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解釋

壹、資料管理

本研究在進行資料解釋時,首先會以研究參與者觀點及研究手本、文獻資 料等方式,來回驗證、歸納與分析,使資料能真實反映出研究發現。

為檢核資料內容札確無誤,管理研究者蒐集之訪談資料、觀察筆記與教學 歷程文件,其中, I 代表個別訪談紀錄 (interview)、O 代表課程觀察紀錄 (Observed) 、 LF 代 表 學 習 歷 程 文 件 (Learning File) 、 H 代 表 學 生 作 業 (Homework)、Q 代表問卷調查結果 (Questionnaire results)、SP 代表校內出版品 (School Publication)、R 代表議事規則 (Rules of procedure)、M 代表校內雜誌 (Magazine)、C 代表課程報告 (Course report)。茲將本研究出現之符號意義整理 如下表 3-7,並加以說明:

表 3-7

編碼符號意義說明表

項次 符號 意義說明

資料編碼 方式

(I-S1-1070101) 研究者在 107 年 1 月 1 日對 S1 進行個別訪談 紀錄。

(O-1070101) 研究者在 107 年 1 月 1 日的課程觀察紀錄。

(LF-H-10702) 研究者在 107 年 2 月從學習歷程文件中取得的 學生作業。

(LF-Q-10701) 研究者在 107 年 1 月從學習歷程文件中取得的 問卷調查結果。

續下頁

(SP-R-10702) 研究者在 107 年 1 月從校內出版品中取得的議 事規則。

(SP-M-10702) 研究者在 107 年 1 月從校內出版品中取得的校 內雜誌。

(SP-C-1-1-10702)

研究者在 107 年 1 月從校內出版品中取得的課 程報告 1-1。

(SP-C-1-2-10702)

研究者在 107 年 1 月從校內出版品中取得的課 程報告 1-2。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貳、 資料分析

一、資料整理與分析歷程

研究者在結束觀察與訪談後,針對手上之龐大資料,如觀察筆記、訪談資 料 以 及 文 件 資料 , 進行 資 料 化 約 、資 料 呈現 與 結 論 三 個程 序 (黃 政 傑 , 1996):

1. 資料化約 (data reducing):將實地收集到的資料轉為逐字稿、觀察筆 記、文件資料等,簡化與摘要,並依資料管理統作組織性的分類與存 放。

2. 資料展現 (data displaying):研究者不預設立場,將化約後的資料,反覆 閱讀收集到的資料,並在其中找到相關的主題後,加以分析、解釋與編 碼。

3. 結論:研究者在分析的過程中,注意資料間的規律、因果與相關性,並 加推論與解釋,得到暫時性的結論;將暫時性的結論與相關文獻或理論 結合,加以檢視、比對與修札,最後形成總結。

二、編碼

編碼的管理與分析可以讓研究者有系統地了解與掌握資料,如同種果樹的 隱喻,從初始資料到建立理論,需要抽絲剝繭、在抽象五階梯上不斷攀爬(張 芬芬,2010)。為找出整體資料的主旨與趨勢,同時尋找資料中可能的關係與 關聯,本研究詴圖建構一套類目,將其所蒐集而得的資料進行編碼。

編碼的結果,將與有助於研究者對本研究主題的認識,也能與前人文獻研 究結果進行對照與呼應。

研究者根據 Strauss 與 Corbin (1990) 的紮根理論,將編碼分成三個層級:

開 放 性 編 碼 (open cording) 、 主 軸 性 編 碼 (axial cording) 與 選 擇 性 編 碼

(selecitive cording),期望從不同來源的資料中,整合範疇與特徵,透過詮釋 與相互驗證,最後歸結出結論 (Bo hm, 2004)。

三種編碼方式說明如下:

1. 開放性編碼:在開放性編碼中,研究者反思性的閱讀文本,以直觀的詞 彙命名,以基礎辨識相關類別。

2. 主軸性編碼:研究者在此階段被修札、發展能包涵原先類別的上層類 別,做出連結或互相產生聯繫。

3. 選擇性編碼:研究者將所有已發現的概念類別經過脈絡分析後,辨識出 能夠將所有類別連結起來,整合成一個的核心類別或中心類別。

以下將示範從逐字稿中說明如何從訪問對象的談話內容,找出與研究主題 相符的文句,給予開放性編碼與主軸編碼,做為更深入資料分析的歸類。如表 3-8:

(續下頁)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