭可能性」,有部分學者發現自由主義及現實主義皆無法單獨解釋某些 歷史現象,因此,Dale Copeland 提出了折衷的「貿易預期理論」(theory of Trade Expectations),67試圖更完整地解釋國際關係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貿易盛興,但仍發生戰爭,1920 至 1940 年代的國際關係 似乎較符合自由主義的論述,1920 年代各國之間相互依賴程度高,世界和平,

而 1930 年代保護主義使各國互賴減弱,因而緊張情勢升高。而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各國之間交流更加頻繁,相互依賴程度不斷提高,而各地衝突不斷,因此現 實主義的論述較符合二次大戰後的國際社會。

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兩理論均似乎無法正確解釋歷史,因此部分學者主張

「貿易預期理論」可解決上述問題,此理論是檢視「未來貿易的預期」(future expectation of trade)對於「一國決定放棄戰爭而選擇貿易的預期效益」之影響。

以貿易預期理論的觀點來看,「只有當國家預期貿易在可見的未來將增加」

此條件存在,「互賴才可促進和平」。即若彼此高度互賴的國家預期貿易將會減

67 Dale C. Copelan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War-A theory of Trade Expectations,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 (Spring 1996): 5-4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少,則最依賴的國家最有可能發動戰爭,因為它們擔憂可以支撐長期安全的經濟 財富將減少。總之,「高度互賴可能導致和平也可能引發戰爭,如何發展則取決 於對未來貿易的預期」。

貿易預期理論可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矛盾,例如,儘管 1913 至 1914 年 間各國之間貿易頻繁,但因德國領導者預期未來貿易量將減少,因此德國為確保 長期市場及原料的取得進而發動攻擊。

以下簡要說明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的長久以來爭辯的焦點,再闡述「貿 易預期理論」如何為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爭論解套。

一、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爭辯

(一) 自由主義的論點

貿易可提供利益(benefits)或是貿易利得(gains from trade)。一個依賴別國的國 家應避免戰爭發生,因為和平貿易往來只有利益而無成本或戰爭風險,且現代的 技術大幅增加侵略的成本及風險,使得貿易成為較理智的選擇。

Richard Cobden 主張自由貿易促使國家更團結,因為每一個國家都同樣對雙 方的繁榮及福祉感到憂慮。68Norman Angell 於 1933 年 在 Great Illusion 書中重申 國家必須在新思維「和平貿易」及老套的「權力政治」從中選擇。69現代化使國 家無法透過武力取得財富,事實上,戰爭是「商業性自殺」(commercially suicidal) 行為,但為何戰爭仍然發生?簡言之,若領導者不能看出戰爭的無益(相較於貿 易的獲利),就可能會選擇走上戰爭這條路。

Richard Rosecrance 則替 Cobden-Angell 論點在核子時代做了最廣泛的更新及 補充。他認為國家必須從「貿易國家」(藉商業獲取財富)及「領土國家」(醉心於 軍事擴張)之間作選擇,而國家認知到透過世界市場來發展經濟遠比企圖占領別

68 Peter Cain, “Capitalism, War and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Thought of Richard Cobden,” Britis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5 (October 1979): 229-247.

69 Norman Angell, The Great Illusion, 2nd ed.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1933), 33, 59-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領土對其較有利。70因此他主張:「高度互賴使貿易比侵略對國家更有利,因而 促進和平」。然而,Rosecrance 的著作裡很少提及斷絕貿易後「調整的成本」以 及此成本確實導致國家情況較差。他也批評 Waltz 將互賴定義為「成本很高的貿 易聯繫」,是未考慮到互賴概念的本質。71

(二)現實主義的論點

現實主義學者主張「經濟互賴不但不能促進和平,反而提高戰爭可能性」。 國家為了保證安全而不願意依賴他國,因為所需的進口貨品可能在危機發生時會 被斷絕,而發生物資短缺的現象。因此,一國依賴他國的必需物資時,為了確保 持續獲得物資,將提高從事戰爭的動機。

新現實主義者 Kenneth Waltz 主張國際政治無政府的狀態使國家擔心本身的

「脆弱性」(vulnerability),因此迫使它們「減少依賴的程度」。72而 John Mearsheimer 主張依賴他國經濟供應的國家將害怕戰爭時被切斷原來的供應,因此它們可能會 擴大對供應來源的政治控制,進而引發衝突,由此可得知「互賴可能導致更嚴重 的安全競賽」,這是因為現代現實主義根源於重商主義,即帝國主義領土擴張,

是為控制供應來源及市場。73

總之,現實主義認為自由主義必須政治利益納入考量,因為國家最關切安全 問題,一國因依賴而產生的脆弱性將使它傾向使用武力去克服此種脆弱性。自由 主義低估現實主義著重斷絕貿易的潛在成本,現實主義也忽略了貿易利得對於國 家選擇戰爭或和平所扮演的正面角色。

70 Richard Rosecrance, 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6), 13-14, 24-25.

71 同上註。

72 Kenneth N. Waltz, “The Myth of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d. C.

Kindleberg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73 John Mearsheimer, “Back to the Future: Instability in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5 (Summer 1990): 5-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同時符合自由主義及理實主義假設的實證研究

有些實證研究發現貿易對於衝突發生的影響有時是正向的而有時卻是負向 的關係,而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同時考慮到互賴的兩個不同面向即,「共同利益」

(common benefit)與「潛在成本」(potential cost)。

例如 Mark Gasiorowski 批評 Solomon Polachek 與他自己的早期研究用以衡量 衝突的指標不夠完整。雖然貿易總量多寡似乎與衝突的發生呈反向關係,但其他 貿易與經濟互賴的構成要素,如價格需求彈性及長短期資金流動等,與衝突的關 係卻是正向的。因此,他認為必須同時衡量互賴的成本以及利益,貿易的利益面 可能導致和平,但其成本面卻可能使貿易與衝突之間存在正向關係,因此「貿易 可促進和平」此假設是有附帶條件的。Gasiorowski 以國家層次(country-level)研 究發現,固定經濟發展程度,互賴將引起衝突發生;而短期的資金流動則使國家 更可能對貿易夥伴產生敵意;國家間衝突可能是軍事的、外交的或經濟的性質。

因此難以確定互賴的各項構成要素如何對不同類型的衝突產生影響。因此,貿易 與衝突的關係並非直線的,與貿易有關的各項不同要素均有可能對衝突造成不同 的影響。74

Lois Sayrs 分別研究衝突與合作,他認為貿易不必然影響合作。他以貿易額 作為衡量互賴的主要指標,並區分軍事及經濟的衝突,初步發現貿易似乎可以稍 減緩衝突的發生,但似乎未對合作的產生造成影響。Sayrs 更發現貿易確實影響 經濟衝突的發生,但似乎與軍事衝突發生無關,因此不同面向的衝突也會導致不 同的研究結果。75

Michael de Vries 利用事件資料(event data)去評估互賴對於合作與衝突的影 響,發現經貿互賴增加國家間互動的強度,而此互動包括合作性的與衝突性的。

除了利用經濟關係外,更以政治、軍事、制度與外交關係來衡量 1950-1960 年美

74 Mark Gasiorowski,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Some Cross-National Evid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30 ( March 1986):23-28.

75 Lois Sayrs, “Trade and Conflict Revisited: Do Politics Matter?”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 14 (1989):

155-17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與西歐國家間的互賴。互賴與衝突及合作的強度之間存在著曲線關係,他的結 論為,互賴像催化劑一樣強化國際過程,有時是朝向整合的方向有時則是非整合 的方向發展。76

Katherine Barbieri 討論焦點在於「貿易是否會抑制軍事爭端或戰爭」。她是 針對各組對偶國家進行分析,試圖解釋 Solomon Polachek 發現貿易與衝突的關係 有時正向、有時負向的原因,她認為差別是在於假設國家是對稱或是不對稱的依 賴。她納入更多國家當作研究個案,並運用新的統計技術,並著重在貿易對衝突 過程各個階段以及衝突各個特性的影響,她發現貿易與衝突之間呈正向關係,即 貿易可能引發衝突,但當她轉向其他分析層次時,如在國家層次分析中發現貿易 有促進和平的作用。77

Rafael Reuveny 與 Heejoon Kang 挑選出各種政治經濟制度、各種大小、位 於各個區域的 16 組對偶國家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為兩國發生衝突(或合作)與兩 國貿易並未有一定的因果關係,而是視各對偶情況而定(dyad dependent),且研究 也發現貿易與衝突之間具「雙向」(reciprocal)的關係,即不但貿易影響衝突,衝 突亦影響兩國間貿易多寡。78

Dale Copeland 與 Paul Papayoanou 的研究發現決策者不僅僅只考慮到互賴 的現況,還存有更複雜的因素。Copeland 發展出「貿易預期理論」,認為國家對 於「對未來貿易量的預期」以及「互賴的現況」兩者共同影響戰爭發生的可能性,

他所架構的研究模型符合自由主義「互賴提供國家避免戰爭發生的動機」之論 述,但他也同時融合現實主義的論點,即若無法順利獲得重要資源的供應將產生 潛在的成本,進而導致國家為確保資源供應無虞而開戰。然而,再加入「對未來 貿易量的預期」此變數放進模型,將產生新的結論,即只有在預期未來貿易量將

76 Michiel S. De Vries, “Interdependenc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7 (April 1990): 429-444.

77 Katherine Baibieri, Risky Business: The Impact of Trade Linkages on Interstate Conflict,

1870-1985.” In Enforcing Cooperation: “Risky” States and the Intergovernmental Management of Conflict, ed. Gerald Schneider and Patricia A. Weitsman (London: Macmillan, 1997): 202-231.

78 Rafael Reuveny and Heejoon Kang.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tical Conflict/Cooperation, and Granger Caus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0 (August 1996): 943-9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提高的前提下,互賴才能促進和平,相反地,若預期未來的貿易量較低,即使現

提高的前提下,互賴才能促進和平,相反地,若預期未來的貿易量較低,即使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