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身心適能之相關研究

身心適能的主要觀點是受到身心學(Somatics)及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Education)理念影響而衍生出來的剛萌芽的領域,故本節文獻探討部分 尌針對身心適能意涵與身體覺察之研究兩部份進行探討。

一、身心適能之內容

劉美珠(2002)指出身心適能(Somatic Fitness)是指強調身心整合的 全人適能教育,而非僅是軀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鍛鍊,其主要觀點 是受到身心學(Somatics)及身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理念 的影響。

身心學(Somatics)是一門探究身心經驗的科學。soma 字源於希臘文,原 意即為身體,但它含有陰、陽合一之意,因此 soma 所指的身體有別於一般所謂 的 physical body(軀體),其原意是指 living body 、 thinking body 或 mind body(有心靈的身體)。為了突顯 soma 之不同,有別於 physical body 之譯為身 體,而將 soma 譯為身心,並將此研究領域譯為身心學;它是一門探究身體心靈 的藝術和科學,其研究的重點即在身心整合的探討上。身心學者深信身體是有思 想、有智慧的 (body knowing or the thinking body),在經過自我內在的 體會與反省,身與心會密切保持親密的對話,重新建構合作的模式,讓身心更能 適應於變化多端的環境。

在強調反省內在體驗和開發身心覺察的教育理念下,身心適能(somatic fitness)除了在軀體(physical body)層面上,包含體適能所強調之生理客觀 的指標(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柔軟度和 BMI)外,更強調身體內在自我覺察 和流動經驗之體會的過程。透過各種活動的設計,不僅讓參與者達到相當的運動 量,更讓參與的動機能夠內化,真正地能為體會自己的「活」而「動」,真正地 瞭解為自己「身體需要」而「動」;透過「動」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透過「動」

能夠瞭解到身體隨不同心情和環境的「改變」。「動」應該不只是為了提高心肺 功能、增加肌力和肌耐力,或是為了流汗減肥,或是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透過 自我對「動」的探索和瞭解,應該可以有更深層的身心對話與滿足。當然,要能 夠以此心態來重新面對「動作」,才能重新思考與正視「人體動作」的深層意義。

二、身心適能之發展

體適能的促進一直是教育部提升學生健康的主要策略,也是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學的重點項目。教師協助學童增進體適能之主要目的,乃是為了培養規律運動 習慣,保持學童身體健康,提升其生活品質。然而,目前用以增進學童體適能的 健康與體育教學是否適合國小學童還必頇謹慎的評估,因為國小學童正處於發展 階段的不只是身體而已,還有心理層面的部分。

劉美珠(2002)指出,體適能目前被認為應包括有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

柔軟度、身體脂肪比例等五項…。然而,從全人身心健康(holistic well-being)

的角度來看,這些條件和指標似乎偏重在“軀體”(physical body)鍛鍊的生 理層面,雖然許多研究指出運動的參與的確可以改善心理狀,但大多數人往往因 為重視外在結果的獲得,而忽略了身體動作本身的心理感受、感知能力及心理層 面對身體使用的影響、動作控制的表現和對環境的應變能力,這些都是常被疏忽 但非常重要的基本適應能力。

在繁忙生活與工作的多重壓力下,心因性所造成的身體疾病及身心失調的病 患有日益增加的趨勢。如何回到身體的根本,以身體動作的探索為手段,增進對 自我的了解與加強身心適應的能力,是身體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與努力的方向。

因此劉美珠(2002)提出一個體適能修正的方向,他強調身體適能應是身心一體的 適應能力,而非僅只是軀體適能(physical finess)的鍛鍊,以下透過圖 2-3-1 列出身心適能與體適能的關係(劉美珠,2004)。對於重視軀體鍛鍊部分的「體 適能」不足之處,劉美珠(2004)嘗詴以更完整的方式闡明身心適能的概念,提 出了身心適能的架構如圖 2-3-1。

身心適能 (somatic fitness)

身體與心理的適應能力 (body-mind fitness)

軀體適能 覺察 (physical fitness) (awareness)

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柔軟 身體、情緒、人際、環境 度、身體脂肪比例、身體協調性

會思考的身體、有心性的身體或身體智慧 (the thinking body、mind body or body wisdom)

圖 2-3-1 身心適能與體適能的關係(劉美珠,2004:37)

由以上架構圖可以發現,身心適能補足了只注重軀體鍛鍊的「體適能」之 缺失,以更完整、更符合學童身心發展的全人適能教育理念來進行身體活動的 教育。

三、身心適能之課程架構

劉美珠(2006)依據身心學理論所觀察之身體現象,再由各類身心技巧中,

取出不同特色之身心探索的方法,參考促進體適能條件的要求,提出身心適能之 課程架構,如圖 2-3-2。

身心適能

(Somatic Fitness)

Body-Mind Fitness

軀體適能 覺察

(self-sensing & effortless action)

圖 2-3-2 身心適能架構圖(劉美珠,2006:6)

研究者參考並修改劉美珠(2004)依據身心學理論所觀察之身體現象,再 由各類身心技巧中,抽取出不同特色之身心探索的方法,參考促進體適能條件 的要求,提出本研究身心適能之課程架構,如圖二-4。

圖 2-3-3 身心適能課程架構圖(劉美珠,2004)

依據上述身心適能之課程架構,其內容分為呼吸(breathing)、身體構圖

(body mapping)、多面向動覺開發系列(gyro-kinesis series)、肌張力的 體會與訓練(muscle toning)、自由動作探索 free movement exploration)

和放鬆系列(relaxation series)。

身心適能

(Somatic Fitness)

軀體適能 身心覺察能力

(soma awareness)

軀體適能 競技體適能

1. 身體質量指數 2. 肌力

3. 肌耐力 4. 柔軟度

1. 敏捷性 2. 反應 3. 協調性 4. 帄衡感

1. 呼吸探索(Breathing practice) 2. 身體構圖(Body Mapping)

3. 身體關係與使用(Body use) 4. 自由動作探索(Free Movement)

對身體、情緒、人際關係 及環境的覺察

五、身體覺察能力之研究

身體覺察能力的研究方法大都以質性研究為主,如行動研究、個案研究。資

續表 2-3-2 身心動作教育運用於改善運動能力競技之研究結果

覺,瞭解到可以有另一種「選擇」來「改變」身體,這也影響對身體的看法及對

表 2-3 -1 身心動作教育運用於改善運動能力體質改善之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