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資料蒐集方式分兩部分進行:挑選研究對象時採臨床晤談法(Clinical interview),試探性研究及進行正式研究時則採教學晤談法(teaching interview),以下 分別敘述其目的。

臨床晤談法的目的是在了解學生的想法,晤談時不企圖去影響學生的解題,研究者 純粹是旁觀者角色,當兒童遇到困難時,不介入協助解題。採取此方式的目的在於了解 學生的數感能力及解題方式。

試探性研究與正式研究時,採取教學晤談法目的在提供學生鷹架,以協助其發展數 感能力。蒐集的資料以研究者與學生的對話為主,在訪談過程中以錄影、錄音的方式全 程紀錄,並輔以學童的解題時所書寫的文件、肢體動作、具體操作、及研究者的訪談筆 記…等,作為分析的資料。

貳、資料整理

為使資料的整理有效率,且利於比對,本研究把所蒐集到的資料,包括訪談、文件 記錄及研究者筆記等加以編碼轉錄,建立文字稿,而文字稿即為分析的資料,若兒童出 現表情及肢體動作則以括號來表示。編碼範例如下:

表3-6 資料編碼方式一覽表

參、資料分析

研究者依據數感的五個元素:瞭解數的基本意義、比較數大小的能力、瞭解運算對 數的意義與影響、發展不同的計算策略及判斷答案合理性、以及數的多重表徵能力,進 行分類;而運用參考點能力可能會在前五個分類架構中出現,故不另外進行分類。研究 者根據以上的五個分類,進行資料的分類,研究者根據文字稿的內容,如師生對話互動 情形、教師的教學策略、學生的反應及學習行為等,進行分析。以了解在訪談前後學生 的數感能力是否有差異,並與指導教授或有經驗的數學教師討論。

在進行分析時,會針對問題類型及解題情節加以劃分、重組,以利於分析,在相同

編碼與符號 編碼與符號意義說明

研 表示研究者

S01 表示研究個案一小祥

S02 表示研究個案二小茹

S03 表示研究個案二小珍

B30407-0432 B 表示研究者訪談的第二個數感主題,3 表示第三個研究對 象,0407-0432 表示訪談紀錄中的第四頁第七行到第四頁第 32 行

【例 1-3】 表示第一節第 3 個文字稿引例

【例 2-3-1】【例 2-3-2】 表示將第二節中第三個文字稿引例細分成兩段 札 960511 表示研究者在 96 年 5 月 11 日所寫的研究札記

… 表示語句未完

( ) 表示受訪者的動作或表情

【 】 表示研究者對受訪者反應所加的註解

…… 表示將部分文字稿內容省略刪去

問題的類型中,會根據每個研究對象的解題反應來進行歸納分析,以了解學童在相同類 型題型中的數感表現,並進行歸納。

第六節 研究的信效度

研究者的偏見與反應是影響質化研究信、效度的兩個重要因素,因為研究者會選擇 性的使用資料,以符合他已知的理論或先入為主的看法,或者會刻意選擇某些特別突出 的資料(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研究的品質通常以信、效度為指標。本研究參照Lecompte, Preissle 與 Tesch(1993)

對質性研究所提出的觀點,將信度分為內在信度與外在信度;效度亦分為內在效度與外 在效度四類,以下分別加以討論。

壹、研究的信度

信度分為「內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內在信度是指不同的研究者,對同一個現 場,所觀察、蒐集及獲得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而外在信度是指不同的研究者,在相 同或相似的研究情境中,可運用相同的方法,發現相同或相似的研究結果。

一、為提升內在信度,本研究盡力做到:

(一)運用攝影機、錄音筆記錄教學訪談的過程,增加資料蒐集的完整性。少用推論 性的描述,盡量引用實際的資料,例如文字稿、學生的解題紀錄等來呈現。

(二)將所蒐集到的資料轉譯成文字稿,並邀請指導教授及同學年有進行數學教學的 資深教師觀看轉譯的文字稿,並討論研究結果的分析。

二、提升外在信度方面,本研究盡力做到:

(一)詳細描述研究者的學經歷背景,即在研究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立場。

(二)詳細介紹選用參與研究對象的原因及研究對象的背景。

(三)詳細說明資料蒐集與分析的方法。

(四)詳細描述研究實施過程。

貳、研究的效度

效度亦分為「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內在效度是指經過訪談和觀察後,研究 者能真實反應事實的程度;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結果試用於類似情境的程度。

一、在提升內在效度方面,本研究盡力做到:

(一)研究前、中所進行的測驗,請指導教授及學年群教師先行檢視訪談題目。

(二)由於研究對象是研究者的班級學生,在挑選研究對象前,已對學生狀況有深入 的了解,亦考慮到研究對象流失的問題。

(三)資料分析時,研究者不斷的調整資料的歸納與編碼方式,反覆修正後,盡量做 到最適切的歸類。本研究把訪談時對學生的觀察、訪談文字稿記錄、學生的文件及研究 札記等資料交叉比對,在進行資料詮釋時並透過指導教授與同儕的討論進行資料來源的 三角校正。例如,比較訪談紀錄、觀察記錄、學生文件和研究者札記之間的一致性,並 透過與指導教授的討論來進行更恰當的詮釋。

二、外在效度方面,本研究盡力做到:

(一)時時反省研究者自身的立場,避免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二)詳細描述研究的理論架構、方法與過程,以增進其他研究這對本研究的瞭解。

(三)在研究過程中隨時確定研究對象的想法,重述一次個案的答案,並進一步與之 確認他想表達的意思,留意資料建立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