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部落格的定義與發展

一、 部落格的定義與發展

Blog 源於 Web log 一詞,最早是由 Jorm Barger 在 1977 年所提出,Web 意思 即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中的網路,而 Log 指的是一種技術上的 記錄檔,Weblog 一詞本意乃是網路伺服器上所產生的訪客造訪紀錄檔案,Jorm Barger 將其引申為「以網頁的形式作紀錄」的意思,紀錄的題材與內容並不設限。

後來Peter Merholz 於 1999 年時把「Weblog」拆解成「We Blog」(藝立協,2003)。

早期想要從事Blog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必須透過軟體編寫網頁後再上 傳更新,因此使用者必須具備有一定的網路知識及技能。直到 1999 年 6 月 Pitas.com 提供了免費的網路日誌服務,使用者只要透過瀏覽器,在 Pitas 所提供 的操作頁面裡進行編輯修改,按下儲存鍵後Pitas 就會自動替使用者產生網頁。免 去了繁複的程式編寫及操作步驟後,Blog 逐漸開始在網路世界上蔓延開來。即使 是完全不熟悉網頁編寫的使用者,也可以順利建立起屬於自己的部落格(王柏鈞,

2006)。

根據路透社報導,在2004 年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將「Blog」

選為2004 年的十大單字,同時也將 Blog 定義為一種線上個人日誌,通常包含了 使用者本身的反思、評論與提供超連結的網站(楊幼蘭,2004)。

依據林克寰在2004 年「您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一文中提到,Blog 指的並 非任何一套特定的軟體,也不是特定的系統或服務。Blog 實際上是一種強調吸收 資訊及分享的生活態度,象徵著代表作者的價值觀與信念,是一種以作者為中心 的傳播媒體。而台灣早期的 Blog 使用者,如:國內「藝立協」網路社群的 ilya 取其讀音,將Blog 中譯為「部落格」;但也有部分使用者根據其內容意義,將Blog

20

翻譯為「網誌」,指的是在網路上書寫記事之意;中國大陸則普遍將Blog 譯為「博 客」。

表 2-4 彙整出各學者/Blogger 對部落格所做出的定義,從中可以發現部落格 的定義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型:個人日誌及線上新聞媒介。韋氏字典、Blogger.com、

Blog 鄉村台灣站、Marketing terms 皆認為部落格是一種線上個人日誌;Gillmor、

Fievet、Turrettini、Winer 則認為部落格是一種線上新聞的媒體形式。至於技術層 面上,多數學者認為部落格不是一套軟體,它是一種網站連結,以網頁的方式依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ㄧ種線上個人日誌,包含作者本身的反思、評論與提供超連結 的網站。

部落格行銷(2006) 包含部落格貼文(blog post)或部落客撰文的網站,通常是按分 類整理,依時間先後順序,由最近的文章開始排列。 Dan Gillmor

(2004)

Blog 是一種線上新聞,由鏈結和張貼文章組成,以逆向的時 間順序排列,也就是最新的張貼文章會放在網頁最頂端。

21

Cyril Fievet、Emily Turrettini(2004)

部落格就像是一種媒體的出版形式,是一個多元的內容形式,

由部落客透過工具來更新。

Dave Winer (2003)

Blog 是階層式的文字、影像、媒體物件與資料,依照時間先 後順序排列,可透過HTML 瀏覽器觀看

Marketing terms

指出Blog 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路鏈結、內容按時間順序 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

Jorn Barger (1999) 時間張貼順序的格式去界定部落格的傾向。同時Blood(2002)指出許多部落客把提 供讀者新資訊來閱讀視為是每天必須做的事情,來說明頻繁更新的必要性。若從

22

(四)

日期時間戳記:部落格的文章中必須標出日期標題。這意味著部落格具有 時序性,內容與時空背景有一定的關聯性,同時必需要記錄書寫的時間作 為戳印。

(五)

彙整:文章必須以特定的方式進行整理分類,可以是以時間或是類型等作 為分類依據。

(六)

靜態連結:文章公開於網路上,讀者可以一組固定不變的網址直接讀取訊 息。

若是以信息傳遞手段來作區分,部落格具有以下特點:(石曉玲,2007)

(一)

個性化:從內容來看,部落格是以作者為中心的媒體;從形式上來看,由

於部落格的零門檻、零技術、零成本等特點,任何人只要在上網註冊就可 以獲得自己的部落格空間。

(二)

開放性:任何使用者皆可訪問任何人的部落格,並發表評論。任何人的部 落格都可以與網絡其他內容鏈接。

(三)

交互性:部落格呈現的是以主體發表個人見解為中心的言談領域,而在部 落格的讀者之間會相互去閱讀彼此的部落格,甚至帶動一群人也在自己的 部落格上撰寫相關的話題,部落格間呈現的是持續交流與對談話的模式。

根據林克寰(2004)在「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一文中提到今日的 Weblog 或 多或少都具備了下列四種特徵:

(一)

彙整:無論 Weblog 的內容是圖片、聲音、影像、文字或其他任何媒體,

也不管這些東西被發表的週期是頻繁或稀疏,它們一定得按照某個方法加 以彙集整理起來。

23

(二)

靜態鏈結:在日積月累之下, Weblog 的內容勢必會越來越多;為了要能 夠找到特定的一小段內容,於是需要有一系列的鏈結,分別指到特定彙整 檔案裡的特定段落。

(三)

時間戳記:透過任何 Weblog 系統新增或編輯文章(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媒體 檔案)時,系統往往會在內部資料庫裡把時間記錄下來,以便提供 Weblog 內部的脈絡。

(四)

日期標頭:讀者們透過日期標頭,可以掌握任何一篇文章、圖片、聲音、

或影像被發表或被編修的時空背景:當時世界上發生了甚麼事件、作者的 精神狀態、其他人的Weblog 發表了些甚麼。

劉毓民與廖玉萍(2005)認為部落格相較於 BBS 與網路討論區,具有以下五項 特色:

(一)

強調個人主義:部落格之走向、定位、性格完全取決於使用者個人想法論 點。

(二)

具有時間順序:相較於一般個人網頁,部落格內容按發表時間順序排列,

流覽者以透過時間順序的紀錄,從中觀察部落客之思考軌跡及變化歷程。

(三)

形成小眾市場:個人於部落格上自由表達與分享,聚集志同道合的部落客 或讀者,形成具有相同想法、生活型態、亦或人口統計變數上類似的群體,

因而形成行銷上所謂之小眾市場。

(四)

作者與讀者可直接互動:針對不同論點而引發討論與互動,與傳統出版中 作者與讀者之單向訊息傳遞模式有所差別,甚至稱部落格是由書寫和評論 所激發出的火花描繪而成。

(五)

網網相連:部落格之間常會建立同類或相關領域的連結,透過彼此跨區域、

24

跨國的連結,串聯全球部落格。

杜毓真與柯皓仁(2006)在部落格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初探中提到部落格的特 質有以下四點:

(一)

個人化:文章內容或頁面設計,均以表現個人的想法為主。

(二)

時間序:文章依發布的時間排序,最新發布的會列在最上面,有順序即可 利於文章找尋。

(三)

公開化:文章均具有公開的永久連結,任何人只要取得連結即可瀏覽內容;

透過引用的串連,也讓文章之間的關係透明。

(四)

社群化:引用不僅讓部落客易於追蹤自己文章的後續討論及影響,更可讓 部落格間產生串連,進而形成如興趣小組般的社群。

Joi(2005)認為Blog的獨特性在於強調主觀意識、個人信譽、發表頻率、承認 錯誤、連結與徵引,以及友善而彈性的版權概念。RoyBoy(2004)與Bielecki(2004) 則認為Blog比起一般網站而言,有較易被搜尋引擎收錄的特性,原因是因為Blog 通常是以文字居多,而且Blog的外部連結也較多所導致(引用自劉基欽,2005)。

Kathy(2004)也認為部落格在以下不同面向具備下列特性:

(一)

格式:逆時間排序的日誌。

(二)

時間性:有規律(regular)、時間戳記的項目(entry)。

(三)

屬性:連結至相關新聞文章、文件與Blog。

(四)

彙整:已發表的文章仍可選取閱讀。

(五)

Blogrolling:可連結至相關 Blog。

25

Feedback

Trackbacks

林克寰(2003) 藝力協(2003) 石曉玲(2007) Kathy(2004)

Joi(2005) Comment

Syndication RSS XML Feed Link Blogrolling

Link

26

三、 部落格的類型

對於部落格的類型,Blood(2002)區別出三種基本類型:過濾型(filter)、個人 期刊型(personal journal)與筆記本型(notebook)。過濾型部落格的內容是以記錄部落 客的外部世界為主(如世界事件或線上發生的事件等);個人期刊型部落格是記錄 關於部落客本身(包含部落客的行動及內部的思維);記事本型部落格則是包含外 部、個人內容及較長的文章,主要聚焦於小品文上。

圖2- 1 Krishnamurthy 的部落格分類圖

Note. From “Weblogs as a bridging genre,” by Herring, S. C., Scheidt, L. A., Wright, E., & Bonus, S., 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8(2), pp. 142 - 171.

Krishnamurthy(2002,轉引自 Herring et al., 2005)提出了一個劃分部落格類型 的 模 型(見圖 2-1),藉由兩個面向:私人的(personal)/主題的(topic)、群體的 (individual)/社群的(community),將部落格劃分出四種基本類型:線上日記(Online Diaries)、支持群組(Support Group)、個人專欄(Enhanced Column)、合作的內容創 造(Collaborative Content Creation)。

e-天下雜誌(e 天下網站,2005 年 7 月)專訪 Technorati 的副總裁─伊藤穰一,

27

其依據部落格呈現的方式認為部落格主要分為三類:

(一)

日誌型的部落格,為部落客記錄日常生活雜記並與朋友分享。

(二)

主題性的部落格,將目標指定在一個特定的主題上,如政治、旅遊、多媒 體、明星討論等等。

(三)

媒體部落格(media blog),指新聞媒體人將他們工作上的事情公開發表。

韓建斌在「Blog隨想之二:對100篇Blog文章的取樣分析中」針對部落格的持 續性內容、寫作者動機歸納出特色鮮明的部落客:

(一)

流水帳Blog:將Blog作為生活流水帳的記錄工具,大到一次旅行,小到幾 點睡覺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

(二)

轉載Blog:視Blog為一種網絡工具,依個人喜好搜集大量相關文章甚至網 址。

(三)

技術Blog:撰寫自己的技術心得,並經常和有相同興趣的人進行交流,目 前主要限於IT領域。

(四)

工作Blog:寫作內容與日常工作的聯繫比較普遍,不僅敘述工作經驗與工 作體會,更多借助Blog記錄工作中的產生的各類檔案。

(五)

情感Blog:主體是以年輕女性為主,以女性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文字,記 錄生活與心情的點點滴滴。

(六)

娛樂Blog:此類型Blog主要進行娛樂導向為主,以部落格記錄崇拜偶像的 作品和動態,或是娛樂性話題、MP3音樂等。

(七)

學術Blog:把Blog當作傳播自己思想的一種工具,順便進行交流。他們更

28

新頻繁,話題專一,經常強烈表現出用自己的觀點影響別人的意願。

(八)

社會Blog:主要關注社會性議題,話題非常廣泛,但並不專一,較為明顯 的流露出對某些社會制度和現象的強烈不滿。

四、 Blog 相關研究

Schiano, et al.(2004)在從事部落客人種誌的研究中,透過對23個受試者(16位

Schiano, et al.(2004)在從事部落客人種誌的研究中,透過對23個受試者(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