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臺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 : 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 治 in Taiwan (1984~2015) : 政Church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 大. 立. ‧. ‧ 國. 學. Theological and Ecclesiological Factors. n. al. er. io. sit. y. Nat. 張證豪. Chang, Cheng Hao n i C. hengchi U. 指導教授:郭承天. v. 博士. Advisor: Kuo, Cheng Tian, Ph.D.. 中華民國一○四年七月 July, 2015.

(2) 謝 辭 「然而因著神的恩,我成了我今天這個人,並且神的恩臨到我,不是徒然的。」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 10 節上~ 感謝一路走來扶持我的每一位敬愛的師長與摯愛的親友。 首先,特別感謝周復初弟兄,讓我進入了這個無垠的浩瀚學海。三年多前的 一個晚上,他向我傳輸在學術上寫作的負擔,並希望我去就讀宗教研究所。當時 我沒有什麼信心,因為從小到大我讀的都是別人連聽都沒聽過的學校。但是他只. 政 治 大. 說, 「這是主的需要,沒有問題」 。後來我果然順利的考取了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立. 第二位特別要感謝郭承天老師。在研究所生涯的第一個學期,我選了郭老師. ‧ 國. 學. 的一門課。在一次為了交期中報告的討論中,郭老師以神目如電的眼神看著我的 報告說,「這個可以拿來作你的碩士論文」。在接下來的半小時裡,連內容與大綱. ‧. 都完全敲定了。到了繳交論文的畢業季,承蒙郭老師不厭其煩的提醒與修正,才. y. Nat. sit. 有這篇論文的完成。. n. al. er. io.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家人,就是在一路上扶持我的弟兄姊妹。感謝臺北. i n U. v. 市召會第十聚會所與第五聚會所的弟兄姊妹,在研究生期間我能給您們的時間實. Ch. engchi. 在是很有限。感謝潘爸爸與潘媽媽照顧我的二個孩子「小臘」與「阿噗」。當然, 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太太不辭辛勞的支撐這個家,並且細心的照顧二個孩子。謝謝 您們! 恩典使我腳步,行在屬天路途,祂的恩典,應時、豐富,從未將我遲誤。 恩典夠我用,永不感力窮;基督活在我靈中,使我受恩重重。 何能大於恩典!祂是神來人間,祂是神在肉身顯現,是神在我裡面。 我成何等人!是因蒙神恩;神恩今顯在我身,作我神人永分。. 張證豪. 2015 年 7 月於臺北.

(3) 摘 要 地方召會是目前臺灣信徒人數居於第二多的基督教團體。自李常受於 1949 年 來臺後,地方召會即在短期內快速增長到約五萬人的規模。早期地方召會鮮少與 外界往來,但是近年來在對外關係上有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表現。地方召會不僅 頻繁的與各個基督教團體交流,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投入人道救援與關懷等活 動。當此諸多變革進行之際,又逢其內部人事的世代交替。然而,召會不僅未產 生分裂現象,信徒人數也持續增加。凡此種種維繫教會內部穩定與對外關係之多. 政 治 大 本研究從召會內部結構與對外關係的改變,探討臺灣眾召會轉型的緣起與制 立. 元發展等方面,都值得深入探究其轉變的緣由與歷程。. ‧ 國. 學. 度變遷的歷程。研究發現,召會內部結構的變遷是按照李氏新的神學論述與實踐 方式所進行的。召會對外關係的發展與改變,在宗派關係的經營上也是依照李氏. al. 關鍵字. er. io. sit. Nat. 架之外,是召會面對社會環境變遷的新發展。. y. ‧. 提供的神學論述與實踐方式進行的;至於社會公益參與則跨出了李氏所架構的框. n. v i n Ch 地方召會、教會組織、神學、宗派關係、社會參與 engchi U.

(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Local Church in Taiwan is the second largest Christian community in the number of believers. Ever since 1949 when Witness Lee came to Taiwan, the Local Church has rapidly grown to the scale of about five million believers within a few years. In the past, the Local Church scarcely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outside world, but these years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utside world has shifted—the Local Church not only frequently communicates with various Christian communities, but also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social welfare and care. While many changes are initiated in the. 政 治 大. church concerning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internal personnel alteration, the Local. 立. Church remains intact rather than falling apart.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 國. 學. believers also continuously multiplie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issue how and why the Local Church on the one hand maintains the internal stability within the community, and. ‧. on the other, participates in the multiple social activities is worth discussing.. y. Nat. io. si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 Church in. n. al. er. Taiwan in it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relations with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Ch. i n U. v. understand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church transformation. This study found that. engchi.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urch’s internal structure is based on Lee's new theologic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s. Concerning the church’s changed attitud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s well as the sectarian relations, they are also based on Lee's new theologic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s. However, the church’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welfare is distinct from Lee’s teaching, given that the Local Church is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us adapting itself to the new changes.. Keywords: Local Church, theology, ecclesiology, sectarian relation, social welfare.

(5) 目 次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對象與範圍………………………………………………8. 壹、研究目的………………………………………………………………8 貳、研究對象與範圍………………………………………………………9. 政 治 大 分析理論與研究方法………………………………………………………11 立. 第二章. 分析理論與架構………………………………………………………11. 學. 第一節. 論文章節簡介…………………………………………………………10. ‧ 國. 第四節. 壹、分析理論………………………………………………………………11. 研究方法………………………………………………………………20. sit. y. Nat. 第二節. ‧. 貳、分析架構………………………………………………………………15. io. al. er. 壹、文獻分析法……………………………………………………………20 貳、參與觀察法……………………………………………………………21. n. v i n Ch 參、深度訪談法……………………………………………………………22 engchi U. 第三章. 臺灣眾召會的歷史沿革……………………………………………………24. 第一節. 1946~1961 年之躍進期………………………………………………24. 壹、地方召會在臺灣發展的緣起…………………………………………24 貳、1949 年至 1959 年發展的榮景……………………………………… 26 參、地方教會在躍進期發展的特色………………………………………28 第二節 1962~1983 年之停滯期………………………………………………32 壹、 「聚會所大分裂」 ……………………………………………………32 貳、北美地方教會信徒來臺訪問…………………………………………35 參、地方教會發展的瓶頸…………………………………………………35.

(6) 肆、培育青年信徒的事工與臺北市教會的革新…………………………36 伍、地方教會在停滯期面臨的困境………………………………………38 第三節. 1984 年迄今之蛻變期…………………………………………………40. 壹、革新的需要……………………………………………………………40 貳、革新的措施……………………………………………………………42 參、革新的成果……………………………………………………………43 第四節. 臺灣眾召會近年來發展概況…………………………………………46. 壹、信徒人數持續增長……………………………………………………46. 政 治 大. 貳、宣教策略「新人得一萬」……………………………………………47. 立. 參、對外關係多元化的發展………………………………………………47 召會內部組織的變遷………………………………………………………49. ‧ 國. 第一節. 學. 第四章. 地方召會的組織本身─以臺北市召會為例…………………………49. ‧. 壹、召會與會所間的關係─分而合治……………………………………49. Nat. sit. y. 貳、召會內的層級關係─長老、同工、執事……………………………56. n. al. er. io. 參、會所下之次級組織─「福、家、排、區」與「活力排」…………61. i n U. v. 肆、李氏晚年追加的召會組織的最小單位─「活力排」………………69. Ch. engchi. 伍、組織發展現況…………………………………………………………71 陸、召會組織分化之評析…………………………………………………72 第二節. 同工培訓的制度化……………………………………………………77. 壹、早期概況─僅有一次培訓……………………………………………77 貳、轉變歷程─同工人數不足……………………………………………77 參、神學論述與實踐方式…………………………………………………79 肆、現況……………………………………………………………………81 伍、同工培訓制度化之評析………………………………………………83 第三節. 領導階層的型態轉換…………………………………………………84. 壹、早期概況─克里斯瑪領袖……………………………………………84.

(7) 貳、轉變歷程─強調沒有特殊階級………………………………………87 參、神學論述與實踐方式─「相調」……………………………………88 肆、現況─集體領導………………………………………………………93 伍、對領導階層型態轉換的幾點評析……………………………………95 第四節. 資源整合的趨勢………………………………………………………98. 壹、早期概況─注重各自發展……………………………………………98 貳、轉變歷程─相調與集中資源的需要…………………………………99 參、神學論述與實踐方式…………………………………………………99. 政 治 大. 肆、現況─購置信基大樓、中部相調中心………………………………100. 立. 伍、對資源整合發展趨勢之評析…………………………………………102 召會內部組織變遷的整體分析………………………………………104. ‧ 國. 學. 第五節. 壹、在競爭激烈的宗教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104. ‧. 貳、在科層化的發展趨勢中保持彈性……………………………………104. Nat. sit. al. n. 第一節. er. 召會對外關係發展之變遷…………………………………………………106. io. 第五章. y. 參、以歷史制度主義理論觀察召會內部組織變遷………………………104. i n U. v. 教義宣傳………………………………………………………………106. Ch. engchi. 壹、早期概況─文字工作是召會宣教的利器……………………………106 貳、轉變歷程─從「帶人聽道」到「自己傳講」………………………107 參、神學論述與實踐方式…………………………………………………108 肆、現況……………………………………………………………………110 伍、對教義宣傳之評析……………………………………………………116 第二節. 宗派關係………………………………………………………………118. 壹、早期概況─「不主動」對外發展……………………………………118 貳、神學論述與實踐方式…………………………………………………119 參、轉變歷程………………………………………………………………122 肆、現況……………………………………………………………………123.

(8) 伍、召會宗派關係變遷之評析……………………………………………129 第三節. 社會公益………………………………………………………………131. 壹、早期概況………………………………………………………………131 貳、轉變歷程………………………………………………………………131 參、神學論述與實踐方式…………………………………………………132 肆、現況……………………………………………………………………133 伍、召會社會參與變遷之評析……………………………………………142 第四節. 召會對外關係變遷的整體分析………………………………………144. 政 治 大. 壹、召會的名稱與教義的宣傳仍然保持其鮮明的特色…………………144. 立. 貳、顛覆以往的宗派關係發展策略………………………………………144. ‧ 國. 學. 參、在社會公益上的新發展………………………………………………144 肆、以歷史制度主義理論觀察召會對外關係的變遷……………………145. ‧. 研究結論與建議……………………………………………………………146. Nat. 研究結論………………………………………………………………146. y. 第一節. sit. 第六章. n. al. er. io. 壹、召會內部組織的變革…………………………………………………146. i n U. v. 貳、召會對外關係的發展…………………………………………………147 第二節. Ch. engchi. 未來研究議題與方向…………………………………………………148. 參考文獻………………………………………………………………………………151 附錄一:本研究參與觀察記錄表……………………………………………………158 附錄二:訪談大綱……………………………………………………………………159 附錄三:台北市召會負責弟兄訪談記錄摘要………………………………………160 附錄四:台北市召會負責弟兄訪談記錄摘要………………………………………167 附錄五:新北市召會負責弟兄訪談記錄摘要………………………………………174 附錄六:臺灣眾召會歷史年表(1946~1961) ……………………………………180 附錄七:臺灣眾召會歷史年表(1962~1983) ……………………………………195 附錄八:臺灣眾召會歷史年表(1984~2015) ……………………………………208 附錄九:召會專用詞語與基督教術語對照表………………………………………221.

(9) 圖 次 圖 1:本研究分析架構圖…………………………………………………………… 16 圖 2:早期地方教會結構示意圖…………………………………………………… 50 圖 3:現行臺北市召會組織分化圖………………………………………………… 54 圖 4:台灣基督教眾教會聯合聲明………………………………………………… 12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0) 表 次 表 1:分析項目對照表……………………………………………………………… 18 表 2:1991~2011 年臺灣眾召會教勢統計表……………………………………… 46 表 3:臺北市召會各大區及各會所一覽表………………………………………… 55 表 4:地方召會的組織分化分析項目簡表………………………………………… 75 表 5:召會內部組織變遷的整體分析項目簡表…………………………………… 105 表 6:歷年生命教育實施概況統計表……………………………………………… 135. 政 治 大. 表 7:召會九二一賑災奉獻款統計表……………………………………………… 139. 立. 表 8:九二一賑災心靈重建照顧參與人次與服務項目統計表…………………… 140. ‧ 國. 學. 表 9:八八風災奉獻款統計表……………………………………………………… 141 表 10:召會對外關係變遷的整體分析項目簡表 ………………………………… 145.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召會」 (Assembly) 、 「地方教會」 (Local Churches) 、 「小群」 (Little Flock)、 「聚會所」或「主的恢復」 (Lord’s Recovery)等名詞,都是指同一個基督教團體。 「召會」這詞乃是譯自希臘字”ekklesia”,意即「蒙召出來的會眾」 。這一名詞是李 常受(Witness Lee,1905~1997)於 1986 年翻譯《新約聖經恢復本》之際,為強 調忠於聖經原文,故將「教會」改譯作「召會」 。召會從成立之始即強調「一地一. 政 治 大. 會」 ,也就是一個地方只有一個教會。1各地的教會都只以當地的地名作為其名稱,. 立. 如上海市教會,因此也被稱為「地方教會」。2. ‧ 國. 學. 由於各地的地方教會都只以地名作為其命名,整個地方教會的系統沒有統一 的名稱,所以一般人或甚至包括地方教會的信徒本身,時常無法清楚的描述或自. ‧. 我介紹。早期在中國的地方教會所使用的詩歌封面上印有「詩歌」二字,其下端. Nat. sit. y. 有一行小字”Songs for the little flock”,意思是「為小群所用」。因此,許多人就帶. n. al. er. io. 著戲稱的意味稱地方教會為「小群」 。在地方教會來臺灣發展後被稱為「聚會所」,. i n U. v. 是因為其以「教會聚會所」的名稱向政府登記註冊,如財團法人臺北市教會聚會. Ch. engchi. 所。至於「主的恢復」 ,則是召會在神學論述與教會實踐上,欲將教會恢復至聖經 所載之原貌,並將此作為主要目標與精神象徵。 召會乃是由倪柝聲(Watchman Nee,1903~1972)於 1921 年創始於中國福州, 當時正是中國基督教本色化運動最熱烈,同時也是反基督教運動進行到高潮的時 點。倪氏自 1927 年到上海市之後,上海市教會即逐步成為地方教會的中心。地方 教會最大的特色首推倪氏的神學思想,在中國基督教本土神學的發展歷史中佔有. 1. 卓遵宏、周琇環、林秀華訪問,《基督與召會: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增訂一版(臺北:國史 館,2010 年) ,頁 2。. 2. 由於「教會」改譯作「召會」是在 1986 年以後,故本文中在 1986 年以前所提到的地方教會,仍 沿用更名前的名稱,如臺北市教會、臺灣眾地方教會;在 1986 年以後提及者,則使用更名後的 名稱,如為臺北市召會、臺灣眾召會。 1.

(12) 無法忽略的地位。其次,就是地方教會在沒有外力援助下獨自進行快速的擴展。 自地方教會創立的 1921 年起,直到 1949 年的 20 餘年間,地方教會在中國共建立 了 700 餘處的地方教會,信徒人數約有 7 萬人。3地方教會遍佈的區域除華中、華 南與各大城市之外,在東北地區、甚至西北地區與內蒙一帶都建立了不少地方教 會。4 在臺灣的地方教會則是在 1949 年李氏來臺灣之後,才開始迅速發展。1949 年 春天,當時臺北市教會的信徒人數還不到 100 人,但是當年的年底就增加到了 900 人左右。至 1955 年時,整個臺灣的地方教會信徒人數已將近 5 萬人。5但是在李氏. 政 治 大. 於六○年代初期到美國宣教之後,臺灣地方教會的教勢增長則逐漸趨緩。到了關. 立. 鍵的八○年代,李氏為改變各地方教會教勢增長停滯不前的窘境,在 1984 年至 1989. ‧ 國. 學. 年間,來臺灣推動教會組織與宣教事工的革新,結果帶進了一波教勢增長。在 1989 年李氏返美之後,迄 2013 年為止的 20 餘年間,據《臺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之. ‧. 統計,臺灣眾召會之主日出席人數由 15,600 人增加為 66,382 人,成長率約 325.5%;. sit. y. Nat. 會友人數亦自 31,200 人增加為 156,636 人,成長率約 402%。6迄今,地方召會在臺. n. al. er. io. 灣已成為信徒人數規模居於第二位的基督教團體。7. i n U. v. 論到近代中國基督教的發展,倪柝聲與在中國的地方教會是一個無法忽略的. Ch. engchi. 重要角色,無論是教會發展或神學論述皆是如此。關於這一點,迄今已有眾多的 3. 「有的資料是 9 萬信徒,如呂沛淵提到在 1949 年時,地方教會信徒總數約 9 萬,佔全中國基督 徒總人數的十分之一」。參廖元威、呂沛淵著,《屬靈實際的追尋》,許宏度主編(臺北:中華福 音神學院,2003 年),頁 49。. 4. 這些地方包括東北的嫩江、齊齊哈爾、北安、綏化、哈爾濱、鶴立崗、吉林、長春、瀋陽、大連、 旅順,以及西北的平涼、蘭州、天水、隘夏、武威、永昌、迪化、西安等地。參瞿海源、袁憶平, 〈人格、刻板印象與教會的復振過程〉, 《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第二冊》,頁 78。. 5. 李常受, 《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第三冊主恢復的前景與生機事奉的建立》 (臺北:臺灣福音書房, 2004 年),頁 207-208。. 6. 朱三才, 《1990 年臺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臺中:基督教資料中心,1991 年) ,表 3。 朱三才, 《2013 年臺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臺中:基督教資料中心,2012 年) ,表 3。 雖然此一統計用以顯示召會之全部人數可能尚有疑慮,但由於該統計是以相同之方式連續進行計 測,因此用觀察其教勢之增長率仍有參考價值。. 7. 2013 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會友人數是 247,179 人,主日出席人數為 117,590 人,是臺灣信徒人 數最多的基督教團體。參照朱三才, 《2013 年臺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 (臺中:基督教資料中心, 2012 年),表 3。 2.

(13) 研討會、學術論文與書籍進行討論與研究。然而關於李氏與臺灣眾召會的相關資 料卻很少,在學術上的研究也不多。在臺灣的基督教發展史上,李氏與臺灣眾召 會佔有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不僅如此,實際上李氏及臺灣眾召會扮演了召會得 以發展到全球各地的關鍵角色。因此,臺灣眾召會兼具本土化與全球化發展的特 色,這在臺灣的基督教團體中也不多見。所以關於臺灣眾召會相關歷史資料的揭 露,以及近年來召會的轉型與發展,其原因、過程以及轉變的關鍵因素等,都是 值得深入探究的議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14)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對於召會的描述方式,在早期各種刊物中主要有二種類型:其一是信徒人數 增加迅速;另一則是其「特殊風格」,茲舉數例說明如下: 「該教派在教義上的堅持,嚴守其信仰的立場,因此與其他教派之 間,素少有所來往…這種現象,過去在未遷臺之前的大陸時期,已然如 此,來臺灣之後…仍然如此。」8 「在臺灣第二個最大的基督教會是聚會所,他們只給很少的資料。 因為他們不願提供有關歷史性和統計的資料。」9. 政 治 大. 「該派教會保持獨立發展、不與其它教會往來的策略,所以在臺灣 社會政治生活中影響不大。」10. 立. ‧. ‧ 國. 學. 「關於基督徒聚會處的特點, 《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基督徒聚 會處」一條概括為:脫離宗派;在每一個城市或鄉鎮建立一個地方教會, 各教會獨立;不設牧師,認為每個信徒均可事奉神;教務管理者和傳道 員分別為長老和同工;每星期日舉行擘餅聚會;女信徒在參加宗教活動 時應該「蒙頭」;「堅持基要主義」;注重宣講「屬靈生命之道」,不重禮 拜儀式,聚會場所不佈置十字架、聖像、聖畫;凡聖經未規定的聖誕節、 復活節等,概不隨從。」11. er. io. sit. y. Nat. 「聚會所不論在教義上、儀式上、組織上,以及具體的活動上都深 具特色。他們的教堂都十分質樸,沒有十字架更沒有耶穌的像,只在圍 牆上漆著「耶穌是主、神愛世人」八個大字,每一個會所多半也在巷子 裡頭。」12.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由前揭敘述內容可知,早期臺灣眾地方教會可說是「不發展」任何形式的對 外關係(包括宗派關係、政治或社會參與) 。在宗派關係方面,不主動與各基督教 會往來,亦從不參與基督教聯合性的活動。在社會公益方面,也未從事大規模的 8. 查時傑, 《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 (臺北: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1994 年),頁 208。. 9. 史文森, 《台灣教會面面觀─1980 的回顧與前瞻》 ,盧樹珠譯(臺北:中國主日學協會,1981 年), 頁 79。. 10. 李佳玲, 《台港澳宗教現況》(臺北:東方出版社,1996 年),頁 174。. 11. 李少明,〈對基督徒聚會處若干問題的考證與考察〉,《宗教學研究》2006 年第 2 期(成都: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2006 年),頁 99。. 12. 瞿海源、袁憶平,〈人格、刻板印象與教會的復振過程〉,《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第二冊》(苗 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6 年),頁 94。 4.

(15) 慈善服務,或成立常設性的醫療院所、學校等教育機構。在政治議題上,召會更 是標榜不參與政治活動或社會運動。這些表現基本上延續了召會在中國大陸的一 貫作法,因而招致了不少議論。13 然而,近年來臺灣眾召會在對外關係上,卻有積極且多元的發展與嘗試,茲 舉各面向幾個代表性的事例如下: 1998 年 4 月,召會支持之「得榮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從事高、 國中生命教育工作。14 1999 年 9 月參與九二一大地震賑災,發動海內外 1 萬餘人次的信徒 前往救災,並發動財務奉獻賑濟災民。15. 治 政 大 2001 年召會自參與「西方差會來台宣教五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起, 立 正式開啟了與基督教的學術交流與對話。 16. ‧ 國. 學. ‧. 2007 年 1 月,美國富勒神學院、召會的臺灣福音書房及香港真理書 房,聯合主辦「從歷史、神學及護教角度看華人教會正統信仰」學術研 討會。17. er. io. sit. y. Nat. 2010 年 9 月,中國宗教局王作安局長等人於召會的信基大樓,參與 由臺灣基督教蒲公英希望基金會主辦的座談會,該次座談會的與會者包 括召會等 50 餘個臺灣的基督教機構,對象則涵蓋了教牧人員、神學院教 授、大學研究人員及各行業基督教人士約 120 餘人。18. al. n. v i n 2010 年 10 月,臺北市召會與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於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Ch engchi U 聯合舉辦「宗教自由暨教義與國家法制之規範」論壇,研議「宗教團體 法」草案中關於宗教組織的爭議。19 13. 「地方教會向來極少碰觸政治或社會問題。」參李佳福,〈倪柝聲與中國「地方教會」運動 (1903-1972) 〉(臺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頁 295。. 14. 參閱得榮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之成立緣起,網址:http://www.glory.org.tw/aboutus_1.aspx,瀏覽 日期:2014 年 10 月 15 日。. 15. 臺北市召會提供,〈召會在臺灣的見證〉,《中國與福音學刊》第二卷第一期,2002 年 1 月, 頁 117-118。. 16. 參閱真耶穌教會電子圖書,網址:http://ia.tjc.org/elibrary/ContentDetail.aspx?ItemID=7964&langi d=2,瀏覽日期:2014 年 11 月 15 日。. 17. 文林,〈從歷史、神學及護教角度看華人教會正統信仰〉, 《基督教週報》第 2215 期,2007 年 2 月。. 18. 張嘉慧,〈兩岸基督教交流座談會 建立溝通橋樑〉,《今日基督教報》,2010 年 9 月 20 日。 網址:http://news.dhf.org.tw/NewsMail.aspx?key=430,瀏覽日期:2014 年 11 月 15 日。. 19. 廖楊秀儀,〈宗教自由暨教義與國家法制之規範論壇報導〉, 《臺北市召會週訊》第 635 期,臺 北市召會發行,2010 年 10 月。 5.

(16) 2012 年 4 月,召會支持之「佳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開始營運。20 2013 年 3 月,召會與臺灣 50 餘個基督教團體,首度共同聯合發表聲 明,共同抵制「東方閃電」。21 2014 年 1 月,召會與 14 個教會單位共同成立「臺灣基督徒信仰研究 學會」。22 前揭具有代表性的各種事件,充分表明出臺灣眾召會在過去十餘年間對外關 係的發展態勢。召會一改過去的冷漠態度,尤其在宗派關係與社會公益二方面, 正由臨時性與一次性的作法,逐步朝向常設性與組織性發展。這些改變都是在李 氏於 1997 年辭世後發生的,這表明召會不僅在 1984 年李氏來台之際曾大刀闊斧. 政 治 大. 的進行過多項改革,在李氏過世後召會仍持續其革新與發展。. 立. 除了對外關係的丕變之外,召會內部也有相當大的變動幅度。1984 年之後,. ‧ 國. 學. 臺灣眾召會內部有幾項前所未有的重大措施。這些措施包括了同工培訓的制度化. ‧. 與跨地方的資源整合,茲列舉數項如下:. sit. y. Nat. 1986 年在臺北舉辦「聖經真理、召會事奉」全時間訓練(即全職同 工或神職人員培訓制度化之始)。. er. io. 1989 年李氏返美後,將全時間訓練交由「臺灣福音工作」之全職同 工團隊繼續主持與辦理(即確立了青年同工培訓的制度化)。23. n. al. i n C hengchi U 1998 年 4 月,召會興建之信基大樓完工。. v. 24. 2008 年 7 月,可供大型集會及住宿使用之「中部相調中心」完工。25. 20. 參閱佳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成立緣起,網址:http://jiaan.com.tw/about.php,瀏覽日期:2014 年 11 月 15 日。. 21. 吳佳玲,〈針對異端 臺灣基督教界首度發表聯合聲明〉,《今日基督教報》,2013 年 3 月 2 日。參閱網址:http://news.dhf.org.tw/News.aspx?cate=01&key=3308,瀏覽日期:2014 年 11 月 15 日。. 22. 《臺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會刊》第 1 期,臺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2014 年 5 月,頁 2。. 23. 參閱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之訓練沿革,網址:http://www.fttt.org.tw/%E8%A8%93%E7% B7% B4%E6%B2%BF% E9%9D%A9/,瀏覽日期:2014 年 11 月 15 日。. 24. 參閱維基百科之信基大樓,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F%A1%E5%9F%BA%E5% A4%A7%E6%A8%93,瀏覽日期:2014 年 11 月 15 日。. 25. 參閱財團法人台北市教會聚會所中部相調中心簡介,網址:http://ctbc.recovery.org.tw/,瀏覽日期: 2014 年 11 月 15 日。 6.

(17) 綜觀召會的內部變動、對外關係的發展,都可謂是「前所未有」的新作為。 召會近年來的種種表現,無論在態樣上或是在規模上都超乎外界的預料,甚至也 常讓召會本身的信徒感到驚訝。因此,召會如何從「與世隔絕」走到「向外發展」 的轉變歷程,值得作深入的考察與探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7. i n U. v.

(18) 第三節 研究目的、對象與範圍 壹、研究目的 對於地方教會在中國的發展以及領袖倪氏的神學思想,至今相關研究與著述 已經算是為數眾多。然而對地方教會在臺灣的發展歷程,以及帶動其發展的領袖 李氏的研究卻太少。在臺灣的地方教會實有加以研究的必要,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地方教會在臺灣是除了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下簡稱長老教會)之外, 信徒人數居於第二多的基督教會。然而研究長老教會的數量甚多,研究地方教會. 政 治 大 究者難以取得相關的資料。為此,本研究的第一個目的,是揭露臺灣的地方教會 立 的數量卻相當少。26這一點當然與地方教會以往從不發展對外關係有關,以致於研. ‧ 國. 會近年來的變遷提供背景基礎,輔以了解其轉變歷程。. 學. 的發展歷史與相關文獻,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並為本文研究臺灣眾召. ‧. 第二,地方教會在臺灣經過 60 餘年發展,達到僅次於長老教會的巨大規模。. sit. y. Nat. 但是教會組織與宣教事工的運作方式等方面,至今卻鮮少有深入討論者。然而,. io. er. 這卻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焦點,臺灣眾召會是地方召會得以擴展北美,進而擴展到. al. 全球各大洲的關鍵角色;同時也是臺灣少數幾個有成功「本土化」發展,亦向外. n. v i n Ch 有「全球化」發展的基督教會。因此,本研究的第二個目的,是研究地方教會在 engchi U 教會組織與宣教事工的運作與變革,及其今後的發展趨勢。 26. 在學位論文當中,研究者目前蒐集到與李常受和臺灣眾召會相關的論文為 19 篇,以年代的順序 排列如下:屠世明的〈從社會學試析中國本土教會的本質、組織與領導〉 (1980) ,虞伯樂的〈論 宗教組織之科層化傾向——以教會聚會所為例〉(1994),李佳福的〈倪柝聲與中國地方教會運 動〉(2001),張清風的〈教會生活對公民社會之影響〉 (2002) ,葉安生的〈宗教皈信的研究: 以新竹市教會聚會所為例〉(2006),林枝葉的〈從新興宗教的觀點論述基督教地方召會——以 高雄縣林園地方召會為例〉(2009),汪長欣的〈基督徒在“神聖”與“世俗”之間——以“臺北市召 會聚會所”的基督徒為例〉 (2010) ,彭淑卿的〈論倪柝聲的末世論教會觀〉(2010),劉秋華的 〈李常受的羅馬書釋義及其生機救恩論〉(2011),曾江怡儀的〈東排灣族宗教變遷的探究— 以“金峰鄉召會”為例〉 (2011) ,許秀敏的〈李常受教會觀之研究—“神的經營思想”之詮釋與實踐〉 (2012),歐秀慧的〈從語言認知角度探究《聖經》的隱喻閱讀:以《恢復本》及其注解為例〉 (2012) ,,李銘倫的〈臺灣「地方召會」之研究〉 (2012) ,陳美莉的〈從社會資本談基督教會 對海外臺灣移民生活適應之研究〉 (2012)胡聖民的〈青少年參與臺北市召會活動之休閒效益與 幸福感》(2013),陳雅卉的〈臺灣教會聚會所音樂現況與研究─以臺北市第 12 會所為例〉 (2013) ,,朱瑞莘的〈召會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靈性健康之研究〉 (2013)呂學昕的〈執事、 使徒、長老─倪柝聲的教會治理概念〉(2014),以及陳家信的〈台東市召會家庭幼兒教育研究〉 (2014)。 8.

(19) 第三,臺灣的地方教會早期藉著教會領袖李氏得以迅速發展,但在 1997 年一 代強人李氏辭世後,第二代領導人是如何維繫教會內部穩定,又維持教勢增長的 態勢不墜,同時還兼顧對外關係的轉型與發展。宗教團體如何成功的進行世代交 替與轉型過程也是一項重要的議題,為此,本研究的第三個目的,是研究臺灣眾 召會近年來世代交替與轉型的過程。. 貳、研究對象與範圍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在臺灣的地方召會,地方召會是以倪氏與李氏的神學思想. 政 治 大 然以福音化臺灣為目標,繼續前往臺灣各地鄉間宣教;並且協同世界各地的地方 立. 為依據,並採取「一地一會」的發展模式。召會在臺灣發展已經 60 餘年,迄今仍. ‧ 國. 學. 召會,從事宣教的大使命─「將國度的福音傳遍天下」(太 24:14)。 從地方教會的內部來看,其領導階層、教會結構、組織運作、宣教策略、資. ‧. 源整合都有大幅度的變動,而對外關係發展的變遷,包括宗派關係、社會公益等,. sit. y. Nat. 都是本文的研究對象。由於上述轉變都是從李氏在 1984 年返臺改革後才開始發生. io. n. al. er. 的,因此,本文對臺灣的地方召會的研究期間,是從 1984 年起迄今(2015 年)。. Ch. engchi. 9. i n U. v.

(20) 第四節 論文章節簡介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敘明如下: 第一章是導論,分別陳述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目的、對象與範圍等。除了 簡介研究的對象以略為揭露其發展歷史外,並探討其研究價值為何。 第二章是分析理論與研究方法,包括分析理論與分析架構、採用的研究方法, 以及相關文獻的介紹與分析等。 第三章是臺灣眾召會的歷史沿革,在了解其近年來發展上的轉變前,應該先. 政 治 大 第四章是召會內部結構的變遷,從召會組織、同工制度、領導階層以及資源 立. 了解其整體的發展歷程,才能在歷史脈絡下得窺其轉變的前因後果。. ‧ 國. 學. 整合等方面,探討召會在這幾方面的早期概況、新的神學論述與實踐方法,以及 變遷後的現況。藉以了解召會如何從強人領導轉型到集體領導,從注意各地方教. ‧. 會自身的發展轉型到注意整體的發展,以及教會組織運作的變革。. sit. y. Nat. 第五章是召會外部表現的改變,研究的對象是召會的宗派關係與社會公益的. io. 外發展的原因與歷程。. er. 參與。從早期概況、新的神學論述與實踐方法、變遷後的現況,藉以探究召會向. al. n. v i n Ch 第六章是研究結論,回顧召會在內部結構與外部表現上的變遷,並提出未來 engchi U. 研究議題與方向。. 10.

(21) 第二章. 分析理論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分析理論與架構 壹、分析理論 一、新制度主義理論 新制度主義理論(new institutionalism)是一種以制度作為分析經濟學的框架 和方法。它將制度(institution)納入經濟史的研究中,結果發現制度及其變遷對 長期經濟的增長或停滯所帶來的作用。這種分析方式在八○年代被運用於政治. 政 治 大. 學、社會學等諸多領域。在 1984 年詹姆士‧馬奇(James G. March)與約翰‧奧爾. 立. 遜(Johan P. Olsen)合著之《新制度主義:政治生活中的組織因素》(The New. ‧ 國. 學.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一書問世後,制度成為了政. ‧. 治學領域中被研究的焦點。27. 制度在傳統上原本是政治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但在 20 世紀的五○年代後,在. y. Nat. io. sit. 科學主義和反理性思潮的影響下,行為主義(behavioralism)逐漸成為政治學的主. n. al. er. 流理論,迫使制度退出了主流政治學的研究視野。行為主義的主要論點在於,個. Ch. i n U. v. 體的偏好是透過行為而得到具體表現,並藉由利益集合機制以獲得最大效益。所. engchi. 有個體行為的集合,即表明出集體的現象。然而,行為主義忽略在實際的運作上, 組織與法律才是引導行為的主要因素。集體的政策主要是受到決策規則的影響所 產生,而非個體偏好的集體表現。因此,自八○年代新制度主義理論崛起後,再 次強調要對制度及其作用進行分析。以方法論來說,新制度主義理論試圖解決過 於強調個人或集體所產生的問題,它是一種介於個人與集體之間的「中層理論」。 28. 新制度主義理論強調,行為乃是發生在制度下,是故須先對制度進行探討,再進. 一步解釋制度下的行為。如此,才有可能對所有的現象提供充分的解釋。 27. 黃宗昊, 〈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 ,《問題與研究》第 49 卷第 3 期,2010 年 9 月, 頁 145。. 28. 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2000 年 11 月,頁 172-173。  11.

(22) 新制度論主義理論中有許多支派,其中有三種較具代表性者,分別是理性選 擇制度主義理論(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社會學制度主義理論(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和歷史制度主義理論(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29這三種理論的 重心與切入觀點各有不同。理性選擇制度主義是以「理性的個人」作為其理論分 析的起點,再針對制度進行分析,最後用以解釋和預測個人行為及其導致的集合 結果。社會學制度主義中則是在制度影響行為的模式中,擴大了對制度的界定; 制度不僅包括正式的規則,也包括超越純功利的文化、精神或象徵等價值。歷史 制度主義理論則兼具理性選擇制度主義中的理性、社會學制度主義制度中的文. 政 治 大. 化;為從事件變遷中尋找出原因與因果關係,它注意的是過去制度所形成的限制,. 立. 以及關鍵時刻所作出的選擇,結果是否導致制度的變遷。30. ‧ 國. 學. 二、歷史制度主義理論. ‧. 1990 年史坦莫(Steinmo)、賽倫(Thelen)與龍史崔(Longstreth)三人共同. sit. y. Nat. 編撰《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一書. io. er. 後,歷史制度主義就開始成為研究制度的動態(institutional dynamism)與制度的 變遷(institutional change)的一種研究方式。31歷史制度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是以. al. n. v i n Ch 動態的觀點探討制度變遷,及其原因與結果。依照本文所要探討之召會近年來的 engchi U 變遷歷程,幾項歷史制度主義理論中用以理解制度發生變化的論述如下:. 1.「路徑依循」(path dependence) 制度的發展通常不是突如其來的產生戲劇性的改變,而是受到過去歷史的影 響。過去建立的制度不但不會沒有影響力,反而會對現時的選擇形成限制,並影 響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歷史的發展就是制度發生變化的路徑。換言之,它 29. Peter A. Hall,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XLIV, 936-957.. 30. 黃宗昊, 〈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 ,《問題與研究》第 49 卷第 3 期,2010 年 9 月, 頁 148-149。. 31. 胡婉玲, 〈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 ,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16 期, 2001 年 12 月, 頁 87。 12.

(23) 是 一 種 有 如 樹 枝 分 岔 的 次 序 發 展 模 式 ( branching tree model of sequential development),意即過去的事件對其實會對後來的選擇產生限制或變革等作用。32 所以,制度的發展會循一定的路徑產生變動,而不是漫無目的或被任意操控的改 變。如果制度的發展是繼續增強以往既定的決策,這種變遷過程是屬於「自我增 強序列」(self-reinforcing sequences);如果制度的發展不是增強往既定的決策, 而是使制度產生另一種改變,這種變遷過程則是屬於「反應序列」(reactive sequences)。. 2.「重要轉捩點」 (critical juncture). 政 治 大 在制度發生反應序列的情況下,或是制度面對外在環境的重大挑戰,結果使 立. ‧ 國. 學. 制度在某一特定時間點產生顯著的改變,此即「重要轉捩點」(critical juncture)。 界定重要轉捩點的判斷標準為:在作出選擇時機的當時,仍有其它方案可以選擇;. ‧. 但是在作出選擇之後,就不能再選擇當初沒有選擇的方案,因為它將使制度變遷. sit. y. Nat. 的軌跡出現轉折,走向另一個路徑。33這種重要轉捩點的發生,一種是從制度內部,. io. er. 通常是因制度內的衝突而發生而來,此稱之為「內生動因」(endogenous motive);. al. 另一種是從制度外部,因為外在環境發生變動而來,稱之為「外生動因」 (exogenous. n. v i n Ch motive)。無論是哪一種重要轉捩點,都是因為內部衝突或外在改變已達到組職可 engchi U 否維繫的臨界點(conjuncture)。此時制度若再不改變,將無法承受衝擊,於是終 於發生了制度的變革。34 總括來說,歷史制度主義理論對觀察對象所採取的視角是動態的。首先,它 以較長的時間觀察制度的變遷。其次,它採取過程取向的研究,並且注意歷史的 脈絡,分析引發變遷的因素與所有事件的因果關係,以找到制度變遷的原因。再. 32. Krasner, Stephen D.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16, 2: 240.. 33. Mahoney, James. 2001. “Path-Dependent Explanations of Regime Change: Central 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36(1): 111-141.. 34. 黃宗昊, 〈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 ,《問題與研究》第 49 卷第 3 期,2010 年 9 月, 頁 158-160。 13.

(24) 者,它同時注意到不是只有制度本身是構成因果關係的惟一要素,各種因素都會 對制度的發展發生影響。此外,回到歷史制度主義理論對制度的理解,它強調在 制度中的正式規則、政策結構、或規範的重要性。最後,制度變遷受制於路徑依 循和重要轉捩點的作用,決定制度要延續既往或發生轉折。35. 三、以歷史制度主義理論分析召會組織及其運作的變遷 在臺灣眾召會的發展歷史中,近年來發生一次最重大的轉折,是在 1984 年李 氏返臺「改制」並帶領「新路」。此次制度的變動顯然是因為教會領袖的操作而. 政 治 大 來制度改變的過程是否繼續往下一步推進,還是只發生於 1984 年李氏返臺期間, 立 發生的,而教會領袖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進行革新,其背後存在的原因為何?近年. ‧ 國. 學. 或隨著李氏於 1989 年返美或 1997 年辭世後而後結束?以本研究所要探討之臺灣 眾召會近年來的變遷過程,應該適於運用歷史制度主義。本研究的目不僅是揭露. ‧. 臺灣眾召會發展的現況,更是要一窺其發展過程中動態的轉變與促進改變的因. sit. y. Nat. 素。藉以探討制度、外在環境以及行動者之間,是否因為在外在環境的影響下,. io. al. er. 使行動者發起改變的行動,以促使制度發生重大的變革。本論文的研究取向與歷. n. 史制度主義的部分論點相似,故以歷史制度主義探究地方召會的變遷過程。. i n U. Ch. v. engchi 四、歷史制度主義理論在其他研究主題上的應用 以新制度主義(或新制度論)搜尋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的關 鍵字中提及新制度主義的論文共有 245 篇。這些論文大都以「…政策發展」、「… 制度發展」、「組織變遷」為題。因此,有相當數量的研究者使用此一理論,作 為研究組織與制度變遷的分析途徑。其中絕大部分是與政治與公共政策相關的議 題,有少數則是分別與社會現象、企業、醫療機構、新聞採訪、法律有關。至於 與宗教議題相關者僅有三篇論文,分別是〈台灣宗教自由權之新制度分析〉 (2009)、〈非營利組織變遷-以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2008)與 35. 胡婉玲, 〈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16 期,2001 年 12 月, 頁 87。 14.

(25) 〈中國大陸基督教政教關係:新制度論之研究〉(2004),其中只有〈非營利組 織變遷-以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一文,是針對特定宗教組織的變遷 進行分析。 由於新制度主義的風行,連帶使運用歷史制度主義作為分析途徑的論文有增 加的趨勢。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論文的關鍵字中提及歷史制度主 義(或歷史制度論)的論文共有 119 篇,其中絕大部分已包含於上述的 245 篇的 論文中。這些論文也都是與政治與公共政策相關的議題,包括兵役、公務員、教 師、各類政策、部會組織、憲政體制等,目前還沒有一篇與宗教議題的研究有關。. 政 治 大. 另外,針對各類宗教組織的研究,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有 96 筆,. 立. 其中專事研究宗教組織、制度與策略變遷者也有 35 筆。但是以新制度主義或歷史. ‧ 國. 學. 制度主義作為研究途徑者卻屈指可數。因此,本研究認為運用歷史制度主義分析 召會組織、制度或策略的變遷,能夠為宗教組織之研究另闢蹊徑,並彌補過去對. ‧. 宗教組織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y. Nat. n. al. er. io. 一、分析步驟. sit. 貳、分析架構.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的分析架構請參閱圖 1 所示,制度的變遷大體上可分為三個段落:既 有制度、轉變過程與制度變遷。在既有制度與制度變遷之間屬轉變過程,轉變過 程依其路徑不同,可分為制度增強或制度危機,這兩者最後都在行動者的選擇下 產生制度變遷。而行動者的選擇,會受到制度本身或外在環境的影響,這個影響 有可能是限制行動者的選擇或是給予行動者機會變更制度。. 15.

(26) 政 治 大. 立 圖 1:本研究分析架構圖. ‧ 國. 學. 因此,在探討地方召會近年來的轉變,基本的分析步驟如下:. ‧. 1.早期概況:這是對既有制度的了解,以本研究而言,是指 1984 年以前臺灣. Nat. sit. y. 眾地方教會的概況。. n. al. er. io. 2.分析引發變遷之因素及其之間的因果關係:包括召會內部或外部的各種事. i n U. v. 件、現象等,藉以判斷是否造成制度增強或形成制度危機。. Ch. engchi. 3.行動者的選擇:行動者要變更制度,有無神學論述與具體的實踐方式,以促 進變更實現。 4.現況:今日臺灣眾召會改變後或處於變遷中的風貌。 在本研究之行動者的選擇中,須先定義「制度」與「行為」這二個層次的分 析標的。36所謂「制度」,包括架構、規範、觀念、規則…等,屬於較廣泛、抽象 的概念。除此之外,按照歷史制度主義理論,也包括了文化、精神(如有些企業 強調團結文化、創新精神)等。對基督教團體而言,通常「神學論述」即為該團 體的「重要規範」 ,同時也是構成宗教團體的重要因素。當教會欲從事一項作為時, 36. 郭承天, 〈新制度論與政治經營學〉, 《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2000 年 11 月,頁 172。 16.

(27) 一般皆須陳明其神學論述;或在改變其作為時,也要陳明其論述或論述在實用上 的改變。從神學因素探討臺灣眾召會的變遷,不僅是必要的,也是一個不可迴避 的選項。因為召會是一個標榜「聖經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標準」的基督教團體,舉 凡有任何特別的舉措,必須先有神學論述,再次有行為實踐或發生(組織上調整 或專人從事等)。37 再者,「行為」是指與組織相關的安排,它包括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安排,這 是指一種具體、特定的措施、安排或作為。一般而言,觀念、規範或神學論述的 落實,與組織及其「科層化」(bureaucratization)的現象相關。組織及其科層化,. 政 治 大. 意即職務與工作被進一步區分,使組織權力及責任產生明顯之界限或分化。當教. 立. 會規模較大時,其組織當然也會發生科層化的現象。在當代臺灣許多教會的組織. ‧ 國. 學. 架構與運作都有明確的管理規則;為了順利推動各項事工,也設立了各有所司的 各層級部門;而且各部門會依其各自的性質,強調工作者的「專業性」 。召會在組. ‧. 織的發展上也是如此。. y. Nat. er. io. sit. 二、分析項目. 本文主要分析標的及其內容,請參照表 1 之分析項目對照表。在檢視各項分. al. n. v i n Ch 析項目時,皆以下列四項內容進行比較與分析:早期概況、引發變遷之事件或因 engchi U 素及其因果關係、神學論述與實踐方法、現況。分析項目則有二大類:內部結構 與對外關係。一般來說,對外關係若要有多種面向的參與,必先有內部結構的變 更作為支持,否則無法有從事多種對外關係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如人力、專業團 隊、技術等)。. 37. 臺北市召會的信基大樓四樓是「主恢復歷史展覽館」 ,用以展示召會的神學理念與發展概況。展 覽館的入口放置了一個巨大的石頭,上面寫著「聖經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標準」 ,底下有一行小字 「若是聖經純正的道,我們絕不因人反對之故,而怕傳;若不是聖經的道,就算有了眾是,我 們也不敢贊同。倪柝聲,一九二五年基督徒報第一期」 。 17.

(28) 分析項目 分析內容. 內部結構. 對外關係. 1 教會組織 2 同工培訓 3 領導階層 4 資源整合. 1 教義宣傳 2 宗派關係 2 社會公益. 早期概況 引發變遷之事件或 因素及其因果關係 神學論述 實踐方法 現況 表 1:分析項目對照表. 治 政 大 首先,針對台灣眾召會的內部結構,除了歷史制度主義理論之外,本研究也 立 借助宗教市場理論(religious market theory)的視角進行分析。宗教市場理論的代 ‧ 國. 學. 表人物首推羅德尼‧斯達克(Rodney Stark),其具體論述成形於八○年代末期。. ‧. 宗教市場理論的主要論點是宗教組織為適應世俗化(secularization)的趨勢,應該 要提供符合宗教「消費者」需求的「商品」 ,以在宗教「市場」中佔有特定的領域。. y. Nat. io. sit. 尤其在政治解除對宗教的控制之後,一個自由的宗教市場就成形了。如此一來將. n. al. er. 宗教組織間的競爭將日益激烈,迫使各宗教提供更多元的商品,以回應宗教顧客. Ch. i n U. v. 的需求。臺灣在 1987 年解嚴後,政治力解除了對宗教的控制,使宗教現象呈現百. engchi. 花齊放的景象。同時各宗教團體的特色有越來越鮮明的趨勢,例如:志工、環保、 禪修、靈恩…等。這種現象一如宗教市場理論所描述的,對於宗教有需求者根據 其需要選擇宗教歸屬。因此,本研究輔以宗教市場理論的視角,對臺灣眾召會在 1984 年以後的轉型與發展進行觀察。 Rodney Stark 與 Roger Finke 認為,在一個競爭市場中,決定一個廠商命運的 因素包括:組織結構、業務代表、產品以及行銷技巧;對比至宗教上,一個宗教 或教派在宗教自由的國家中的發展則端視其宗教組織、教義內容、傳教技巧以及 神職人員而定。38因此,本研究分別以「教會組織」 、 「教義宣傳」 、 「同工培訓」 、 「領 38. Roger Finke and Rodney Stark. 1992. “The Churching of America: 1776-1990: Winners and Losers in Our Religious Economy “.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p. 17.  18.

(29) 導階層」與「資源整合」這五個分析項目作為觀察的標的。 「教會組織」是指教會 本身為因應信徒人數增多,進而產生的組織科層化現象。 「教義宣傳」是指特殊(與 其他基督教會相比較)教義在宣傳內容中所呈現的狀況(關於教義宣傳這一項, 本研究將其置於第五章的召會對外關係發展之變遷)。「同工培訓」是論到全職同 工培訓與產出的制度化。領導階層則是以描述現今臺灣眾召會之領導群為主,其 變遷為一連續之長期歷程;要探討的是臺灣眾召會如何從具有 Charisma 特質的強 人領袖,轉型為集體領導的狀態。 「資源整合」則是臺灣眾召會在發展上,從原先 的「一地一會」開始注意到「整體」的共同發展;藉由資源整合也節省了各地方. 政 治 大. 召會某些事工在運作上的成本,進一步加速各地方召會與召會整體的發展。. 立. 其次,針對其對外關係,則依序以「教義宣傳」 、 「宗派關係」與「社會公益」. ‧ 國. 學. 作為分析項目。臺灣眾召會近年來之對外發展,從時間上來說是從教義宣傳的多 樣性開始,這是在 1984 年起因為李氏的改制而發生的變動。其次,召會重啟宗派. ‧. 間的交流,是與在北美的召會遭誹謗為邪教的事件有關。在北美的召會開始與其. Nat. sit. y. 他基督教團體往來後,臺灣眾召會亦漸次參與臺灣基督教團體所舉辦之聯合性活. al. n. 益。. er. io. 動。至於社會公益參與,因為在時間上發生的最晚,所以最後探討召會的社會公. Ch. engchi. 19. i n U. v.

(3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壹、文獻分析法 一、初級文獻 本文所研究之召會,其本身即有出版機構(即臺灣福音書房) 。在召會所出版 的刊物中,針對地方召會早期在中國的發展,或是二次大戰後召會在台灣的發展, 都有相當數量的文獻。這些刊物中有關於 1984 年以前地方召會的歷史描述並不 多,有些描述詳盡的書籍現已售罄或絕版(如《話語職事》) 。至於發生於 1984 年. 政 治 大. 以後的重要事件,臺灣福音書房所出版的書籍數量相當可觀,都是重要的文獻紀. 立. 錄。在本文參考文獻中所引用李氏著述的書籍,大都是李氏在八○年代來到臺灣推. ‧ 國. 學. 動改革時聚會的講章。惟其成書出版大都在 2000 年以後,因此目前被引用的情況 不多,是相當值得參考的初級文獻。除此之外,也包括召會的公開或非公開的信. ‧. 件、聲明以及會議資料等。. y. Nat. er. io. sit. 二、次級文獻. al. 由於召會近年來舉辦或參與的學術研討會為數不少,目前亦有一些學位論文. n. v i n Ch 涉及對召會的研究。2011 年以後相關的會議論文數量增加的相當快,如 2011 年臺 engchi U 北市召會在新北市舉辦的「近現代中國基督教神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共有 24 篇 相關論文。39在 2013 年在香港、福建、臺北等地,召會參與或舉辦三場學術研討 39. 這些論文包括:李向平的〈倪柝聲“地方教會”思想與中國教會的社會構成〉;曾慶豹的〈倪柝聲 的「聖經心理學」〉;武永生、袁義昕的〈從憲法政教分離原則論倪柝聲著作中之國家與教會關 係〉;劉義的〈一個身體與眾多召會:倪柝聲的教會觀及其在華人社會的影響〉;蔡維民、吳銘 達的〈全球化思潮衝擊下倪柝聲教會觀的落實-以台灣聚會所經驗為例〉 ;謝文鬱的〈倪柝聲的 人觀:傳統和詮釋〉 ;郭榮剛的〈倪柝聲中國“地方教會”運動的本土化實踐:“建制重構”到“內核 回歸”〉 ;劉遠城、柴希文的〈倪柝聲的教會地方立場與中國基督教-本色教會的觀點之探討〉; 孫霄的〈倪柝聲的基督宗教詩歌及其詩學原則〉 ;梁益堉、史甄陶的〈人的主體性:論牟宗三對 聖經思想的一項批評〉;李韋的〈倪柝聲的“地方教會”—本色教會的獨特實踐〉;張漢邦的〈神 學翻譯的考驗:倪柝聲研究之英語文獻的回顧以及他的神學在中國、基督教、和知識界的背景 中被翻譯的任務〉 ;王生台、謝仁壽的〈基督教人論的發展與爭議,對基督教派政治觀的影響〉; 莊謙本、曾煥棠、傅振旗的〈倪柝聲的生命觀及其對台灣生命教育的影響〉 ;譚光鼎、陳鸞鳳的 〈屬靈生命與品格陶冶-論倪柝聲思想在品德教育上的啟示〉 ;劉麗敏的〈近代中國天主教與基 督教本土化歷程的比較分析 -以馬相伯與倪柝聲為個案〉;曾煥棠的〈倪柝聲思想和高中生命 教育關聯之初探〉 ;姚蘊慧的〈親密交通與社會資本-以倪柝聲思想應用於臺灣地方召會為例〉; 20.

(31) 會,與召會相關的論文共有 32 篇。40這些使用水流職事站或臺灣福音書房的書籍 所編寫的論文,均可作為次級文獻使用。除此之外,召會內部固定期日刊行之《台 北市召會週訊》,或屬傳播媒體的《今日基督教報》、《基督教論壇報》等,都 可呈現召會近年來的發展動態。. 貳、參與觀察法 一般而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乃是觀察者透過感官與相關工具在 自然情境中蒐集研究資料的歷程。觀察者有局內人(insider)與局外人(outsider). 政 治 大. 之分。局內人是觀察者近距離觀察被觀察者,而非事後訪問。換句話說,研究者. 立. ‧ 國. ‧. io. sit. y. Nat. 2013 年 8 月在香港舉辦的「中國本土化基督教神學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關於地方召會的論 文有 15 篇,包括:譚光鼎、陳鸞鳳的〈兩種「成聖」與「作王」—孔孟哲學與倪柝聲聖經思想 之比較〉;張世忠、曹乃玲的〈從聖經啟示和教育觀點探討「人成為神」 〉;Dongsheng John Wu 的〈Watchman Nee on Revelation: Gnosticism or Divine Illumination Tradition?〉 ;武永生、袁義昕、 張證豪的〈政治參與暨教會發展─台灣兩大基督教會神學背景之觀察與初探〉;李莎的〈中國基 督教本土化的禮讚--倪柝聲《小群詩歌》研究〉 ;林孝斌的〈傳統精神與人生經歷的融合—對倪 柝聲《小群詩歌》的文化釋讀〉 ;張明的〈本土化的草根實踐——以《奮興短歌集》為中心、兼 論《小群詩歌》〉;楊慶隆、汪世義、邱俊傑、謝正倫的〈倪柝聲的生命觀對召會實踐社會關懷 之影響〉;林緒武的〈華北地區基督徒聚會處的歷史考察〉;王實之、吳怡伶、周復初的〈本土 化亦全球化—倪柝聲職事的本土與海外發展〉;林旭鑫的〈“義怒”還是“反擊”:宋尚節批評小群 聚會的來龍去脈〉 ;邢福增的〈時代巨變下的「巨人」—1949 至 1951 年間的楊紹唐與倪柝聲〉; 劉一彬的〈倪柝聲的“同工”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建設——基於“鼓嶺訓練”的考察〉 ;吳巍巍、 王秀緞的〈聚會處詩歌的產生及其本土化意涵〉 ;郭榮剛、張恩強的〈倪柝聲的“實業自養”—— 以生化藥廠為研究物件〉。. n. al. er. 40. 學. 林金水的〈福建基督教本土化歷史過程之探索——從艾儒略到倪柝聲〉;鄧世安的〈求同存異: 倪柝聲與史百克之教會思想的比較研究〉 ;宋剛的〈基要與本色之間:賈玉銘、王明道與倪柝聲 思想比較芻議〉;劉秋華、李信毅的〈倪柝聲的救恩觀〉;張德明的〈殊途同歸:中國教會復興 時代的本色化問題探索-以五年運動與地方教會運動為中心的考察〉 ;周復初、李俊輝的〈倪柝 聲思想研究之文獻回顧與評析〉。. Ch. engchi. i n U. v. 2013 年 11 月在福建舉行的「近現代基督教的中國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地方召會相關的論文 有 7 篇,分別是的謝仁壽、周復初〈教父傳統與中國本土神學的對照——神的經綸、神化和人 的靈〉;張世忠的〈中國本土神學對神化論之貢獻——聖靈同我們的靈〉;李莎的〈地方教會讚 美詩與本土化實踐——以《小群詩歌》為例〉 ;武永生、袁義昕、張證豪的〈政治參與暨教會發 展---台灣兩基督教會與其神學淵源之再探〉 ;譚光鼎、陳鸞鳳的〈基督徒聚會處之本土化行動的 解析——一個後現代觀點〉;俞強的〈阮其煜與杭州基督徒聚會處初探〉;劉一彬的〈教育學視 野中的“鼓嶺訓練”〉 。 2013 年 12 月在臺北舉行的「現代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之發展」學術研討會,與地方召會相關的 論文有 10 篇,分別是:謝仁壽、周復初的〈經綸、神化、人的靈〉 ;陳小雯的〈莊子「心齋」 與倪柝聲「得勝的生命」探討〉;鄭伊芳的〈倪柝聲成聖觀與儒家內聖外王之比較〉;劉偉倫、 董牧群的〈倪柝聲之釋經原則初探〉;盧正五等人的〈倪柝聲的三一神觀〉;張世忠、曹乃玲的 〈評論倪柝聲對「得勝者與被提」之觀點〉 ;劉遠城的〈召會與基督教青年會在華宣教之比較〉; 李信毅、劉秋華的〈從《人生的奧祕》談召會的救恩觀與宣教特色〉 ;姚蘊慧的〈倪柝聲「地方 教會」思想在臺灣的實踐〉 ;張證豪的〈臺灣眾召會社會參與之研究: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青松侯寶垣中學 陳志成老師丶蕭偉權老師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陳偉倫老師丶陳國基老師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黄棣珊紀念中學 徐崑玉老師丶梁浩權老師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聖公會基福小學創校於二零零五年九月,本著「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基督精神,為學生提供優質而全面基礎教育服務;協助

這不就是星雲大師改革佛教的成就?過去社會人士大多信仰基督教,經過這些年來人間佛教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 方子聰老師 匡智屯門晨崗學校 陳璧君老師 救世軍石湖學校 黃俊珊老師 路德會救主學校 黃慧貞老師. 輕中度智障兒童學校

教育統籌委員會的教育改革建議指出

荃灣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有限公司 名譽顧問 香港基督少年軍社會服務委員會 委員 香港基督少年軍新九西區 區顧問 基督少年軍102 分隊