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轉換安置之相關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第三節 轉換安置之相關理論

本研究試圖探究家外安置青少年對轉換安置的看法,以及轉換過程中可能 出現的困境,與採取的因應方法。因此,首先從「生態系統觀點」運用的四個系 統層級,探討促使青少年轉換安置環境的原因;其次,採用「因應理論」探究當 青少年面臨轉換安置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時,青少年可能採取的因應策略。

壹、 生態系統觀點(ecolog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一、 生態系統觀點介紹

生態系統觀點強調運用多面向的概念基礎,以處理個人與其所處環境複雜 的交流情形。由於它同時重視增進案主生活與環境情境,修正了早期社會工作對 於「人在情境中」的「情境面」失焦的問題。此外,也結合了來自其他學科許多 促發成長的經驗,強調個人的成長是來自於助人專業者與正向生活經驗的互動,

因而於 1970 年代開始受到社會工作實務的重視(Greene,1999;鄭麗珍,2006)。

生態系統觀點主要整合了生態理論與一般系統理論的概念,強調個人與環 境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個人與其所處的環境會持續地交流,彼此 也不斷地適應與成長。因此,個人與環境是相互依賴且相互影響的,兩者之間持 續的交流也會替個人與環境帶來改變。從社會工作實務角度來看,此觀點反映出 個人不僅要去適應他們所生活的環境,同時也要參與創造出有利於適應的情境。

當個人的適應力與環境的特質能相互配合時,便能達到良好的契合度

(goodness-of-fit)。反之,則會產生失調的情況。因此,從生態系統觀點來看,

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就是要處理那些無法成功達到契合度的情境(Germain &

Gitterman,1987,引自 Greene,1999)。

二、 從生態系統觀點看影響青少年轉換安置的因素

Bronfenbrenner(1979)認為,若要了解個人在環境中社會生活功能的發揮 程度,應該由個人與其所處環境中的不同層次系統著手。其將生態環境的本質概 念化為「一個層層相疊的巢狀結構,每一層都涵蓋在下一層之中,就像俄羅斯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娃」。個人所處的環境,就像一個持續向外擴張的同心圓,可區分為微視、中介、

外部與鉅視四個系統層級(圖一):

(一) 微視系統(microsystem)

微視系統是指在親密情境下,個人所經歷到的活動、角色與人際關係型態。

在這個情境中,具有某些特定的生理與物質特性,就像是個人的家庭與其家中成 員彼此的互動(Bronfenbrenner,1992)。對家外安置的青少年而言,微視系統包 含的就是在家外安置環境中的關係面向。例如照顧者與青少年關係的品質,以及 每日生活常規或習慣的保護及協助功能(Palareti & Berti,2009)。

(二) 中介系統(mesosystem)

中介系統指的是在個人所參與的兩個或更多微視系統之間,彼此的連結與 互動,這些微視系統間的交流,會直接影響個人的發展,像是家庭與學校 (Bronfenbrenner,1992)。對家外安置青少年來說,中介系統指的是青少年在社 區、寄養家庭、安置機構、學校等環境間的人際關係系統。在這些系統中,青少 年具有多元且足夠的機會與其他環境建立關係、在環境之間能保持連貫性與一致 性,且從縱向的生命週期來看,社會工作者替他們制定的處遇計畫能協助他們連 結過去與現在,並滿足未來的需求(Palareti & Berti,2009)。

(三) 外部系統(exosystem)

外部系統指的是在兩個或更多環境之間所發生的連結與過程,其中至少有 一個環境是個人並未直接參與的,但這些系統之間的互動卻會對個人產生間接的 影響,像是父母的工作場所或醫院等(Bronfenbrenner,1992)。從家外安置青少 年的角度來看,外部系統指的是那些處理青少年與其原生家庭事務的機構組織 (例如:社會局、家暴中心)之間的關係系統,包含不同機構間訊息的連續性、照 顧與管理的一致性以及相互依賴的網絡(Palareti & Berti,2009)。

(四) 鉅視系統(macrosystem)

鉅視系統是由特定文化、次文化或更廣大的社會脈絡等型態所構成的,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含支持某種信念、習慣、生活方式、意識形態等的微視、中介與外部系統之間的 互動(Bronfenbrenner,1992)。就家外安置青少年觀點,鉅視系統指的是處遇計 畫的社會文化背景。包含在處遇計畫中,具有詳細且明確的理論基礎、處遇的目 標(例如政府協助、教育或治療)、管理安置機構或寄養家庭的法律規章與程序,

以及安置機構或寄養家庭與其他非兒童福利機構之間的關係(Palareti &

Berti,2009)。

生態系統觀點認為個人是與這四個不同的系統相連結的,且個人的行為也 來自於各個系統之間的模塑。故在實務工作上,社會工作者可以藉由個人干預,

直接提升個人的能力,同時也聚焦在環境面向上,增強或建立社會支持,以協助

微視系統 寄養家庭

個人 有機體

微視系統 安置機構 微視系統

學校

微視系統 社區

中介系統

中介系統

圖一 家外安置青少年生態系統層級 資料來源:修改自 Greene(199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個人與其所處環境能達成良好契合度(Swenson,1979;Greene,1999)。從實證研 究來看,許多轉換安置相關研究結果均證實,不同的層級系統,皆會促使青少年 面臨轉換安置的困境。包含微視系統中,青少年個人的行為與情緒問題、原生父 母的疏忽或虐待;中介系統中,青少年轉換安置的經歷、照顧者的照顧能力與技 巧或者個案工作者的輪調;外部系統中,個案工作者與其他社福機構之間的關係 等因素;鉅視系統中,社工人員在處遇計畫內擬定有關青少年接受家外安置類型 與長度之規劃(Pardeck,1985;Eggertsen,2008;Egelund & Vitus,2009)。因此,

在 Morrison & Mishna(2005)針對寄養家庭青少年所進行的研究中建議,由於接 受家外安置的青少年他們所具有生理與心理健康問題,通常都比一般青少年還要 嚴重。因此研究認為,像這類的高風險青少年,我們可以運用生態系統觀點的方 法來處理他們多元且複雜的問題。

貳、 因應(coping)理論 一、 因應理論介紹

因應是指在特定情境中所使用的一種特殊策略,通常是個人面對緊要關頭 時才會出現的一種反應。Murphy(1974)將因應定義為「嘗試控制一個可能具有威 脅、挑戰或令人滿足的情境」。因此,因應被認為是一種處理問題的方法,代表 個人如何克服問題與困難(引自 Moos & Schaefer,1993)。而 Folkman &

Lazarus(1980)更具體地將因應定義為「一種認知與行動上的努力,以控制、容 忍或減少外在及內在的需求,以及兩者之間的衝突」。此外,Frydenberg &

Lewis(1993)也補充說明因應的最終目的,在於促使個人恢復平衡或消除動亂。

當壓力或問題事件出現時,個人如何進行評估以及選擇採取的因應策略,

成為因應理論的核心。Lazarus & Folkman(1984)將個人對壓力的評估區分為初 級與次級兩個階段。初級評估是指當個人面臨壓力情境時,對壓力事件可能帶來 的傷害與損失的評估;次級評估則是針對各種可以用來因應壓力事件的不同選 擇,個人所進行的判斷(引自 Moos & Schaefer,1993)。經由評估後,個人會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取策略以進行因應。Folkman & Lazarus 曾將因應策略區分為兩大類,

共八種方式(Lazarus & Folkman,1984;Folkman & Lazarus,1988):

(一) 問題焦點的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

指個人直接處理引起壓力的問題,當個人面對壓力時,針對問題尋找互動 方式,以行動改變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威脅或危險關係,目的在於使個人能控制其 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以解決問題並減低壓力事件的威脅程度。其中包含「面對 的因應(confrontive coping)」,是指個人積極地改變情境,具有某種程度的攻 擊性與冒險性。另一為「有計畫性的解決問題(planful problem-solving)」,是 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有計畫的改變情境。

(二) 情緒焦點的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

指不直接改變個人與環境的關係,轉而以調整個人內在心理或情緒為主的 因應,目的在於控制困擾個人的情緒,透過改變自我內在對環境的解釋,以減輕 壓力情境所產生的困擾(Lazarus & Folkman,1984)。其中包含「疏離

(distancing)」,指個人嘗試忘記壓力情境,或淡化問題的嚴重性。其次為「自 我控制(self-control)」,是指個人調整自己的情緒與行動。第三是「接受責任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代表個人承認自己造成的問題,並力求改進。

第四為「逃離/逃避(escape-avoidance)」,即藉由轉移注意力以逃避問題。第五 是「正向再評估(positive reappraisal)」,指重新看待問題,將問題視為個人 成長與改變的媒介。最後是「尋求社會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亦即 從他人身上獲取資訊或尋求慰藉,此策略同時具有情緒焦點與問題焦點的因應。

然而,此種二分法的方式有時是不夠清楚的。壓力情境可以藉由問題焦點 的因應來解決,但必定也包含情緒焦點的因應,反之亦然(Moos &

Schaefer,1993)。因此,Justice(1988)融合其他學者的觀點,提出因應矩陣(表 四),強調因應策略可以是問題焦點(problem focused)、情感焦點(feeling focused)或兩者皆有。問題焦點的因應包括在外部上努力改變問題,或者從內部

實際的因應策略使用包含直接行動、間接行動或抑制行動(inhibition)三者。

表四 因應矩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資料來源:Justice, B. (1988)

此外,Moos & Schaefer(1993)也曾從「因應焦點(focus of coping)」與

「因應方法(method of coping)」兩大類來分類個人的因應策略,前者又可分為

「面對」與「逃避」兩個面向,後者則分為「認知」與「行為」兩個向度,因而 構成基本的四類因應方法:

(一) 認知上的面對

認知上的面對是指個人會對壓力事件進行邏輯上的分析,並從正向的角度 再度進行評估。亦即,個人會從過往的經驗中擷取因應方法,找出因應的行動與 行動可能產生的後果,但這些都僅在心理上進行演練。此外,個人也會接受壓力 事件所產生的現實情境,但會重新對情境進行建構,找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情境。

(二) 行為上的面對

行為上的面對是指個人面對壓力事件時,會採取具體的行動,包含主動尋 求他人的引導與支持、直接處理壓力情境以及因應後產生的結果。

(三) 認知上的逃避

採取認知上的逃避作為因應方法的個人,其目標在於否定或極小化問題的 嚴重性與後果。同時,個人也會因為認為現況是無法改變的而選擇接受。

採取認知上的逃避作為因應方法的個人,其目標在於否定或極小化問題的 嚴重性與後果。同時,個人也會因為認為現況是無法改變的而選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