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舞蹈學童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現況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運動舞蹈學童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現況分析

本節旨在分析大臺北地區參加運動舞蹈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各變項因素 之分布情形,以實際有效樣本所填答之結果進行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分析,並就分析進行 結果與討論,第一部分為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結果,第二部分為分析討論。其內 容陳述如下:

一、 研究結果

(一)參與動機各因素現況分析

本研究之參與動機分為健康、社會、心理、成就等四個構面,由表 4-2-1 得知,健 康需求之平均數為 3.48,標準差為 1.16;心理需求之平均數為 3.70,標準差為 1.18;社 會需求之平均數為 3.64,標準差為 1.16;成就需求之平均數為 3.83,標準差為 1.17;整 體參與動機為平均數為 3.66,標準差為 1.17。結果顯示,健康需求構面得分落於普通與 同意之間;心理需求構面得分落於普通與同意之間;社會需求構面得分落於普通與同意 之間;成就需求構面得分落於普通與同意之間;整體參與動機因素落於普通與同意之間。

結果顯示,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動機以成就需求最高,其次為心理需求、社會需求與 健康需求。

表 4-2-1

參與動機各因素現況分析表

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健康需求 3.48 1.16 3

社會需求 3.07 1.18 4

心理需求 3.64 1.16 2

成就需求 3.83 1.17 1

總量表 3.66 1.17

(二)社會支持各因素現況分析

本研究之社會支持分為家人、師長、教練、同學、社員等五個構面,由表 4-2-2 得 知,家人支持之平均數為 4.03,標準差為 1.12;師長支持之平均數為 3.32,標準差為 1.31;教練支持之平均數為 4.13,標準差為 1.02;同學支持之平均數為 3.51,標準差為 1.33;社員支持之平均數為 3.83,標準差為 1.17;整體社會支持為平均數為 3.76,標準

差為 1.19。結果顯示,家人支持構面得分落於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師長支持構面得分 落於普通與同意之間;教練支持構面得分落於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同學支持構面得分 落於普通與同意之間;社員支持構面得分落於普通與同意之間;整體社會支持因素落於 普通與同意之間。結果顯示,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會支持以教練支持最高,其次為 家人支持、社員支持、同學支持與師長支持。

表 4-2-2

社會支持各因素現況分析表

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家人支持 4.03 1.12 2

師長支持 3.32 1.31 5

教練支持 4.13 1.02 1

同學支持 3.51 1.33 4

社員支持 3.83 1.17 3

整體社會支持 3.76 1.19

綜合上述結果得知,本研究之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整體參與構面因素落於普通 與同意之間,參與動機構面得分高低順序為成就需求、心理需求、社會需求與健康需求;

社會支持構面因素落於普通與同意之間,社會支持構面得分為教練支持最高,其次為家 人支持、社員支持、同學支持與師長支持。

二、 分析與討論

大臺北地區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受試者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現況分析結果,

本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著重成就需求,其次為心理需求、社會需求與 健康需求,此與林佳慧 (2010) 、黃淑婷 (2010) 、蔡妙玫 (2012) 略有不同。在林佳慧 (2010) 研究中,以女性長跑者為研究對象,以紓解壓力為主要參與動機,因研究對象及 年齡有所差異,故研究結果略有不同;而黃淑婷 (2010) 以桃園縣國小棒球隊為研究對 象以技術需求得分最高,蔡妙玫 (2012) 以新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為研究對象,參與動機 以健康適能得分最高。兩者研究對象雖然是國小學童,但因運動項目不同,且研究地區 為桃園縣及新北市,故造成研究結果略有不同。

本研究結果參與動機以成就需求構面得分最高,在過去的文獻中指出 (廖主民,

2004;Eccles,1983) ,成就價值為個人認定必須積極完成活動,並相信從活動中能開發 自我潛能且提高自我概念及自尊。此外,陳淑芬 (2009)亦指出,學生更可透過運動社 團的參與,建立成就感和團隊合作精神,並可藉由體能活動來激發對身體活動的興趣,

更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展。綜上所述,足見成就感為運動參與之重要動機。本研究 結果發現成就需求為國小學童運動舞蹈主要參與動機,多數參與運動性社團學生目的為 促進身體健康,補足平日運動量的不足,然而運動舞蹈除了運動之外,具表演及比賽性 質,本研究學生參與比賽獲前六名占整體50.7%,參與學生能從活動中獲得掌聲及喝采,

獲得肯定及自信,推測表演與比賽為其成就動機主要來源,有鑑於此,為吸引學童多參 與運動舞蹈社團,運動舞蹈社團教練及行政人員可針對滿足學童成就感進行教學與活動 設計,在校內節慶與活動中,如校內慶生活動、才藝表演,舉辦成果展,讓學生參與各 式展演,同時鼓勵親子共同參與,以提升學童自信,同時也使家長看到學童學習的成果,

家庭與學校雙方面共同激勵學童,提升其成就感,同時增強其參與動機。

本研究心理需求層面為參與運動舞蹈次要動機,Eccles (1983) 定義興趣價值即是 內在價值,亦就是個人在從事活動時從中所得到的樂趣。以心理需求層面而言,參與 活動為使心情愉快,消除緊張情緒,獲得快樂。可見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預期從 中得到不同的樂趣,與陳湘、林文岳 (1997) 針對私立金陵女中 365 名高中女生之體育 運動舞蹈認知因素研究相同,學生參與社團主要為獲得樂趣。推測兒童具好奇、好玩 的天性,參加社團活動為了好玩、有趣,而就內在動機著眼,鼓勵學生參與運動舞蹈 社團應以內在動機出發,有鑑於此,建議社團招生能以活潑有趣的方式吸引學生加 入,如角色扮演、故事講述,讓學童覺得運動舞蹈為有趣的活動,進而報名參與。針 對初級參與者,建議授課老師以遊戲方式教授舞蹈動作,可設立關卡或集點方式讓學 生覺得有趣,使其熱烈參與。

本研究社會需求構面得分落於普通至同意之間,林幼萍與黃孟立 (2009) 指出運動 舞蹈五大項休閒功能:增進個人身心的健全、增進社交能力及擴展生活經驗、開創文化 內涵及提升生活品味、消彌都市化社會的疏離感、自我實現與追求有意義的生活經驗。

其中增進社交能力及擴展生活經驗等社會需求是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的動機之一。在 本研究結果中可知,學童欲藉由參與社團認識更多不同的朋友,同時藉由參與社團活動 或表演及比賽,拓展自我的生活圈,因此,推廣社團活動,可藉由記錄參與比賽及表演 活動照片及影片,來強調社團活動的多樣性。

林麗真 (2011) 指出運動舞蹈也帶來許多生理效應,如增強心肺體適能、促進柔軟

度、強化骨骼以及體重管理等。健康需求在運動舞蹈參與動機上為重要一環,本研究在 在健康需求構面得分落在普通至同意之間,代表參與學童普遍認為從事運動舞蹈能促進 健康、增加體能,也希望藉由參與社團滿足健康需求。然而多數人對運動舞蹈社團印象 偏向舞蹈表演,運動強度不似一般運動型社團高,因此,在宣傳招生時可使用相關研究 數據來強調運動方面的益處,以鼓勵國小學童參加運動性社團,從小養成運動習慣,日 後保持運動的習慣,擁有健康的身體。

社會支持方面,構面因素落於「普通」至「同意」之間,兒童在運動參與的過程中,

社會化代理人,如父母、兄弟姊妹、同儕、老師、教練、學校、社區、大眾傳播媒體對 兒童的社會化與認知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陳淑芬,2009) 。本研究社會支持構面得分 為教練支持最高,其次為家人支持、社員支持、同學支持與師長支持。此與蔡妙玫 (2012) 略為不同,蔡妙玫 (2012) 之研究結果中社會支持得分高低依序為同儕支持、教練支持、

級任老師支持、最低為家人支持。推測其研究對象為田徑選手,田徑比賽項目分為個人 與團隊,平日訓練需同儕共同合作,屬團隊運動,因而研究中同儕支持得分最高。在教 練支持方面,House (1981) 提出四種社會支持的類型,分別為情緒、工具性、訊息性及 評價性支持。以運動舞蹈特性而言,運動舞蹈教練能指導運動舞蹈專業技巧,在學員學 習現場中遭遇挫折時,能立即提供情緒上的安慰及鼓勵,表現良好時能提供評價性的肯 定及立即回饋;表演或比賽時能提供工具上的有形資源,如舞衣、舞鞋及彩妝整體造型,

並提供相關比賽訊息及動作修正建議。情形符合House (1981) 所提出之情緒、工具性、

訊息性及評價性四種社會支持類型,因而在本研究中得分較高。有鑑於此,各校欲推廣 運動舞蹈社團,首應著重教練教學及專業能力,審核教練是否能提供學童四種類型之社 會支持,以滿足學童需求。日前運動舞蹈教師素質不一,可考量教練本身是否具備專業 技術,具備專業證照及教學和比賽經驗,並評估教練個人特質能否適當的建議及回饋學 生,營造良好學習氣氛,隨時給與學生情緒上與評價上的支持,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家人支持亦為重要之社會支持,本研究與林曉怡(2005)研究略同,林曉怡 (2005) 指出,家人給予學童鼓勵、協助及需求上能獲得滿足,是社會支持中對團隊學童影響最 大的力量,因此,研究國小游泳運動團隊發現,以「家人支持」得分最高;然而蔡妙玫 (2012) 研究中家人支持為最低得分,此與本研究不同,推測原因為研究對象為田徑選手,

運動所需工具並不多,從事運動舞蹈需備舞衣、舞鞋,價格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如 欲深入學習,個別教學一堂從八百至兩千元,外師課程則需四至六千元,參與比賽報名

運動所需工具並不多,從事運動舞蹈需備舞衣、舞鞋,價格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如 欲深入學習,個別教學一堂從八百至兩千元,外師課程則需四至六千元,參與比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