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節說明資料處理與分析,以下就資料整理檢核及資料編碼與分析說明。

壹、資料整理

資料整理包含訪談紀錄的整理、資料編碼方式,以及內容編碼與分析方法,茲將 其分述如下:

一、訪談紀錄

研究者依據訪談錄音檔內容轉譯成逐字稿。每次訪談紀錄加上標題頁,內容包含 訪談的日期、時間、地點、受訪者資料、轉寫錄音的日期與時間、訪談主題、訪談的 背景或情境摘要、訪談內容的摘要等。然後將訪談資料仔細閱讀,並以紅筆劃記重點,

標示主題。最後並寫成整理稿,詳細註明疑問與需要進一步了解之處;再請受訪者核 對整理稿的真確性並針對疑問或不足之處作澄清(陳昭儀,2004)。

二、資料編碼方式

訪談紀錄編碼,按照訪談對象、訪談次數做分類:

(一)訪談對象的編碼方式 1. 實驗小班學員

第一的英文字母以S作為代碼。第二個數字代碼為號序,依據受訪的年紀編號,1 號年紀最小,5號年紀最大,五位研究成員依序S1、S2、S3、S4及S5。

2. 實驗小班學員之家長

第一個英文字母以P為代碼。第二個數字代碼為號序,依據實驗小班孩童之號碼 序所對應的其家長,分別為P1、P2、P3及P4。

3. 授課教師

授課教師代號為T,T教師會分別陳述對於「實驗小班」教學過程及實驗小班成員

之看法。

(二)受訪內容代碼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探討創意金融教學課程教學成效之影響因素與接受創意 金融教學課程對學童學習影響之變化情形,依據受訪對象、訪談日期、逐字稿頁碼作 為編碼之分類,學童代碼為S1-1010406-p1、家長代碼為P1-1010413-p1、教師代碼為 T-1010423-p1。

訪談內容中,若涉及研究者隱私之問題,以「○○」符號表示;若受訪者有非語言 的眼神、肢體等表示,以「( )」附註說明;若受訪者有停頓或思考中未回答的情況,

以「…」表示。

研究者進行教室觀察會當場紀錄,並事後整理成觀察日誌,觀察日誌則按照日期 及頁碼來作為編碼的分類,如日誌-1010310-p1。

貳、內容分析及編碼

研究者依照以下步驟進行資料內容分析與編碼:

一、反覆閱讀逐字稿

卓韋瑩(2004)提出,訪談內容轉譯成逐字稿後,必須在適當之處加註訪談參與 者的非語言訊息,並送交訪談參與者過目、補充、之後再針對其修改之處進行修正。

因此訪談者須反覆閱讀訪談內容,並回顧訪談內容,確認逐字稿內容,並詳實記錄訪 談者受訪時的口氣、神情、肢體動作等,以保留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二、找出相關意義單元

面對龐大的語言資料,將語言資料打成文稿後,必須仰賴一套「編碼系統」(coding)

來重新組織資料(潘慧玲,2004)。檢視文稿中,受訪者常出現的名詞、片語,都可 能代表其行為或思考模式,反覆出現之事件或情緒,給予研究者繼續探索的線索。

三、補足遺漏訊息,給予相關意義單元編碼

研究者將重覆性高的事件、行為等資訊紀錄成為一組欲探討的課題,再找出可以 代表此課題的名詞作為主詞,過程中檢視是否有缺漏的訊息,逐項比對並列舉各項名 詞作為編碼之名詞,最後組織成為一套編碼系統。

四、結果呈現方式

分析訪談內容後要撰寫成文章時,會直接引用相關的訪談稿內容來佐證,但若訪 談者的論述文字太多或過於駁雜時,將會以研究者的口氣歸納成訪談重點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