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兩性交往

青少年階段是連接兒童期與成人期的橋樑,這階段是進入兩性世界探索 的過渡期與危險期,也正是兩性交往學習的重要關鍵期(朱敬先,1992;高 松景,2001)。本節針對青少年兩性交往現況及影響兩性交往相關因素,加以 探討。

一、青少年兩性交往現況

社會的快速變遷、多元文化的衝擊及青少年心理與生理的快速成長等影 響,傳統「以年齡當劃分線,禁止學生談戀愛的理由」已逐漸的消弭中。根 據研究青少年第一次約會年齡在15 歲以下者,由 1979 年 12%上升至 1998 年 22%(晏涵文等,1998)。可見,青少年的兩性交往已無法單單靠禁令就可禁 止,且此現象正逐漸衝擊兩性交往的情況。

陳怡雯(2005)針對台北市及新竹縣的 2,212 位八年級學生,國中生接 觸色情媒體與異性交往經驗之關係調查,研究發現曾經有交過異性朋友的比 率為22.15%。羅樊妮(2004)針對 651 位台北市公私立高中一、二年級學生,

父母管教方式、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結 果顯示40.50%有兩性交往經驗,且有 30.30%比例的兩性交往經驗已是第二次 交往經驗。顯示青少年由國中階段到高中階段,兩性交往的比率有隨年級上 升的趨勢。

青少年兩性交往經驗逐年增加,且青少女兩性交往經驗上升比率有超越 青少男的趨勢。依據魏慧美於1994 年針對高雄市高中二年學生性態度之現況 調查,發現有33.8%青少男和 22.6%青少女有兩性交往的經驗。羅樊妮在 2004 年針對與青少年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結果發現47.5%青少男和 52.5%

青少女有兩性交往的經驗。顯示,傳統「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層紗」的 觀念,已在青少年兩性交往之態度逐漸消逝。

青少年在兩性交往的階段出現探索性需求,兩性交往嚴然成為青少年的 問題焦點。根據調查 57.7%的青少年表示對於兩性交往中所遭遇的問題只能 掌握部份(劉玲君、黃瓊瑢,1995);感情問題是最感困惑問題排行榜的前三 名(行政院衛生署青少年白皮書,1998);且有高達 90.1%的青少年表示學校 有實施兩性教育的需要,尤其兩性教育以「兩性交往」的需求度是最高,分 析31.5%無約會經驗困難原因,結果發現 22.5%是對自己是沒有自信、害怕被 拒絕,20.1%是因缺乏有效溝通技能擔心兩性交往時會出現觀念難以溝通。(杏 陵醫學基金會,2006;高松景、黃淑馨、晏涵文、劉潔心,2001;瞿馥苓等,

2006)。顯示,目前侷限在性生理、避孕、性病等方面學校課程設計已不符合 學生的需求,重視青少年兩性交往的學習需求,提供充足的資訊與正面的態 度,才是落實健康兩性交往最好方法。

綜觀以來看,Z 世代青少年對兩性交往的現況正反應出預防的前兆,因 為青少並非等到成年階段才開始尋求與投入兩性交往,在還尚未學會該如何 健康兩性交往時便已開始和所欣賞的人開始交往、戀愛,而這樣的現象如未 獲得學校之正視,反而習慣性將之單純化,認為只是青少年時期的過渡化現 象,不僅對於青少年兩性交往需求問題毫無幫助,反而容易標籤化。因此,

應該強調的是尋找可以協助青少年度過兩性交往困境的處方,做為具體推動 健康兩性交往的指引。

二、 影響兩性交往相關因素探討

兩性交往的過程在兩性關係中,共分為自我認識、人際交往、認識異性、

團體活動、團體約會 、單獨約會(有社交約會、與某對象較頻繁的邀約、將 要固定對象三種程度差異)、固定對象、訂婚等八階段關係的發展(晏涵文,

2002)。研究者根據一般學者研究結果將影響兩性交往相關因素歸納成:「社 會人口變項」、「個人主觀因素」、「人際層面因素」及「社會層面因素」,分別 深入探討。

(一) 社會人口變項

1.性別

在兩性交往需求上呈現性別之差異。根據鄭喜月(2004)針對 1,074 位高中 職學生異性交往關係品質與人際親密能力、性別角色之關係調查,研究發現 在異性交往基本需求「安全感需求」、「尊重需求」女生得分高於男生;在異 性交往中「個人成長」、「同儕關係」以及「課業與學習」等正面的影響男生 得分高於女生;對於在異性關係品質差異上,在「目前異性關係能保有自己 的興趣及也能接受其異性朋友的獨立」女生得分高於男生;在「目前異性關 係的滿意程度」男生得分高於女生;在人際親密差異上,「面對與其異性同 儕有衝突發生時的處理方式」男生得分高於女生。

吳鴻發(1994)針對高職生兩性關係態度與行為調查研究,發現男生對兩性 交往的需求明顯高於女生。劉玲君與黃瓊瑢(1995)針對青少年對親密關係 之看法與態度研究,研究結果亦有相同發現男生會較女生贊成在求學階段異 性交往。且相關研究亦顯示男生對異性交往的看法較女生浪漫、現代與主動

(陳貞夙,1997)。

在固化的父權體制社會中,兩性交往過程中,大多數女生仍是希望由男生主

導(鄭淑子,1992),且在研究上亦發現兩性交往中男追女占58%,女追男 只有28.8%(洪賢明,彭仁雄,1992)。而民主時空會變遷的背景下,反傳 統、反權威、肯定自我、表現自我的價值觀逐漸形成,相關研究發現認同女 追男,男生占41.1%、女生占67.1%(吳鴻發,1994)。吳思霈(2004)針對 532位高中生異性交往之研究,結果亦表示高中男、女學生異性交往沒有顯 著差異。顯示,近年性別平等教育積極推動下,兩性交往需求上仍呈現有性 別之差異,兩性交往的觀點則逐漸跳脫傳統性別框架,有趨於更中性化、彈 性化之勢。

2.交往經驗

兩性交往關係是隱性的,具有個人選擇性的獲益性關係(楊宜音,2001)。

郭明雪、晏涵文與李蘭(1989)針對台北市 508 位五專五年級學生約會行為,

研究發現有一半學生約會目的是為了增加與異性的交往經驗。杏陵醫學基金 會(2006)針對 1,062 位大專院校的學生約會行為調查,亦有相同發現約會 的目的27.6%是為了增加對異性的了解,25.1%是希望體會愛與被愛的感覺。

交往經驗會影響兩性交往關係的維護。根據 Hill, Rubin, & Peplau (1976)針對 5,000 名未婚大學一年級及二年級學生,進行有無戀愛經驗或目前有無交往 對象的兩年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有交往經驗會影響兩性交往關係的維護。當 戀愛經驗越多者對兩性關係的訊息較為敏感、對潛在破壞因子較能預防,在 理性關係的認知及作法顯著與戀愛差異少的有差異(楊茜如,2000)。鄭喜 月於 2004 年針對 1,074 位高中職學生異性交往關係品質與人際親密能力、

性別角色之關係調查,也同樣證實有戀愛經驗的學生在「親密」、「獨立」、「滿 意度」等異性關係品質的得分,顯著高於無戀愛經驗的學生。因此,應鼓勵 青少年多從事兩性交往的「團體活動」,以延長團體互動期,提升兩性互動 學習的機會,拓展健康兩性交往的正確視野。

此外,劉寶惠(2003)採用質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討性交易中輟少女的兩性 交往狀況及探討影響其兩性交往的因素,研究發現「遊戲心態談感情」、「有 正向的異性交往經驗但會自卑」及「交往的異性朋友多是透過網路認識、有 偏差行為的少年或成人」等負向交往經驗,會影響了兩性交往狀況。

3.家庭結構

家庭會潛移默化的影響青少年兩性交往。羅樊妮(2004)針對 651 位台北市 公私立高中一、二年級學生樣本,進行分層叢集非隨機抽樣,調查父母管教 方式、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結果發現不 同兩性交往的戀愛次數與交往態度,和父母管教方式之「反應」面向與「父 母干涉情況」有顯著差異,當父母對異性交往干涉越多,則青少年對婚前性 行為的看法越保守;且不同教育程度的父母,其父母干涉情況也有顯著差異。

父母婚姻關係亦會影響子女的兩性交往。根據陳貞夙(1997)針對青少年對 兩性互動的態度與看法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婚姻狀況的受試者,在兩性互動 方面的經驗與態度有差異,父母婚姻關係是共居的青少年,較重視和異性相 處的態度,在選擇對象時則較考慮對方的價值觀與個性;父母婚姻關係是父 母分居或離婚的青少年,在與異性過程中會出現有較多的心事,及易面臨認 同上的危機(林明良,2004)。

(二) 個人主觀因素

此部份的個人主觀因素是指兩性交往生活技能的自我覺察、態度、自我 效能及行為意向與兩性交往行為的關係。

1.兩性交往生活技能的自我覺察度

「兩性交往的自我覺察度」係指學生覺察到有關兩性交往相關議題的重要 性,此領域多屬於個人私領域,學校課程若未安排,會出現學習力不足的情 況。相關研究發現「了解異性及如何與異性交往」是青少年最需要獲得性的 知識內容(高松景,2001;杏陵醫學基金會,2006)。吳玉釵(1991)針對 南區 456 位大專生性教育現況調查,研究發現首要困擾為缺乏兩性交往生活 技能「不懂的如何與異性交往」,依次為「擔心受到傷害」、「沒有機會認識 異性及曾遭受感情傷害」。劉玲君與黃瓊瑢(1995)針對青少年對親密關係 之看法與態度調查,研究發現 57.7%表示對於兩性交往中所遭遇的問題只能 掌握部份。可見,透過非正式方式的自我摸索,即可能在成長的某一階段構 成生理、心理相當程度的困擾。

實務性的兩性交往知識才有助於青少年覺察兩性交往相關議題,傳統單單只 增加醫學知識類的性教育課程,已無法滿足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性教育內容。

實務性的兩性交往知識才有助於青少年覺察兩性交往相關議題,傳統單單只 增加醫學知識類的性教育課程,已無法滿足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性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