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一節 選擇敘說

一、 敘說之前

當初進入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的數理教育研究所,主要原因是在高 中的教學現場磨練了幾年後,對高中化學的課程編排、教材教法和各章節 的考試重點都已深深烙印在大腦,每當遇到學校的段考 、升學大考,總是 可以整理出玲瑯滿目的考試重點給這些孩子們準備,讓他們好好「飽餐一 頓」。每年暑假,高一新生剛進入本校上銜接課程時,總是會對他們介紹整 個高中化學的課程重點、如何唸好高中化學以及將來面對高一化學課程時 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期望這些未來高一新生,能在化學這麼科目中取得 好的成績,而能培養出學習化學的動機與興趣。

面對這些準高中生們,我站在台前上課時的心態是充滿期待,但內心 也存有某種負面情感:不知道有多少的高一生在經歷過一個月課程、幾次 的小考甚至段考後,會放棄化學。當時我對教化學是感到驕傲與自信的,

自己在國高中時,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堅持,每晚與艱深的化學難題搏鬥,

進入彰化師大化學系的師培體系,面對著教檢與教甄的考驗後最終能站在 講台上。

當時,我對那些提早放棄學習化學的孩子,並沒有伸出援手,也沒有 試著去理解他們的學習困境與感受,一切只把原因歸咎於他們上課不專心、

回家不唸書或沒有花費更多的時間與努力在化學科上。而無形中,我的這 種態度,也對那些化學學科知識不好,但有心想學好化學的孩子的熱情與

28

希望,無疑是潑了一大桶的冰水。當時我只醉心於傳授艱深的化學科知識,

現在的我回想過往,或許在這過程中,當時的我只是想 突顯自己的能耐,

而對那些學習動機低落、成績落後的孩子們是不 屑一顧的。

每次的學測過後的三四月,我都滿心期待,不知道有多少的學生會去 就讀化學的相關科系。每次放榜的結果,總是讓自己失望,就算在課堂中 宣揚化學系有多好、多棒或未來就職出路有多廣,但孩子們的想法已從放 榜後的錄取校系反映出來了。直到民國 104 年畢業班中,一位化學成績優 異的學生選填了非化學相關科系,當時的我非常疑惑,這樣化學成績優異 的同學,竟然沒有走向化學之路。一問之下,當時那位孩子說:「尚穎老師,

化學科在您的教導之下,感覺更能理解聽懂,但我對化學就是沒有興趣。」

聽到這句話的我猶如當頭棒喝,我到底是怎麼把自己喜歡的科學,教 到讓人感覺不到它的有趣呢?當時我才深刻開始省思自己的教學,自己身 為老師,做為知識的傳遞者,如果學生拒絕接收,那多有用、多重要的知 識又有什麼用呢?而我的化學課,是要希望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去喜歡 化學,不要排斥它,與自己一同去探索化學的奧妙,最後甚至可以成為跟 自己一樣傳播科學者。在上述動力之下,我選擇繼續充實自我,彌補自己 的不足之處,因此最後來到了這裡,希望可以透過吸收先 前的知識,能站 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看得更多,可以給我有所啟發,可以讓我回 到自己的教學場域,帶給學生們不同的感受。

二、 我的選擇

在進入數理教育研究所後,馬上面對到論文的沉重壓力, 以及要選擇 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艱難。回顧自身的國高中階段,幾乎只對有數字 方 法上的科目有興趣,只要是有數字,就有興趣去鑽研,而從大學階段開始 就讀化學系,接收到的幾乎都是量化的思維,因此一開 始,我理所當然選 擇量化之路,直到我遇到了鄧宗聖老師開始。

過往在教學現場的觀察與心得,原本主要想要探討的問題在於化學桌 遊融入教學後,對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是否有所提升。原 本是以學習 成效問卷與態度量表作為研究工具 ,實施前後測後,透過量化研究的分析

29

數據,以解決目前自己在教學上的問題。但回歸到自己的研究目的與動機 中,自己本身的研究,並不在於「驗證理論」,而是在於強調「解決教學現 場的問題」。另外,我的目標其實並不在於顯著的提升學習成效,而是希望 透過一學期的自我觀察與紀錄,反思自己的教學過往與經驗,找到自我教 學轉化的動力與契機。因此教授建議我,自己處在教學現場,發現了自己 的問題,我應該擔任故事的主角,來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來探究自己的 教學經驗。

一開始,我對於敘說研究是懵懵懂懂的,理工科 的學習背景,對於數 字會說話的信念是深信不疑的,但後來讀了幾本敘說研究的 文獻之後,有 種恍然大悟之感。何粵東(2005)指出對敘說研究而言,從對經驗現象的 探索開始,要比從各種方法論架構的比較分析更具成效。也有文獻指出,

敘說研究也可稱之為科學,楊深坑(1998)指出:

現代物理學的思考方式當可啟迪教育研究者,體認到研究者、

教育家與受教者都共同參與了周遭世界,形成了一個整全的 動態系統,或所謂的「教育場」。有此體認,教育研究者才不 至堅持己見,誤以自己的研究方法才合乎科學,把科學的意 義偏枯的侷限在自己所設定的理論框架裡。

數字說話的思維從我國中受到理化教育開始就如影隨行,剛接觸到自 然科學的我,覺得世間萬物都能用科學與實證論解決,但是看完上述見解 之後才覺得,是我自己把視野封閉起來,抑或像是井底之蛙一樣坐井窺天,

我自己的心路歷程與教學現場的發現體悟,豈能用幾筆數據以蔽之呢。自 己有所體悟之下,我終於下定決心,檢視自己的過往 並反思自己的教學,

挑戰這條自我敘說之路。而我的自我敘說之路,是透過記錄自己的教學、

與學生的互動、在教學現場的感觸、同事的互動等等,收集成我的教學日 誌,透過對教學日誌、自我的過去不斷地的反思,以探索出自我教學風格 形成的脈絡,以期能找到自我教學轉化的破口,最後精進自我的教學。而 我在做的,如同 Samaras 和 Freese(2006)所說透過探究自我的思考、學 習與教學,進而釐清自我信念與新信念的萌發,藉此反省自我身為教師的 角色。

30

三、 我與桌上遊戲

在某年暑假,到台東與當年一起實習的好友敘舊的夜晚,他拿起他在 教學上應用多次的桌遊「德國麻將」(又可稱為「拉密」)與我一同遊玩。

原本對此桌遊不甚感興趣的我,在他的邀約之下,不僅對此桌遊有更深入 瞭解,對為何這個桌遊可以融入到教學中,更是充滿了興趣。這位教育界 的夥伴開始跟我分享他在教學現場遇到的種種難題,並在利用此桌遊後,

學生給予他的回饋與感動,更重要的 是,他也在教學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 樂趣。因為我從小就愛玩遊戲,從小時候的遊戲王卡片、到國中階段的網 路遊戲,只要是當時風行的實體遊戲,或是虛擬網路遊戲,我無不想去涉 獵一二。因此我對於當桌上遊戲可以與自己的教學做結合時,馬上產生濃 烈的興趣,迫不及待也希望在市場上找到一款能應用於自己教學的桌遊。

在網路上尋找良久且與教授討論之下,自己選擇了一款國外研究者開發的 桌遊,名叫《ION:A COMPOUND BUILDING GAME》。此節主要介紹此 桌遊的遊戲規則、遊戲機制和遊戲卡牌。

(一) 我所選的桌遊

我所採用的化學桌遊為《ION:A COMPOUND BUILDING GAME》,

遊戲設計者為 John Coveyou。「ION」在化學中的意思即為「離子」,也就 是說此遊戲是要讓遊玩者能夠想辦法建構出多種「離子化合物」,結合出越 多越複雜的化合物,拿到最高分者,即為遊戲的贏家。會選此桌遊的主要 原因在於它的遊戲性較強,由於規則的關係,玩家可以彼此互相牽制,阻 止對方建構化合物,以此降低對方分數,但要達到此效果,玩家必須對「離 子化合物」的形成觀念有一定的瞭解,這也是高中化學課程中一章節的重 點知識,因此基於以上原因,我選用此桌遊作為融入課 程與學生溝通的媒 介。

(二) 為何選擇 ION:A COMPOUND BUILDING GAME

當初剛進入的數理教育研究所時,有一位上課的老師拿出了許多盒的 桌遊並與我們幾位碩士生一同分享這些桌遊如何應用於教學。當下這堂下 午第一節的課,本來死氣沉沉的氛圍,開始活絡起來,教室馬上變成一群

31 COMPOUND BUILDING GAME。而我對它可算是情有獨鍾的,最後我也 選擇《ION 桌遊》陪我一起進到我的生命故事中。

為什麼選擇它呢?另外兩款是「Chemicard」4和「化學事」5。Chemicard 這款化學桌遊,我自己玩過之後,認為它的規則設計與《ION 桌遊》類似, 研究團隊(WURET),以及國立內壢高中創新與創意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ICE-PLC)共同研發設計。

5 《化學事桌上遊戲》經 2Plus 桌遊設 計工作室出 版,由國立 臺灣科大侯 惠澤教授和 迷 你教育遊戲 研究團隊 共 同研發設計 。

32

動板塊」。透過玩家間使用行動板塊,可以與人互相交換、競爭想選的牌,

以達到組合更多化合物的目標。

圖 3-1 行動板塊圖

另外,因為遊戲機制的關係,玩家手上的手牌也就是輪抽牌,會固定 的輪換給旁邊的玩家,所以一開始拿到一手好牌,並不代表就容易拿到高 分,必須端看玩家對合成化合物的概念清楚與否,以及是否能觀察出對方 玩家想合成什麼化合物。簡而言之,玩家透過不斷輪換手牌,觀察出自己 能否合成出化合物,將遊戲的勝敗關鍵,歸於玩家的技巧觀念,不單只是

另外,因為遊戲機制的關係,玩家手上的手牌也就是輪抽牌,會固定 的輪換給旁邊的玩家,所以一開始拿到一手好牌,並不代表就容易拿到高 分,必須端看玩家對合成化合物的概念清楚與否,以及是否能觀察出對方 玩家想合成什麼化合物。簡而言之,玩家透過不斷輪換手牌,觀察出自己 能否合成出化合物,將遊戲的勝敗關鍵,歸於玩家的技巧觀念,不單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