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驗教育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認為年輕人的美德養成是透過社群或社會互 動,從實做中精益求精,止於至善的歷程,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則認為美德 是從培養良好的習慣而習得,教育也是培養習慣的一環,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主張教育的目的在培育美德,而實踐才能習得美德,這也成為了體驗教育的濫 觴(吳兆田,2012)。

第一節 體驗教育

壹、體驗教育之定義

Kolb 於 1984 年出版《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一書,是現今體驗教育領域中被廣為應用的理論,也 是本研究主要的理論架構基礎。書中說明人類是一種學習的物種,不僅仰賴對 於環境的適應來生存,也會主動創造、形塑這個世界,人類的學習過程是來自 經驗的分享和與他人對話的反覆影響。但現今社會因為過度追求理性、科學和 科技,讓人類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將個人經驗作為發展的資源。

事實上,人類確實從己身的經驗中學習,學習的成果也能有效的被評鑑,

像是許多高等教育的課程中,就包含實習、角色扮演、專案作業等,都是以經 驗為基礎的教育,顯示體驗教育越來越廣泛的被接受。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的模型架構出個人發展(Personal development)、工作(Work)與 教育(Education)之間的關係,認為個人素養、工作需求和教育目標是相互鏈 結的,也就是透過體驗學習的方法,使教室內的學習與真實世界鏈結,這也是 體驗教育的價值所在,如圖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 1 體驗學習是連結教育、工作和個人發展的核心

資料來源: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4).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olb(1984)在其著述中引用杜威、勒溫和皮亞傑三人的理論,作為體驗 教育在社會心理學、哲學和認知心理學上的基礎,作為其體驗學習理論的基 礎,以下將分別進行論述:

一、杜威(John Dewey)

體驗教育被視為使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和面對變化的解決方法,要歸功於杜 威的教育哲學,杜威強調「生活即教育」,在其 1938 年的《經驗與教育》中就 有寫到:「我認為,新的教育哲學的基本觀念在於,實際經驗和教育之間存在 著密切而必要的關係。」,以較貧困或弱勢的學生為例,他們可能沒有被嚴格 的社會化而難以進到教室、教科書裡頭,但是他們依然有在學習,其學習內容 有時被稱之為「生存技能」或是「街頭智慧」等。換言之,體驗教育的教育方 式能增強他們的經驗,讓他們利用自己擁有的社會資本,理解課堂上討論的想 法和應用方法。

此外,學習應是終身之事,但許多中年人已經「忘記怎麼學習」,這樣的 狀況多來自兒時不愉快的學習經驗,而要成人繼續學習則必須根據其學習興 趣,而成人的學習興趣植基於個人的經歷,在於他們想要當什麼樣的人、能做 什麼及想做什麼;而體驗教育的學習方法結合了工作與學習、理論與實務,使 學習變得更加接近成人的生活經歷,也因此較可能讓成人願意學習並且能夠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生學習效益。

因此,體驗學習的評鑑強調教育與工作之間的有效聯繫,評鑑的內容不僅 止於語言技能和學術造詣,亦包含學習風格、獨立學習能力、自我理解能力、

社會意識、人文價值等等,著重於能力、工作知識以及與整個社會相關的信息 上;校園也不再是唯一學習的場所,教授也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而是將教育 設施、現場人員、教師等連繫在一起的資源,還包含與文化組織、社會機構、

企業、博物館等;學習的時間也不受課堂或學期的切分限制,而是視學習的需 求隨時調整。由此,建立起包含教師、學習及環境的廣泛聯繫而豐富的系統。

二、勒溫(Kurt Lewin)

「沒有什麼能比一個好的理論更實用。」勒溫從訓練與組織發展的角度探 究體驗教育,始終關注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致力將科學探究與社會問題相結 合。經驗與理論如同技術和價值觀,對於體驗學習而言同樣重要,這也是體驗 學習的核心動力。

這種對體驗的重視已發展為對個人參與的存在價值的堅定想法,更強調情 感和思想都是事實。勒溫透過其實驗發現,在具體的經驗和超脫的分析之間進 行反思和辯證時,特別是與同儕、引導員或是觀察員一同抱持開放的態度進行 時,人們將會處在緊張、衝突的狀態,同時彼此刺激,帶來活力和創造力,這 樣的環境將有效地促進學習。不過,這是有前提存在的,只有在個人價值觀和 組織規範基於有效信息而相互支持,個人是自由且知情選擇,輔以內部承諾的 情況下行動,這種學習才能發生。

因此,勒溫強調「此時此刻」(here-and-now)和「反饋機制」(Feedback Process),「此時此刻」是當下具體經驗的重要性,提供學員實踐與評估自己 觀點的真實情境,幫助學員覺察、反省與檢討;「反饋機制」則是經由回饋,

讓目標導向的任務及行動後的結果產生的回饋循環,帶給個人或團體、組織的 發展機會,以解決問題(吳兆田,2012)。

許多企業、組織在人員培訓時進行任務模擬、案例演練、遊戲、角色扮演 等,就是為了替學習者創造個人體驗,以促進學習者進行探究和理解。

三、皮亞傑(Jean Piaget)

在四重奏(Four Quartets)中描寫的:「我們將不會停止探索,而探索的終站就 是我們的起點,但卻猶如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意即每一次的體驗經過互 動、反饋、反思而產生學習之後,學習者能夠帶著新的體悟和想法進入下一個 學習循環。接著分別對三人的學習模型進行說明(Kolb,1984):

一、杜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杜威也強調並非所有的經驗都是教育,學習的目的不同於原始的刺激和慾 望,是根據情境中預見的行動後果,並實踐依之產生的行動方案而達到的結 果,也就是能夠在教育和個人經驗之間建立「有機連結」(organic

connection)、促進有機體擁有更多或更好的生長經驗的,才是有價值的經驗。

基於此,杜威提出了兩項原則(principles),其一,經驗的連續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continuity of experience),即有機體和環境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經 驗,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也會修正或改變未來的經驗;其二是經驗的交互 作用原則(the 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of experience),即個體的內在狀態與外在 的環境變化相互影響,個體的內在狀態是主觀的條件,而外在的環境變化則是 客觀的條件,主客觀條件的相互作用(inter-play)構成情境,個體現在的情境 經驗一樣會對未來的情境經驗產生修改(modifies)的作用(吳木崑,2009)。

據此,當下的經驗提供學習者「刺激」(Impulse),作為學習動能,經由 對周圍環境的觀察(Observation),與個人的經驗、概念以及他人轉述的訊息 所累積的「認知」(Knowledge)產生互動,做出行動的判斷(Judgement),

即將現場觀察到的和既有的經驗內容彙整起來而得的意涵,接著導引至下一個 刺激,進入下一個循環,形成環環相扣的學習過程,達到學習目標(Purpose)

(吳兆田,2012;Kolb,1984)。

圖 2- 2 杜威的體驗學習模型

資料來源: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23).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二、勒溫

勒溫從其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及實驗法(Laboratory Method)的理 論歸納出與杜威相當類似的體驗教育模型,但在勒溫的方法中更強調經驗的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性,促進學習、改變、成長最好的方式就是將「此時此刻」(here-and-now)

的經驗、關於經驗的資料及觀察整合在一起,然後進行分析,並將分析的結果 回饋給體驗的參與者,以供參與者修改其行為及選擇新的經驗。具體經驗

(Concrete Experience)是觀察和反思(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的基礎,經 過整合逐漸將這些觀察形成概念或通則(Formation of Abstract Concepts and Generalizations),並在新的情境中應用和實踐(Testing Implications of Concepts in New Situations),這樣的學習模式被分為四個階段的週期,如圖 2-3 所示。

這個模型有兩個特別值得注意的部分,其一,具體經驗是最重要的,不僅 用來形成抽象概念,也用來驗證理論的有效性,是一個明確的、公開的、甚至 共享的參考點;第二,此模型奠基於反饋的過程,藉由回饋的機制讓目標導向 的行動和行動的後果評估產生鏈結,若是經驗沒有產生學習的效果,往往是因 為缺乏適切的回饋。

圖 2- 3 勒溫的體驗學習模型

資料來源: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21).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三、皮亞傑

對於皮亞傑而言,具體形象(Concrete Phenomenalism)、反思內省

(Internalized Reflection)、建構認知(Abstract Constructionism)和透過行動建 構自我(Active Egocentricism)四個維度(dimension)的連續性構成了思想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展的基本,從嬰兒期到成年期的發展,從世界的具體現象到抽象的觀點,從自 我中心的觀點到反思性的認知方式,皮亞傑認為科學知識的發展即是以此為發 展的方向。

與杜威、勒溫相同的是,皮亞傑也認為學習過程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 循環,但用皮亞傑的話來說,學習就是不斷的進行「同化」和「調適」,學習 的關鍵在於概念或模式適應世界的過程,或是將真實世界中的事件依據個人經 驗同化進現有的概念或模式,這兩種過程的相互作用。當調適起了主導作用,

人類會模仿、約束、塑造自己以符合環境條件,反之,當同化作為主導,人們 將不考慮環境因素逕自發揮自己的觀念和形象。

認知成長的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不斷反思的過程,是基於同化和調適的 作用及互動產生的,是為連續不斷的過程,每個階段都將以前所經歷的過程整 合到一個新的、更高水平的認知狀態中。如同孩子從出生到十六歲左右,認知 發展階段經歷 0 至 2 歲的感覺動作期(Sensory-motor Stage)、2 至 7 歲的前運 思期(Representational Stage)、7 至 11 歲的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 Stage)、11 至 16 歲的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 Stage),各個階段都比前

認知成長的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不斷反思的過程,是基於同化和調適的 作用及互動產生的,是為連續不斷的過程,每個階段都將以前所經歷的過程整 合到一個新的、更高水平的認知狀態中。如同孩子從出生到十六歲左右,認知 發展階段經歷 0 至 2 歲的感覺動作期(Sensory-motor Stage)、2 至 7 歲的前運 思期(Representational Stage)、7 至 11 歲的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 Stage)、11 至 16 歲的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 Stage),各個階段都比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