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體驗教育活動的整體推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體驗教育活動的整體推動

這裡是蓬萊米的發源地,是金牌農村,所以蓬萊原鄉故事多並不只是一個 稻米的課程,竹夢實小從民國 99 年「一粒種子開始的關懷教育」開始,發起竹 夢「蓬萊米復育」計畫,至今已屆滿 10 年,背後的「故事」真的很多,也確實 值得傳頌,並從中學習先人篳路藍縷的經驗和精神;自前任校長和教務主任 起,就開始有了許許多多的體驗課程,且以跨科、混齡的方式進行,並採用實 作評量,而今,竹夢實小將之整合為五大主軸課程,所謂「主軸」,即不同於 單一「主題」,一個主軸串聯多個主題,一個主題中也附有多項主軸,例如:

田園藝想家主軸中,就有海芋季、稻作課程、稻鄉音樂會、歲末聯歡等主題,

而蓬萊原鄉故事多主題課程則如前述,培養學童五大主軸的能力。

這個主題叫做蓬萊原鄉故事多,為什麼加個故事?就是說種稻這件事 情他校也有在做,可是沒有故事的話,就單純只是自然的種稻,可是 種稻在竹夢是有故事的(P-一-C-77~79)

自然是我們最大的特色,我們的賞蝶、我們的水韭、我們的走讀步 道、我們的開心農場、我們的蓬萊米都是屬於自然體驗,所以我把以 前人做的事情歸納、整理,最後變成現在的五大主軸(D2-一-C-309~312)

豐富的故事固然讓體驗學習課程的發展更為穩固和多元,但複雜的背景脈 絡對於教師流動率居高不下的竹夢實小而言,是不利於教師對課程的理解、延 續和發展的,新進教師也難以立即跟進;學區內外家長也對此有不同的觀點和 理解,也成為學校推動上的阻力。即使如此,竹夢實小每周還是有兩節主題課 程,並在語文、藝術、自然課中延續學習,對此具有高度興趣的學生更能選擇 參與自然社團,加倍投入,此為竹夢實小實踐共耕共讀的教育措施,也讓田園 實驗教育傳承在地性歷史意義。

本節將回應待答問題一、二、六、七,從學校行政的角度出發,以整體規 劃、實際推行、檢核機制、調整修正,整合起來即為學校層級推動體驗教育時 在 PDCA 模型中的各個階段的作為,用以分析竹夢實小如何推動體驗教育,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展現其教育理念,並對照相關文獻,討論其課程如何體現體驗教育的價值。以 下依序進行論述:

壹、整體規劃

在整體規劃階段,可分為凝聚共識、型塑理念、架構課程與智能整合四個 部分,以下分述之:

一、凝聚共識

一所學校推行什麼樣的教育,需要考量整體環境,經過深思熟慮、共同討 論、凝聚共識之後,自上而下的擬定方針、規畫配套,接著自下而上的實踐,

並就實踐的結果進行滾動式的修正。108 學年度,108 課綱正式上路,同年,竹 夢也改制成為實驗小學,當然必須與其掛勾,同時,坐落於竹子湖地區,學校 有其歷史脈絡與在地特色,同樣不可忽略,而學校內部教職員是否上呈下達,

也是學校整體規劃能否順利的推動的環節之一,在整體環境狀況經過足夠的釐 清後,才是規畫的開始。

我們是屬於陽明山系的學校,是自然田園的學校,所以我們一定要把 這個課程扣在我們所謂的自然田園方面(D1-一-C-409~411)

孩子為什麼學這個?倒過來講,老師為什麼教這個?再往上拉,學校 為什麼要發展這個?所以學校發展,就是整個學校大家要一起來討論

(P-一-C-118~119)

雖然根據上述過程,決定改制成為實驗小學,並以「自然是學生最佳的體 驗場所」作為教育理念,「田園實踐」和「體驗取向」兩個面向作為學生自做 中學的基礎,然而究竟要實驗什麼?除了竹夢實小之外,也有其他的學校讓學 生走進自然中學習,「戶外教學」也並非新穎的概念,就連種稻課程都有別的 學校推動著;「體驗」的概念更是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只要活著,何時不是體 驗?但因此,在傳統的想像中,體驗多為動態、戶外,因而生動精彩,但缺少 省思和學習,未經處理的經驗也無法為學生帶來學習效果,而學習發生在課程 之中,可能帶來深入、高層次的思考,但課程多為靜態,並在室內進行,容易 顯得艱澀,體驗和學習兩者對於學生而言重要性皆不言而喻,卻往往只能擇其 一,如何讓「體驗」和「學習」相關連,成為了最核心、最基本的命題。換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角度來看,難道體驗學習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嗎?這問題也未必有標準的答 案,而這個提問也成了實驗的開端,實驗體驗教育的有無、多少對學生有什麼 樣的影響,實驗如何調配體驗和課程,使之成為「體驗學習」。

這個實驗看看,有接受體驗教育的小朋友跟沒接受體驗教育的小朋友 有什麼差異,或是體驗教育多跟體驗教育少,不管是這個班級或這個 學校跟那個學校,校與校之間或班與班之間或是孩子跟孩子之間,體 驗教育多跟體驗教育少,他的學習有什麼差別,所以呢,實驗(P-一-C-17~20)

體驗跟課程差在哪裡?體驗完之後可能就沒有後續,那課程就是把學 生必須要操作的部分做規劃、訂規準,再依照規準去看看學生在操作 的過程當中有什麼樣的表現,很棒的地方或者不足的地方,從這邊去 做一個檢討,再讓學生從這個當中做修正,所以我們會有一個評鑑機 制,這是課程跟體驗活動不一樣的地方(D1-一-S-384~388)

其實活動就是課程,課程也要去做操作活動(D1-一-C-376)

二、型塑理念

然而,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權益都不能忽視,家長也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 為教育實驗下的白老鼠,身為教育人員,學生的學習效益當然是首要考量,據 此,學校需要事前的分析,參考相關教育理論,進而設計合適的課程,這樣的 模式不僅使得實驗有所依循,也讓家長覺得可靠、可信,實施後也能循著理論 加以修正做法,檢核實施的過程中有哪裡失當,才達不到理論上的效果,甚而 修正或是補充理論。竹夢實小以盧梭的自然主義和杜威的經驗主義作為主題課 程的設計基底,帶著學生走向大自然,在野外自然的環境中學習。盧梭認為在 自然教育的實施上,受教者初期的教育活動應著重在感官訓練,而受教者從這 些訓練活動中形成經驗,應用於生活情境上,並強調教育重心應由教師、教材 轉移到兒童身上,重視兒童的興趣。而體驗教育成為了實踐自然主義的教學方 式,使其成為主題課程的亮點。

體驗教育的這一部分其實我們在進行課程實踐,就是嘗試,透過實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體驗的方式,讓理論可以確實的落實實踐,形成理論實踐化,你沒有 理論來做導引,實務上的跟理論上的東西會變成是一個線段的兩個端 點,我們試著讓他能夠 MATCH 在一起,或者去辯證說理論是需要做 修正的(P-一-C-155~162)

體驗教育是我們實驗的一環,在竹夢的課程裡面,我們都一直認為學 理上講說:「體驗過的才會真,體驗過的才會熟。」那真的嗎?所以 我們來實驗看看,所以我們就安排一些體驗式的課程(P-一-C-20~23)

而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人物,參與體驗教育推動過程中的會議,必要時刻 也進行裁決,其個人觀點勢必左右了推動的方向,周校長本身具有課程研究的 學術背景,而改制為實驗小學亦急需重新規劃課程,周校長的背景知識因而成 為訂定課程的過程中的影響因子之一。在課程設計上,目標模式是最有歷史、

也最廣為使用的課程設計模式,黃光雄、楊龍立(2004)談論到,目標模式由 泰勒(R. Tyler)於 1949 年創立,重視「產出」,有四個步驟:以學習者、當 前的社會生活及學科性質來訂定一般性目標,再經教育哲學及心理學的篩選訂 定教學目標;其次,根據目標選擇能夠達成目標的經驗;再次,將所選的零碎 和片段的經驗加以組織,進行教學,使其產生意義,也讓學生易於學習;最 後,使用評量工具評鑑學生是否達成預定目標。目標模式適用於學生的學習結 果能預先詳述、學習內容的正確性能夠判斷、能客觀的評量學生學習結果這三 種情況,也因此,泰勒模式也被批評,包含「目標」無法適用全部學科或教學 內容、缺乏將學習內容轉化為主觀表現的實施程序,以及後續的回饋及檢討。

史騰豪斯(L. Stenhouse)觀察目標模式後,提出了歷程模式加以彌補,與 目標模式互補,而非替代,史騰豪斯認為知識並非亙古不變,往往是可辯論 的,理解的過程本身也會有深淺的差異,但非對錯之別,所以只要確立課程設 計的原則即可展開,也保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開放性,例如「學生主動」、「個 別差異」等原則,這樣的原則具有內在價值或特定的知識形式,不需藉由學生 產生的學習行為來驗證,當然,也無法預定學習的結果,因而側重認知的過 程,是一種「投入」的模式。

到了 1970 年代,再概念論者(reconceptualists)興起,反對不重政治、不

有許多不公與欠缺正義的地方有待改善。休伯納(D. E. Huebner)強調師生在 班級活動中為彼此創造了美,班級活動的目的亦不在於完成既定目標,而在於 鼓勵師生透過行為、言談來尋找、展現美、完整性、和平與真實等等;格林

(M. Greene)則指出傳統課程往往遠離個體的需求和未來發展,僅有複雜的科 學系統而客觀的存在,與學習者是分離的,但事實上,人的主體地位是不可忽 會問「那為什麼…」(P-一-C-194~2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採取的課程觀是屬於比較大概念觀,就是課程是跑道的大概念觀,

是屬於比較再概念學派的大概念觀,我會把這樣一個再概念學派的大

是屬於比較再概念學派的大概念觀,我會把這樣一個再概念學派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