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辭卸兼職傾向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辭卸兼職傾向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壹、離職傾向之定義

一、離職的定義

組織之員工進入組織後,會與組織及其他員工產生互動,但是互動感 覺不佳時,個人對於組織的經驗變成引導危機,經過這個過程後,這個人 可能就會離開組織。Mobley(1977)認為離職理論建構在一個公平的基本 概念上,組織個別成員可能因在報酬的分配不公平情

形之下,產生不滿足而離開組織。Ferguson(1986)認為離職為勞資雙方 的關係中斷,無論是哪一方引起的,皆可稱之為離職。黃英忠(1989)以 為廣義的離職概念,定義為勞動移動(labor turnover),所謂勞動移動 包括地域間的移動,或是職業間的移動,或是產業間的移動。而狹義的勞 動移動即是指離職,即組織內部往外部的勞動移動。

黃英忠(1989)以為廣義的離職概念為勞動移動(labor turnover),所 謂勞動移動包括地域間的移動,或是職業間的移動,或是產業間的移動。

而狹義的勞動移動即是指離職, 即組織內部往外部的勞動移動。

而離職傾向(turnover intention)也有人稱之為或稱離職意圖,

Mobley(1977)指出離職傾向是組織成員在組織特定工作一段時間後,經 過一番考慮後,而有離開組織的心理意念。而離職則是離開組織的實際作 為。

二、離職傾向的定義

離職傾向是付諸具體離職行為的預兆,組織內的成員如果多具有離職 傾向則將會造成組織績效 不彰,但離職傾向產生之內、外部因素眾多且不 易預測,本研究首先將眾多學者提出離職傾向的定義整理如下表

Price & Muller

(1986)

認為離職傾向係指個人對不再是組織成員的可能 性看法。

Shore &

Martin(1989)

指出離職傾向為一適當的依變項,因其連結了實

黃英忠(1989) 廣義而言,即勞動移動(labor turnover),這 包括地域間的移動、職業間移動、產業間移動。

狹義的離職,即是指從組織內部往外部的勞動移 動,此為本研究所關心的部份。而人在實際離職 行為之前,會對於離職問題作一評估衡量,對於 離職行為的衡量即為離職傾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劉莉蘭(1993) 認為離職傾向乃是指一種對離職一事之認知與態 度,表示個體心中對離職的目的或計畫,因此離 職傾向是個體從事離職行為的心理狀態

歐陽玲(1994) 認為所謂離職傾向是指員工企圖離開其工作組織 的傾向,這種行為傾向可直接引導真正的離職行 為

曾倩玉(1994) 離職傾向為員工在組織中某一職務上工作一段時 間後,對其原有的職務,有了脫離的念頭。

邱惠貞(2001) 人口變數、工作年資、對工作的情感取向認知、

個人認知的工作安全感…等都會影響離職傾向的 產生,進而產生離職行為。

藍偉峰(2003) 人在實際離職行為之前,會對於離職問題作一評 估衡量,對於離職行為的衡量即為離職傾向。

陳玉凰(2003) 員工傾向是指自願與組織終止僱傭關係的程 度。

李鴻宜(2004) 在組織可避免發生的情況下,員工在組織中工作 了一段時間,自願離開目前的職務,中斷與組織 的僱傭關係的意念。

黃培文(2004) 將離職傾向的影響因素歸納為三部分

1.個人因素2.組織因素3.勞動市場外部因素 蔣瑋琳(2006) 離職傾向乃是一個人想離開目前的工作單位,

因而產生脫離原有組織的想法,另外再去尋找新 的工作機會。而離職傾向是離職行為的最佳指 標;當一個人離職傾向強度越明顯時,越容易發 生離職行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本研究所指之兼職行政人員係指兼任各處室主任及組長的人員(不包 括總務處組長),但是其本職為教師,因此,所謂辭卸行政兼職傾向係指教 師兼職行政職務因工作滿足、組織承諾的程度強弱,及其他變項等因素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影響兼職行政的意願,進而產因辭卸行政兼職,回任教師本職的心理傾向。

貳、離職的型態

Ferguson et al.(1986)依離職成員的自動移動與否,將離職區分為 自動離職(voluntary turnover)與非自動離職(involuntary turnover);

Dalton和Todor(1982)依組織的功能性區分,可區分為功能性(functional)

離職與非功能性(dysfunctional)離職;G. Strauss和L.R. Sayles. (1980)

則依組織的可迴避與否, 區分為可迴避的離職(avoidable turnover)及 不可迴避的離職(unavoidable turnover)。

一、依離職成員的自動移動與否

(一)自願性的離職(voluntary turnover)

指因組織因素而自動地提出離職,包含對薪資制度與升遷的不 滿、找到更佳的工作機會、與主管的關係不佳、工作內容欠缺 挑戰性等等;另一則是因個人因素而自願離職,這類原因如健 康、退休、遷居、深造等等。

(二)非自願性的離職(involuntary turnover)

指非出自員工的意願反應,主要是組織對個人的懲戒解雇、資 遣,或是外力所導致的離職, 例如服兵役等所強制執行的離職。

另外,退休(retirement)是與自動離職和非自動離職有關聯,

即員工雖仍願意繼續工作,但已達退休 年齡而退休者,則屬於 非自動離職:然而,員工於中途的自願退休則屬於自動 離職。

二、依組織的功能性區分:

Dalton和Toder(1982)強調區分功能性離職(低績效者)和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功能性離職(高績效者)的重要性,而提出兩種不同的型態:

(一)非功能性的離職:組織成員想離職,但組織希望能慰留他。組 織要重視的應該是反功能性的自願性離職,因為這顯示出組織 內的某個因素無法滿足人才的需求,會造成人才的不斷流失與 工作績效的低落。

(二)功能性的離職:組織成員想離職,而組織並不在乎,因為組織 對他的評估是不好的,組織純粹就該員工所能提供的功能作為 衡量的標準。

三、依組織的可迴避與否:

(一)可迴避的離職:由於組織或經營者的努力而有可能改變心意的 離職稱之,通常大部份的自動離職屬於可迴避的離職之範圍。而 Abelson(1987)將離職行為從是否自願離職及組織是否可避免兩個構面 來看,分成下述四類:

1.個人因組織的問題,而選擇離開。如:與組織氣候不合。

2.個人因組織的強迫,而選擇離開。如:開除、退休。

3.個人因本身而選擇離開。如:健康狀況、遷居。

4.非個人自願且非組織因素而選擇離開。如:生病、死亡。

(二)不可迴避的離職:指因疾病、死亡、懷孕等不可避免的原因,

即不可能控制的原因而導致的離職。

叁、離職行為之理論模型

許多學者都曾發展離職過程的退出模式,提出各種不同的研究模 式,而每一個模式都從工作滿足的研究開始,在員工離職之前,

發生了一些中間變化的步驟,Mobley(1977)將變化程序整理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現,員工在主觀的離職決策過程中的表現是理性,開始於對現有 工作的評估,進而產生工作滿足或不滿足;如果不滿足,最後便 產生離職念頭與尋找工作的傾向。關係模式 Price(1977)所提 出的工作滿足與離職行為之關係模式;Mobley et al.(1979)

員工離職過程模型;Szilagyi(1979)的離職過程模型;Arnold 和 Feldman(1982)個人認知離職決定模式。

一、Mobley(1977)的離職決策過程模式:

Mobley(1977)將這些變化的順序總結,所有程序整理如下圖。員工 在這個主觀的離職決策過程中的表現是理性,始於對現有工作的評估,進 而產生工作滿足或不滿足;如果不滿足,便產生離職念頭與尋找工作的傾 向,進而開始去評估工作機會的選擇方案並形成

離職傾向,最後進行決策,此時另有可能的情形是員工的一時衝動行為而 造成離職。

A B C D E F G H I J

其他形式的退

縮行為 與工作情境

無關之因素 離開就業

市場 衝動行為

對現有工作的評估 滿滿 離職念頭 離職成本與找尋新工作預期效果評估 找尋工作的傾向 找尋工作的行為 對可能工作機會的評估 現有工作與新工作的比較 離職傾向 離職或留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3-1:Mobley 離職決策過程模式

資料來源:Mobley, W. H.(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62, No.2, 237-240.

二、Price(1977)的工作滿足與離職行為之關係模式

Price(1977)發展出一個自願性離職模式,此模式是從結構、經濟、社 會心理等層面切入,包括薪資、整合、工具性溝通、正式溝通、集中化等 五項工作滿足的前置變項。

圖2-3-2: Price工作滿足離職模式 資料來源:Price, J. L. (1977) .The Study of Turnover. Ames: Ia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由此模型可瞭解到,薪資越高,整合程度越高,正式溝通的管道越暢 通,則員工較不易離職;此外,組織外部的工作機會越多,則員工較容易 自願性離職。

工作滿足前置變項 薪資

整合

工具性溝通 正式溝通 集中化

機會

工作滿足 自願性離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Szilagyi(1979)的離職過程模型

Szilagyi(1979)從工作特質、員工關係、組織業務、酬賞制度、

個人特質、工作滿足、外在工作機會及離職意願等變項來解釋離職 行為,而提出此模型。

Szilagyi的觀點如下:

(一)工作特質、員工關係及工作環境(組織業務、酬賞制度)是 影響員工離職的重要變項,其影響隨組織層次而變化。

(二)離職的變項可分為可控制及不可控制兩種,對組織來說,工 作環境、領導型態、組織結構是可控制的;而外在工作機會、

勞工短缺等則是不可控制的。

(三)僱用員工時,應考慮其個人特質,以免僱用到一些潛在的離 職者。

圖2-3-3: Szilagyi的離職過程模型

資料來源:Szilagyi, A. D.(1979)。 Keeping Employee Turnover under Control,Personal, The

工作特質

酬賞制度 員工關係

組織業務

個人特質 外在工作機會

工作滿足

曠職或怠工

離職意願 離職行為

四、Steers & Mowday (1981)所提出之員工離職決策模式

圖 2-3-4 Steers 和 Mowday 之員工離職模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五、Arnold&Feldman(1982)個人認知離職決定模式

Arnold&Feldman(1982)整合並參考過去有關離職之文獻來設 計此離職模式,該模式中的人口統計變數包括性別、年齡、婚姻、依賴人 口等項目;對工作的認知情感取 向則包括整體的工作滿足、組織融入、期

Arnold&Feldman(1982)整合並參考過去有關離職之文獻來設 計此離職模式,該模式中的人口統計變數包括性別、年齡、婚姻、依賴人 口等項目;對工作的認知情感取 向則包括整體的工作滿足、組織融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