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習慣之相關研究

家庭、學校與社區是閱讀習慣的養成所,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培養閱讀 行為,進而提升語文程度。閱讀的敘事力量,可以整合學童的表達與想法。因此,

閱讀習慣之建立,對日後學習有相當大的助益,這是不容小覷之議題。本節旨在 探討閱讀習慣,內容分為四部分:閱讀的意義、閱讀習慣的意涵、提升閱讀習慣 的方法、閱讀習慣的相關研究。

一、 閱讀的意義

目前,世界各國將教育的重點放在閱讀上,閱讀成為投資未來重要的項目之 一。因為閱讀能力的高低關係著個人未來在學習方面、就業方面及經濟發展方面 等成就。洪蘭指出閱讀是主動獲取訊息的歷程,廣泛的閱讀才能建立學習能力,

因其提供豐富背景知識,有規矩可言,學習才會輕鬆(引自李名揚, 2006)。

目前學界對閱讀之定義極為多元、說法不一,以下研究者將閱讀的定義概分為三 項來加以闡述:

(一) 從心理學的觀點

Huang 與 Hanley(1997)的看法為人對表徵字詞(Word)的圖形訊號所做出 的反應即為閱讀。Goodman 則認為閱讀必須被視為是個心理語言歷程(洪月女譯,

1998)。1998 年 Bachers 提出對閱讀的論述包括閱讀者、閱讀物及閱讀環境的互 動。渠以為閱讀歷程可以分為下列觀點:(1)由下而上的閱讀,即由認字逐次到 全文理解;(2)由上而下閱讀,從讀者的先備知識去對全文進行整體的瞭解開始;

(3)雙向互動閱讀(引自張玉成, 2001)。另外,許多學者亦主張閱讀是擷取 文章中所傳遞之訊息的一種過程(張必隱, 1992; Bender, 1995; Smith, 1971)。

Downing 和 Leong (1982)強調閱讀是意義的獲得,是一種譯碼的過程,將 閱讀符號譯成聲音的形式。Rubin(1997)認為閱讀是一種動態的、複雜的活動,

包括從出版物去覺知與獲得意義。Carver 曾將閱讀的歷程區分為四個層次(引自 林清山譯, 1991):(1)將字解碼:決定這些字在句子中的意義;(2)文義理解:

將一些個別的字的意義聯合起來,在記憶中找出連結的意義;(3)推論理解:了 解段落和段落所隱含的主旨,以及原因、結果、假設、含義;(4)理解監控:評 價各種觀念,包括邏輯、證明、真實性、與價值判斷等問題。

中國大陸的學者對於閱讀的過程也抱持相同看法,其將閱讀過程分為:(1)

認讀:透過感知而辨認文本中的語言符號,從而由字形的辨認喚起字音,理解字 義;(2)理解: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弄清文本中各級語言單位 的意思,再前後聯繫和思考體驗,以理解作者的本意;(3)評價:經歷聯想、想 像、思維和情感等心理活動,對文本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感受、體驗、判斷和評價;

(4)存貯:是指通過記憶或筆記,將所閱讀的書文中有價值的信息知識保留下 來,待需要時能使其再現或所獲得的信息;(5)應用和創新:將閱讀的信息知識,

經過重新組合而應用到實際生活,或解決某個具體問題,或形成相應的技能和技 巧,或因有所發現而創新(胡繼武, 1991:23-24)。

文字的轉譯與解讀,再從文章推論視覺訊息,重建作者的主旨和建構文章中所獲 得之意義,進而類化成閱讀者本身知識的一部分,並運用在日後閱讀其他事物上。

(二) 從社會學的觀點

前所提及學者 Bachers 曾將閱讀解釋為閱讀者、閱讀物及閱讀環境的互動,

再細究而論,發現 Bachers 所提出的第四個閱讀觀點則是偏向於以社會學的角度 來看的,其認為閱讀是一種全環互動,即進行雙向互動閱讀時,加入社會環境與 讀者個人心境的因素(引自張玉成, 2001)。由此可知,閱讀從社會學的角度來 看,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文化活動。

黃毅志(2000)以社會學視角觀察認為,閱讀之文化品味高者,喜歡閱讀高 品味之讀物,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又繼續提高文化品味與文化資本。胡繼武(1991)

則認為閱讀是隨著文字的出現而出現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閱讀與 人類的關係愈來愈密切,其更包含著情感活動。

閱讀可說是人類古老的活動之一,學習型社會的指標之一便是閱讀,也是現 代公民不可或缺的素養(陳明來, 2001)。閱讀能打開一扇通往古今中外之大門,

讓讀者可以從中品味生活。陳欣希(2001)更認為閱讀是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的,

閱讀就是生活。

綜上所述,以社會學的定義來界定閱讀,閱讀則是生活的一部分,亦是人與 人之間交流的媒介,透過閱讀,可更瞭解彼此,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不管是 過去或者是現在,閱讀實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

(三) 從教育學的觀點

國內教育家以教育學的觀點分析閱讀的意義,其中,賴苑玲(2001)指出閱 讀對人文涵養、心智增進、知識增長、價值的改變皆有深遠的影響。而管家琪

(2000)則認為閱讀能使精神受到鼓勵、情感得到安慰、知識得以增進,其最大 益處是讓思想得以啟發,進而內化成為改善自己的行動力。

國外學者對閱讀亦抱持著相同看法,其認為閱讀是學習的關鍵基礎,學生的 閱讀成就表現,是學校效能的重要指標,閱讀在諸多課程中,扮演著學習基礎的 角色。閱讀更是一種培養閱讀知識、技能、分析、應用、態度、綜合評鑑的教育 歷程(Lerner, 1988; Wigfield & Guthrie, 1995)。

因此,以教育論的角度來看,閱讀是培養人的高尚品格,造就人才的一種特 殊手段,正如培根所說的:「閱讀使人充實」。透過大量的閱讀,能豐富閱讀者本 身的內涵,進而提升自身的氣質,使人沉浸在書香世界裡。

綜上所述,不管從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的觀點來看,閱讀是促使個體向 上提升的方法,不僅只是學習能力的日益進步,甚至個體在社會化方面亦能日趨 成熟,此外,還能透過閱讀對高尚人格養成有所助益。閱讀先從文字解讀開始,

依循著閱讀者本身先備經驗,類化或內化成學習鷹架,再等待適當的時機加以運 用在學習成長以及社會瞭解方面。

二、 閱讀習慣的意涵

習慣一詞,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2007)中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 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習慣是指一固定長久的慣性行為,亦是指人 們對問題、事物及資訊的看法、作法和反應等具有一定規律性行為的具體表現。

慣擁有者使用一段長時間以後,它就逐漸地開始扮演動機角色,這類習慣的動機 是經由學習而建立起來(引自柯永河, 1997)。

張春興(1983)以心理學的觀點來詮釋習慣,其認為習慣本身就是行為,是 指某種行為表現的方式,更是某種行為表現時,伴隨出現的另一種行為,因此習 慣是學得的行為。而柯永河(1997)則將習慣量表界定在刺激、反應與兩者間的 穩定關係,如: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發生頻率、刺激後的反應發生的長度等。換句 話說,舉凡欠缺上述三元素之一的現象則不屬於習慣範疇。再者,鑑於人類心理 現象的複雜性,柯永河進一步將習慣從不同的觀點來加以分類。有關習慣的分 類,至少有下列四種:(1)依刺激的性質而分類;(2)依反應的層面而分類;(3)

依刺激-反應連結的強度而分類;(4)依習慣的功能而分類(王淳, 2002;謝明 君, 2003)。

霍爾(Hull)認為習慣是一項假設性的建構概念(hypothetical construct), 或是介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一個變數,它的強度是由其所受強化次數的多寡來決 定(引自柯永河, 1994)。施信華(2001)認為人類的習慣包含心理、生理、行 為與社會等層面,除了生理層面,在其他的層面絕大部分是經由環境影響或個體 的學習,產生刺激與反應間的穩定關係,此一穩定關係的形成亦可謂之習慣。

進而探究閱讀習慣之意涵,可發覺閱讀習慣為一項複雜的刺激與反應之間的 穩定關係,此種穩定關係的形成需要藉由學習次數的增加,配合心理層面獲得滿 足,方能穩定的延續與維持(施信華, 2001)。莊慧美(2002)亦指出閱讀是一 種行為,亦是一種習慣,既然是習慣,便可養成。

總而言之,閱讀習慣可說是一種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是一種穩定關係,

其強度是由所受強化次數的多寡來決定。在本研究中則將閱讀習慣界定為閱讀頻 率、主動閱讀的行為與閱讀內容後的整理等,是一種可經由學習而獲得的能力。

三、 提升閱讀習慣的方法

賴苑玲(2001)認為閱讀是一種習慣,此種習慣的養成,不是三、五年就可 養成的,是終身的行為。人們透過閱讀,可以打開智慧的寶庫,在潛移默化中,

提高自己的思想靈敏度、是非辨別能力與創造力,唯有不斷的閱讀,培養良好的 閱讀習慣,藉由吸收新知,才能隨時自我成長。

閱讀,從出生就可以開始,張開眼睛就可以開始,這就是為什麼推動閱讀由 幼兒開始做起的原因。閱讀習慣需要培養,愈早形成習慣愈穩固,且閱讀能力需 要慢慢學習而成,愈早接觸閱讀以及愈有機會接觸閱讀,能力就愈早形成(柯華 葳, 2006)。零到六歲也是人的一生中,大腦生長最迅速的時期。每當孩子對某 一刺激有反應時,其腦子就會將經驗儲存下來;反之,若是缺少刺激而未得到練 習的機會,幼兒在這方面的學習就無法得到開展(天衛, 2002)。因此,閱讀習 慣的養成,應該從幼兒就開始,愈早讓孩童接觸閱讀,孩童就會更貼近閱讀的世 界,錯過了這個閱讀的黃金時間,日後再來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可能會事倍功 半。提升閱讀習慣的方法可分為下列幾點:

(一)瞭解學童閱讀的困難,並建立學童愉快的閱讀經驗

黃金茂(1999)指出在進行兒童閱讀活動之前,應先瞭解兒童閱讀的困難,

黃金茂(1999)指出在進行兒童閱讀活動之前,應先瞭解兒童閱讀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