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分析與研究品質的檢核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品質的檢核

壹、資料分析的步驟

資料分析是指有系統的地搜尋和組織訪談逐字稿、實地札記、及其他所蒐集到的資 料,以增加研究者對資料的理解,使其有能力向他人呈現其研究發現(李鳳儒等譯,2001)。

陳向明(2004)亦認為所謂「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指的是根據研究目的對所獲得的原始資 料進行系統化、條理化,然後用逐步集中和濃縮的方式將資料反應出來,其最終目的是對

資料進行意義解釋。

英國經驗主義科學家培根認為,對原始資料的處理有三種方法,可以與蜘蛛、螞蟻、

蜜蜂的工作狀況進行類別(陳波等,1989;引自陳向明,2004)蜘蛛只是從自已的肚子裡 吐絲佈網,脫離外面的實際情況,不管是否有無證據,自己一個勁地埋頭製造理論。螞蟻 只是蒐集資料和證據,將其堆積起來,不進行分析,也不建立理論。而蜜蜂既從花園裡採 集資料,又對這些資料進行消化和加工,釀出蜂蜜。質的研究者就要像蜜蜂一樣,雖不一 定要「抽象」出關於事物「本質」的知識(建構主義觀點反對理論與事實分離的二元論),

但對資料的整理和分析確實是研究者的一種加工,是通過一定的分析手段將資料「打散」、

「重組」、「濃縮」的一個過程(陳向明,2004)。

而「分析」應包括與資料共處,組織資料,將之分解為容易處理的單位,加以綜合,

尋找組型,發現重要的和值得學習的,以及決定研究者要告訴他人什麼內容(李鳳儒等譯,

2001)。意即任何蒐集到的資料都已經經過了研究者視域的掃視,而研究成品的呈現皆是 經由研究者透鏡透視後的結果。

另外陳向明(2004)更進一步強調,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應「同步進行」並「即時進行」。

在質性研究中,資料的處理與分析不能以兩個截然分開的階段來看待。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循環與交互形塑的歷程,而非由上到下的線性模式。因為,在整個研 究的歷程中,資料的擴增,除了廣度的擴展,更有深度的延伸,而且,資料的廣度與深度,

會隨著研究者於研究歷程中不斷的思考與批判而有所增減。甚至可能在初步處理資料之 後,發現有些議題,文獻並未提及,而再回過頭來修改文獻,而這樣的歷程一直持續到研 究完成為止(倪士峰,2001)。意即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未曾間斷。從 構思研究概念、文獻探討分析、形成研究問題,到進入實地進行訪談觀察、紀錄現場筆記、

蒐集文件實物等,其實都在做資料的分析。當然,訪談結束之後,所進行的則是一種更為 密集的資料分析歷程。

本研究資料的蒐集以深入訪談為主,訪談錄音、逐字稿及現場筆記是最重要的資料來

源。研究者反覆聆聽錄音,仔細閱讀訪談逐字稿和現場筆記,並配合文件蒐集所得,進一 步整理、分析和解釋。茲將研究進行資料分析的思考和步驟說明如下:

首先,建立個案檔案夾,將研究歷程中有關個案的相關資料,包括訪談錄音,訪談逐 字稿,及其他相關資料放入。

其次,研究者反覆聆聽每一個案的訪談錄音,仔細閱讀訪談逐字稿和現場筆記,並在 每一頁訪談逐字稿(或文件影本)上劃線註記,標示特定的主題,並在逐字稿紙的空白處 紀錄分析要點。

第三,從訪談紀錄文字(或文件影本)所框出的大量主題和分析中進行篩選。將不符 合本研究或關係較遠的現象或主題去除。然後根據本研究目的將個案述說的主題加以組 織。從其述說內涵,理解個案教師生涯承諾的內涵、形成和轉變的歷程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建構與書寫小靜老師的個案分析,本研究先作教師生涯承諾內涵的描述性歸納,

再以分析與討論的方式呈現個案教師生涯承諾的影響因素,最後再討論個案教師生涯承諾 在其教師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

個案敘說的觀點主要來自個案教師自己的話語,文本直接取自訪談,用「… 」或以不 同的字體呈現。分析與解釋的重點環繞在教師生涯承諾的內涵、形成與轉換的歷程。

最後,從個案的敘說中,注意一再出現的組型和主題,發展個案敘說中的核心概念。

然後再從核心概念中找出關鍵字,作為呈現個案的標題,並且以這些關鍵字作為分析和討 論的核心概念。

貳、研究品質的檢核

信度與效度乃傳統實證主義量化研究的判定標準,然而質性研究所關注的是社會建構 的歷程」,以及人們在不同的、特有的文化情境脈絡下的經驗與解釋(胡幼慧、姚美華,

1996),因此,兩者在信度與效度的評估上有所不同。相對於理性典範的內在效度、外在效 度、信度與客觀性,Guba(1981)和 Guba&Lincoln(1981)則從自然主義探究法的觀點

提 出 了 四 個 類 似 的 用 詞 來 取 代 , 分 別 是 : 可 信 度 ( credibility )、 可 遷 移 程 度

(transferability)、可靠性(dependability)及可證實性(confirmability)。自然主 義者強調的「可信度」,著重於從資料的來源是否可確定研究者的分析、推論和解釋是可信 的;自然主義者雖不認為概括化是重要的,但仍相信其研究結果有某種程度的可遷移性;

再者,自然主義者將可靠性(可信賴性)的概念界定為-將有意和無法預測的(但合乎邏 輯的)改變排除後的穩定性(stability);在可證實性上,則強調客觀性這個重擔應從研 究者身上移開,而轉到資料上;我們關切的並不是研究者的保證,而是資料是否能證實(引 自蘇錦麗等譯,2005)。

綜上所述,研究者考量本研究的性質與目的,將適度採用上述學者所提供的檢核觀點 與方式,以進一步提昇研究的品質,以下分別說明本研究為提昇研究品質的具體作法。

一、提昇研究「可信度」的具體做法

1.研究者經常藉機和個案班級學生互動,增加熟悉度,以盡量減低觀察者效應的威脅。

2.隨時注意研究對象的變化並做紀錄。

3.詳細說明選取研究對象的過程與方法。

4.與研究對象、指導教授共同檢視資料,降低研究者的主觀偏見。

二、提昇研究「可遷移程度」的具體做法

1.對於研究對象的背景、學經歷與學校環境等相關因素作完整敘述。

2.將研究對象所提供的資料及其感受,有效且正確地轉換為文字敘述。

3.資料的分析與詮釋需考量研究對象與其情境脈絡之間的交互作用。

4.研究者於進行研究期間,需時時反省,持續參考相關文獻,以避免個人偏見涉入。

三、提昇研究「可靠性」的具體做法

1.在研究報告中清楚交代研究者的背景、所受訓練、與研究對象的關係。

2.詳實說明選用研究對象的原因,並說明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

3.說明資料收集的時間、地點與情境,清楚交待研究對象所處社會情境脈絡,例如上

課地點、周遭環境。

4.說明資料分類的方式。

5.詳細交代資料蒐集的方法與過程。

四、提昇研究「可證實性」的具體做法

1.以機器輔助紀錄:在現場觀察時經研究對象同意下,以錄音筆紀錄上課的對話情形;

與研究對象訪談過程中,取得研究對象同意下,以錄音筆紀錄訪談內容,並盡力於 當天整理完觀察或錄音資料。

2.低推論的描述:在資料引用方面,盡量於報告撰寫中引用原始資料(如觀察筆記、

訪談逐字稿),並以具體少推論方式描寫情境。

3.與研究對象共同檢視逐字稿: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將訪談逐字稿提供給研究對象 進行檢視,以便瞭解逐字稿內容是否有所偏誤,並可即時澄清,以降低研究者的主 觀偏見。

另外,在個案研究中,有效性可經由三角檢驗(triangulation)或「使用多元覺知澄清 意義,說明重複的觀察或解釋」(Stake, 1994;引自吳慎慎,2003)。Patton(2002)亦曾 指出,在質性研究中,也經常使用三角檢定法(triangulation)增加研究的內在效度。三 角檢定法有四種型式,包含分析者(analyst)的三角檢定、理論-觀點(theory-perspective)

的三角檢定、方法(methods)的三角檢定、來源(sources)的三角檢定(吳芝儀、李奉 儒譯,1999)。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探究教師生涯承諾的內涵、形成與轉換的歷程,屬於質性的 研究。本研究為建構事實,研究者尋求三角檢定(triangulation)的策略,以重新審查研究 的發現;本研究多元的檢證方向有:

1.方法的三角檢定

方法三角檢定指的是採用不同資料蒐集的方法以檢驗研究發現的一致性,並進一步探 討「何時」以及「為什麼」資料彼此間會有不一致性的現象及可能原因(郭玉霞,1995)。

因此本研究運用深度訪談、教室觀察及文件分析等多重資料蒐集方法參與檢證,並比較多 種方法所得資料的一致性。

2.來源的三角檢定

除了主要訊息提供者小靜老師之外,為了進行三角檢定,本研究還要訪談個案同學年 的老師與個案班級學生各一位,以及資深護理師一位,透過上述三位訊息提供者提供的資 訊,對於本研究的事實建構應有相當的助益。

3.其他的三角檢定

研究者從研究對象,文本內容、時間脈絡、生活環境、以及研究者本身等多種角度來 進行資料的檢證工作。例如在前後不同的訪談時間裏,重複詢問受訪者相同的問題,來檢 核受訪者前後說詞是否一致。也在訪談過程中觀察受訪者的非口語語言,以確認受訪者陳 述資料的真實性。並從文本內容中,重複檢視資料的脈絡是否清楚,查核有無前後矛盾之 處,以確保資料的真實性。

總之,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要留意的是:個案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我聽到的又是什 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差距?受訪者的觀感、經驗,能否獲得完整而真實的呈現?對於研究

總之,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要留意的是:個案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我聽到的又是什 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差距?受訪者的觀感、經驗,能否獲得完整而真實的呈現?對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