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於地方召會在 1949 年至 1959 年間的快速增長是無庸置疑的,較有疑慮者 為各種統計召會人數的數據不一。由於召會向來不向外界提供任何相關的資料,

基本上只能從學者或召會所出版的書籍或刊物中,搜尋到量測標準與結果互不一 致的統計數據。62現在臺北市召會信基大樓四樓的「主恢復展覽館」中,介紹地方 教會當時的發展,乃是「5、6 年之內信徒人數即有百倍擴增,達 5 萬人之多」。63目 前召會所出版的刊物中,記載1955 年時信徒將近 5 萬人。64在學者方面,董顯光 估計1959 年有信徒 20,000 人,其中臺北市大約 8,000 人。65無論如何,雖然上開 各類統計的數據不一,但都足以說明地方召會在整個五○年代快速增長的榮景。

地方教會由原先僅有數百人之規模,發展為臺灣第二大的基督教團體。66

參、地方教會在躍進期發展的特色

1950 年至 1965 年間,無疑是基督教會在臺灣發展最為蓬勃的時期。在 1960 年時,臺灣的基督徒人數達到380,000 萬人。67這種情況形成的外部因素,與1950 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大量人口從中國大陸湧入臺灣有關。因為政治因素使移民人 數超過百萬,造成人們心理上對宗教信仰的需求;並且各基督教會積極宣教,使 得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都信仰基督教。68在這個時期發展最為顯著的基督教 會,除了地方教會之外,首推長老教會。

1952 年長老教會信徒數為 56,591 人,佔當時臺灣總人口的 0.7%。長老教會對 這種情形並不滿意,於是在1954 年提出了至今仍為人稱道的「倍加運動」。69當時 南部大會議決將此宣教運動定名為「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簡稱「P.K.U」

62 「在臺灣第二個最大的基督教會是聚會所,他們只給很少的資料,因為他們不願提供有關歷史 性和統計的資料。」參史文森,《台灣教會面面觀─1980 的回顧與前瞻》,盧樹珠譯,頁 79。

63 林金水主編,《台灣基督教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年),頁 273。

64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第三冊主恢復的前景與生機事奉的建立》,頁 207-208。

65 董顯光,《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臺北:聖屋社,1970 年),頁 92。

66 林治平,《基督教與台灣》,頁 225-226。

67 史文森,《台灣教會面面觀─1980 的回顧與前瞻》,頁 38。

68 史文森,《台灣教會面面觀─1980 的回顧與前瞻》,盧樹珠譯,頁 36。

69 「與台灣社會的急速變遷相比,這種情況引起了長老教會之憂慮。」參林治平,《基督教與台灣》, 頁27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Poe Ka Un-tong)。「倍加運動」當年先在南部大會中開展,兩年間取得相當顯著的 成效。70到了1959 年,第 6 屆總會將「倍加運動」提升為總會性的宣教事工,並 設置「P.K.U 委員會」。自此長老教會全面致力於宣教事工,期望教會數、信徒數 都達到加倍的目標。

首先在組織上,長老教會陸續成立了海外宣道會、工業職域傳道、學生傳道、

沿海醫療傳道等事工。71其次,對總會、各中會、教會與信徒,主要推行方式為:

(1)信徒實行獻心、獻金、獻工;(2)充實教會內容,舉行週間聚會等;(3)中 會傳道部進行口頭和書面宣傳,募集基金、編制預算、分配經費、培養和訓練信 徒等;(4)總會(傳道處)負責聯絡外國友會,請求外援,編印傳道資料,對活 動進行統計和指導等等。72長老教會總會在 60 年代再推行各類措施:(1)設置工 業職場傳道委員會;(2)設置學生傳道委員會;(3)台南、台中、台東等地中會 設立醫療傳教委員會。73

經過 5 年,「倍加運動」獲得了空前的成效,並於 1964 年底達到預定的教會 數與信徒人數都加倍的目標。根據1964 年年底的統計,平地教會數由 233 間增為 466 間,信徒數由 59,471 人增為 102,943 人,包括原住民則為 179,916 人,超出「倍 加運動」原定之目標甚多。74

長老教會的「倍加運動」從 1959 年到 1965 年間取得了加倍的成效,而地方 召會從 1949 年到 1955 年間取得了數十倍的增長。這二者有一些特徵是截然不同 的:首先,長老教會當時已經在臺灣多年,所以各類級組織相較之下都相當完備,

而地方召會幾乎是從零開始。對長老教會來說,組織龐大的缺點是「萬事起頭難」, 所以「倍加運動」遲至1959 年才被提升為總會性之宣教運動事工;但優點是在有

70 與 1954 年以前相比,1956 年信徒數(包括成人會員、小兒會員、慕道友)增加 14.78%,教會 總數(包括堂會、支會、傳道所)增加 34%,傳教師數(包括牧師、傳道師、囑托傳道)增加 47%,長執數(包括長老和執事)增加 108%。參林治平,《基督教與台灣》,頁 279。

71 鄭仰恩,《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台灣基督教史研究論集》(台南:人光出版社,2005 年),頁 211。

72 林治平,《基督教與台灣》,頁 279。

73 林治平,《基督教與台灣》,頁 280。

74 鄭仰恩,《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台灣基督教史研究論集》,頁 1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效推動之後,龐大的組織力確實足以取得驚人的成效。對地方教會而言,其組織 雖然是從零開始,但優點是推動比較迅速。其次,長老教會可以請求外援,在資 金與人力上獲得國外友會或差會的挹注。關於這一點,許多當時來到臺灣發展的 基督教會也是如此。但是地方教會在經濟上卻是完全獨立自主,不倚靠任何海外 友會或差會的資助。第三,長老教會深入鄉間,在原住民信徒數增加的部分是最 多的。這一點除了真耶穌教會以外,是當時許多國語的基督教會所作不到的(包 括地方教會)。

第四,有一個特點是地方教會所特有的,或著說特別突出的。地方教會在整 體的領導上,李氏無疑的是一位地位最高而且唯一的領袖。雖然當時地方教會本 身也有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重要領導人物,但是惟有李氏因其具有不可挑戰的領 袖魅力(charisma),以及講道所具有之絕對的權威性,使其得以強力帶領地方教 會快速的擴張。75除此之外,這也深深的影響了教會宣教事工的推動。藉著李氏強 大的號召力,將信徒們編成許多的小單位,普遍的鼓勵信徒外出宣教。

不過,也有一些特色是這二者都是相同的:第一,在對信徒的動員上,長老 教會在原則上與地方教會一樣,都是盡力鼓勵信徒從事宣教事工。第二,雖然二 者採取的方式略有不同,長老教會成立各類宣教單位加強推行宣教活動,地方教 會則是採取戶口普查式的方式進行,但兩者的共通特點都是計劃周詳嚴密、緊鑼 密鼓的推動宣教活動。第三,注意培養和訓練信徒,長老教會在傳教師數、長老 數與執事數都有增加;這一點地方教會也是相同的,地方教會有多種造就聚會,

都是為訓練信徒從事教會的事務與宣教事工。第四,以傾全力從事宣教活動的程 度來看,長老教會與地方教會都抓住此一合適時機大力推動。反觀當時有許多基 督教會,僅依循以往在中國大陸宣教的作法,沒有及時把握時機盡全力推動。76

以上這四個特色,應該才是長老教會「倍加運動」與地方教會快速增長的主

75 瞿海源、袁憶平,〈人格、刻板印象與教會的復振過程〉,《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第二冊》,頁 93-94。

76 史文森,《台灣教會面面觀─1980 的回顧與前瞻》,頁 3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因素。因為1950 年前後,在臺灣本身已經存在的基督教會與剛進入臺灣的基督 教會有很多,但卻不是所有的基督教會都有如此顯著的發展。因此,在這個基督 教會在臺灣發展最為蓬勃的時期,各個基督教會雖然本身固有的條件不盡相同,

但是只要掌握時機、制定合宜的宣教策略、並加強對信徒的動員能力,基本上都 能得到迅速發展的成效。

地方教會在臺灣第一波發展的榮景,結束於史百克(Theodore Austin Sparks,

1888~1971)第二次受邀到臺灣的地方教會訪問之後。1955 年 11 月,史百克和其 女婿金彌耳(Kinnear)第一次受邀到臺灣的地方教會,在臺灣將近一個月期間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