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相關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文研究問題在探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金融改革與開放的具體政 策與效果。所以在文獻回顧部分,必須探究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理論與實 證探討作為理論基礎,有基礎後再進一步了解金融自由化的政策與經驗,除此之 外回顧學者對於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過往研究,最後針對金融服務開放程度 提出相關分析。因此,第一節為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係與實證研討、第二節 是金融開放與自由化的政策與經驗、第三節是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過往研究,

最後第四節為金融服務開放程度分析。

第一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相關理論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很早就被廣泛的討論,雖然有少部分學者認為金 融的發展將對經濟增長有負向的影響或是毫無關聯,但是絕大部分的學者認為金 融發展與經濟增長有是相關,而廣泛的實證分析的結論亦指向金融發展對於經濟 增長的幫助就是兩者之間的互助帶動。除了釐清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因果關係,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可以有不同途徑去切入,更關注金融體系內部的 結構與各項金融指標、金融發展的順序,而網路的進步使金融發展更加多元,在 到處皆可進行金融交易使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交易成本下降,使投資的管道、融 資的管道更為順暢。

最早關注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兩者的關係為 Schumpeter(1911)。

Schumpeter(1911)認為金融中介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可以透過啟動儲蓄、評估商 品、管理風險、監管管理與減少交易成本,增進科技的創新進而達到經濟增長。

自 Schumpeter(1911)以後,Gurley and Shaw(1955)、Patrick(1966)、 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Shaw(1973)、Levine(1991)等學者皆 認為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兩者的正相關性。

Gurley 和 Shaw(1955)指出一國是否能夠充分運用該國的經濟資源,金融 制度的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樣的觀點著重在金融中介的服務可以對導引 經濟資源到有利可圖的地方,進而達到經濟增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Mckinnon (1973)認為政府對於金融發展的過度干預會產生金融抑制的現 象,而這樣的現象會造成金融分金融抑制的現象造成金融分配效率的低落而經濟 發展滯後形成的惡性循環。這種狀況常出現在低度發展國家,政府利用的干預手 段包括扭曲金融市場上利率的價格與其他貨幣政策的工具或是行政上的命令,這 樣扭曲的指令會使銀行在授信時並未按照風險報酬的多寡授信而是遵照政府所 給的訊號,往往國營機構會掠奪銀行的存款而私營企業卻必須負擔更多成本得到 資金,這樣的後果使有效率的私營企業無法獲得資本,進而造成經濟發展發生遲 滯的現象,而該政府為了在促進發展只好實施更多扭曲的金融指令,使整個發展 呈現惡性的循環。因此,可以發現只要政府若放棄金融抑制,實施貨幣政策與金 融機構的改革使儲蓄者得到應有報酬,進而移轉至投資上使資本有效累積,可以 促進效率提升而達到經濟增長的目的。

Shaw (1973)與 Mckinnon(1973)抱持相同的觀點。他認為金融的正向發 展有助於加速經濟增長,反之當金融發生扭曲或抑制時,將會摧毀經濟發展。而 為了衡量一國是否走向良好的金融發展而非金融抑制,他提出了金融深化論

(financial deepening),認為透過市場與自由化取代官僚的行政干預的金融抑 制可以讓金融市場充分發揮分配儲蓄、外匯的功能,使金融資產的價格回到市場 中,在有了正確的價格後,市場會自行調節資金的分配,增進資源配置達到經濟 發展的效果為金融深化。而現金的流動可以說明金融的發展是在朝向金融深化或 是金融淺碟(financial shallow),當一國政府可以以財政預算或是稅制收入主 導銀行的外匯、利率交易而非透過市場的手段;最常見的現象是政府高估國內的 匯率換取外匯,使整個市場效率呈現不平衡,降低了出口和儲蓄的誘因。

Shaw(1973)與 Mckinnon(1973)的理論後人稱之為金融中介理論(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Theory),指出在金融深化過程累積金融中介與金融性資產對於 社會交易有外溢的效果,支持金融自由化與經濟增長的關係,開拓了金融發展與 經濟成長關係的領域。而此後,學者對於兩者的關係開始了相當多的爭論。

Patrick(1966)認為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可能會隨時間改變,在初 期金融發展會幫助經濟增長,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會需要更多金融中介服務而 拉抬金融發展,因此他認為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可以分為供給領導

(supply-leading)與需求跟隨(demand-following)的兩種形式。供給領導強 調金融發展居於經濟發展中的領先地位,透過金融體制、服務優先的建立可以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迫儲蓄轉移到投資;需求跟隨則以實質部門的發展刺激金融發展。而一個國家為 供給領導或是需求跟隨必須要端是該國的政策與開放的順序而定。除了供給領導 和需求跟隨外,Demetriades and Hussein(1996)則透過實證資料,在採集 16 個國家進行時間序列分析發現金融機構發展與經濟成長的影響是雙向影響的成 長。

相對於 Mckinnon (1973)和 Shaw(1973)偏向新自由主義與的看法,Stiglitz 和 Weiss(1981)提出「金融約束論」(Financial restrain)認為由於市場存 在缺陷,所以政府在金融市場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Stiglitz(1981)和 Weiss(1981)指出由於銀行貸款給民眾必須考量到風險與利率,而風險越高的 人銀行會要求較高的利率,這樣的狀況會造成逆選擇。而市場中資訊無法透明的 交換存在的資訊不對稱和道德風險將會使金融市場的發展無法達到最高的均衡,

所以政府必須要作適當的干預消除金融市場中的不完全市場。簡而言之,金融約 束論認為政府在金融市場上的適當管制對經濟增長會有正向的幫助。

少部分的學者認為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係並沒有如此的強烈。Lucas(1988)

認為太多學者過度強調金融發展對與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幫助,Lucas(1988)指 出經濟成長的動力在於技術的進步,與金融部門的發展並無關聯。

King and Levine(1993)以內生長模型的觀點認為健全的金融體系可以順 暢的啟動資金到最有生產力的產業,分散創新的風險並獲得創新的利潤,這樣的 模式比起傳統的投資可以得到比預期更多的利潤。而金融體系的扭曲降低了創新 的可能,故金融體系的健全對於保持經濟的增長是具有正向的幫助。Pagano(1993)

認為大部分而言,金融發展對於經濟增長有正向作用,因為金融發展可以改善儲 蓄率與強化投資到社會的邊際生產率;而這也有可能有例外,如金融發展改變了 風險承擔與信貸市場可能會降低儲蓄率,使經濟增長率降低。

為了釐清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眾多的說法,本文會在本節末針對金融發展與 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討論。

在探討的金融體系與金融結構,Goldsmith(1969)認為金融結構是隨著金 融發展從簡單走向複雜。Shaw(1973)明白指出在經濟發展中,金融結構會受到 政府的命令而扭曲,而金融深化可以使金融結構與市場健全。Robert C. Mert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1995)認為金融體系有六大功能:第一,為商品和勞務交易提供支付系統;第 二,為大型不可分割之投資項目提供資金聚集的途徑;第三,為經濟資源提供時 間、空間移轉之管道;第四,為控制風險及因應不測提供工具;第五,為經濟體 系中各決策部門提供價格資訊;第六,為資訊不對稱提供解決工具。IMF(1996)

提出金融體系發展的三個元素(three components of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即是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以中國為例即是 雙層銀行系統、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成立、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職責劃分,但仍 缺乏監管的進一步成立;而金融工具的發展則包含債券、股票、存款等工具;金 融市場則為交易金融工具的市場包括銀行間拆借市場、外匯交易市場、銀行信貸 市場。

Levine(1997)整理了眾學者的論述,形成一個理論途徑說明了金融發展與 經濟成長的關係。他認為市場有交易成本與信息成本,在這樣狀況下,金融市場 提供了中介的功能,包括啟動資金、分配資源、了解企業資訊、協助風險控制、

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在提供了這些功能協助科技創新與資本累積達到經濟成長 的目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圖 2-1、 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理論途徑 資料來源:Levine(1997)

金融發展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會因為金融體系發展的不同而產生區別,大體 來說分為以英、美為首的市場導向的金融系統與德、日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系統。

在市場導向的金融系統中,資本市場的融資是透過證券市場為主,銀行為主導的 金融系統則以銀行貸款融資為主。概括而言,以市場導向為主的金融系統傾向讓 企業獲得市場的直接融資,而銀行則成了短、中期的信用結構;而銀行導向為主 的金融系統傾向讓企業與銀行有更緊密的關係,讓銀行貸款給企業的間接融資。

這兩種導向各有優劣,在市場導向強調市場的透明性而銀行導向強調金融活動的 穩定性。

市場摩擦

 資訊成本

 交易成本

金融市場與中介

金融市場與仲介功能

 啟動資金

 分配資源

 了解企業資訊

 協助企業風險控制

 降低交易成本

經濟成長的管道

 資本累積

 科技創新

成長

透過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在尊重市場機能,解除不當管制

透過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在尊重市場機能,解除不當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