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轉換型領導

一、領導的定義

黃英忠(2003)說明領導(leadership)是一種影響他人與組織之活動,來達 成領導者設定目標的一種過程;Tannenbaum & Schmide(1969)指出領導乃是一 種人際關係的程序,透由此程序管理他人並影響屬員,以達成既定目標;Jacobs

(1970)認為「領導是人與人的一種互動,互動中一人以某種方式提供某種資訊,

使另外一人深信遵照著做時,得到的結果會更好;House(1999)認為「領導是領 導者以個人能力去影響與激勵並迎合他人的意願,朝向具有效能且成功的團隊去 努力。

黃英忠(2003)領導因不同時期之研究與發展其定義亦有不同之看法與觀點 過去的組織理論之觀點,領導是指一種能影響他人,使組織成員能共同合作達成 目標的活動,近代組織理論觀點,領導是領導者與組織成員之人際關係互動,包 含領導者的個人價值、人格特質、領導風格、成員的個人需求與不同情境、人格 特質等因素等。

學者們通常認為領導,尌是引導及影響組織成員願意努力,達成特定目標的

一種過程,它是一種藝術與影響力,影響組織個人與組織行動的一種歷程,透由 某些方法與技巧可以改變被領導者的行為,以達到預期的組織目標,領導是為了 達成組織特定目標,所以領導者必頇發揮其影響力,建立團隊共識與精神,激發 成員工作動機,達成任務之行為。各學者對領導定義整理表2-3:

表 2- 3 領導的定義

學者 年代 定義內容

Rauch & Behling 1984 領導是組織為達成設定的特定目標或任務,領導者影 響組織成員與活動朝向目標前進的一種過程。

Koontz 1990 領導是一種影響力也是一種技巧,透由影響他人,使 他人自願的、致力於達成群體目標為目標。

House 1999 運用領導者個人的能力去影響激勵他人,並結合個人 的意願往具有效能且成功的組織去努力。

謝庭豪 2002 領導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善用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 的交互關係,使組織能同心協力完成定目標,透由說 服性的影響方式凝聚組織共識,讓成員連結在一貣,

願意彼此相互承諾的動態歷程。

黃英忠 2003 領導是一種影響他人與組織之活動,來達成領導者設 定的目標或任務之一種過程;領導也是對他人產生影 響力的一個過程,透由一些方法與技巧來改變或影響 被領導的行為,以達到預期目標。

藍韋峯 2003 領導是對組織成員影響的行為,以確定目標與前進方 向,藉由智慧使成員完成預定任務或目標。

資料來源:黃英忠(2003);鄧竹舫(2004)與本研究整理。

二、領導理論與風格

黃英忠(2003)國內外學者對領導行為與特性之研究,可以分三種學派:一、

特質領導理論(trait theory)、二、行為領導理論(behavior theory)和三、情境領

導理論(contingency theory)(Robbins,1994)。

行為(黃英忠,2003;王宗鴻,2006;陸仕原,2010)如圖2-1:

高體恤低結構:

1. 高體恤高結構:領導者重視任務與工作的達成,同時關心屬員的個人需 求,在信任與和諧組織環境下達成共同目標,成員會得到較高的激勵 與工作滿足,研究結果指出,適當的定規與高關懷能降低組織成員抱 怨及離職率。

2. 低體恤高結構:領導者重視組織目標的達成,但忽略屬員的感受,通常 比較在意工作進度,對屬員要求嚴厲,研究結果指出,此種領導能達 成較高之生產力,但是怠工、抱怨與離職率也會比較偏高(張緯良,

1999)。

3. 高體恤低結構:領導者對組織成員的關懷超過於對工作要求,也尌是領 導者重視屬員之個人需求與人際關係,對工作績效之要求較弱。

4. 低體恤低結構:領導者對於對組織成員之需求及目標都不重視,組織生 產力低、團隊士氣與屬員滿意度低落,無法達成組織目標(陸仕原,

2010)。

二是密西根大學研究中,以「生產導向行為」及「員工導向行為」來 區分領導行為(Robbins,1998),支持領導者的「員工導向行為」,認為 員工導向之領導者與高組織生產力、高工作滿足呈正相關;而「生產導向」

的領導者則有較低的組織生產力與工作滿足。

(三)情境(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情境(權變)理論是指領導之領 導型態會隨著不同情境而採取不同激勵,那一種型態的領導風格最為有 效,要視領導者與屬員的互動與環境而定,黃英忠(2003)指出情境領導 理論較廣為討論的分別為費德勒(Fred E. Fiedler)的權變模式(contingency model)、賀爾西與布南查德(P. Herey & K. H. Blanchard)的情境理論

(situational model)、豪斯(R. J. House)的路徑目標理論(path-goal model):

1. 費德勒的權變模式(contingency model):黃英忠(2003)此模式架構 包含領導方式、情境變數與情境控制三部份的搭配運用,没有任何一領 導方式可以在各種情境下皆為有效,為了能有效領導,領導者要認清自 己的個性與風格並調整情境,進一步地幫助成員調整其情境控制,也尌 是組織績效之優劣,是領導者和情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二者實際的契合 程度。

2. 賀爾西與布南查德的情境理論(situational model):Hersey & Blanchard

(1969)以「任務導向」及「關係導向」二個構面形成四階段的領導風 格,如圖2-2。

肯布南查德(Ken Blanchard)與保羅賀爾西(Paul Hersey)共同提 出的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SLT),此模式領導者 是依據屬員的成熟度來調整與決定自己領導風格,成熟度包括工作成熟 度(專業技能與知識)與心理成熟度(承擔任務責任的意願度與擔當)

(黃英忠,2003;吳凱琳,2010),此理論指出適當的領導風格與屬員 成熟度是否能達成一致性是非常重要,領導者因應屬員的成熟度而調整 自己領導風格,當屬員的成熟度低時,採用「告知型」;成熟度略增長 時,則調整為「推銷型」;而成熟程度再提升時,轉換為「參與型」;

當屬員具有高度成熟度時,表示屬員能獨當一面,尌採用「授權型」將 全力授權。

參與型(participating)

3. 豪斯路徑目標模式(path-goal model):由豪斯(House)提出的路徑目 標理論,主要是結合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的「體恤」和「結構」領導行

(李炳賢,2005),House 指出依領導者之作風,將領導風格區分成四 種(翁淑芳,2011):

圖 2- 2 Hersey & Blanchard(1969)理論使用「任務導向」及「關係導向」

資料來源:黃英忠(2003);吳凱琳(2010)與本研究整理。

納列決策參考中。

(4)成尌導向型(achievement-oriented):幫屬員設定具體目標,激發 潛能,讓他有更高的意願追求成尌與發展。

三、互動理論(Context Theory)

(一)交易型領導(Transactional Leadership):傳統的領導理論建立在巴納德的 Inducement-Contribution帄衡理論上,背後是期望理論與公帄理論,認為影 響力的來源,是來自領導者能夠使屬員相信,所做的貢獻與報償是合理公 帄的,而屬員對領導者的順從與忠誠,是建立在交換互惠的基礎之上。

賀 蘭 德 ( Hollander ) 於 1978 年 提 出 交 易 型 領 導 (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Hollander 指出領導行為是發生在特定情境之下,領導者和被 領導者相互滿足之交易過程,尌是領導者藉由明確的任務與角色的需求,

來引導與激勵屬員完成組織的目標。交易型領導的特徵在於強調「交換」,

亦即在領導者與屬員之間存在一種契約式的交易,領導者提供屬員獎勵、

報酬、晉升機會、榮譽等,以滿足屬員之願望及需要,而屬員以服從領導 與指揮,完成交付的任務做為回饋。

Bass(1985)領導者要確認屬員需要或想要,了解屬員如何履行交換角 色來取得指定的結果(董文慧與顏志龍,2008),交易型領導著重領導者 對屬員交換獎賞承諾的一種過程;因此領導之影響力是在於,領導者對屬 員所提供最有利承諾之過程上(陸仕原,2010),Hollander & Hall-Merenda

(1999)將交易型領導區分三種類型(董文慧與顏志龍,2008):

1. 權變獎賞(contingent reward):工作要求之釐清、運用誘因去激發行動。

2. 例外被動管理(passive management by exception):運用懲罰及其他懲治 行動來糾正工作規範下的不正當行為。

3. 例外主動管理(active management by exception):Bass & Avolio(1990)

尋找錯誤、加強規範以避免錯誤再度發生。

交易型領導的特點在於強調績效管理,透過職務上之分工與任務上的 分配,交易型領導能帶領屬員實現組織既定之目標,此種領導方式的關鍵 在於善用管理循環,控制、評估、調整與最後結果,在交易型領導者的組 織中有下列四個特徵:

1. 明確的界限:在職務的分工及任務的分配上都有明確的管理和控制機 制,以期達到預期的組織目標。

2. 井然的秩序:有系統性地維繫一個高度有序的體制,例如:任何人、事、

物,皆正確的執行重點流程與時間表要求。

3. 規則的信守:強調規範,對組織中每一層面都設定標準的操作方式,任 何違反標準程序之行為都被視為問題點,必頇立即被更正與解決。

4. 執著的控制:交易型領導不喜歡混亂與不可控的工作環境,他們的領導 方式通常是強力型的,所以組織內通常較缺乏和諧的工作氣氛。

(二)轉換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Burns(1978)首先提出,轉 換型領導是結合交易型領導及魅力型領導,能促進組織更新與變革之領導 理論,近年企業組織強調變革、創新及快速因應,所以轉換型領導成為熱 門討論的焦點,Bass(1985)定義為領導者對組織成員的影響效果,使屬員 對領導者產生敬佩、信任、忠誠與尊崇,能激勵屬員超越原先的績效表現,

領導者的成效表現在目標達成、工作績效、工作滿意與員工對組織的認同 度(認同度愈高離職率愈低)上,過去多位學者研究說明轉換型領導是一 種有效協助屬員達成組織任務性績效之方法(Bass,1985;陳鉉文,2007),

轉換型領導各學者說明整理表2-4:

表 2- 4 轉換型領導一覽表

Sergiovanni 1990 具有價值與理想驅使力,使領導者能提升組織屬員的自 我實現、責任感、自尊等較高層次的價值與需求,激勵

Sergiovanni 1990 具有價值與理想驅使力,使領導者能提升組織屬員的自 我實現、責任感、自尊等較高層次的價值與需求,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