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需求理論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49-52)

第三章 文獻回顧

3.2 需求理論

39

(三)動態性:

EKB 模式融合了許多學者和專家對於消費者行為的看法,而且 歷經多次修正,為理論基礎相當完備的消費者行為模式之一。

40

圖3-5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 資料來源:【20】。

Maslow 之需求層次理論係建立在下列前提假設之上:

一、已被滿足的需求,不會產生激勵的作用。當一個需求被滿足之後,次一 層次的需求就伴隨而來,並慢慢醞釀而取代被滿足的需求。

二、需求的網絡對大部份的人而言是很複雜的,需求也因人而異,且一個人 也可能出現多種的需求。

三、更高層次的需求被滿足之前,必先充分滿足低層次的需求。

四、滿足高層次需求的方法較滿足低層次者為多。

3.2.2 Herzberg 雙因子理論

Herzberg【35】鑒於許多需求及動機理論只是從需求本身加以探討或分 類 , 因 此 提 出 雙 因 子 理 論(two-factor theory) , 亦 稱 激 勵 - 保 健 理 論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將工作的內容使人感覺滿足的因素稱為激勵因子 (motivation factor),而把工作環境因素稱為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詳細內 容參照表3-2 所示。

自我實現需求

自 尊 需 求

社 會 需 求

安 全 需 求

生 理 需 求

41

表3-2 Herzberg 雙因子理論模式

激勵因子 保健因子

工作成就感 成長機會

責任感 升遷及發展

賞識 地位

公司政策及管理 工作環境 工作保障 督導關係 同僚關係 部屬關係 薪資紅利

地位 資料來源:【29】。

Herzberg 之雙因子理論具有下列貢獻【29】:

一、管理者可以很容易知道並清楚區分激勵因子及保健因子。

二、管理者只留意激勵因子的應用就能提高績效。

三、提高績效並不一定要從提高薪資或福利等保健因子著手。

四、可以利用工作豐富化等激勵因子作為激勵之手段。

由於此理論尚未提及個人需求層面的差異,僅以工作本身及外在環境來 區分,因此容易造成結果的偏差。

3.2.3 Alderfer ERG 需求理論

Clayton Alderfer 於 1969 年根據 Maslow 的需求層級理論提出了 ERG 需 求理論,目的是為了讓理論能更契合實證的現狀,主要包括三個基本需求

【29】:

一、生存(existence)需求:是指維持生存的基本需求,相對於 Maslow 需求層 次理論中之生理及安全需求。

42

二、關係(relatedness)需求:是指人們想維持重要人際關係的慾望。唯有透過 與他人互動,才能滿足個體社交及建立身份地位的慾望。其相對於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中之社會需求及自尊需求的外在部份。生存需求與 關係需求對應Herzberg 的保健因子。

三、成長(growth)需求:是指個人追求自我發展的慾望,相對於 Maslow 需求 層次理論中之自尊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同時也對應於Herzberg 的激勵 因子。依據 Maslow 的需求理論,一個人在某一需求獲得相當程度的滿 足後,即會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而Alderfer 需求理論也是一樣。其不 同的是若某一層次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會自動退縮去尋求低層次需求 的滿足,如圖3-6 所示。

圖3-6 ERG 需求理論的滿足程度關係 資料來源:【20】。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