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組織而言,適度的人員流動率可以幫助組織活化,選免組織老化,

有助於經營效率提升。流動率過高會造成有經驗員工流失,加高招募訓練 費用支出、其他留職員工士氣低落,甚至造成人員不足的現象,個人的技 能經驗也難傳承,本研究選擇以分析員工離職意願產生因素分析,藉由研 究了解員工產生該意願的來源。

一、 離職傾向的定義:

離職是一社會的過程。人進入組織後,會與組織及他人互動,當互動 的結果不佳時,個人對於組織的經驗變成「引導危機」,經過這個過程後,

這個人可能就會離開組織。

黃英忠(1989)將離職概念,廣義定義為勞動移動(labor turnover),所謂 勞動移動包括員工從一地移到另一地(地域間的移動),或是從某一職業移 到另一職業(職業間的移動),或是從某一產業轉移到另一地(產業間的移 動)。而狹義的勞動則是指離職,即組織內部往外部的勞動移動。

離職傾向(turnover intention)或稱離職意圖,主要是則量組織成員之觀 感受,而非實際行為,亦指個人想要離開目前工作。另外尋找其他工作機 會之傾向強度(樊景立,1978)

二、離職傾向的類型:

(一)Dalton et al.(1982)認為應該由組織功能的度來界定離職,而自願性離 職中包含非功能性與功能性兩種類型:

1.非功能性指的是個人想離職,但組織希望慰留他,這類型員工的流失 威脅了組織的效益。

2.功能性指的是個人想離職,而組織並不在乎,因為組織對他個人及工 作績效的評估是不好的,留下來反而威脅了組織的效益。

(二)Abelson(1987)將離職行為分成四種,他從是否自願離職及離職可否避 免兩個構面來看,共分成下述四項(如圖 2-5):

1. 個人因為組織的問題,而選擇離開該組織。如:領導管理問題、找到 較好的組織工作而離開。

2. 因個人因素而自行離開組織,並非組織因素。如:照顧家眷、懷孕而 離職。

3. 個人因組織的強迫離開組織,並非組織因素。如:退休、解僱而離職。

4. 非個人自願性且非組織因素所造成的離職因素。如重病、死亡。

圖 2-5 Abelson 離職的分類

資料來源:Abelson, M. A. (1987)

二、 離職原因及模式探討

(一)離職原因:

Michaels & Spector(1982)提出離職原因路徑分析(如圖 2-6),該分析認 為員工任職前的期望、工作特性的認知、領導考量、年齡、薪資、工作層 級、年資為變項,產生的員工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是影響離職傾向的原因。

圖 2-6 Michaels, Spector 離職原因路徑分析

資料來源:Michaels & Spector (1982) 任職前的認知

工作特性的認知

領導考量

薪資 工作層級

年資

工作滿足

組織承諾 年齡

工作滿足

工作滿足 離職

(二)離職模式:

Jeffrey,Charles & Rajan(1989)以銷售人員為對象,結果發現離職傾向、

離職行為和各變數之間存在某種關係,建立了以下模式,如圖 2-7 所示:

圖 2-7 Jeffrey,Charles & Rajan 銷售人員離職模式

資料來源:Jeffrey, K. S., Charles, M. F., & Rajan, V. (1989)

說明如下:

1.年資:新進銷售人員的離職率偏高;年資較長的銷售人員離職率偏低。 2.

工作績效:工作績效高者,可得到較多的報酬,工作滿足較高。

3.工作滿足:工作滿足者,離職傾向偏低;工作滿足低者,離職傾向偏高。

4.組織認同:銷售人員的工作滿足越高者,對組織的認同感較高,因此 離職傾向也較低。

5.現有工作和新工作比較:銷售人員會對目前工作的待遇、升遷管道、

其他工作機會作比較,若其他工作機會優於目前,則員工會有離職傾向產 生。

6.離職傾向:離職傾向與離職行為成正相關。

工作績效 工作滿足

組織認同

比較現有工 作和新工作

離職傾向

離職行為 年資

四、小結:

員工離職行為被視為是組織的成本,包含了招募、訓練、低生產力和 管理者付出在新進員工的時間成本(Netemeyer et al., 2004)。離職傾向是離 職前的最後思維,若能夠有效預測離職行為,使組織調整行為或安撫留 任,應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留才的最終步驟(莊采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